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模擬法?歷史模擬法的核心在于根據市場因子的歷史樣本變化模擬證券組合的未來損益分布,利用分位數給出一定置信水平下的VAR估計。歷史模擬法是一種非參數方法,它不需要假定市場因子的統計分布,那么,歷史模擬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答案】:A
歷史模擬法假設市場未來的變化方向與市場的歷史發展狀況大致相同,該種方法依據風險因子收益的近期歷史數據的估算,模擬出未來的風險因子收益變化。
一、歷史模擬法
歷史模擬法的核心在于根據市場因子的歷史樣本變化模擬證券組合的未來損益分布,利用分位數給出一定置信水平下的VAR估計。歷史模擬法是一種非參數方法,它不需要假定市場因子的統計分布,因而可以較好的處理非正態分布;該方法是一種全值模擬,可有效地處理非線性組合(如包括期權的組合)。此外該方法簡單直觀,易于解釋,常被監管者選作資本充足性的基本方法。實際上,該方法是1993年8月巴塞爾委員會制定的銀行充足性資本協議的基礎。
歷史模擬法中,市場因子模型采用的是歷史模擬的方法――用給定歷史時期上所觀測到的市場因子的變化,來表示市場因子的未來變化;在估計模型中,歷史模擬法采用的是全值估計法,即根據市場因子的未來價格水平對頭寸進行重新估值,計算出頭寸價值的變化;最后,將組合的損益從小到達排序,得到損益分布,通過給定置信水平下的分位數求得VAR。比如說有1000個可能損益情況,95%的置信水平對應的分位數位為組合的第50個最大損益值。
歷史模擬法的計算步驟有:
1、映射,即識別出基礎的市場因子,收集市場因子適當時期的歷史數據(典型的是3到5年的日數據),并用市場因子表示出證券組合中各個金融的盯市價值(包含期權的組合,可使有Black-Scholes或Garman-kohlhagen公式計算)。
【答案】:C
C【解析】歷史模擬法簡單易懂便于操作,不要求對回報率分布形式作出假設,可以解決回報率分布厚尾或不對稱等問題,同時避免了因為參數估計或選擇模型而引起的誤差。然而,歷史模擬法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現在:①回報率分布在整個樣本時期內是固定不變的,如糶歷史趨勢發生逆轉時,基于原有數據的VaR值會和預期最大損失發生較大偏差;②歷史模擬法不能提供比所觀察樣本中最小回報率還要壞的預期損失;③樣本的大小會對VaR值造成較大的影響,產生一個較大的方差;④歷史模擬法不能作極端情景下的敏感性測試。故選項C不在其內。
優點:
1、不需要加諸資產報酬的假設。利用歷史資料,不需要加諸資產報酬的假設,可以較精確反應各風險因子的幾率分配特性,例如一般資產報酬具有的厚尾、偏態現象就可能透過歷史模擬法表達出來。
2、優點:不需分配的假設
歷史模擬法是屬于無母數法的一員,不須對資產報酬的波動性、相關性做統計分配的假設,因此免除了估計誤差的問題;況且歷史資料已經反應資產報酬波動性、相關性等的特征,因此使得歷史模擬法相較于其它方法,較不受到模型風險的影響。
3、完全評價法
不需要類似一階常態法以簡化現實的方式,利用趨近求解的觀念求取進似值;因此無論資產或投資組合的報酬是否為常態或線性,波動是否隨時間而改變,Gamma風險等等,皆可采用歷史模擬法來衡量其風險值。
缺點資料的品質與代表性
龐大歷史資料的儲存、校對、除錯等工作都需要龐大的人力與資金來處理,如果使用者對于部位大小與價格等信息處理、儲存不當,都會產生垃圾進,垃圾出的不利結果。
有些標的物的投資信息取得不易,例如未上市公司股票的價格、新上市(柜)公司股票的歷史資料太短、有的流動性差的股票沒有每日成交價格等。
歷史模擬法和模型構建法比較:歷史模擬法是有實際的歷史資料來推估未來價格可能的變動情形 ,它要利用投資組合內各風險因子的歷史觀察值 來模擬投資組合未來價格變動的幾率分配 。而模型構建法需要對市場變量的聯合分布做出一定的假設 ,并采用歷史數據來估計模型中的參數。歷史模擬法不會導致估值偏差 ,不需要估計任何參數 ,不需要做假設 。
以上就是歷史模擬法的全部內容,歷史模擬法和模型構建法比較:歷史模擬法是有實際的歷史資料來推估未來價格可能的變動情形 ,它要利用投資組合內各風險因子的歷史觀察值 來模擬投資組合未來價格變動的幾率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