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高考數學?恢復高考的44年來,一共有3次高考數學特別難,被稱為數學難度巔峰。(一)1984年高考數學 1984年的高考數學被很多人認為是歷史上最難的一次數學高考,每道題看起來都像是奧數題。很多高材生出了考場后面如死灰,那么,1984年高考數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984年,數學命題組提出了高考“出活題,考基礎,考能力”的命題指導思想,創造所謂的活題。廣大考生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新題或活題,感到非常難。
1、在1984年,因為有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高考命題組本著“考基礎、考能力、出活題”的思想,在高考數學試卷上做了創新,沒成想卻造成了高考史上的數學慘案,全國考生平均分低至26分,而部分省份考生平均分更是只有17分。
2、雖然說1984年的數學試卷堪稱史上最難,但是這個“難”是相對的,相對于當時的高考教學、高考考綱和學生普遍的數學水平。
3、因為如今的高中數學內容更廣更深了,學生普遍接受的數學訓練強度也更大。特別是對于江蘇等省份的數學學霸來說,這張卷子的難度就沒有那么大了。
高考簡介:
1、高考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含港、澳、臺)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2、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
3、考試日期為每年6月7日-10日,各省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恢復高考的44年來,一共有3次高考數學特別難,被稱為數學難度巔峰。
(一)1984年高考數學
1984年的高考數學被很多人認為是歷史上最難的一次數學高考,每道題看起來都像是奧數題。很多高材生出了考場后面如死灰,內心十分絕望。
據幾位當年參加過高考的人回憶,其中一位考生,那年高考他數學考了13分,但還是上了一所985大學。另一位同學高考理科數學考了41分,但這個成績已經不低了,他印象中大題沒有一個做完整的。最后,這位同學總分考了453分,還高出本科線13分。
(二)1999年高考數學
1999年的全國數學卷平均分只有60分。該年高考主打創新思維,并且把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并且了傳統出題的局限性,如果思維不夠活躍的話,很難得到高分。
這一年,教育部頒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高考內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點”,要求“更加注重對考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在試題設計上增加應用型和能力性的題目”。
在這樣的時代和政策背景下,1999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份,正面臨著新舊教材的更替之年,需要體現新高考對數學教學的要求,也對人才的選拔提出新的標準。所以這一年的“難”,更多的體現在對數學考試的創新上,要求學生進一步打破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綜合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數學能力。
大家都知道,其實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說到高考最難的科目,相信不少人會說是數學,那么,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哪一年的高考數學是最難的呢?那么無疑是1984年的高考了,因為1984年的高考數學難度堪稱史上最高,全國考生平均分26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到底有多可怕了。
可能現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人會說現在的大學生學歷爛大街了,跟三四十年前的大學生根本沒法比,以前的大學生是真的稀缺,能力也非常強。而能夠考上大學,那么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了。但是在那個時候,其實想要考上大學,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因為試題的難度已經決定了一切,而且當年馬云也高考了3次才考上大學的。
這一次的高考到底有多難,我們來看看當時考生考完之后的反應就知道了。據說,當時考完試之后,很多人都淚灑考場,唯一能想到的詞就是“震驚、絕望、慘烈”。而且很多人覺得,這個考試簡直就是地獄一般 ,考完數學,等于從地獄里面走了一遭。
其實在今天一些考生看來,這樣的試題并沒有特別難,或者說沒有難到用“慘案”來形容的程度。因為我們現在的教育程度不一樣了,以前的學生可沒有那么好的教育資源。
雖然2003年的高考數學試卷也是令無數學生虎軀一震,但是平均分還是很高的。
1984年高考數學試卷難。原因如下:
(1)絕大部分考生的分數都在50分一下(試卷滿分120分),30分以下的占據比例是近三分之一,50分一下占據80%。一般而言,高中理科生大多擅長數學學習,而安徽省考生的成績水平在當時全國處于前列。也就是說,處于前列的省份,理科考生的數學成績也不過如此,可想而知,其他的省份,成績又能如何!
(2)以高考數學命題組認為——是屬于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前四大題為例,成績也較差,第一大題,抽查了750份試卷,其中5小題全對的25人,占3.3%,得0分的196人,占26.1 %。第二大題,在180份試卷中,6個小題全對的2人,占1.1%,得0分的17人,占9.4 %。
(3)不出意料,高考理科數學正題的壓軸題,又是一追涉及遞歸數列的題。命題意圖與往年基本相同,仍是考查數列的基本知識、不等式的證明和數學歸納法的運用。然而,這個題中涉及的是一個非線性遞歸數列,難度更大,同時,本題還涉及到許多數列極限的背景,所以就是難上加難了!
史上最難的高考數學試卷,1984年的高考數學卷子,全國平均分只有接近30分的樣子,學霸看了也干瞪眼!
1984年是我國恢復高考以來創新力最強的一年,數學命題組提出了高考“出活題,考基礎,考能力”的命題指導思想。想法一出,倒霉的便是那屆高考生。據說考完后成績一出,全國平均分26分,北京平均分17分。1984年的數學試卷,創造了大批新題,即所謂活題。廣大考生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新題或活題,感到非常之難。
當年,北京市的分數,人均只有17分,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數學高考難度之“最”。84年的試卷只有9道題,還包括一道附加題,總共120分。其中部分題目還成為了后來高中生數學題目的參考,在答題上要求很嚴格有些題目回答不規范或是答錯的甚至還會被扣分。
當時的那個難度是非常大的其實主要是技巧的靈活運用。但是那次考試讓很多被認為是學霸,考神的都雙雙敗下了陣。當時120分滿分的數學試卷,當年江蘇平均49分,居然全國第一,這也間接說明84年的高考數學有多難,很多人的大學夢也在那一年破滅了。
那年的高考出題者也是一位數學領域大師級別的人物,他出的題純是技巧模式這對考生的腦袋靈活度都有很大的幫助。許多學生一提到高考就臉色發白。
以上就是1984年高考數學的全部內容,史上最難的高考數學1984年數學高考。因為從1977年以來,每年的高考題都是老套路,模仿的習題居多,缺乏創新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1984年,數學命題組提出了高考“出活題,考基礎,考能力”的命題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