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邏輯與歷史二者關系如何理解 邏輯與歷史相一致的方法 邏輯與歷史一致的例子 邏輯與歷史的辯證關系及作用 抽象與具體 邏輯與歷史
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思維方法.
(1)所謂歷史,一是指認識對象本身的發展史,二粗正是指人們對認識對象認識過程的發展史.所謂邏輯,是指理性思維以概念、范疇等思維形式所構建的理論體系.
(2)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是指主觀的邏輯要以客觀的歷史為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的理論再現.恩格斯說:“歷史從哪里開巖棚悔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但是,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并不是無差別的等同,邏輯反映歷史,是拋棄了歷史發展中大量非本質的、支流的、偶然的東西,集中反映歷史發展的本質的、主流的、必然的東西,從而形成的理論體系.邏輯反映歷史“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和悄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種“經過修正”的東西,不是對歷史的背離,而是以嚴密的邏輯、前后一貫的形式對歷史的深刻的反映.
1、歷史和邏輯兩個概念的含義
歷史一詞從廣義上說,就是事物的發展過程。
在這種辯證思維方法中,“歷史”一詞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客觀事物即認識對象本身的(歷史)發展過程,例如,太陽系的演化史、一場戰爭全過程(抗日戰爭史)或古今中外戰爭的演變過程(世界戰爭史)。
二是人類對特定事物的認識的發展過程,如天文學發展史、軍事思想史。
邏輯一詞在這里是指理論體系的邏輯結構,也就是概念推導的先后次序。
2、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含義
人類認識事物、建構理論可以采用兩種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方法,歷史的方法和邏鋒仿輯的方法:
歷史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產生和發展的自然進程來揭示事物發展規律的方法。
一般說來,歷史科學主要采用這種方法。
要寫軍史和校史,都是按軍隊和軍校創建和發展的過程來敘述。
幾乎沒有人倒著寫歷史,先寫今天再寫昨天。
先寫吉林軍醫學院、再寫空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后寫空軍軍醫學校。
歷史的方法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歷史性;二是具體性。
具體的人物、具體的事件。
(《辯證姿基頃邏輯綱要》P.215)
邏輯的方法是通過分析事物的內在聯系(包括縱向聯系即歷時性聯系和橫向聯系即共時性聯系)揭示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思維方法。
一般說來,橫向科學(論、信息論、控制論)主要采取這種方法。
分子生物學從分子的層次研究生物,它不按生物進化的過程構造理論體系。
邏輯的方法有兩個特點:一是必然性,撇開偶然的現象,抓住必然的聯系;二是抽象性,撇開個別現象,抓住內在本質。
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在思維活動中是相互聯系的。
歷史敘述要有邏輯推理,否則就會成為雜亂無章的史料堆積;邏輯推導要有歷史根據,否則就會成為空洞無物的概念羅列。
3、歷史和邏輯相統一辯證思維方法的基本含義
“歷跡陸史和邏輯的統一”有兩層含義,或者說“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辯證思維方法”有兩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第一,邏輯必須與客觀事物的發展史相統一。
歷史是邏輯的客觀基礎,邏輯是歷史的理論概括。
因此,邏輯的進程不能違背客觀事物的發展進程。
例如,普通化學在揭示化學現象時是從元素開始的,而根據門捷列夫等人所揭示的化學元素周期率排列元素時,應當最簡單的氫元素開始。
(《辯證邏輯綱要》—220 )
邏輯與客觀事物發展史相一致,必須注意(調整教材順序):
首先,要選擇典型的事物和事物發展的典型過程。
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以英國為典型,生物學講述生物發展規律時分析的是一些比較典型的生物。
其次,邏輯的推導過程要與客觀事物的發展進程相一致。
在生物學中,從單細胞生物開始,逐步分析越來越復雜的生物。
一條支線闡述由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的發展;另一條支線闡述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動物的發展。
最后,邏輯體系的終點和事物發展進程的終點相一致。
生物學理論體系的終點是靈長類動物。
一門科學的理論終點就是另一門科學的邏輯起點。
從猿到人,進入了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領域。
第二,邏輯必須與人類認識的發展史相統一。
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過程。
科學的理論體系應該如實地反映這個過程。
例如,幾何學,從平面幾何到立體幾何、從平面解析幾何到立體解析幾何。
理論體系如果不同人類認識發展史相一致,就不能為人們所接受,就不能稱為科學的理論體系。
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
4、歷史和邏輯相統一辯證思維方法的具體要求
第一,必須從事實出發,如實反映事物的內在聯系。
第二,把研究歷史過程和研究事物現狀結合起來。
第三,把歷史敘述和理論分析結合起來。
(《辯證邏輯綱要》P.236)
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有四個,
歸納和演繹,
分析和綜合,
這兩個是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共有;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
邏輯和歷史相統一,
這兩個是辯證思亂蠢維所特有的方法.
抽象與具體的方法,同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有內在關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同時就是以邏輯必然性再現對象的歷史發展的過程,邏輯與歷史相統一,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內在要求.
1.邏輯指的是理性思維或抽象思維,它以理論的形態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
2.歷史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客觀現實的歷史發展過程;二是指人類認識的歷史發展過程.
真正科學的認識,是現實歷史發展的反映,要求思維的侍液邏輯與歷史的進程相一致.
1.歷史是邏輯的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在理論上的再現,是“修正過”的歷史.
2.邏輯和歷史的一致,是辯證思維的一個根嘩談陪本原則.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一如現實是未來的歷史(李大釗)。
馬克思哲學所說的歷史當指以下幾含棗點了:
(一)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談困拆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個人的經歷。例:地球的歷史ㄧ人類的歷史。
(二)過去的事。例:這件事早已成為歷史。
(三)過去事實的記載。
(四)指歷史尺蔽學科。
邏輯通常指人們思考問題,從某些已知條件出發推出合理的結論的規律。
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是一種建構辯證思維的科學理論體系的方法,這一方法要求以抽象的形式出現的科學理論的邏輯體系要前后連貫,要與事物的歷史發展在根本上保持一致。
(一)邏輯方法的實質、特點、要求
(1)邏輯方法的實質性描述
邏輯的方法就是理論思維的方法,是以概念、判斷、命題、推理等思維形式構成理論體系,從純粹的、抽象的形態上去把握客觀事物發展進程的必然性,在揭示客觀事物整體的規律性、本質性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再現客觀事物的發展歷史進程的一種方法。
(2)邏輯研究方法的特點
第一,邏輯的方法是從事物成熟的典型性的發展點上入手進行科學概括的方法。第二,邏輯的方法是能動地反映歷史的方法。第三,邏輯的方法是以抽象概括的理論形式探尋事物本質的方法。第四,邏輯的方法拋開了事物的具體的歷史形式以及各種偶然紛雜的現象和細節,進行抽象的推斷,不可能將客觀事物發展的一切具體的發展細節和狀況都進行研究,不可能生動地、形象地體現出客觀事物運動、變化、發展過程中的曲折性、復雜性,往往會陷入純粹的邏輯判斷使研究變的空洞無物,也有可能陷入膚淺的經驗主義的研究,所以邏輯方法在一定條件下也有其局限和不足,需要歷史的方法來補充。
(3)邏輯方法的合理性原則與有效性原則
邏輯的思維方法具有嚴密的思維體系和邏輯結構體系。這一說明方法利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范疇,對客觀事物進行科學的總結和概括,以的理論思維去呈現事物的完整性。這些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范疇或說是形式冊手舉,有著內在的聯系,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緊密配合、由此及彼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薯轎結構體系。這個完整的結構體系是有現實的客觀依據的,是對客觀事物內在特性、內在聯系的反映,是思維主體認識研究的結果。邏輯說明方法的結構體系遵循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由現象到本質,逐步展開深入的,能夠客觀準確的如實再現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所以說,這一結構體系體現了邏輯方法的要求,堅持并遵循了邏輯方法的合理性原則。
邏輯的說明方法不僅具有合理性還需要具有有效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質,更有效地闡述客觀事物的規律。要做到這一要求,就要善于通過事物典型的事例或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質特性。
(二)歷史方法的實質、特點、要求
(1)歷史方法的實質性描述
所謂歷史的方法就是事實認識的方法,是按照客觀歷史發展的自然進程,通過實事求是敘述和客觀生動描寫各種具體的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在揭示事物發展歷史的基礎上,再現客觀事物發展歷史的規律性和歷史的具體完整情景的敘述方法。
(2)歷史方法的特點
第一,歷史的方法是盡可能的反映事物全部歷史發展過程的方法。第二,歷史的方法是以客觀事物的歷史聯系為依據的思維方法。第三,歷史的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形式考察客觀事物的歷史發展的思維方法。
(3)歷史敘述的客觀原則與深度原則
在用歷史的敘述方法反映事物發展進程時,不能面對著浩瀚如煙的材料而不知所措,不能被各種羅列的現象所迷惑,把握不住敘述的方向和目的,應當在豐富的材料中理清頭緒,分清層次,尋找到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尊重歷史的本來面貌,客觀地敘述,真實地再現歷史。在客觀真實地再現歷史的同時,還應當深刻、生動地刻劃、描繪歷史。
歷史的敘述方法不僅要遵循客觀原則,還應當把握深度原則,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立足現代、追溯過去,這是指從客觀事物發展的高級階段入手對客觀事物的發展歷程進行觀察、分析、描繪從而再現歷史的發展過程。
(三)邏輯方法與歷史方法的一致性
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都是對事物進行歷史考察的思維方法,在人的認識中它們都沒有自己獨立的純粹的表現;在人們的實際思維中,兩者是緊密相連、互相滲透的;在實際的運用中,兩者是相互補充、相互結合的;在表現形式上,兩者有所不同,實質是統一的、相符合的。思維與客觀實踐的發展相一致;邏輯的思維與人類認識的歷史相一致。客觀的基礎就決定了邏輯的東西不能離開歷史的東西,兩者是密切聯系一致的,反映到現實的實際中、現實的歷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統一的依據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的一致性就是邏輯的東西和歷史的東西的統一性在方法論上的表現,在實際運用中的方式和手段。邏州碧輯和歷史的統一表現在三個方面:邏輯的思維與現實歷史的發展相一致;邏輯的史發展和運動中就決定了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是不可分離的、一致的、統一的。
從認識作用來看,兩種方法在其本質上、目的上是相互統一的、彼此一致的。不論邏輯的方法還是歷史的方法具有共同的任務,都是通過對事物的歷史發展進程進行考察,去揭示事物的本質東西、把握客觀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科學的理論體系。
從實際思維看,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即使是在其中一種方法的自身運用中,也滲透了另一種方法的職能。邏輯的方法中包含了歷史的方法,歷史的方法中包含了邏輯的方法,兩種方法是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相互補充、相互配合。
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統一的表現
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的統一首先表在兩者的關系上,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是相互依存、互為前提的。一方面,邏輯的方法是通過概念、范疇形成理論體系,用思維的具體再現客觀具體。因此說邏輯的方法需要以歷史的方法為出發點,追隨客觀事物的歷史發展,使概念、范疇間的關系與客觀事物的結構過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用歷史的方法研究客觀事物的發展也必須借助相應的邏輯概念、范疇以便反映對象發展規律。
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的統一表現在實際的運用中。在對任何事物和任何學科的研究中,都不可能只單純的運用其中的任何一種方法,在對客觀事物的具體研究中,或者以歷史的敘述方法為主輔之以邏輯的說明方法,或者以邏輯的說明方法為主輔之以歷史的說明方法,在任何一種研究方法中都體現著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的統一表現在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中兩種方法是相互轉化的。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反映了同一個事物的不同方面,邏輯的方法反映客觀事物中本質的固有的必然的聯系這個方面的東西,歷史的方法反映客觀事物在自然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現實這個方面。在利用歷史的方法研究事物,對它的歷史發展進程進行考察時,展現事物的發展現實,從理論上概括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這一角度來看,歷史的方法就轉化成為了邏輯的方法。在利用邏輯的方法對事物進行邏輯分析時,需要通過對事物歷史考察研究其發展歷史過程、來龍去脈,以便更深刻地揭示其規律。從這一角度來看,邏輯的方法又轉化為了歷史的方法。歷史方法的結合,邏輯方法的概念、范疇形成的理論體系往往被看作是抽象的,只有現實的客觀事物才是具體的。其實這些概念、范疇不僅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邏輯的方法是事物內部結構關系抽象的理論思維,它所形成的概念、范疇具有抽象性,同時理論體系的建構也需要借助歷史方法提供的歷史材料和成果,反映事物發展的現實狀況。所以概念、范疇也具有具體性,反映了現實事物的豐富屬性、關系、規律等等。理論體系從較抽象、較空洞到更加具體、更加豐富的建構,就體現了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的統一。
綜上論述了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的一致性,但是這里所說的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是一致的、統一的,是從最根本的本質上、總的發展趨勢上來講的,決不能抹煞它們之間的矛盾與差別,把他們看作是完全的統一、絕對的一致。這種一致、統一是有矛盾、有差別的一致、統一的。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都是考察事物歷史發展的方法,但邏輯的方法是擺脫事物發展中的歷史細節和偶然因素從抽象的思維形式上分析事物,對事物的歷史發展過程進行高度的抽象思維概括;歷史的方法是對歷史發展的整個情景、重要曲折過程和歷史偶然性地再現去研究事物發展的具體的過程??梢娺壿嫷姆椒ê蜌v史的方法都是為了揭示同樣的發展規律,但前者是通過抽象的思維概括,后者是通過活生生的具體歷史事件進行考察。再者,我們說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一致,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同時、并列運用這兩種方法,而是兩種方法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在某些情況可能是歷史的方法最為適用,邏輯的方法作指導,在另一些情況下可能是邏輯的方法最為適用,歷史的方法作輔助??傊?,承認并強調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的差別,并不是為了否認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的統一,而是更全面的去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好的堅持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的一致,真正將理論認識和歷史實際相結合,達到科學的認識。
(四)馬克思邏輯與歷史方法統一理論
馬克思顛倒了黑格爾的邏輯和歷史的關系,使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指出歷史的是第一性的、是基礎,邏輯的是第二性的,是歷史的反映,邏輯的方法實質是擺脫了歷史形式的、撇開了偶然因素的歷史方法。所以說馬克思認為邏輯與歷史統一的方法實質是要求邏輯與歷史相一致,邏輯反映歷史,是一種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同時馬克思的邏輯與歷史統一的方法,巧妙地將邏輯方法和歷史方法結合在一起,將兩者統一起來,它又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法,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
馬克思在研究過程中將對客觀事物現狀的分析與對客觀事物歷史的考察結合起來,使理論分析和歷史敘述融為一體,實現了邏輯方法與歷史方法的統一。
邏輯與歷史方法統一理論要求做到理論要同客觀事物運動、發展的最本質的、最根本的規律相一致,同時要擺脫客觀歷史發展的各種細節和偶然性。理論要符合客觀事物發展的歷史過程,客觀事物經歷的歷史過程就是理論敘述的過程,同時理論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需要遵循從簡單上升到復雜的發展次序,遵循客觀事物在現實中的實際地位。邏輯和歷史方法統一理論,不僅要求理論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還需要對事物發展的歷史過程進行修正,拋開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偶然性因素和非本質的事件,去反映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主流的東西,要抓住主流的東西,最少的受到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就要從事物成熟的、典型的形式出發去考察事物的發展進程,弄清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揭示這些矛盾及矛盾各個方面的內在聯系,認清這些矛盾和矛盾的各個方面在事物整體發展中的地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