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八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帶答案 八年級上冊歷史一之十課需要背的內容 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重點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單元名稱和各課名稱
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
第1課鴉片戰爭
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第3課收復新疆
第4課甲午中日戰爭
第5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單元整合提升
單元綜合檢測
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課洋務運動戚枝首
第7課戊戌變法
第8課辛亥革命
第9課新文化運動
單元整合提升
單元綜合檢測
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 *** 的成立
第11課北伐戰爭
第12課星星之火高數,可以燎原
第13課紅軍不怕遠征難
單元整搭枯合提升
單元綜合檢測
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14課難忘九一八
第15課“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第16課血肉筑長城
單元整合提升
單元綜合檢測
第五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17課內戰烽火
第18課戰略大決戰
單元整合提升
單元綜合檢測
第六單元經濟和社會生活
第19課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第20課社會生活的變化
單元整合提升
單元綜合檢測
第七單元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第21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
第22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二)
多讀書,讀不同觀點的書,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能夠拓寬自己的思路,能夠增強自己判斷真偽的能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帶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
1.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講:“在資本主義的世界性擴張過程中,非正義的侵略者同時又往往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者。”下列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A. 英國通過《南京條約》打開中國市場
B.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C. 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索取巨額賠款
D. 各國通過《辛丑條約》紛紛設立租界
2.英國是近代侵略中國的急先鋒,其根本原因是( )
A. 虎門銷煙對英國打擊最為沉重
B. 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C. 有印度作為侵略中國的基地
D. 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是世界殖民霸主
3.《北京條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下列哪些規定出自該條約( )
①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
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④賠款額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清朝時候,商人張三從上海運一批貨到漢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難,重重勒索。他氣憤地說:“清政高或府有條約規定,外國商船可以在長江自由航行,不受盤查,而我們中國人為什么不行?難道非要中國商船插上外國旗子才有生路嗎?”這里的“清政府條約”是指( )
A. 《南京條約》
B. 《望廈條約》
C. 《天津條約》
D. 《北京條約》
5.導致如下圖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紡織原料及紡織品進口貨物稅率(關稅)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B. 英國機器紡織品的傾銷
C. 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
D. 《馬關條約》簽訂
6.下列有關鴉片戰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 鴉片戰爭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
C. 鴉片戰爭是中國與法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D. 洪秀全是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
7.在談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時,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龔書鐸說:“是因為在他手上打了敗仗丟了土地,沒有面目見先帝。”這里所說的“土地”是指:( )
A. 廣州
B. 香港島
C. 臺灣
D. 遼東半島
8.太平天國的都城,曾是哪一個不平等條約中開放的通商口岸( )
A. 《南京條約》
B. 《北京條約》
C. 《天津條約》
D. 《馬關條約》
9.“今大皇帝 (道光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這段史料反映的史實與下列哪個條約有關?( )
A. 《尼布楚條約》
B. 《南京條約
C. 《北京條約》
D. 《辛丑條約》
10.第二次鴉片戰戚襲伍爭中,英法聯軍的暴行是( )
A. 命令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
B. 割占中國臺灣、澎湖列島
C. 洗劫并放火焚毀了圓明園
D. 逼迫清政府開放上海
11.按時間順序禪攔排列以下事件( )
①永安建制②創立拜上帝會③金田起義④定都天京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12.太平天國運動中,反映農民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綱領是()
A. 《四洲志》
B. 三民主義
C. 《海國圖志》
D. 《天朝田畝制度》
13.1861年的某一天,法國軍人巴特雷寫信給雨果,炫耀“這次遠征(中國的)行動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雨果回信譴責“這次遠征”是“一場偷盜,作案者是兩個強盜”。巴特雷和雨果往來信件中討論的事件是( )
A. 英法聯軍占領天津
B. 沙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C.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D. 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
14.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該條約中開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邊的是( )
A. 廈門
B. 福州
C. 上海
D. 廣州
15.英法聯軍艦隊指揮官何伯在他的回憶錄中說:“在‘亞羅號事件’之后,聯軍雖然在某些方面有些過火,但并沒有侵占中國的企圖。最重要的是,聯軍方面并沒有掠奪領土的意圖。”下列各項中有力地駁斥了以上言論的是( )
①英國侵占香港島②開放廣州、廈門等五處通商口岸③逼迫中國賠償英法軍費④英國割占九龍司地方一區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④
16.“圓明園,我為你哭泣!”同學們學習了“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后,內心充滿了悲憤和痛惜。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搶劫.燒毀了這座世界著名皇家園林的殖民強盜是()
A. 英國軍隊
B. 法國軍隊
C. 英法聯軍
D. 八國聯軍
17.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寫道:“《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 )
A. 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B. 使鴉片貿易合法化
C. 獲得更多的賠款
D. 允許外國使者進駐北京
18.1857——1859年印度爆發反英民族大起義,而在遙遠的中國一場大起義也在爆發,它是( )
A. 黑水黨起義
B. 義和團運動
C. 太平天國運動
D. 戊戌變法運動
19.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指太平天國( )
A. 缺乏科學理論
B. 沒有實行宗教改革
C.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 沒有徹底革命精神
20.觀察表格,導致表稅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通商口岸的開放
B. 小農經濟的破產
C. 紡織工業的發展
D. 協定關稅的影響
二、非選擇題
21.材料一(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主要向中國輸出毛、棉織品,而從中國輸入茶、絲等物。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況下,英國對中國的貿易發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間,中國茶葉輸英總值是9626萬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間,英國毛織品等貨物輸華總值是1687萬元,僅及中國輸英貨價的1/2.因此,英國必須以大量白銀來抵付貿易差額。
——白壽彝《中國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材料三(鴉片)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泄泄,弛緩的意思)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貿易的狀況。(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間,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呈怎樣的趨勢?
(3)根據材料三,指出林則徐認為鴉片“流毒于天下”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
(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839年6月,林則徐做出了什么禁煙壯舉?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世紀40年代,英國最早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18世紀又率先實現工業革命,一個多世紀的積累與聚集,使其一躍成為當時世界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國。鴉片戰爭前后,英國每年的煤產量達到3000多萬噸;生鐵產量達到140萬噸;機械紡織所用的棉花量達到5.2億多萬磅;筑成鐵路數千千米。英國2/3的勞動人口從事工業生產……1836年,英國擁有大小船艦500余艘。
材料二 鴉片戰爭前,中國是清王朝統治下的一個獨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清朝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編制上雖有八-九十萬人,但武器(冷兵器為主)落后,其裝備水平與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軍隊軍務廢弛,缺乏訓練,軍紀敗壞,國防力量十分虛弱,每年消耗餉銀2000萬兩以上(占當時清朝近半年的財政收入),腐朽的程度難以想象。
材料三 鴉片戰爭中,英國裝備齊備,大船3000多噸,大炮100多門,風帆戰列艦,首后左右哪都可以開火,三層甲板,三屋炮,人家炮彈打出去是爆炸的,里面是火藥。咱們小船100多噸,10門火炮,炮位還是固定的,只能朝前打,要是敵艦在左方,趕快劃槳趕上去。咱們中國的炮彈打出去像鉛球,壓根打不著人家。
(1)依據以上史料,分析概括出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的原因。
(2)依據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談一談鴉片戰爭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23.初至江寧(南京),楊逆日朝洪逆,近則洪楊諸賊深居不出……如楊逆有事要見,亦必請偽旨擬定時日……屆時楊逆率各偽官畢集,輿馬填塞衙市,偽天朝門洞開,大門外偽引官(注:禮儀官)傳呼各官進,惟楊、韋、石、秦各賊所見,雖寵任如偽天侯,亦不得望見顏色。
——引自張德堅:《賊情匯纂》
(1)洪楊諸賊分別指的是誰?偽天朝指的是什么?
(2)表明太平天國領導人進入天京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與以往的農民戰爭相比,太平天國運動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在1860-1862年太平軍試圖攻下上海之時,那里的西方人組織了一支兇猛的反擊力量。
——《劍橋插圖中國史》
(1)材料一中的“天朝”是指哪個政權?該文獻向人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理想藍圖?
(2)材料二中的“西方人組織了一支兇猛的反擊力量”指的是什么。
(3)通過上面問題的分析,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和影響。
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他們預料“中國市場的遠景是廣闊的,將來它的銷量會比全歐洲還要多”。所以他們企圖通過修約來擴大侵略的目的。當修約交涉失敗后,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就叫囂“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須教訓中國人”。
材料二1859年夏,英國和法國公使借口到北京換約,各率一支艦隊到大沽口……清軍愛國官兵奮勇還擊,重創英法艦隊……英法艦隊慘敗的消息傳至英國和法國。英法侵略者叫囂“實行大規模的報復”,“占領京城,將皇帝逐出皇宮”,“讓英國人成為中國的主人”。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須教訓中國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實行大規模的報復”主要指什么?
(3)在這次戰爭中,有一個國家沒有參戰,卻獲得了豐厚的利益,它是哪個國家?
參考答案:
1-5、ABBCC
6-10、ABABC
11-15、BDCCD
16-20、CACAD
21.
(1)狀況:中國處于出超地位;英國出現貿易逆差(處于入超地位).(意思相同的答案也可以)
(2)趨勢:激增.
(3)危害:銀荒兵弱(中國將沒有可以御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
(4)壯舉:虎門銷煙.
22.(1)英國綜合國力強大,鴉片戰爭爆發時,英國已經完成工業革命,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產力發達,制度先進,軍備優良,戰爭準備充分。清王朝腐敗落后,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政治腐敗、經濟落后、軍事廢弛。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無法抵擋新興的資本主義。
(2)我們應該認清鴉片戰爭的實質,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增強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23.(1)洪秀全、楊秀清 太平天國
(2)革命意志減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簡出,嚴重脫離群眾。
(3)啟示:①太平天國運動歷時十四年,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民強大的斗爭能力;②也客觀的反映出在當時的情況下,農民階級沒有辦法領導中國革命走向成功。
24.(1)太平天國。描繪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藍圖。
(2)洋槍隊。
(3)性質:太平天國運動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大起義。
影響: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原教材: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
25.
(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2)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洗劫并焚燒圓明園
(3)沙俄
八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帶答案相關文章:
★八上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2020八年級歷史期中測試題附帶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歷史期中測試卷題附答案
★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知識點
★歷史八年級上冊期中測試題帶答案
★2020八年級歷史期中測試卷及參考答案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2020八年級上冊歷史期中模擬測試卷及答案
努力的復習八年級歷史第一單元試題,就是為了在歷史第一單元考試中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祝愿你夢想成真。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2分,計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毒品是人類的公害,聯合國確定每年6月26日為國際"禁毒日"。被譽為"中國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驅"的近代偉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則徐 D.鄧世昌
2、英國學者馬士說:由于中國人民進行了激烈的禁煙運動,戰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這說明馬士
A、 認識到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國禁煙運動的正義性
C 、為英國侵略作辯護 D、 正確說明了英國發動的戰爭的目的
3、鴉片戰爭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西班牙
4、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
A.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B. 打開中國市場 C.割占中國領土 D.挽回鴉片被銷毀的損失
5、下列情況穗鏈困可能出現在1848年的是
A、英國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員負責治理香港島
C、英商迫使清朝海關官員降低進出口貨物稅率 D、日本商喚租人在蘇州、杭州開設工廠
6、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A中國首次遭到西方國家的侵略 B它開創了以條約形式掠奪中國的先例
C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7、有人說,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C.列強獲取大量賠款 D.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毀圓明園
8、近幾個月來,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當年,將這一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變為廢墟的是
A.俄國軍隊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日本軍隊
9、晚清詩人稱贊的“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的大將是指率軍收復x疆的
A.左宗棠 B.曾國藩 C.魏源 D.林則徐
10、2009年是x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5周年
11、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下列歷史人物身上能體現這種民族精神的是
①鄧世昌②曹汝霖③張學良④林則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愛國詩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寫道:“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詩中內容能讓人聯想起中國近代哪個屈辱條約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3、資本輸出是列強對中國進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條約中,明確規定猜念允許列強進行資本投資、開設工廠的是
A、《黃埔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14、下列不平等條約中,使列強勢力入侵長江流域最遠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5、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是
A.帝國主義國家企圖進一步瓜分中國 B.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C.中國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華刺激了列強
16、北京東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國使館界,這一地區單獨被辟為“使館界”始于
A 、《北京條約》 B、 《天津條約》 C、 《馬關條約》 D 、《辛丑條約》
17、20世紀初,有人說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這種看法
A.是正確的,因為它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B.是正確的,因為中國已經成為殖民地
C.是錯誤的,因為它還是中國人的政府
D.是錯誤的,因為它根本不可能去統治洋人
18、從內容來看,《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
A.中國割去領土面積更大 B.開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賠款數額不斷增大 D.允許日本開辦工廠
19、我們學習鴉片戰爭的歷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時,我們應牢記的歷史教訓是
A.鴉片危害嚴重 B.團結就是力量 C.落后就會挨打D.外交需要謀略
20、《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的共同之處是
A.割地 B.賠款 C.開設通商口岸 D.協定關稅
二、材料解析題(共10分)
21、閱讀下列二個材料
材料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材料二:“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請回答:
[1]、這兩段話是誰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誰?“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原來勝利就是一場掠奪。勝利者竊走了夏宮的全部財富……之后,他們雙雙拉著手榮歸歐洲。”
—(法國)維克多?雨果
請回答:
[1]、上述材料記述的是哪一場戰爭?(2分)
[2]、“夏宮”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三、綜合題(共20分)
23、以下是某同學向他朋友介紹他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其中有三處錯誤,請你把它糾正過來。
你們知道嗎?在中國近代史上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其中簽訂于19世紀40年代的是《馬關條約》;簽訂于19世紀60年代的是《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簽訂于19世紀90年代的是《北京條約》;賠款最多的是《辛丑條約》,它簽訂于20世紀初。(6分)
24、從英國割占香港島到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其間經歷了多少年?比較這兩件國家大事,談談你的感想。(6分)
25、結合史實說明中國近代社會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8分)
附加題:(不計入總分,共10分)
對于現今的圓明園,有些人主張在原地對圓明園進行重建,有些人則極力的反對重建。對于這二類人的主張,你的觀點又是如何的?請說出你的理由?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20題:
CCCBC CDBAC DCCCB DADCB
二、材料解析題:
21題: [1]林則徐 [2].林則徐,嚴禁鴉片
22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 [2]圓明園
三、綜合題:
23題: 1.19世紀40年代簽訂的是《南京條約》
2. 19世紀60年代簽訂的是《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
3. 19世紀90年代簽訂的是《馬關條約》
24題:
答:經歷了155年(1842——1997)。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是它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先決條件。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香港被外國侵略者割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所以中國能夠收回香港,并對其行使主權。(意思相近可酌情給分)
25題:
答:①、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后;
②、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1860年《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③、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戰爭后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
④、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淵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1901年《辛丑條約》后。
附加題:
答: ①、贊同重建:理由是:圓明園是中國封建時代建筑藝術和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且為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其被西方稱為“萬園之園”。重建圓明園,把它建成國家收藏珍寶文物的博物館,恰恰可以證明新中國的強大。恢復當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圓明園的無形資產,可以發展旅游事業,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②、反對重建:理由是:每一個遺址和殘跡的歷史感是任何復建后的景觀都無法代替的,這段中國近代屈辱史對于以后世代中華民族的意義和價值要超過圓明園園林的價值。保留遺址,可以發揮其歷史教育的功能,時刻教育廣大人民不要忘記歷史教訓,深深地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無論什么時候,只有提高國力,國家強大了,才能避開國難臨頭。這對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未來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2.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檢測題
3. 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測試卷及答案
4. 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及答案
5. 2016年初二歷史上冊單元測試題
第一單元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1,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收繳的全部鴉片,在虎
門海灘當眾銷毀。
2,鴉片對中國的危害包括:
①鴉片嚴重摧殘吸食者的體質;
②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3,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
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4、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
開端,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1842年,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
《南京條約》。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償2100萬元,開放廣州,上海,廈門、寧波,福州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頌告商定。
6,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以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
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7,1858年,規定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中國領土
割給俄國的不平等條約是中俄《璦琿條約》。
8,1851年,農民革命領袖洪秀全在廣西桂平全田村發動起
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9,根據左宗棠的建議,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10,1895年4月,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指羨;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辟通商口岸。《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11,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主要內容是: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野逗明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12,《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我是老王啊!
1840,鴉片戰爭,南京條或掘約,
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北京條約,璦琿條約
阿古柏侵略新疆,因該是第三課
1994,甲午戰爭,馬關條約,
1900(記衫脊核不野高清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