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歷史上鄧騭妻子叫什么,鄧騭的妻子

  • 歷史
  • 2023-04-12
目錄
  • 大將軍鄧騭奇其賢
  • 鄧騭簡介
  • 鄧騭的妻子
  • 飾演鄧騭
  • 鄧倫的妻子

  • 大將軍鄧騭奇其賢

    鄧綏皇太后二十五歲臨朝聽政,她最后于41歲因病過逝。

    鄧綏五歲知書達禮,六歲寫篆書,十二歲并能背誦《詩經》及《論語》顫凳。十三歲,父親因病過逝,鄧綏為其守孝三年,十六歲時,和帝詔鄧綏待寢封為貴妃。在后宮中,鄧綏頗得和帝寵愛,但鄧綏從不恃寵而驕,對陰后無逾越之禮,且與宮中嬪妃交好,對待侍女奴役也沒有任何架子,可謂是不爭不忌,以德服人,此行更得和帝之心。在陰后死后,和帝立鄧綏為皇后。

    和帝因病逝世,年僅27歲。鄧后并將后宮嬪妃所生不到一百天的劉隆立為天子,是為殤帝。鄧綏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當時她年僅二十五歲。

    兩年后,殤帝因感冒而夭折,離逝時只有兩歲。鄧后并立坦洞悶清河王的兒子劉祜為帝,是為安帝。安帝才十三歲,不能親政,仍由鄧太后臨朝聽制。

    鄧綏自年幼時就很是出眾,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時,為國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貢獻,又深受百姓的愛戴。在鄧綏的治理下,東漢王朝嚴重的下滑的經濟復蘇,社會也隨之安定,鄧綏在執政期間日夜操勞,節儉衣食用度,被世人稱贊。

    永寧二年二月,鄧太后病勢并去世,逝讓彎世時四十一歲,臨朝聽制有二十年。鄧綏死后,安帝才得以親政。

    鄧騭簡介

    鄧綏是東漢護羌校尉鄧訓的女兒,前太傅高密侯鄧禹的孫女,她的母親陰氏是光烈皇后陰麗華的侄女。鄧綏五歲時已知書達禮。年邁的祖母對鄧綏很是鐘愛,一次親自為她剪發,因年高目昏,剪刀誤傷到她的前額,血頓時就淌下來。鄧綏卻忍痛不說,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直到剪發完畢,旁人見她額上流血,驚問她為何忍耐不說。鄧綏答說:“不是不知痛,實在因為太夫人是因為喜歡我才給我剪發,如果喊痛,轉傷老人初意,所以只好隱忍!”五歲的幼女,就能體貼別人至此。鄧綏六歲時便能寫篆書,十二歲時可以背誦和講解《詩經》及《論語》,她經常提一些很難的問題請教兄長們,而諸兄長也答不出來。鄧綏志在典籍,不問當時女子應熟悉的居家之事。母親陰氏委婉地勸她說:“你不學女紅針黹,專心文學,難道想做女博士么?”聰明的鄧綏體會母親的意思,于是白天學習女紅,夜里讀典籍,家人戲稱她為“諸生”。父親鄧訓對她也另眼相看,事無大小,都聽聽她的意見。

    鄧綏十三歲時,其父因病去世。當時漢和帝劉肇漸漸長大,到了大婚的年齡。后宮里面已選入數人,其中前執金吾陰識的曾孫女入宮最早。陰識是漢光武帝皇后陰麗華的兄長,外戚陰家是東漢的名門望族。陰女年少聰慧,知書識字,善解人意,面貌也極為秀美動人,因此一選入掖庭,即被和帝寵幸,受封為貴人,永元八年再立為皇后。鄧綏與陰后同時入選,門閥不亞于陰家,姿色卻比陰后更美。但鄧綏因守喪而暫時不能入宮。

    她日夜哭念父親,三年不吃鹽菜,以致姿容憔悴得別人都認不出。鄧綏曾幾次夢見自己用手捫天,還仰起頭,舐飲著青天上的石鐘乳。醒后與家人說,家人都覺得奇怪,便問占夢者主何預兆,占夢者說上古時堯帝也曾夢見過登天,夏帝成湯也曾夢中仰頭吮天,這是帝王的吉夢。當他看見鄧綏的長相時,不由得極口夸獎,說那是成湯之相,吉不可言,只可惜是個女孩。家人聽說后,都私相慶賀,不過對外未敢明言。太爛祥傅鄧禹在世時,常自嘆說:“我統兵百萬,未曾妄殺一人,后世鄧氏家族必興!”鄧綏的叔父鄧陔也說:“我聽說活千人者,子孫有封,兄長鄧訓生前修石臼河,每年不知保全了多少河工的性命,天道若有知,鄧家陰德所積,必有后福。”

    三年后守孝期滿,鄧綏除去了喪服,日常生活漸漸走向正軌。這時她十六歲,出落得越發明艷不可方物,她性格嫻靜,身材修長,肌膚若雪,秀骨姍姍,絕異于眾,見過她的人皆疑為仙女。宮中再一次將她選入,六千后宮粉黛,一時間被鄧綏比得失去了顏色。

    和帝年輕好色,一見鄧綏的姿容,早已三魂被勾去了七魄,當晚即共入寢室,帳幃內魚水偕歡,嬌羞之態別有風情,兩人如膠似漆,片刻不忍分離。第二天鄧綏就被冊封為貴妃。

    然而鄧綏并不恃寵而驕,為人處世謹慎依舊,舉動皆有法度。她平時進謁陰后,必定小心伺候,謙損自抑,如履薄冰。對與她地位相等的嬪妃都很謙遜照顧,就是對侍女隸役,也都沒有一點架子。因此宮里的人對鄧綏都有好感,只有皇后陰氏一個人因嫉妒而暗中將她視為仇敵。

    鄧綏偶然患了感冒,病情越來越重,和帝忙令鄧氏家屬前來探望,并且破例允許他們自由往來,不限時日。鄧綏卻屢次勸諫和帝說:“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譏,下使賤妾獲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誠不愿也!”和帝不禁贊嘆說:“他人以得見親屬為榮,今貴人反以為憂,深自抑損,真是難得啊!”由此和帝對她越加寵幸,甚至超過了正宮的陰后。

    不久鄧綏病好,并不因和帝的寵幸而有所矜張。每當六宮宴會的時候,諸嬪妃都攀比修飾,簪珥光彩照人,衣衫鮮明一新,只有鄧綏淡妝淺困備抹,卻自有高雅的氣質。她平時穿的衣服,若偶爾與陰后同一種顏色,便立刻換掉;有時與陰后同時進見和帝,她不敢與陰后并行,只是在側面坐下。每次和帝有所問,她必定等陰后先說完才簡短地開口,不敢與陰后同時說話。和帝認為鄧綏勞心曲體,便嘆息說:“如此謹慎用心,修德之勞,實汪歷毀在是太難為她。”

    陰后不能生育,鄧綏也久未懷孕,后宮雖間或有生子的嬪妃,但孩子皆早早夭殤。鄧綏雖獨占和帝枕席,但為了和帝有子嗣,她屢次謊稱自己有病,讓和帝去其他嬪妃那里過夜。陰后對鄧綏妒恨日深,她的外祖母鄧朱常出入宮掖,陰后悄悄與鄧朱計議,讓巫祝咒死鄧綏以泄恨。不料和帝忽然抱病垂危,陰后私下恚恨地對左右說:“我若得志,不使鄧氏再有遺類!”宮人多對鄧綏心存好感,于是將陰后的密語轉告給她,鄧綏流淚說:“我竭誠盡心侍奉皇后,卻是這樣的結局,不如先自引裁,上可報帝恩,中亦解宗族之禍,下不致為人彘,雖死也得瞑目了!”(人彘就是漢初戚夫人被呂后砍掉四肢之事)說著,她便欲喝毒藥自盡。當時一個宮女趙玉在旁,慌忙攔住,且哄她說和帝病已快痊愈,鄧綏這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不久和帝果然漸漸好了,陰后的密言也傳入和帝耳中,于是他愈加憎惡陰后。

    和帝察覺到陰皇后妒恨鄧綏,便隨時加以提防。永元十四年,有人告發陰后與外祖母鄧朱暗行巫蠱,私下咒詛宮廷。和帝令逮捕鄧朱以及她的兩個兒子鄧奉、鄧毅,陰后弟陰軼、陰輔、陰敞,嚴刑拷訊之下,承認了巫蠱咒詛之事。和帝早已與陰后不和,見此再不愿顧及舊情,立刻便廢去皇后陰氏,令她徙居桐宮。陰后無法只得繳出璽綬,幽居于寂寞的冷宮。不久其父陰綱畏罪喝毒藥自盡,她的弟弟陰輔死在獄中,外祖母鄧朱也受刑過重斃命。家屬多被流放日南比景縣荒蠻之地,只剩了陰后凄惶孤冷,每日只知以淚洗面,過不多時愁病而死。和帝以一口棺木將陰后草草收殮,當天抬出宮外,葬在荒野里。

    鄧綏起初聽說陰后被廢,曾上書勸阻。群臣請續立皇后,和帝說:“皇后之尊,與朕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豈易哉!唯鄧貴人德冠后廷,乃可當之!”這些話被鄧綏聽到,連忙上書辭謝,讓與后位于周、馮等嬪妃,但和帝最終冊立了鄧綏為皇后。當時地方的貢物,競求珍麗奢侈,鄧綏做了皇后,禁絕地方的貢物,每年只供紙墨而已。和帝每次欲想封爵鄧氏家族,鄧綏便哀請謙讓,因此她的兄長鄧騭始終僅是一個虎賁中郎將的小官。

    三年以后,和帝身體不適,病情逐日沉重,最后因病去世,只有二十七歲。當時儲君未立,后宮生子多早殤。宮中被視為兇地,遇有嬪妃生育,就讓乳媼將生下的孩子抱出宮外寄養于民間。和帝死后,群臣還不知道皇子的下落,帝位的繼承成了問題。鄧后知道后宮生的孩子,遺存有兩個,長子劉勝天生殘疾,智力低下,不便迎立。少子劉隆此時才生下一百天,還在宮外寄養,當下抱入宮里立為天子,是為殤帝。鄧綏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當時她年僅二十五歲。

    鄧后接連下詔大赦天下,又削減宮內日常的費用,她自己朝晚只一肉一飯。郡國進貢的東西全部減半,賣掉上林苑所養的鷹犬。后宮多余的侍女,以及宗戚因獲罪而淪落為官婢的一律出宮婚嫁。這一年連月下雨,許多郡國患了水災,鄧后就減免租稅,各處祭祀全部罷免。

    兩年后的秋天,殤帝因感冒風寒而倉猝夭折,年僅兩歲。鄧后與兄長車騎將軍鄧騭在禁中商定立清河王的兒子劉祜為帝,是為安帝。安帝才十三歲,不能親政,仍由鄧太后臨朝聽制。

    元興二年夏,京師大旱,不見一點雨。鄧后親自去洛陽寺審察冤獄。有個死囚因被誣屈打成招,見到鄧后,他畏懼官吏不敢喊冤,鄧后即將離去,那個囚犯舉頭想說又不敢說。鄧后便詳細問他所犯之罪,于是為他昭了雪,并立刻將洛陽令下獄抵罪。結果,她的車駕還未回到皇宮,天上就下起了大雨,百姓們說這是鄧太后的賢仁感動了上蒼。

    光陰恍惚易過,轉眼安帝已二十二歲,才冊立貴妃閻氏為皇后。元初七年,立皇子劉保為太子。劉保為后宮李氏所生,安帝本想立李氏為后,因閻氏與鄧后戚誼相關,只好讓她做了皇后。閻后素性妒忌,將李氏用毒酒鴆死,只留下了劉保。因鄧后的關系,誰也不敢追問。安帝想等閻后生下男孩后立為太子,但閻后肚子不爭氣,五六年都沒有動靜。無奈只好立劉保為太子。

    鄧后向來對鄧氏家族子弟訓誡較嚴,但這時聲勢已是顯耀天下,宮廷內外都對鄧家子弟曲意趨承。安帝年齡也漸漸大了,鄧太后卻沒有還政的意思。司空周章多次上書,要鄧后將政權交還安帝,鄧后置之不理。于是周章便聯絡親信謀變,但事情泄露,周章畏罪自殺。自此鄧后提高了警惕,臣下的奏疏中,凡有提到要她歸政者,便嚴加懲處。郎中杜根,上書請鄧后歸政。鄧后大怒,令將杜根裝在大布袋子里用杖打死,然后棄尸城外。杜根命大未死,漸漸復蘇,但他仍然裝死僵臥,直到三天后眼眶中生了蛆,檢查的人完全放心離去,他才逃奔宜城山中,隱姓埋名以避難。平原郡吏成翊世也奏請太后歸政,被坐罪系獄。越騎校尉鄧康,屢勸太后恬退深宮,鄧太后不從,鄧康托病不朝。太后心中不悅,便派侍婢女去探視,婢女由康家選入宮中,已服侍太后多年,當時老年的內侍,多稱中大人,所以侍婢奉命看望鄧康,通名時以中大人自稱。鄧康召侍婢入內,厲聲呵叱:“你出自我家,敢自稱中大人么?”侍婢無端受辱,回宮便說鄧康心存怨望,詐稱有疾。鄧太后不禁大怒,將鄧康罷免官職,削絕屬籍。

    永寧二年二月,鄧后身體不適,竟至吐血,可她還勉強起床,乘輦出殿視朝。到了春天三月,鄧太后病勢日重一日,不久去世,時年四十一歲,臨朝聽制有二十年。鄧綏死后,安帝才得以親政。尊謚鄧綏為和熹皇后,與和帝合葬在慎陵。

    安帝小時候很聰明,因此鄧太后立他為帝。等安帝長大后,反而沒有了幼年時的機警,與鄧太后漸漸有了隔閡。安帝的乳母王圣見鄧后久不歸政,懷疑鄧后有廢置安帝的意圖。如今鄧后去世,乳母王圣向安帝誣告說:“鄧后在日,暗中與鄧悝、鄧弘、鄧及尚書鄧訪欲謀害陛下,立平原王劉德為君。臣等欲告陛下,奈其貴寵,禁不敢言。愿陛下圣明詳察,遠斥奸臣,以為后世法。”安帝大怒,傳旨收捕鄧悝、鄧弘、鄧的兒子(他們三個已經去世了),以大逆不道罪撤官為民,并迫令自殺,家屬流徙遠方。接著鄧騭被罷官,資財田宅全部充公,鄧騭和兒子鄧鳳絕食而死。鄧騭的從弟河南尹鄧豹、舞陽侯鄧遵、鄧暢都畏罪自殺。鄧氏子弟被迫自殺的有七人。自從鄧綏臨朝聽制以來,連年遭遇水旱,少數民族入侵,國內盜賊蜂起,政局幾乎搖搖欲墜。多虧鄧綏知人善任,她每次聽到百姓饑餓流亡便通宵不眠,自己的衣飾飲食能減就減,因此漢政權得以渡過難關。鄧綏平時同情體諒他人,廢后陰氏的家屬被和帝流放。鄧綏將他們全部赦歸,還賜給資財五百萬。只是她臨朝日久,不肯還政于安帝,致使家族終不免悲劇的下場。鄧后一死,安帝親政,東漢局勢便急轉直下,進入宦官專權的末路。

    鄧騭的妻子

    永元七年(95年),鄧綏與諸家女子一同選入宮中。她身長七尺二寸,姿色十分美麗,出類拔萃,左右都很驚訝。

    永元八年(96年)冬,鄧綏入掖庭為貴人,時年十六。恭謙肅穆,小心謹慎,一舉一動,有規有矩。奉侍陰皇后日夜戰戰兢兢。與同列的妃嬪應接慰藉,常常克己體下,即使是宮人仆役,都加恩施惠。和帝深深地嘉許她的行為,鄧綏有病,特許她母親和兄弟入宮服侍醫藥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宮的日數。鄧綏對和帝說“:宮中禁地至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宮之地,對上來說讓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譏諷,對下來說使我獲得不知足的誹謗。上下兩相受損,我實在不情愿啊!”和帝說“:別人都以經常能到禁宮走走為光榮,而你卻反以為憂慮,深深地自我抑制寧愿吃虧,真是難能可貴而為人們所做不到的啊!”每有宴會,眾妃嬪貴人爭著打扮修飾,金釵簪珥光采奪目,裳衣羅綺鮮明照人,而鄧綏獨著素裝,沒有修飾,樸質無華。她的衣服有與陰皇后同顏色的,即刻變易它裝。假使與陰皇后同時進見和帝,則不敢正坐而離位站立,走的時候也是弓著身軀以示卑猥。和帝每有所垂問,常表現遲疑而后對答,不敢在陰皇后之前爭著發言。和帝了解鄧綏用心良苦而曲體人情,感嘆地說:“修身進德之費心勞力,竟是這樣的艱難嗎?”后來漢和帝對陰皇后日漸疏遠,每當鄧綏被召,往往稱疾不應。這個時候和帝多次失去皇子,鄧綏擔心繼嗣無人,常垂淚嘆息,選進眾多美女進獻給和帝,以應帝之愛心并企獲得子嗣。陰皇后見鄧綏德望稱譽一天比一天高漲,不知怎么辦,就造祝詛,求鬼神加害于鄧綏。和帝有一次臥病很危險,檔御穗陰皇后曾秘密地說:“我一旦得志,決不讓鄧氏再有什么人留下,一定絕根。”鄧綏聽到,對左右流涕說:“我用盡誠意侍奉皇后,不料竟得不到她的庇佑,而將獲罪于天。婦人雖無從死之義,然武王有疾,周公以身為武王請命;楚昭王病,越姬實現昔日心誓,自殺從死。我惟有一死上以報皇上的恩寵,中以解除我鄧氏宗族的災禍,下不讓陰皇后蒙受把我弄成人彘的譏諷。”鄧綏立即要飲藥自殺,宮人趙玉堅決進行阻止,并謊稱適才有使者來,說皇上的病己經好了。鄧綏信以為真,便打消了自殺的念頭。第二天,漢和帝病果然好了。

    永元十四年(102年)夏,陰皇后因搞巫蠱活動而廢除,鄧綏請求挽救沒有成功,漢和帝便更屬意于鄧綏。鄧綏更加說自己的病十分嚴重,深居閉戶以絕和帝之召幸。這時管事人奏請重立皇后,漢和帝說:“皇后之尊,與我皇帝位同一體,同等貴重,承祀宗廟社稷,為天下母,不容易啊!只有鄧綏品德為后宮之首,才可以當得起。”到冬天,立鄧綏為皇后。再三推辭謙讓,然后登皇后位。親手寫好謝恩的奏書,深深陳述自己德行菲薄,不足以充當君王妻室的人選。這時,四方諸侯之國,貢獻方物,爭求得珍貴華麗之物,自鄧綏入主中宮,一律禁絕,歲時季節只要供給紙墨就行了。漢和帝每次想封爵鄧綏家族,鄧綏往往謙讓苦苦哀求不讓進行,所以鄧綏的哥哥鄧騭在整個漢和帝之世不過是一位虎賁中郎將而已。元興元年(105年),漢和帝駕崩,長子平原王劉勝以痼疾不得立,而諸皇子夭沒,前后以十數,后生的往往隱秘地養于人間。殤帝劉隆生下只百余日,鄧綏迎立即皇帝位。尊鄧綏為太后,臨朝聽政。

    和帝安葬后,宮人都歸園,鄧綏賜周、馮貴人策書說:“我與貴人托皇上的福蔭都配于后庭,一同享受歡樂,十有余年。沒有更多的獲得幸福和庇佑,而先帝早棄天下,煢煢孤獨,失去了依靠,日夜悲傷,不能自已,現應當照老規矩分別歸于外園,慘拆沖郁凝結,徒增哀嘆,以前衛國莊姜送歸妾《燕燕》之詩,泣涕長訣,分飛慘嘆的情景也是不能比擬的啊!今賜貴人王青蓋車,采飾輅,驂馬各一駟,黃金三十斤,雜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賜馮貴人王赤綬,因沒有頭上步搖、環佩,加行卜賜各一具。

    當時剛剛遭到大的憂患,法規禁條沒有完備。宮中大珠一篋不見了,鄧綏想來,如果加以拷問,必定傷及無辜。于是親自檢閱所有宮人。冷靜仔細地察顏觀色,偷竊者馬上就自首服罪。又和帝寵幸者吉成,駕車的一起冤枉吉成有挾邪弄巫蠱惑的壞事,于是下掖庭獄拷問審訊,供辭證言明白無誤。但鄧綏認為吉成常在先帝左右,平日待之有恩,尚無惡言,今竟反而如此,不合人情,便自己叫有關人等進行核實,結果,是駕車人自己所為。宮中沒有不嘆服的,認為鄧綏圣英明哲。鄧綏常以鬼神難于征信,太多的祭祀沒有好處。于是詔令管事人罷去不合典禮的諸祠官。又詔令赦免自光武帝建武以來所犯妖言巫惡,及馬、竇家屬所被禁錮永不得仕者,都免為平民。減去大官、導官、尚方、內者所管膳饈、擇米、刀劍、帷帳等一切服御珍膳靡麗難成的物件,如非供祀陵廟,稻粱米不得選擇,早晚一肉飯就行了。舊太官湯官常年要用二萬萬,鄧綏敕令停止,每日減少節省用費,自此裁去數千萬。郡國所貢納的物品,都減去半數以上。上林苑的鷹犬,一律賣掉。蜀郡、廣漢郡供進的金銀緣器以及九帶佩刀,一并不再上調。停止畫工三十九種。又御府、尚方、織室錦繡、冰紈、綺鄃、金銀、珠玉、犀象、王毒瑁、雕鏤等玩弄之物,都停止不作。離宮別館蓄積的米糧薪炭,一律省去。又詔令諸園貴人、宮人有宗室同族若體弱年高、不堪使用的,叫園監核實上報名冊,親自到北宮增喜觀檢閱詢問,聽他們自己決定去留,當日免除遣散了五六百人。

    殤帝駕崩,鄧綏決定立安帝劉祜,仍臨朝聽政。因接連遭受和帝、殤帝去世,老百姓苦于差役,殤帝康陵秘藏,諸喪葬工作,事事減省節約,只有常規的十分之一。

    鄧綏詔令司隸校尉、河南尹、南陽太守說:“往往看到前代外戚賓客,假借皇親權威,輕薄虛浮,以至濁亂奉公,為民惡患。毛病就在于執法怠惰松懈,不即時執行懲罰的緣故。今車騎將軍鄧騭雖胸懷敬順之志,而宗族廣大,姻戚不少,賓客奸詐狡猾,多數干犯禁令憲章。應明白加以檢查整飭,不要相與寬容庇護。”從此親屬犯罪,沒有任何原宥赦免。鄧綏憐愍陰皇后因罪而廢,敕免因她而流放的親屬回原籍,赦令歸還資財五百余萬。 永初元年(107年),封鄧綏母陰氏爵號太夫人為新野君,供湯沐邑萬戶。

    永初二年(108年)夏,京師旱災,鄧綏親到洛陽官舍,審視記錄有否冤獄情況。有一囚徒實在沒有被嚴刑拷問被迫認罪,瘦弱困頓被抬著來見鄧綏,他畏于官吏不敢申言,將要離去的時候,抬起頭像要訴說什么。鄧綏察覺了,馬上叫轉來問他的情況,完全了解了他受冤枉的一切事實,立刻逮捕洛陽令下獄抵罪。鄧綏此行還沒有回到宮里,天就下了及時雨。

    永初三年(109年)秋,鄧綏身體不舒服,左右的人憂慮惶恐,禱告神靈虔誠祝辭,希望能代命。鄧綏聽到,馬上譴責發怒,懇切地敕令掖庭令以下,只能向神靈謝過祈福,不得狂妄地生出一些不吉祥的言語。照過去的舊例,到歲末主上要對遣歸的衛士進行犒賞酒食,舉行驅陰導陽驅除疫鬼的大儺儀式。鄧綏認為陰陽不和,戎馬干戈迭起,詔令饗宴不要設戲作樂,舉行大儺逐疫,減去侲子半數,一律不用象、駱駝等。豐年則恢復原來老樣子。太后自進入宮掖,跟著大家學習經書,兼習天文、算數。白天勤理王政,晚上就誦讀詩書,只怕發生謬誤,有乖典章制度,便博引廣選很多儒者如劉珍等及博士、議郎、四府掾史五十余人,聚詣東觀校對審核傳記。事畢上奏御座,分別賜與葛布各不等。又詔令中官近臣在東觀受讀經傳,從而教授宮人,左右學習誦讀,早晚濟濟一堂。鄧綏母陰氏新野君去世之時,鄧綏親自服侍疾病,至于最后一息,哀毀憂損,超過一般情況。贈予長公主赤綬、東園秘器、玉衣繡衾,又賜布三萬匹,錢三千萬。鄧騭等堅決謙讓不受錢布。派司空持節維護喪事,一切儀式比照東海恭王的樣子,謚為敬君。鄧綏憂愁緘默居喪完了,久旱不雨,鄧綏接連三日到洛陽,審視記錄囚徒罪狀,清理出死罪三十六人,剃去頰須的二歲刑八十人,其余減罪從死刑、刖右趾以下至司寇的不等。

    永初七年(113年)正月,開始入太廟,齋戒七日,賞賜公卿百僚各不等。十二日,參謁宗廟。率領命婦及群妾相助舉行禮儀,與皇帝交替親薦九獻,成禮而還。下詔令說:“大抵供薦新味,多半不適應節候,有的積養強行催化成熟,有的在萌芽狀態就采摘挖掘,味道還沒有形成就夭折而不得遂其生長,這難道是順應天時而培育萬物嗎?有的書上說:‘不到時候還沒有成熟的食物,有傷于人,不宜奉供養。’自今以往,奉祠陵廟及供御用之物,都要到了時節才貢上。”這樣,共省卻二十三種食物。自鄧綏臨朝,有十年水旱之災,四夷外侵,盜賊內起。太后每聽到老百姓饑荒,就通宵不能入睡,生活供給,親自減少或撤除,用以救濟災難困苦,所以天下恢復平靜,年歲還得到豐收。清代焦秉貞所畫《歷朝賢后故事圖》中第四幅就是和熹鄧綏的戒飭宗族圖。

    鄧綏對自己娘家的人要求非常嚴格,曾經下詔給司隸校尉及家鄉的河南尹、南陽太守說:“每當看到前代的外戚賓客,常常有假借威權,胡作非為,甚至干擾公務的,成為民間之害。責任之一就是官吏對他們執法懈怠,不敢管理的緣故。如今車騎將軍鄧騭等雖無過失之處,可外戚家子弟眾多,姻親又廣,難免會有賓客親屬違法亂紀之事。凡是遇到這種情況,你們必須嚴格處理,不得寬容枉法。”

    鄧綏認為,要想使皇室外戚子弟不招破敗之禍,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讓他們讀書。

    元初六年(119年),鄧綏下令將漢和帝的弟弟濟北王、河間王家中子女,年齡在五歲以上的四十多人,和鄧氏近親子孫三十多人召到京師,為他們專門辦起了一所學校。請了老師為他們教授經書,鄧綏還親自監督他們學習。年紀太小的,都專設師傅,讓他們到宮內親加教導。鄧綏對親屬們說:“我為什么要為子弟們做這樣安排呢?這是因為當前風氣不正,投機取巧,不肯學習,經書不傳。如果不加以引導教育,情形將會更糟。所以我要褒崇圣人之道,以端正世間風俗。平日吃穿講究,出門有排場,可說到知識,竟然一字不識。這就是禍敗滅家的原因呀。我的祖父當年既有武功載于史冊,又以文德教化子孫,因此使子孫后代都能約束行為,不違法亂紀。如今能夠使你們上溯祖宗的遺愿,下念我的心意,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鄧康因鄧綏長期臨朝聽政,心里很是害怕,假托有病不入宮朝拜。鄧太后派宮婢去查問原委。當時宮里的婢女出入,多說好說歹,有毀有譽,其中年紀大的在宮里時間長的都稱中大人。鄧太后所派遣的是鄧康家以前的婢女,她也自己通報自己為中大人。鄧康知道后,責罵她說:“你是我們家出去的婢女,你敢于這樣嗎?”婢女發怒,還說鄧康詐言稱病出言不遜。鄧太后便免去鄧康的官職,遣送歸國,且除去他的宗籍。

    由于鄧綏的約束教育,鄧氏子弟都比較守法。她哥哥鄧騭的兒子鄧鳳接受人家賄賂,事情被揭露出來后,鄧騭將妻子和兒子頭發剃光,以謝罪天下。這在封建社會中確是少見之事,是與鄧綏嚴格約束外戚是分不開的。

    飾演鄧騭

    因為你名字打錯了,所以你查不到,他叫鄧奉,是東漢起家皇帝劉秀的手下,幫助他鎮棗帆守南陽的,后來看凳槐雹不慣劉秀的河北將領在南陽燒殺搶掠而反叛,幾乎打服了所有劉秀的手下,本可以爭天下的,但是聽說劉秀御駕親征來打他直接不抵抗,一味的退讓而兵敗,劉秀知道他是為了讓自己清楚的知道不能只靠河北的人,要明困培養自己南陽的將領,但他是反叛必須處死,最后忍痛斬殺鄧奉,不希望采納給分,只希望如果你喜歡歷史可以繼續的在網上搜索和提問,也許會對你的生活有所幫助,謝謝。

    鄧倫的妻子

    【東漢鄧太后專權時的所作所為】:

    她在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殤帝、安帝,臨朝執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職,掌握大權。執政期間,崇尚寬簡,不事奢華。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又使其兄薦舉楊震等人。建光元年(121年)死。同年,安帝與宦官李閏合謀,誅滅鄧氏。

    公元105年,和帝死去,皇后鄧綏與其兄鄧騭立剛生下百余日的少子為帝,是為殤帝。鄧綏即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鄧太后是東漢開國功臣鄧禹的孫女,16歲入宮后,于永元十四年被和帝立為皇后。和帝在世時,她表現得十分恭謹,還故意不讓鄧氏外戚入居高位,和帝每欲官爵鄧氏,后輒哀請謙讓,故兄騭終帝世不過虎賁中郎將 ①。殤帝繼位后,她立即封鄧騭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鄧騭的兄弟鄧悝為虎賁中郎將,鄧弘、鄧閶為侍中。延平元年(公元106年),繼位不到一年的殤帝夭亡,為繼續維持母后臨朝、把持朝政的局面,鄧太后與鄧騭兄弟定策,立清河王之子、年僅13歲的劉祜為帝,是為安帝。安帝繼位后,鄧太后依舊臨朝聽政, 號令自出 ,并加封鄧騭為上蔡侯、鄧悝為葉侯、鄧弘為西平侯、鄧閶為西華侯,食邑各萬戶,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又拜鄧騭為大將軍輔政。為臨朝聽政,鄧太后雖然依靠鄧氏外戚,卻吸取了竇氏外戚傾覆的教訓,注意避免鄧氏勢力的擴大。她曾詔告司隸校尉、河南尹和南陽太守,要求他們嚴格管束鄧氏姻戚和賓客,如有犯法, 勿相容護,自是親森配乎屬犯罪,無所假貸 ②。鄧氏外戚 追觀前世(外戚)傾覆之誡 , 猶有庶幾戒懼之情,經常 母子兄弟,內相敕厲,冀以端愨畏慎,一心奉戴 ,以求 上全天恩,下完性命.基于這種心理,鄧騭在被封為上蔡侯時便再三上書辭讓不受,表示 不敢橫受爵土,以增罪累 ③。鄧騭之子鄧鳳曾私受中郎將任尚馬匹,后來任尚犯法坐官,鄧騭主動將妻子及鄧鳳送官請罪。其母親于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去世后,鄧騭卸任回鄉守孝。期滿回京后,詔令恢復官職繼續輔政,經屢次辭讓,同意其不任官職,僅為奉朝請④。

    另據吏書記載,鄧太后臨朝聽政以此悉后, 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 ①,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而地主豪強繼續瘋狂地兼并土地,致使流民問題更加嚴重。鄧太后繼續執行明帝以來的一貫政策,不斷假民公田和賑濟災民,并數次免除全國或部分地區的田租、賦役。她還曾數次詔減后宮費用,鄧騭也比較注意罷力役,崇節儉。鄧太后還注意平理刑獄,殤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就各地官吏不執行歷年赦免罪囚命令一事,下詔重申 皆復為平民 ②;在其臨朝聽政的16年期間,曾六次大赦天下;她曾親錄囚徒,平反冤案, 理出死罪三十六人,耐罪八十人,其余減罪死右趾已下至司寇 ③。這些措施當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臨朝聽政后期 天下復平,歲還豐穰 的記載也多為溢美之辭,但畢竟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矛盾確實有所緩和。

    永寧二年(公元121年)鄧太后死去。鄧太后在世時,安帝乳母王圣、宦官李閏、江京就在安帝面前誣奏鄧悝、鄧弘、鄧閶等欲廢安帝,改立平原王劉得。安帝又氣又懼,卻也無可奈何。鄧太后剛剛死去,安帝便立即下令將鄧氏宗族免官,遣歸故郡,鄧騭也被抄沒家產田宅,免去特進、奉朝請,遣回封國。鄧騭父子及宗族其他五人皆被迫自殺。江京因迎安帝入京和誅除鄧氏有功,被封為都鄉侯兼大長秋,食邑三百戶,王圣被封為野王君。江京還與李閏一起被提升為中常侍。二人與宦官樊豐、劉安、陳達以及乳母王圣及其女伯榮把持朝政, 扇動內外,競為侈虐 ,④他們 屬托州郡,傾動大臣。宰司辟召,承望旨意,招來海內貪賣告污之人,受其貨賂,至有臧錮棄世之徒復得顯用 ①。安帝曾數次派宦官及乳母王圣之女伯榮前往甘陵掃墓,他們 負寵驕蹇 , 使者所過,威權翕赫,震動郡縣 , 侔與人主.地主官吏 發人修道,繕理亭傳 , 征役無度,老弱相隨,動有萬計 ②。一些官吏也竟相阿附宦官,他們甚至 邪諂自媚 ,賂遺仆從 ③,如侍中周廣、謝惲便與中常侍樊豐 更相扇動,傾搖朝廷 ,他們甚至偽造詔書,征調司農錢谷、木材,為自己建造家舍、園池、廬觀,役費無數。為了順利地把持朝政,江京等宦官還勾結帝舅大將軍耿寶、皇后兄大鴻臚閻顯等外戚~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久久AV高清无码|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成年轻人电影www无码|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yy111111少妇影院里无码|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 蜜臀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