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語文書下冊?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課本中,一共有6首古詩。第1課:《古詩詞三首》(1)獨坐敬亭山 李白(唐)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望洞庭 劉禹錫(唐)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3)憶江南 白居易(唐)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那么,四年級的語文書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單元內容有:
第一課、《古詩詞三首》
1、《獨坐敬亭山》
我國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于天寶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詩中描繪了鳥盡云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后,心情郁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的心情。
2、《望洞庭》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
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
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3、《憶江南》
是唐代詩人自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書
大家開學已經有半個月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書,方便大家學習!
一、風景特點篇
1、桂林山水——奇秀險、靜清綠
2、雙龍洞——雄偉、驚險、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4、大海——波瀾壯闊
5、西湖——水平如鏡
6、泰山——峰巒雄偉
7、香山——紅葉似火
8、荷蘭——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
9、鄉村生活—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無拘無束
10、鄉下風景——獨特迷人、優美恬靜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小船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行駛, 人好像在畫卷中游覽觀賞一樣。
二、人物特點篇
1、父親(中彩那天)——誠實,講信用
2、父親(萬年牢)——認真、實在、正直
3、哈默——自愛自尊自強、有骨氣
4、小夜鶯——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5、雨來——機智勇敢、熱愛祖國、游泳本領高
6、一個中國孩子——熱愛和平、憎恨戰爭
7、盲童安靜——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8、琳達一家——一心為他人著想,樂于助人
9、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勤勞樸實
10、伽利略—執著追求真理,相信科學、不迷信權威
11、羅丹——做事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執著追求
12、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畫技高超
13、父親(父親的菜園)——勤勞執著、認準目標、堅持不懈、 4、紀昌——虛心好學、勤學苦練
15、飛衛——堪稱名師
16、扁鵲——醫術高超
17、蔡桓公——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諱疾忌醫
18、文成公主——聰明又漂亮
19、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權,為民造福、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無情
21、漁夫——從容、鎮定、聰明
22、魔鬼——兇狠狡猾而又愚蠢
三、單元心得體會
1、學習了第1單元,我感受到了祖國的風景是那么的奇妙無比,引人入勝。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文言文二則意思如下:
1、《鐵杵成針》
原文: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翻譯:磨針溪在象耳山腳下。世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要磨成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就回去完成學業。那老婦人自稱姓武。現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鐵杵成針》講述了李日小時候含玩不愛學習,受到老婆婆鐵杵磨成針的精神鼓舞,繼續學習,最終完成學業的故事。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認真去做,堅持不懈都能成功。
2、《囊瑩夜讀》
原文: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翻譯: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車胤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燈油。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袋子,裝幾十只螢火蟲照著書本,從夜晚接著白天學習。
對于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某些內容,許多人認為其中存在一些讓人感到“恐怖”的元素,特別是關于《小英雄雨來》那一頁。通常,恐怖點被指在81頁,但出乎意料的是,這個頁面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恐怖,而是以文字為主,描繪了鬼子與雨來的對話。盡管有人認為對話內容可能帶有緊張氣氛,但真正引起討論的焦點在于插圖部分,米春茂繪制的小貓形象。有人指出,小貓的腿部描繪得過于獨特,甚至讓人覺得可愛而非恐怖,以至于有人質疑那是否真的是一只貓的腿。
雖然《小英雄雨來》的故事本身是勵志且富有教育意義,但這個插圖的風格和設計似乎與讀者的預期有所偏差。如果也有讀者對這樣的藝術表現感到好奇或有話要說,可以分享在評論區,一起探討這背后的寓意和解讀。總的來說,這個頁面的“恐怖”之處可能更多地來自于讀者的主觀感受和對插圖的解讀,而非故事本身。
四年級語文課文分為上下冊兩本教科書,共收錄課文有54課,上下冊各有27課,各8個單元,具體課文標題看圖片,圖源百度。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目錄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目錄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目錄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目錄
以上就是四年級的語文書下冊的全部內容,20、鄉村四月——宋 翁卷 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 21、四時田園雜興—宋 范成大 贊頌了農村勞動人民的勤勞,表達作者對天真、可愛的兒童的喜愛。 22、漁歌子——唐 張志和 意境優美,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情趣。 23、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