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歷史? .那么,南昌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現在的江西省在春秋時屬于:
吳,越,楚
南昌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命穎陰侯灌嬰駐守南昌一帶。次年
灌嬰率部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黃安)寺附近
修建了一個方圓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門的土城,時人稱之為
灌城.后奏準設立豫章郡,轄南昌等18縣.南昌之名始于西漢,
寓“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池多次變遷興廢,城名數易,別
名諸多,其中漢稱“豫章”、隋唐稱“洪洲”、宋稱“隆興”,
明代定名為“南昌”。
南昌之名始于西漢,寓“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池多次變遷興廢,城名數易,別名諸多,其中漢稱“豫章”、隋唐稱“洪洲”、宋稱“隆興”,明代定名為“南昌”。1926年北伐軍攻克南昌后開始設市。
?南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建城2200年來,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歷代冠蓋云集、車馬如流、樓臺相望,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美譽。名列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聳立在贛江之濱,再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麗景觀。南昌風景名勝眾多,旅游資源豐富,擁有文化遺址600余處,人文景觀18處,自然景觀26處,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多處。1986年國務院命名南昌市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6]? 1927年8月1日,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寫下了中國現代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南昌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彪炳史冊而馳名天下。古老的名勝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裝點著江南文化古城的獨特風貌,構成南昌特有的旅游資源。南昌東城區有京東、瑤湖水上娛樂區,南城區有青云譜“八大山人”紀念館文化游覽區,西城區有梅嶺、夢山度假、宗教旅游區,北城區有鄱陽湖、南磯山、象山候鳥觀賞區。
南昌站在至少不會象以前那樣,當我告訴別人南昌的存在時,他們盡然連南昌在哪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江西的省會是南昌這么高深的東西了(另外一點,他們的歷史好象出其的差哦,呵呵)
一提到南昌,確實很多人馬上聯想起來的就是落后與欠發達什么的。確實,南昌幾乎連西部的的省會城市都不如,華東六省一市中,就屬我們最窮了。有時候還真覺得連累了華東這一家子。
要說前幾年,南昌真的好爛。放假從外地回南昌后,感覺南昌的馬路都要窄好多,更別提什么環境衛生了(雖說武漢的衛生也不是很好).唯一好些的就是南昌人的穿著好象還行,至少去沿海城市,人家不會說是從縣城里來的.
但是這兩年,南昌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綠化多了,標志性的東西也多了,尤其是陡然間好象多了很多景點.以前,外地人一來南昌,似乎只有騰王閣和八大山人可去,可現在不一樣了.秋水廣場和八一廣場都會讓外地人覺得南昌還是比較氣派的.另外,公交車也比以前多多了,早些時候,好象只有1.2.5.7.11路在市內跑,可現在連南昌本地人都不曉得增加了多少路公交車.外出的時候,常常我們自己都要看看公交站臺,哪些車到哪些點.而且南昌的公交車幾乎全部實行了無人售票. 許多大型的有規模的超市在南昌的落戶,都帶動了南昌超市經濟的發展.至少正規軍的東西在質量上會讓消費者更放心.
另外,南昌的夜景也比以前亮化多了.霓虹燈普照下的南昌城讓人感覺有了大都市的景象,
總之,在南昌人眼里的南昌,南昌已非昔日的南昌. 南昌,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一種欣欣向榮的發展的景象.
南昌,這座有著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古城,位于長江南岸贛江下游,土地廣袤而肥沃,這里是贛文明最早的發源地。煌煌千年,在此孕育而生。然而,探尋南昌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距今約20萬年以前。
相傳,黃帝的樂臣洪崖來南昌西山掘井修煉,創制音律,洪崖井一時成了人們爭往的勝地。南昌也得名“洪州”、“洪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江西全境屬九江郡管轄;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公元前202年,劉邦令御史大夫灌嬰率兵“渡江定郡地”,進駐南昌,次年灌嬰正式設置豫章郡,從此,豫章一名成為古代江西的通稱。
唐初的滕王閣,氣魄宏大,結構靚麗,登樓可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贊賞不絕。唐宋之時,南昌水路發達,商業繁盛。章江門外,滕王閣下,商船往來,日夜不息。詩人韋莊有詩為證:南昌城廊枕江煙,章水悠悠浪拍天。芳草綠遮仙尉宅,落霞紅襯賈人船。
明朝時期的南昌城,一度進入了鼎盛時期。在南昌民間,老百姓中流傳著一句民彥:七門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贛鄱,說的就是當時南昌城的盛況。據史載,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親臨南昌,命都督改建南昌城,南昌城門由原來的十二座減為七座,城市的防守卻更鞏固了。改造后的南昌七大城門分別是:章江門(今章江西路與榕門路交接處)、惠民門(今船上路與南浦路間)、廣潤門(今船山路、棋盤街、直沖巷交叉處)、進賢門(今永淑路、系馬樁交匯處)、順化門(今八一大道、儒子路交匯處)、永和門(今八一大道、疊山路、南京西路交匯處)、德勝門(今勝利路與陽明路交匯處,八一橋旁),當時的南昌府管轄南昌、新建、豐城、進賢、奉新、靖安、武寧及寧州,范圍不會比今天小。
千百年來的風流依然孕育了眾多杰出南昌才俊:南州高士徐孺子、南朝名臣鄧琬、北宋詩人黃庭堅、明戲曲家“曲圣”“昆曲鼻祖”魏良輔、正德狀元舒芬、元代旅行家汪大淵、明理學家魏良弼、特立獨行的畫家八大山人朱耷、音樂家程懋筠、畫家黃秋園、法學大家梅汝璈、華語武俠小說一派宗師古龍(熊耀華)
2000年來,南昌一直都是贛文化的中心,來自江西各地的才子們在這里交融、創作,從這里走向全國,成就了兩宋以來光輝燦爛的江西文化:徐稚下陳番之榻乃有千古美談、黃庭堅夢枕洪都創江西詩派、湯顯祖仙居百花洲而作臨川四夢、豫章社匯聚節義江西才子、東湖畔的“東湖書畫院”開創江西畫派、隱居青云譜的八大山人、豫章十景、繩金塔、佑民寺、西山萬壽宮、梅嶺、天香園、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多少江西風流
以上就是南昌歷史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