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歷史?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戰略家,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舉行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那么,秦始皇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于邢臺沙丘。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咤風云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一、政治
1.提高帝王尊嚴:贏政自以為功過『三皇』、德兼『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號而合為『皇帝』,用作天子之專稱。從此中國歷史上之君主便稱為『皇帝』,贏政則被叫做秦始皇。此外,又用一系列專門名稱來顯示全國最高統治者之無上權威,如皇帝自稱『朕』,其命令叫『制』或『詔』,其用印則曰『璽』。
2.厲行中央集權: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負責,一切聽命於皇帝。另廢除世卿世祿制,自中央至地方官員均由皇帝任免,無權世襲。
3.實施嚴刑峻法:秦朝在秦國原有的法律基礎上,修訂了一套嚴密之法律,頒行於全國。
二、軍事
1.修筑長城:秦始皇把戰國時北方燕、趙、秦三國舊修之長城連接起來,『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萬余里』。
三、經濟
1.統一貨幣: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銅為下幣。
2.統一度量衡:以商鞅時的秦國度、量、衡器具,作為全國斗算長短、大小、輕重之標準。
3.定土地私有:秦自商鞅時廢井田、開阡陌以來,即逐漸允許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統一全國后,秦室更加重視農業生產,讓占有土地之百姓呈報占田數并納稅,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四、交通
1.修建馳道:秦在原來六國車馬道路之基礎上,修建寬闊一律之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
我覺得應該有如下幾點第一,我覺得挺重要的,就是秦始皇嬴政的母親帶給他的影響非常大,趙姬與人生下兩個孩子,并且默許情人發動政變,作為一個母親留給了自己兒子最丑惡的形象,使得女性在嬴政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秦始皇嬴政不好女色,不如說他對于女性近而遠之,在他心目中,妃嬪除了孕育子嗣,并無過多美好的地方。
第二,戰國時期各國君王的后宮來自不同國的女子,在嬴政統一六國之后,原本出身高貴的各國君主的女兒身份變得不尷不尬,至少作為亡國之人,她們已經沒有資格成為嬴政的皇后了,至少嬴政心中可能會這么想。第三,皇后如果要立,莫約兩大種選擇,原六國宗室女,或是秦重臣女,后世歷代皇后的廢立不僅僅代表著這個女子她母儀天下的帝皇之妻,更有許多政治考量在里面。
皇帝的后宮從來不只是溫柔鄉,更多的有通過女子對前朝進行制衡。立任何一方,結果都不是嬴政想要的。況且憑借嬴政本身條件和他自己的觀念而言,皇后不是必需品,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他也不大容易認為一個女子能與自己并肩。
秦始皇至少有二十多個孩子,其中長子扶蘇本來是作為繼承人培養,后來少子胡亥(有一種說法是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個兒子)成了秦二世。這兩人應該都是秦始皇的正室,也就是皇后所生。
主要成就:“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修筑長城。
秦王朝建立的這套中央集權機構的政權機構,以后一直被歷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漢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
秦始皇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是對我國古代文字發展、演變做了一次總結,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將影響較大的幾項羅列如下: ⒈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并延用至今; ⒉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后中國統一后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⒋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⒌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使得中國相當部分古文化斷層、古代史斷代,這點確是遺憾; ⒍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⒎修建長城,使其成為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⒏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并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戰略家、軍事統帥。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秦朝的開國皇帝,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地方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等,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本格局。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莊襄王之子,漢族(原稱華夏族)。出生于趙國國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秦始皇“祖籍”甘肅 (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發現的古墓群被專家一致認定為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園———西垂陵園;禮縣也被認定是中國古代重要史書《史記》所記載的秦人發祥地“西犬丘”所在地。至此,考古學和先秦歷史學上的兩大千古謎團終于大白于世。)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滅六國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
以上就是秦始皇的歷史的全部內容,1. 秦始皇,名嬴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與戰略家,他是秦莊襄王的兒子,于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2. 在公元前247年,嬴政繼承了王位,之后在公元前238年,在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自處理國家事務。3. 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陸續滅掉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