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高一物理電學公式定理大全 高中物理選修二公式總結 物理高中電學公式大全 物理必修三電學公式 高中物理公式電學大全總結
首先是電場強度公式
e=q/(4πe0es*r^2)
然后好液是電荷受力公式
f=eq
再就是電流定義式
i=dq/dt
如果不涉及磁學其實電學公式也就這么多了,其他的公式都是由這些推導的
以上其實僅僅友桐物是靜電學公式,不是電學所有公式輪閉。
高中物理電學公式大全如下:
一、電流強度:I=Q電量/t。
二、電阻:R=ρL/S。
三、歐姆定律:I=U/R。
四汪畝、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歲兆)。
五、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1)、W=UIt=Pt=UQ(普適公式)。
(2)、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4)、U1/U2=R1/R2(分壓公式乎陵租)。
(5)、P1/P2=R1/R2。
靜電力F=kQ1Q2/r2
電場力F=Eq
電場力做功饑碰:Wab=qUab
電功:W=UIt
電功率:P=UI
焦耳定律:Q=慧絕I2Rt
純電阻電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電勢能:EA=qφA
庫侖定律:F=kQ1Q2/爛碧談r2
電場強度:E=F/q
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
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
電場力:F=qE
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
電勢能:E=qφA
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
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
電容C=Q/U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
6.靜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
(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3.電場力做功:Wab=qUab
{q:電量(C),Uab:a與b之間電勢差(V)即Uab=φa-φb}
4.電功:W=UIt(普適式)
{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8.電功率:P=UI(普適式)
{U:電路電壓(V),I:電路電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0.純電阻電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3.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從零勢能面起)}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銷皮族形成的電場E=kQ/r2
{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
{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
{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虧弊: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
{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
(電勢能的增量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
{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
常見電容器〔見第二冊握段P111〕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
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
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注:
(1)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接觸時,電量分配規律:原帶異種電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帶同種電荷的總量平分;
(2)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終止于負電荷,電場線不相交,切線方向為場強方向,電場線密處場強大,順著電場線電勢越來越低,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3)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見圖[第二冊P98];
(
電學的公式如下: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Q=I2Rt普適公式),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I=I1=I2,U=U1+U2,R=R1+R2(1)W=UIt=Pt=UQ(普適公式);W=I2Rt=U2t/R(純電阻公式),U1/U2=R1/R2(分壓公式),P1/P2=R1/R2;
6、并聯電路:I=I1+I2,U=U1=U2,1/R=1/R1+1/R2[R=R1R2/(R1+R2)],I1/I2=R2/R1(分流公式),P1/P2=R2/R1;
7、定值電歲拿春阻:I1/I2=U1/U2,P1/P2=I12/I22,P1/P2=U12/U22;
8、電功:W=UIt=Pt=UQ(普適公式),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P=W/t=UI(普適公式),P=I2R=U2/R(純電阻公式)。
電學公式使用分析技巧:
1、分析電路應有方法:先判串聯和并聯;電表測量然后斷。一路到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并聯。
2、還請注意以下幾點:A表相當于導線;并時短路會出現。如果發現它并源;毀表毀源實在慘。若有電器被它并;電路發生局部短。V表可并不可串;串時相當電路斷。如果發現它被串;電流為零應當然。敏租
3、連接電路怎么辦:串聯很簡單,各個元件依次連;并聯有點難,連干路,標節點;支路可要條條連,連好再檢驗。
4、還有電表怎樣連:A表串其中;V表并兩端。線柱認真接;乎耐正(進)負(出)不能反。量程不能忘;大小仔細斷.無論串聯或并聯;電壓表應最后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