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會議的歷史背景?會議背景:1928年4月,毛澤東與朱德、陳毅率領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合編為紅四軍,11月成立前敵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隨后,紅四軍開創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但是,由于當時的歷史條件,那么,古田會議的歷史背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古田陪春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核心內容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等事關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由毛澤東同志起草的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的第一部分---《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其精神至今仍然是人民解放軍行動的基本遵循和原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該會議解決了如何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豎告分的軍隊建設成為中共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它所確定的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和從政治上建軍的原則,為后來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思想的形成、發展和成功實踐奠定了基礎,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古田會議因此稱為是黨領導下的軍隊 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黨關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思想的形成、發展,則是黨在革命實蘆纖耐踐中形成的豐富的內容和組成部分。
古田會議的歷史意搭哪義:古田會議解決了黨和軍隊建設的根本原則問題,是中國建設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渣悶會議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核心內容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等事關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根本性問題。
由毛澤東同志起草的著名的古田會知梁碼議決議的第一部分——《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其精神至今仍然是人民解放軍行動的基本遵循和原則。
擴展資料
胡主席在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紅軍長征勝利充分說明了一個真理,建設一支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革命軍隊,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
胡主席的重要論述,是對我軍優良傳統的高度概括,是對我軍本質和特征的深刻揭示。我軍在古田會議所確立的建軍原則指引下,在黨的英明領導下,經過長期革命斗爭實踐的反復磨煉鍛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形成了一整套優良傳統,
這些傳統是建軍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十分寶貴的財富,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里程碑意義:古田會議,是人民軍隊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古田會議決議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其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古田會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建軍方面的經驗教訓,劃清了無產階級軍隊和一切舊式軍隊的界限,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為主要成分的中國紅軍,建設成為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問題。
大會所通過的決議,不僅為紅四軍黨和軍隊的缺碼建設指明了方向,而且也為中國紅軍的建設制定了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決議的基本精神是中國人民軍隊建設的偉大綱領。
擴展資料:
古田會議的時代背景:
1928年4月,毛澤東彎禪率領的工農革命軍與朱德、陳毅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5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
11月,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成立,毛澤東任書記。隨后,紅四軍在朱德、毛澤東、陳毅等領導下,打破了敵人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多次圍攻,并于1929年1月起向贛南、閩西進軍,開創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后來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基礎。
隨著形勢的發展和革命隊伍伏鬧哪的擴大,紅四軍及其黨組織內加入了大量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出身的同志,加上環境險惡,戰斗頻繁,生活艱苦,部隊得不到及時教育和整訓。
1929年12月28日—29日在福建上杭縣古田舉行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大會由陳毅主持。毛澤東作《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的政治報告、朱德作軍事報世纖告、陳毅傳達了中央《九月搜大仿來信》并作了反對槍斃逃兵的講話。大會總結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以來紅軍的建設經驗,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仿此。 這個決議明確規定了人民軍隊的本質和根本任務,強調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它必須服從黨的領導,樹立無產階級思想,糾正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絕對平均主義、主觀主義、個人主義、流寇思想等錯誤觀念;要擔負起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等項任務;并且必須在軍內外建立正確關系,對敵軍采取正確政策等。這個決議使中國紅軍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上,肅清了一切舊式軍隊的影響,使整個中國紅軍完全成為真正的人民軍隊。這個決定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對黨和軍隊的建設發揮了重大作用。大會還通過了《政治決議案》、《黨的組織問題》、《黨內教育問題》、《紅軍宣傳工作問題》、《士兵政治訓練問題》、《廢止肉刑問題》、《優待傷病兵問題》、《紅軍軍事與政治關系問題》等決議。
里程碑意義:古田會議,是人民軍隊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古田會議決議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其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古田會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建軍方面的經驗教訓,劃清了無產階級軍隊和一切舊式軍隊的界限,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為主要成分的中國紅軍,建設成為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問題。
大會所通過的決議,不僅為紅四軍黨和軍隊的缺碼建設指明了方向,而且也為中國紅軍的建設制定了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決議的基本精神是中國人民軍隊建設的偉大綱領。
擴展資料:
古田會議的時代背景:
1928年4月,毛澤東彎禪率領的工農革命軍與朱德、陳毅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5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
11月,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成立,毛澤東任書記。隨后,紅四軍在朱德、毛澤東、陳毅等領導下,打破了敵人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多次圍攻,并于1929年1月起向贛南、閩西進軍,開創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后來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基礎。
隨著形勢的發展和革命隊伍伏鬧哪的擴大,紅四軍及其黨組織內加入了大量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出身的同志,加上環境險惡,戰斗頻繁,生活艱苦,部隊得不到及時教育和整訓。
以上就是古田會議的歷史背景的全部內容,1928年4月,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與朱德、陳毅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5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