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歷史怎么復習,歷史怎么復習

  • 歷史
  • 2023-06-04
目錄
  • 歷史復習方法有哪些?
  • 高中歷史該如何 復習?
  • 高考歷史怎么復習?
  • 歷史考研該怎樣復習?
  • 考研基本常識:歷史學考什么?怎么復習?

  • 歷史復習方法有哪些?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歷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歷史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統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廣泛的考察學生的知識面,解決之前歷史專業考生知識結構單一的狀況,增強歷史學科各專業的通融性,以為今后歷史研究打下基礎,同時也為歷史研究生選拔提供更為公平、有效的測試方式。

    一、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中國古代史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 約20%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約20%

    世界近現代史 約30%

    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4、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 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名詞解釋 8小題,每小題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題 2小題,每小題30分,共 60分

    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40分,共120分

    二、考查范圍

    分中國史(上古一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兩大范圍

    三、考研歷史學復習建議

    1、對歷史學知識點進行復習 ,重在基礎

    就試卷考察的內容而言,三年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趨于均衡。2007、2008年的歷史學試題偏重于政治、經濟內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大概占了總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基本上趨于均衡,思想文化內容大概占了總分的20%多。所以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進行的復習,切勿忽視對思想文化內容的復習。

    歷史學考研試題考的是對基礎知識記憶和理解,所以復習過程中要重點把握基礎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就要對知識點進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運動,要從背景、時間、過程、結果、性質、意義、影響、評價等方面去掌握,只有這樣的分析一個知識點,才會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強化基礎知識。

    2、整理、總結知識點

    無論是科班的考生,還是跨專業考歷史學的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輔導書可以作為參考,切忌買一本輔導書背背就一勞永逸了。自己整扮者凳理、總結知識點的過程也是加深對知識點理解、記憶的過程。只有自己整理、總結了,才能在考場上對見過的題對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嫌行教材為本

    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看參考教材,要在通讀、精讀的基礎上的了解、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自從2007年歷史學改為全國統考以來,教育部考試中心沒有指定參考教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錯的參考教材。

    4、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和橫向的聯系

    首先,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的聯系,縱向聯系就是從時間推移的角度來考察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因果關系,從而探索歷史發展趨勢。也就是說是相關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比如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的演變,皇權與相權之爭,國際關系體系的演變,工業革命等。三年以來,考試中加強了對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演變,2009年考查了19世紀以后全球民族國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有比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橫向聯系就是通過空間拓展的方式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間其他地區出現的類似或相反的現象進行類比分析;或者是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期的其他相關歷史現象進行有機的聯系和綜合。比如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現了改革運動等等,通過這種橫向的聯系比較,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把握了歷史的宏觀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5、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

    在復習廳旅過程中,同學們要注意運用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總結歷史的發展規律。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考研考點內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高中歷史該如何 復習?

    1,看《大國崛起》有并殲一個全局觀和培養興趣。 2,將你自己帶入到當時悶消的年代,情境下去想問題,幻想自己是當時的君王,臣子,你會怎么做? 3,用(聯系)的眼絕罩沖光去看待同一年代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

    高考歷史怎么復習?

    第一、學會尋找線索,歷史事件的發展都是有內在聯系的,所以注意尋找線索。特別是新課改背景下,都是采用專題形式教學,每個專題都會有自己的線索。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理清每個專題的最基本線索敏握,然后順著最基本線索進行完善,最后形成知識樹。在理清每個專伏旁題自己的線索后,再尋找各個專題間的線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現代的方式橋廳慶,將內容進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比較,比如經濟史里面,對資本主義的發比展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比較。

    第二、注重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新課改背景下,歷史已經不是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科,更加注重的是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為鑒,通過歷史的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這就要求學生對歷史學習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方法的運用。上課的時候還是要認真跟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做好筆記,課下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歷史考研該怎樣復習?

    多讀螞態歷史課本。多讀幾遍歷史課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讀的時候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1、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加強記憶;2、根據教材...

    整理、整合歷史知識。悶枯源針對歷史知識比較瑣碎的問題,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整理和敗凱整合所學知識...

    考研基本常識:歷史學考什么?怎么復習?

    一、 熟悉高三歷史三輪復習思路

    第一輪按專題模塊加通史復習,側重專題模塊。

    主要目的是夯實基礎。意思是說緊扣課標和考綱,按教材進行單元復習,適度關注通史。我們制定的目標是“全面、細致、,扎實,注意基礎知識落實”,我們把它稱為“地毯式”掃描。時間比較長。第一輪復習是基礎,是學生高考成功的關鍵。

    第二輪主要根據考試說明的順序,通史加專題復習,側重通史。

    主要目的是綜合能力突破。第二輪復習時,以通史體例輔之以熱點問題進行,學生只有對某一階段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認識,才能“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初步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第三輪搞強化訓練,側重練、講、評和回歸教材。

    目的是提高解題能力,查缺補漏。我們提出了“調整(心態)、鞏固桐老(基礎)、充實(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針。要求學生抓好兩條復習主線,一方面是對照《考試說明》看教材和教材的標題,注重基礎知識,把握階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對照試卷看題目,查漏補缺,以適度緊張的平常心、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強烈的自信心。例如我們要求學生結合《考試說明》,最后落實每一個考點,個個過關。

    二、 學生第一輪自主復習方法

    第一、制定出復習計劃和抽出固定的時間復習

    計劃就是一輪,一個月,一個星期,一天,要復習哪些。學好歷史和提高歷史學科的復習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復習時間,以每天不少于40分鐘局者升為佳,太多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復習,太少又沒效果;時間可安排在早讀之前,晚自習,在就寢前的一小時(這段時間是一天中大腦的四次記憶高潮之一)。每天看完規定的內容后,臨睡前應將白天復習過的內容在大腦里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不要求將所有的內容都回憶出來(其實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將當天復習過的大小標題及彼此間的關系回憶出來,這樣既能鞏固主干知識,又不至于因精力過于集中而使大腦興奮影響睡嫌腔眠。

    第二、 指導思想:根據考試大綱、課標和福建省的《考試說明》抓雙基。

    “雙基”就是歷史基礎知識和學習歷史知識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歷史基礎知識:包括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基本線索、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制度和歷史現象;既有規律性的認識,也有具體史實,是史論結合的。組成中學歷史基礎知識的要素有:時間、地點、人和事。基本能力,《考試大綱》中有明確規定。

    第三,認真落實讀、記、聽、寫、練五個環節。

    1.讀——精讀教材。

    認真細致地閱讀,不留死角。通過閱讀,使全面、、準確、牢固地掌握歷史基本理論。具體來說,精讀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目錄。便于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有利于把握階段特征、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

    (2) 引言。引言部分往往包含了本章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影響等等,是對本章內容的概括。

    (3正文。正文是教材的重點內容,把握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

    (4) 小字。這是往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閱讀小字部分可以幫助了解歷史事件的全過程,掌握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等。

    (5) 地圖、圖片。近年來高考中屢屢出現,而且分值呈增長趨勢,特別新課改,地圖成為歷史和地理學科的交叉點,精讀地圖尤為必要,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地圖中的隱性知識,鞏固教材知識。

    (6) 材料。認真閱讀、理解,有些材料,尤其是標有*號的材料,在高考中有可能出現。(7) 注釋。教材下面的小字,也屬高考知識考查范圍。

    (8)課后的知識鏈接,及習題。

    (9)大年事表。按時間順序排列歷史大事,便于比較、記憶。

    總之,把握教材要全面掌握、重點掌握、多層次掌握

    1)全面掌握:教材 = 主干知識+隱性知識

    教材 = 目錄+引言+正文 + 黑體字+小字+ 圖表+注釋+課后的知識鏈接+習題+大事年表

    2)重點掌握:主干知識 = 歷史事實 + 歷史結論+歷史線索+階段特征

    重點知識 = 考綱要求 + 時事熱點

    重點知識 = 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現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

    3)多層次掌握:歷史事實 =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

    歷史結論 = 背景、目的、原因、特點、性質、實質、影響、意義

    2.記。記憶,但須知遺忘規律,理解后記憶,找規律特點,秘籍是反復再反復,反復過程中多放電影。識記歷史知識的有效方法很多,如機械記憶法、邏輯記憶法、規律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理解記憶法、比較記憶法、類比記憶法等等。

    如類比記憶法,我們可以將歷史教材中類似的知識綜合到一起,通過比較概括后再進行理解識記,將更能提高熟記的程度,提高運用史實的能力。例明朝的內閣制和英國近代的內閣制。

    如對比記憶法 :中國近代史對《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作比較,認識到中國社會是如何一步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如圖表記憶法:借助多樣化圖表,充分調動視覺功能,提高記憶能力。

    如規律記憶法:如分析中國古代歷朝文化發展的原因時按邏輯記憶::①政治清明、社會安定;②經濟發展、社會繁榮;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④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發展等。按時間順序勾勒題綱:①鴉片戰爭前資本主義萌芽;②19世紀六七十年代,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③甲午戰爭后初步發展;④辛亥革命后迅速發展;⑤20世紀30—40年代陷入困境。

    如簡化記憶法:抓關鍵詞,速記知識要點。此法適用于記憶量較大的歷史知識,如某一歷史事件的背景、內容、意義等。比如科舉制創立的進步意義,記住沖破了……,擴大了……,提高了……,加強了……等。

    3.聽 :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更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才有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學生可通過課堂教學聽講來摹仿老師分析教材和宏觀駕駛教材。

    4.寫——作好課堂筆記。盡量課后去整理。抄下板書,而不是記下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還應該在筆記本的每頁留下一處專門記錄老師課上口述的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歷史知識,或將易混淆的歷史知識點記在一起。

    5.練——合理訓練。克服兩種傾向:一種是平時不訓練,考前搞突擊;另一種是忽視教材,過多地使用復習資料,搞題海戰術。試題的訓練應注意以下方面。

    1)明確練習前提:練習必須在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前提下進行。也就是說先看書,后做練習。

    2)清楚練習要求:著眼于方法、能力,通過練習掌握方法。平時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訓練:

    一是審題訓練,要求認真審讀材料及設問要求,特別要注意設問的規定性條件如時間、空間、中心問題等等。切忌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如1999年高考歷史問答題第41題要求結合唐朝前期百余年的用人史實說明“得入者昌,失賢者亡”的觀點。部分考生因未認真審題,把“唐朝前期”誤看作或誤解為“唐朝以前”而后悔不迭。

    二是信息篩選的訓練,找準關鍵詞,它們是答題的依據和切入點。

    三是尋找試題與己有知識關聯點的訓練,這是作為解題的依托。

    四是答題速度的訓練。在平時訓練中限時,不僅要做到“會”,而且要“快”。

    五是組織答案的訓練。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①精析題意,堅持問什么、答什么,有幾問、答幾問的原則。切忌答非所問,文不對題。②根據分值確定答案內容的多少。做到詳略得當。

    ③簡列提綱,全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闡述,防止要點遺漏。

    ④觀點明確,具有條理性。⑤語言準確,精煉,歷史術語。

    ③不留“空白”。⑤保持卷面整潔美觀。

    具體題型要求:單選題——要求:盡量不要翻書做,依靠自己的預習和課堂理解完成。非選擇題——規范解題格式、解題思路及基礎知識運用的訓練要求;獨立完成,不要照抄答案。如果實在不行,看完答案后要思考為什么要這樣答。

    3)用好練習資料。練習題以輔導書《導與練》、老師分發的試題,特別是近五年的課改省份高考題為主。

    第四,強化歷史知識之間的聯系

    l.縱橫聯系。在復習中作分析、歸納和綜合時要注意縱橫聯系。

    “縱”是指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形態、政治制度、經濟、文化、民族等。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點。

    “橫”是指不同國家和地區社會歷史的各個側面在同一時期有不同的特點。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

    2.中外聯系。復習時一定要中外結合,尤其要把中國歷史放到整個世界的大背景下,將中外歷史真正融合為一體。如三次科技革命與中國等。

    3.史論聯系,史觀結合。歷史發展有一定的規律,復習時要注意透過現象看本質,用歷史和政治的基本理論去分析歷史現象和本質、共性和個性、繼承和發展、偶然和必然等歷史現象,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去揭示社會發展的規律。史觀有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革命史觀,社會生活史觀等。

    4.與時政熱點的聯系,與學科間的聯系,適度關注福建地方特點。

    第五,注意構建歷史知識體系

    在建立知識結構方面,首先,我們應高度重視建構章節知識結構。在建構知識結構時,可采用結構圖,高屋建瓴,對主干知識進行復習。由于單元章節知識結構,一般都有比較好的落實,這里不舉例贅述。在章節復習的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建立小專題的知識結構圖示。

    第六,重視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的培養

    對課本上的基本事實、基本結論和基本歷史原理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培養自己靈活運用的能力。最有效的辦法是平時復習中,對已經形成的歷史結論、歷史現象、階段特征、相關材料等多問“為什么”,多將句號變問號。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国产高清无码毛片|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