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1 方程應用題 方程應用題是通過列代數(shù)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類題型,它幾乎貫穿于初中代數(shù)的全部。初中代數(shù)的方程應用題包括列一元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來解的應用題。那么,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解題方法
1、圖解分析法這實際是一種模擬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針對性,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得非常普遍。如工程問題、速度問題、調(diào)配問題等,多采用畫圖進行分析,通過圖解,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從而根據(jù)題目內(nèi)容,設出未知數(shù),列出方程解之。(例略)
2、親身體驗法如講逆水行船與順水行船問題。有很多學生都沒有坐過船,對順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學生難以弄清。為了讓學生明白,我舉騎自行車為例(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會騎自行車),學生有親身體驗,順風騎車覺得很輕嫌敬松,逆風騎車覺得很困難,這是風速的影響。并同時講清,行船與騎車是一回事,所產(chǎn)生影響的不同因素一個是水流速,一個是風速。這樣講,學生就好理解。
同時講清:順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等于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減去水流襪告的速度。
3、直觀分析法如濃度問題,首先要講清百分濃度的含義,同時講清百分濃度的計算方法。
其次重要的是上課前要準備幾個杯子,稱好一定重量的水,和好幾小包鹽進教室,以便講例題用。
如:一杯含鹽15%的鹽水200克,要使鹽水含鹽告者明20%,應加鹽多少呢?
分析這個例題時,教師先當著學生的面配制15%的鹽水200克(學生知道其中有鹽30克),現(xiàn)要將15%的鹽水200克配制成20%的鹽水,老師要加入鹽,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鹽,只知道鹽的重量發(fā)生了變化。
初中數(shù)學題一般會遇源絕到:
一般應用題、一般幾何應用題、幾何證敏陪明題。
下列為解題步驟:
一般應用題:
解:(需設x的話設x)
答題過程
答:……。(所問的問題)
一般幾何應用題:
解:如圖
∵ (因為)……
∴ (所以)……
又∵ ……
∴ ……(不用寫“答”)
幾何證明題:
證明:如圖
∵ ……
∴ ……
又∵……
∴……(不用”答“)
一般初中應用題都在與幾個模式,在熟練地練會一道題,一類題基本就都可以做出來。
而且初中題都在勤練,仔細審題,找出其中的關系,一般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擴展資料:
解初中應用題的技巧:
1、厘清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從提問者的角度考慮問題。
2、雹拿姿規(guī)范解題過程。
3、審題應該注重嚴謹性、深度性、細節(jié)性。
4、記住做懂題,由一推百。
5、可以從問題發(fā)推過去。
6、善于用變更法誘導解題思路。
7、注重進行高效的閱讀題目。
8、應該科學性的做題。
9、培養(yǎng)出認真鉆研的習慣。
1、
解:設實際需要x天完成生產(chǎn)任務.
根據(jù)題意得:7200*(1+20%)除以x=720
化簡得:12/x-10/(櫻侍滑x+4)=1去分母得:12(x+4)-10x=x(x+4).
整理得:x2+2x-48=0.
解得:x1=6,脊臘談姿x2=-8(不合題意,舍去)∴7200×(1+20%)÷6=1440(頂)
答:該廠實際每天生產(chǎn)帳篷1440頂.2、設原數(shù)為100000x+y
其中x為一位數(shù)
y為五位數(shù)
3(100000x+y)=10y+x
299999x=7y
42857x=y
x=1時
y=42857
所以原數(shù)是1428573、解:設一臺的進價為m元,另一臺的進價為n元.由題意,得m(1+10%)=n(1-10%)
①,解之,得m=0.9/1.1n調(diào)價后兩臺售價的和/兩臺進價的和=(1.1m+0.9n)/(m+n)……②,將m=0.9/1.1n代入②式,得(1.1*0.9/1.1n+0.9n)/(0.9/1.1n+n)=0.991-0.99=0.01=1%.所以兩臺空調(diào)調(diào)價售出后比進價要虧本1%4、設正方形方隊一排有a名同學,則有a排
所以全部同學數(shù)為a×a+7由題意(a×a+7)/8=a→(a-7)(a-1)=0→a=7.a=1不合題意,舍去所以a=7則全班學生為7×7+7=56人 5、設A濃度X,B濃度Y,倒出重量Z
由題意得:(ZX+Y(60-Z))/60=(YZ+X(40-Z))/40
整理得5Z=120
所以Z=24
1、一個車間有A和B兩個小組,他們的人數(shù)比例是7比3.然后從組派30個人去B組,他們的比例是3比2了。問B組實際有多少人?
2、甲乙兩個長方形,他們周長相等,甲長方形的長與寬之比是3:2,乙長方形長與寬之比是7:5,求甲乙兩個長方形的面積之比.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 )千米。也就是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 )倍
4、 一根木料據(jù)成4段要用24分鐘,照這樣計算,如果要將這根木料據(jù)成7段,要用多少分鐘?
5、 某種規(guī)格的鋼釘6個重40克.現(xiàn)在這樣的鋼釘7500個,共重多少千克?
6、甲乙每月收入比5:4,支出比4:3,他們兩人都節(jié)余240元顫告,每人每月收入是多少?
7、一玩具5元,如果小莉買了,小莉與小英錢數(shù)比1:3,如果小英買了,小莉與小英錢數(shù)比1:1兩人原來各有多少錢?
8、甲、乙、丙三人的彩球數(shù)的比為9:4:2,甲給了丙三十個彩球正洞渣,乙給了丙一些彩球‘比變?yōu)?:1:1.乙給了丙多少個彩球?
9、甲乙兩倉庫共存放糧食70噸,從甲倉庫調(diào)1/3到乙倉庫,這時甲乙舉悄兩倉庫存糧的重量比是2:5,原來甲乙兩倉庫各存放糧食多少噸?
10、.商店以每支10元的價格購進一批鋼筆,加上40%的利潤后出售,當賣出這批鋼筆的3/4時就已經(jīng)獲利240元,則這批鋼筆共多少支?
7.休息日我和媽媽從家里出發(fā)一同去外婆家,我們走了1小時后,爸爸發(fā)現(xiàn)帶給外婆的禮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帶上禮品以每小時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我和媽媽每小時行2千米,從家里到外婆家需要1小時45分鐘,問爸爸能在我和媽媽到外婆家之前追上我們嗎?
解:設爸爸追上我們需要旁旅x小時
2x+2=6x
4x=2
x=0.5
一共行了1+0.5=1.5小時<1小時45分鐘
所以爸爸能追上我們
8.一次遠足活動中,一部分人步行,另一部分乘一輛汽車,兩部分人同地出發(fā)。汽車速度60公里/小時,我們的速度是5公里/小時,步行者比汽車提前1小時出發(fā),這輛汽車到達目的地后,再回頭接步行這部分人。出發(fā)地到目的地的距離是60公里。問:步行者在出發(fā)后經(jīng)多少時間與回頭接他們的汽車相遇
(汽車掉頭的時間忽略不計)?
解:設步行者出發(fā)x小時后與汽車相遇
分析:
畫個圖看一下
步行者用的時間是x小時,行程為5x千米
汽車用的時間為x-1小時,行程為60(x-1)
步行者與汽車的行程之和,等于全程的2倍
列方程如下:
5x+60(x-1)=60×2
5x+60x-60=120
65x=180
x=36/13
答:步行者出發(fā)36/13小時后與汽車相遇
時鐘問題:
10.在6點和7點間,時鐘分針和時針重合?
做時鐘問題,首先要搞明白時針與分針的速度
分針,60分鐘轉(zhuǎn)一圈,每分鐘轉(zhuǎn)動360÷60=6度
分針,12小時轉(zhuǎn)一圈,每分鐘轉(zhuǎn)動360÷12÷60=0.5度
然后把時鐘問題轉(zhuǎn)化為路程問題
6點整的時候,時針與分針的夾角為180度
到兩針重合,也就是分針要比時針多轉(zhuǎn)動180度(這個就是追擊的路程)
每分鐘,分針比時針多轉(zhuǎn)動:6-0.5=5.5度(這個就是速度差)
所需時間為:180÷5.5=360/11分鐘
也就是說,6點過360/11分的時候,兩針重合
用方程就是:
解:設6點過x分鐘,兩針重合
(6-0.5)x=180
5.5x=180
x=360/11
行船問題:
行船問題需要明白的是:
1)順水(順風)速度=靜水(無風)速度+水速(風速)
2)逆水(逆風)速度=靜水(無風)速度-水速(風速)
12. 一艘船在兩個碼頭之間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每小時,順水航行需要2小時,逆水航行需要3小時,求兩碼頭的之間的距離?
解:設兩碼頭之間的距離為x千米
分析:
順水速度為每小時x/2千米
逆水速度為每小時x/3千米
等量關系:順水速度-水速=逆水速畢敏度+水速(都等于靜水速度)
x/2-3=x/3+3
同時乘6,得:
3x-18=2x+18
3x-2x=18+18
x=36
這題,你也可以設靜水速度為每小時x千米
等量關系:往返的路程相等
3(x-3)=2(x+3)
3x-9=2x+6
3x-2x=6+9
x=15
順水速度就是:15+3=18千米/小時
兩碼頭距離為:18×2=36千米
13.一架飛機飛行在兩個城市之間,風速為每小時24千米,順風飛行需要2小時50分鐘,逆風飛行需要3小時,求兩城市間距離。
以上就是初中數(shù)學應用題的全部內(nèi)容,設原價為X X-0.8X-20=5 解得:X=125 2.某年級150名學生植樹,男生平均每天每人挖樹坑2個,女生平均每天沒人種樹4棵,這樣正好使每個樹坑都能種上樹,問該年級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