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歷史簡介?包頭起始于清朝雍正初年,最早是烏拉特、伊克昭、土默特三個部落的牧場。這個地方依山傍水,有西藏喇嘛云游到此,供奉佛像,起名轉龍藏。轉龍藏的溪水邊經常有鹿在飲水,梵語稱呼鹿為“包克圖”,時間長了就簡稱為包頭。那么,包頭歷史簡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包頭在古代的時候,名氣響當當,叫做九原郡。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霸氣?自從改名以后,反而失了這一份霸氣,讓人覺得土味十足。其實包頭的經濟發展還是不錯的,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1、包頭的歷史文化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也是內蒙古的歷史文化之都。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草原文化氛圍和悠久的歷史底蘊。
首先推薦游覽位于包頭市區中心的青山寶塔。這座寶塔建于明朝時期,高達45米,是當時中國北方最高的磚塔之一。登上寶塔頂部可以俯瞰整個城市風光。
其次,在包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且有名氣的景點——天鵝湖國家森林公園。這里匯聚了大量珍稀鳥類和野生動物資源,并舉辦了多項生態旅游活動。
2、美食體驗
除了景點外,在包頭你還能品嘗到正宗美味的內蒙古菜肴。
首推羊肉火鍋,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頓熱辣辣、香噴噴、滋補養生羊肉火鍋絕對是人間美味!而在包頭,你可以品嘗到正宗的蒙古族火鍋。
此外,還有烤全羊、奶茶、手抓餅等傳統美食也是不能錯過的。這些美食不僅滿足了味蕾,更讓人深入了解內蒙古民俗文化。
3、自然景觀
包頭地處黃河上游,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神秘而壯麗的格凸河峽谷。
格凸河峽谷位于包頭市東南部境內,長達50公里。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壯闊而奇特的崖壁和清澈見底的溪流,在懷柔之險中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
除此之外,在包頭還有多個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等值得一去探索和領略大自然魅力的景點。
包頭市有6個區、1個縣、2個旗,包頭市轄:東河區、昆都侖區、青山區、石拐區、白云鄂博礦區、九原區、土默特右旗、固陽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包頭地處內蒙古西部、蒙古高原南端,南瀕黃河,東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陰山山脈橫貫中部,位于環渤海經濟圈和沿黃經濟帶的腹地,是連接華北和西北的重要樞紐,是內蒙古對外開放的重點發展地區。
包頭歷史起源
黃河流經包頭的地段是原始人類較早活動的地方,在這里蘊藏著大量的古人類文化遺跡,已發掘的就有10多處。在位于東河區以東15千米的阿善溝門的格膝蓋溝,發掘出一處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阿善遺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于東西上千千米的陰山山脈之北,中國古代,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與黃河流域的各代中原王朝的交往中,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過程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交往。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十分悠久,有很多的文化古都及古建筑等,國內也有不少城市是從古代發展而來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城市的名字也在更朝換代,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座城市,它也是順應時代的變遷而改了名,而且被人們調侃為是“改名最失敗的城市”,你猜是哪里?
相信不少人聽過“九原郡”這個名字,第一次聽,是不是覺得很霸氣,很有古代將軍的風范呢?小編從導游朋友那兒了解到九原郡的歷史,在公元前時,當地設立了一個九原郡,三國演義的呂布就是出自于此。而發展到十九世紀初的時候,當地設立了包頭鎮,后來也直接將“九原郡”的名字改為“包頭”,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包頭市。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最大城市,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輕稀土產業中心,被譽為“草原鋼城”和“稀土之都”。不少驢友跟團去包頭旅游,從導游那兒了解到原來九原郡的歷史后,紛紛調侃:九原郡的名字非常霸氣,改名后卻土味十足。不僅如此,網絡上有一個投票,包頭還一度被評選為中國名字最“土”的城市。
不過也有一些游客表示,名字只是一個代號,并不能改變一座城市的本質,更不會改變九原郡原本的古建筑和文化底蘊。沒錯,雖然包頭的名字不是很好聽,但當地的工業發達,也迎來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而且包頭境內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它的大草原風光每年都吸引無數游客前往游玩。
內蒙古的包頭市在改名之前叫包克圖,蒙語是“有鹿的地方”的意思。也叫過九原。很威武霸氣的名字!
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中心之一,是內蒙古最大的工業城市,是我國重要的以冶金、稀土、機械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城市,被譽為“草原鋼城”、“稀土之都”。
一、包頭的由來
包頭的得名大約只有一百多年歷史,1809年薩拉齊廳設治包頭鎮,這就是包頭命名的早期記載。關于包頭地名的來源有幾種說法。主流說法是認為包頭系由“包克圖”諧音而來。“包克圖”,蒙語意為“有鹿的地方”。在古代,包頭背靠的大青山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鹿群棲息的場所,所以稱為有鹿的地方。
《綏遠通志稿》解釋包頭一名來源于包頭河,即蒙語“博托河”的諧音,博托是曲灣之意。今包頭東河區東郊有一條從大青山麓蜿蜒南流的小河,過去就叫博托河。乾隆年間漢族農民來此種地建村,就沿用“博托”詞為包頭村。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漢語“泊頭”二字諧音為包頭。原先包頭是緊靠黃河的水運碼頭,從甘肅、寧夏、山西來的商船都在這里停泊。1817年前,黃河的河道還在今包頭東河火車站北,后來改道南遷至離城十九華里的南海子,所以包頭為泊頭一詞的諧音,也為一說。
蒙語“包克圖”、“博托”,漢語“泊頭”,三個詞的音都很接近,因此人們就自然地融合成諧音——包頭。
以上就是包頭歷史簡介的全部內容,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也是內蒙古的歷史文化之都。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草原文化氛圍和悠久的歷史底蘊。首先推薦游覽位于包頭市區中心的青山寶塔。這座寶塔建于明朝時期,高達4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