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縣歷史?1、新筑之戰:戰場在舊魏縣南20里,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89年),衛穆公命孫良夫等四將伐齊,在新筑(古城,在今舊魏縣南20里處)與齊軍相遇,衛軍大敗,大夫仲孫于奚(魏縣人)引軍相救,殺退齊軍。那么,魏縣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
魏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地處河北省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縣境南北長42.24千米,東西寬33.5千米,衛河、漳河橫貫中部。東與廣平縣,西與成安縣、臨漳縣,南與大名縣、安陽縣,北與廣平縣相鄰。
魏縣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中國北方歷史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多彩,包括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遺址、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和文化名人故居等。
魏縣魏祠的歷史如下:
1、魏縣魏祠是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魏文侯所建的祠堂,位于魏縣縣城東南部,北鄰136米寬的天河路,東鄰136米寬的興源大街,南鄰天澤路,西側為梨鄉大街。南北長866米,東西寬516米,坐南朝北。
2、魏祠是為進一步弘揚禮賢納士崇儒治國的思想文化彰顯“勤勞重信勇敢尚義感恩包容禮讓賢達履職盡責開放進取”的新時期魏縣人文精神新一屆縣委縣政府著力創建“梨鄉水城”致力打造冀東南區域中心城市遵從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理念,營造山水魏祠自然魏祠文化魏祠。
了解歷史的好處如下:
1、增進知識:歷史是知識的寶庫,通過了解歷史,我們可以增長許多珍貴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現在和預測未來。
2、借鑒經驗: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往往可以為我們提供深刻的教訓和啟示。通過了解歷史,我們可以學習到前人的智慧和經驗,避免重蹈覆轍,更好地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
3、增強思維能力:歷史涉及到許多復雜的主題和事件,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通過了解歷史,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擴大視野:歷史涵蓋了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發展歷程,通過了解歷史,我們可以擴大視野,增強對不同文化和社會的理解,更好地適應全球化時代。
1、新筑之戰:戰場在舊魏縣南20里,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89年),衛穆公命孫良夫等四將伐齊,在新筑(古城,在今舊魏縣南20里處)與齊軍相遇,衛軍大敗,大夫仲孫于奚(魏縣人)引軍相救,殺退齊軍。衛穆公今其功高,決定賞以城池,仲孫于溪堅持不受,請求禮樂、馬纓以朝??鬃勇牬耸?,嘆曰:“惜也,不如多餐之邑?!?/p>
2、破釜沉舟:在今境洹水南岸一帶為破釜之地。據《縣志》記載,公元前207年,項羽破釜北上,敗秦大將章邯于巨鹿,消滅了秦軍部隊,創下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3、大戰白龍潭:戰場在泊村西,舊魏縣城北,寺上村南,多種《魏縣志》有載。唐乾寧三年(896年)4月,李克用發兵進攻洹水羅弘信。殺梁軍萬余人。10月,與梁軍戰于白龍潭,梁兵大敗,朱全忠復派葛從周救援,自率大軍屯于洹水路(今舊魏縣),李克用方退兵。
4、御駕親征:宋咸平二年(999年),遼主耶律隆緒大舉南犯。宋真宗御駕親征,行至大徐村(今回隆鎮),遼兵已大掠而去,宋真宗從此返回,村名遂改為回龍,后演變為回隆。
5、紅槍會戰奉軍:1927年4月,紅槍會以為老師報仇,反苛捐雜稅為口號,集合大名、肥鄉、廣平、成安、臨漳等縣會徒包圍魏縣城,與奉軍大戰于東關。
找不到建國前歷史,以下資料供參考:
魏縣歷史沿革
夏為觀戶國。周為武王少弟康叔封地。春秋初為衛國,后為晉國。戰國時期為魏國。漢高祖12年(公元前195年)設魏郡置魏縣。
1949年8月劃歸河北省邯鄲專區,1957年洪水毀城,1958年魏縣并入大名,1961年恢復魏縣建制。
1997年,魏縣面積862平方千米,人口75萬,轄7個鎮、14個鄉:魏城鎮、德政鎮、回隆鎮、北皋鎮、雙井鎮、牙里鎮、車往鎮、大馬村鄉、大辛莊鄉、大磨鄉、東代固鄉、北臺頭鄉、仁望集鄉、邊馬鄉、沙口集鄉、棘針寨鄉、野胡拐鄉、院堡鄉、南雙廟鄉、泊口鄉、張二莊鄉??h政府駐魏城鎮。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78238人,其中:魏城鎮92144人,德政鎮20321人,北皋鎮60138人,雙井鎮39455人,牙里鎮49380人,車往鎮38065人,回隆鎮48062人,東代固鄉30570人,棘針寨鄉22398人,沙口集鄉42858人,野胡拐鄉19529人,仕望集鄉20870人,前大磨鄉29424人,院堡鄉20294人,南雙廟鄉36728人,大辛莊鄉29529人,大馬村鄉16859人,邊馬鄉46521人,張二莊鄉52010人,北臺頭鄉24065人,泊口鄉39018人。
屬于:河北省邯鄲市魏縣
魏縣位于河北省南端,冀豫交界處。北接廣平,東接大名,西與成安、臨漳毗鄰,西南與河南省安陽縣為界??h境南北長42.24千米,東西寬33.5千米。總面積862平方千米??側丝?1萬人(2004年)。
縣0駐魏城鎮魏州路。郵編:056800。代碼:130434。區號:0310。拼音:Wei Xian。
行政區劃
魏縣轄7個鎮、14個鄉:魏城鎮、德政鎮、北皋鎮、雙井鎮、牙里鎮、車往鎮、回隆鎮、東代固鄉、棘針寨鄉、沙口集鄉、野胡拐鄉、仕望集鄉、前大磨鄉、院堡鄉、南雙廟鄉、大辛莊鄉、大馬村鄉、邊馬鄉、張二莊鄉、北臺頭鄉、泊口鄉。
歷史沿革
夏為觀戶國。周為武王少弟康叔封地。春秋初為衛國,后為晉國。戰國時期為魏國。漢高祖12年(公元前195年)設魏郡置魏縣。(出處)
1949年8月劃歸河北省邯鄲專區,1958年魏縣并入大名,1961年恢復魏縣建制。
2000年,魏縣轄7個鎮、1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7823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魏城鎮 92144 德政鎮 20321 北皋鎮 60138 雙井鎮 39455 牙里鎮 49380 車往鎮 38065 回隆鎮 48062 東代固鄉 30570 棘針寨鄉 22398 沙口集鄉 42858 野胡拐鄉 19529 仕望集鄉 20870 前大磨鄉 29424 院堡鄉 20294 南雙廟鄉 36728 大辛莊鄉 29529 大馬村鄉 16859 邊馬鄉 46521 張二莊鄉 52010 北臺頭鄉 24065 泊口鄉 39018
魏縣轄7個鎮、14個鄉,1個居委會、561個行政村:魏城鎮、德政鎮、回隆鎮、北皋鎮、雙井鎮、牙里鎮、車往鎮、大馬村鄉、大辛莊鄉、大磨鄉、東代固鄉、北臺頭鄉、仁望集鄉、邊馬鄉、沙口集鄉、棘針寨鄉、野胡拐鄉、院堡鄉、南雙廟鄉、泊口鄉、張二莊鄉。
以上就是魏縣歷史的全部內容,魏縣歷史悠久,地靈人杰。古禹貢時屬冀州,夏為觀戶國,周為武王少弟康叔封地。春秋先后為衛、齊、晉地。戰國為魏國次都。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建棘蒲縣于魏域。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設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