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學數學準備課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詳案 小學數學準備課教材分析 小學數學書頭備課的樣板 小學數學會課式備課記錄
小學數學怎么備課?不管你是個人備課還是集體備課,都必須經過周密思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細致地做好準備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數學怎么備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數學怎么備課
1、認真鉆研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是一切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工作的靈魂,也是教學評價的依據。評價一堂課,應該首先看這堂課目的定得是否合適,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學措施是否得當,教學目的完成情況如何。這就是說,一個數學老師備課時首先要確定教學目的,再考慮為完成教學目的應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確教學目的,就必須學習并鉆研教學大綱。
2、抓住重點和找準難點
一節數學課,不管你是用傳統的眼光,還是用新的教學理念去評饑孫卜價,有沒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沒有達到教學目標,都是衡量一節課成功不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們備課時,一定要注意抓住重點和找準難點。 重點往往是新知識的起點和主體部分。備課時要突出重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要緊緊圍繞重點,以它為中心,引導啟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點,課中出重點,才能使整個一堂課有個靈魂。
3、從整體出發,分析和研究教材
數學是一門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數學老師要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認真備課,吃透教材。這就要求教師掌握小學數學教材的整體結構和編排體系,掌握“部分”在“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識的相互關聯,吃透重點、難點和關鍵,精心設計教案。如果在教學中備一節,教一節,不了解這一節在整體中的地位與其它章節的聯系,就很難談上吃透教材和融會貫通。 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領會編者意圖。能否領會編者的意圖,是衡量教師理解教材深淺的一個重要標志。
4、創造性使用教材
創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出色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 方法 與手段的完美統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區和本人教學實踐的特殊性實現有機結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學習內容、教學方法的需求,充分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2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實施
一、要以正確的觀念激發小學六年級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學習動力
小學六年級凱爛學生是一個相對來說受外界觀念影響比較大的年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幫助小學六年級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的觀念,只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的觀念,才能讓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真正的得到保障。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要讓學生懂得數學在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國家建設離不開數學,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數學的應用,讓學生懂得數學的學習對未來是極其重要的,以此激發學生強勁的學習動力,促進數學教學的有效實施。
二、要加強對小學六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對小學六年級學生學好數學知識是極其重要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把一些已經養成的不利于數學學習的學習習慣進行及時的糾正,從日常的學習活動的細節入手,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并在課堂教學中有爛穗意識地糾正。要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計劃的良好習慣,在學習數學時善于制訂翔實的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執行,同時還要具有靈活性,根據不同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以計劃制訂的良好習慣培養促進數學學習的實效開展。
三、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傳統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的立足點,往往是教師作為教學方法實行的出發點,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圍繞著教師的教學活動來進行,小學六年級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人,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的方式都被視為是課堂教學的權威,小學六年級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課堂教學氣氛壓抑,教學效果欠佳,因此,要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的效率,就要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的方式與方法,以教學的需要與小學六年級學生的需要作為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基點,以全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來促進教學的有效實施。
3如何吸引學生學習數學
通過數學典故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愛上數學
在教學中,許多學生對干癟的數學題一點都不感興趣,我們要想辦法吸引學生的眼球,把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講數學故事的方法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因為數學典故不僅趣味性強,而且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不僅能夠活躍課堂,而且能令學生產生愉快的學習心理,學生自然興趣盎然,其樂無窮,會更樂于學習。
例如,在講“勾股定理”時,講一個關于畢達哥拉斯到朋友家做客時發現了勾股定理的故事。還有我國古代數學家趙爽發明的“趙爽弦圖”的典故,引出“勾三,股四,弦五”,通過這兩個故事,學生對“勾股定理”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并產生了想進一步學習、探索有關“勾股定理”相關知識的欲望,集中學習注意力,從而愛上數學。
創設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好數學
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搭建活動操作的,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完成“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認識過程。我在教學“探索三角形的穩定性”一課時,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第一組將三根木條用釘子釘成一個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動它,看它的形狀是否會改變;第二小組將四根木條用釘子釘成一個四邊形木架,然后扭動它,看它的形狀是否會改變;第三組將四邊形木架再釘一根木條,將它的一對頂點連接起來,然后再扭動它,這時木架的形狀是否會改變?讓學生討論,然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后達成共識,由學生總結。第一組的學生回答:三角形木架形狀不會改變,也就是說三角形是具有穩定性的圖形。
第二組的學生回答:四邊形木架的形狀會改變,說明四邊形沒有穩定性。第三組的學生回答:釘一根木條的四邊形木架的形狀不會改變,這是因為斜釘一根木條后,四邊形變成兩個三角形,由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因為學生所學的知識來自親手實踐,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不言而喻,動手實驗能直接刺激大腦進行積極思維,它不僅加深理解和活學活用了所學的知識,還能通過親身實踐,真切感受到發現的快樂,使學生在“玩”中學好數學。
4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們應該把學習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帶領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例如,在教學“循環小數”時,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一段春夏秋冬的自然風光片,優美的畫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從四季更替,周而復始的規律中,獲得了對“循環”含義的初步認識。接著教師進一步啟發:“像這樣的事例,你們還能舉出一些嗎?”然后放手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有的學生說:“每天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從西邊落下;第二天又從東方升起……周而復始。”有的學生說:“每年有十二個月,一月、二月……十二月,過了十二月又是一月、二月、三月……不斷重復,無窮無盡。”“每個星期有七天,從星期一到星期日也是這樣不斷重復的。”在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情境中,教師相機引入新知識的學習:“那么,數學中有沒有‘循環’現象呢?請試算:1÷3=?70.7÷33=?”在計算和討論中,學生掌握了循環小數的含義。這樣盡可能創設一些有趣且貼近生活的事例,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促進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身邊的各種現象,激起了他們從小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
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就要求教師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把課本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地觀察、思考、分析、揭示知識規律,再用于指導生活實踐,體驗研究的價值,感受數學的魅力所在。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充滿著好奇。老師就應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導他們積極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如,在教學“時、分、秒”時,由于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因此,我設計了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有數跳繩、拍皮球、晃扶拉圈等活動,讓學生能親身體驗到1分鐘、1秒鐘的長短,較好地建立時間概念。爾后,再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填一填時間單位:(1)小華每天睡9();(2)小紅跳繩10下用了7();(3)小亮吃飯用了20();(4)小明跑50米用了12()等。這樣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活動情境,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感到數學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
相關文章:
1. 應該如何做好小學數學課板書
2. 數學課備課及教學設計心得體會3篇
3. 小學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是什么
4. 小學數學備課組工作計劃范文
5. 小學數學教案萬能模板
小學數櫻配學備課的內客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關鍵以及教學過程。
正頌斗其中教學過程比較重要,是整節課的關鍵,需要舉磨包括引入新課、教學新課、鞏固練習、作業設計、課堂小結以及課堂反思。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授課時間、老師行為、學生行為等因素。
小學數學如何備課:
首先一定要將自己準備好的課,寫好教案,目標,重、難點必不可少,教學過程,總結,作業、板書設計以及教學反思缺一不可。然后在自己腦中大致過一下是怎么樣的。學生都是有想法的,一定要提前想一下他們可能會問什么問題,要怎么解答,評價的方式一定要是多元化的。
備課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個人備課是教師自己專研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活動。集體備課是由局豎攔相同學纖稿科和相同年級的教師桐胡共同專研教材,解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等問題的活動。
小學數學備課的要求如下:
備教材,包括鉆研教學大綱、熟悉教材內容、研究習題、閱讀參考書的過程;備學生,即了解學生;備教法,即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編寫教案,一般教案應包括如下內容:課題名稱;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具準備;教學過程。
備課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個人備課是教師自己專研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活動。集體備課是由相同學科和相同年級的教師共同專研教材,解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教學方法等問題的活動。備好課可以加強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有利于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鉆研教材包括專研學科課程標準、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首先,鉆研學科課程標準是指教師要清楚本學科的教學目的、教材體系、結構、基宏賀本內容和教學法的基本李絕臘要求;其次,鉆研教科書是指教師要熟練掌握教科書的內容。
包括教科書的編寫意圖、組織結構、認知結構、重點章節等;再次,教師應在鉆研教科書的基礎上廣泛閱讀有關參考書,精選材料來充實教學內容。首先要考慮哪滑學生的年齡特征,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
導語:小學數學老師如何備課呢?新課程理念指出,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而且要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讓學生在學生間的交流碰撞中理解、感悟、激發靈感,進行創造。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也應重視調查研究學生間的交流互動情況。
小學數學老師如何備課
(1)了解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和能力。
學生的實際,主要指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計算和實驗能力等。有些問題,教師主觀認為學生昌扮是應該憧的,備課和講課時不大重視,但學生實際知識基礎恰好在這方面有缺陷,造成教學效果不好。有些問題,學生容易誤解,因而引起混亂,是教學上的難點,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了解并估計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這樣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照顧大多數的原則,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難點,同時考慮相應的教學措施。
(2)把握“師”與“生”間的關系。
根據新課程理念,“教師”和“學生”兩個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單純的傳授者,而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評判者,是“學生”中平等的一員;而“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接受器,而是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②師生間是否能充分交流思想感情,是否有“霸權”現象出現;
③教師核臘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學生是否都有表現的機會;
④教師是否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差異性等;
⑤教學中的問題是否與學生協商解決。當然還有很多方面,但關鍵的一條就是教師與學生應“平等對話”,不應“唯我獨尊”,這是新課程實驗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環。
(3)了解學生間的關系
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也應重視調查研究學生間的交流互動情況:
①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如何;
②學生間是否每個學生能充分發表意見,并敢于和善于發表意見;
③優秀學生和后進生所占比例如何;
④改迅滑學生間的正式或非正式組織的情況如何。
(4)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
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包括學習的動機、目的、情感、意志、自制力以及學生的性格氣質等,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影響學生對學習任務完成的方式方法,進展快慢,完成程度以及與師生的配合程度等,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盡量發揮學生的優點而克服其弱點。還應該注意學生在學習上的愛好、特長,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建議和反映。在備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改進教學方法,使之更切合學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