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史簡介?宋朝簡介: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分為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問題。那么,宋朝歷史簡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個創造了世界最大精神勝利法——程朱理學,閹割了男人的英武之氣又裹住了女性雙腳的變態朝代。一個讓腥膻蒙昧的異族兩度征服兩度滅國的朝代。一個表面輝煌絢爛骨子里爛透了的朝代。一個重文貶武鼓吹“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鼓勵吃軟飯的朝代。
宋朝開國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采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在軍事上積弱,1127年徽、欽二帝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臨安。1279年,崖山亡國。但宋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社會上彌漫尊師重教之風氣,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而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也頗有人在。宋朝的經濟文化發展與繁榮是規模空前的,農業,手工業,制瓷業,造船業等都十分繁榮。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后的朝代。分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開封)與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稱兩宋。
北宋
五代后周顯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鑒于一些將領、節度使可能擁兵自重而影響皇權,宋太祖聽從趙普建議,杯酒釋兵權,使兵、將分離,保證了統治權的集中,但是同時削弱了軍隊戰斗力。976年10月,趙匡胤之弟趙光義在斧聲燭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979年,消滅北漢,中國大部分被統一。
北宋開國后,通過收兵權、削相權及制錢谷等等措施,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統治。同時,科舉制度獲得極大發展。北宋中葉,朝政日益萎靡,談散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宋仁宗時,出現短暫的“慶歷新政”。熙寧時,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產生了影響巨大的王安石變法,但是后來遭到保守派反對而廢棄。北宋末,統治極度腐朽。1127年,金國軍隊攻入開封,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南宋
徽宗第九子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
南宋時期,當權者長期執行求和談乎政策,向金朝稱臣納貢;壓制軍民抗金斗爭,甚至不惜慘殺愛國將領。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由宋太祖趙匡胤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
宋王朝的建悉鎮立,結伍此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國又腔陸迅歸于統一。
但由于與宋同時代的遼、金、西夏等國的強大,北宋與南宋的政權一直處于外族的危脅之中。
宋朝(粗哪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太祖建國時為避免唐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悲劇,遂采取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影響所及長遠,一方面宋朝內部安定而少有內亂,有利于經濟發展與文化的繁榮;但另一方面也因此導致武力積弱不敵北方外敵。不過相對而言,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宋朝簡史
宋朝開國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采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在軍事上積弱,1127年徽、欽二帝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臨安,宋朝亡國。但宋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社會上彌漫尊師重教之風氣,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國號釋義
后周恭帝繼位后,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歸德軍駐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即位,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定都汴梁(今開封)。
以上就是宋朝歷史簡介的全部內容,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北宋疆域 后周恭帝繼位后,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歸德軍駐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即位,因其發跡在宋州,故正式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