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第三單元測試卷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解決問題答案 三年級第三單元測試卷答案 三年級數(shù)學三單元試卷可打印 三年級數(shù)學試卷可打印
240÷40 = 920÷4 =300÷6 0=
64÷2 = 64÷4 = 50÷5 =
60÷8 = 96÷4 =返升喊差 90÷6 =
400+80 = 400-80 = 40×80 =
400÷80 =48÷16 = 96÷24 =
1980+900÷45
(238+136)÷34
375÷(46-21)
6240÷20=
2660÷28=
5871-9840÷48
3845÷16=
4608÷53=
98÷14 = 96÷24 = 56÷14 =
65÷13 =鄭世皮 75÷15 = 120÷24 =
?????????????????????????????????????????????????????????????????????????????????????????????????????????????????????????????????????????????????????????????????????????????????????????????????????????????????????????????????????????????????????????????????????????中毀???????????????????????????????????????????????????????????????????????????????????????????????????????????????????????????????????????????????????????????????????????????????????????????????????????????????????????????????????????????????????????????????????????????????????????????????????????????????????????????????????????????????????????????????????????????????????????????????????????????????????????????????????????????????????????????????????????????????????????????????????????????????????????????????????????????????????????????????????????????????????????????????????????????????????????????????????????????????????????????????????????????????????????????啟宏???????????????????????????????????????????????????????????????????????????????????????????????????????????????????????????????????????????????????????????????????????????????????????????????????????????????????????????????????????????????????????????????????????????????????????????????????????????????????????????????????????????????????????????????????????????????????????????????????賣旁備????????????????????????????????????????????????????????????????????????????????????????????????????????????????????????????????????????????????????????????????????????????????????????????????????????????????????????????????????????????????????????????????????????????????????????????????????????????????????????????????????????????????????????????????????????????????????????????????????????????????????????????????????????????????????????????????????????????????????????????????????????????????????????????????????????????????????????????????????????????????????????????????????????????????????????????????????????????????????????????????????????????????????????????????????????????????????????????????????????????????????????????????????????????????????????????????????????????????????????????????????????????????????????????????????????????????????????????????????????????????????????????????????????????????????????????????????????????????????????????????????????????????????????????????????????????????????????????//////////////////////////////////////////////////////////////////////////////////////////////////////////////////////////////////////////////////////////////////////////////////////////////////////////////////////////////////////////////////////////////////////////////////////////////////////////////////////////////////////////////////////////////////////////////////////////////////////////////////////////////////////////////////////////////////////////////////////////////////////////////////////////////////////////////////////////////////////////////////////////////////////////////////////////////////////////////////////////////////////////////////////////////////////////////////////////////////////////////////////////////////////////////////////////////////////////////////////////////////////////////////////////////////////////////////////////////////////////////////////////////////////////////////////////////////////////////////////////////////////////////////////////////////////////////////////////////////////////////////////////////////////////////////////////////////////////////////////////////////////////////////////////////////////////////////////////////////////////////////////////////////////////////////////////////////////////////////////////////////////////////////////////////////////////////////////////////////////////////////////////////////////////////////////////////////////////////////////////////////////////////////////////////////////////////////////////////////////////////////////////////////////////////////////////////////////////////////////////////////////////////////////////////////////////////////////////////////////////////
第一單元數(shù)學三年級數(shù)學試卷
班級納散兆: 姓名: 學校: 評價:
一、 填空。(23分)
1、 太陽早晨從(東方 )升起,傍晚從( 西邊)落下。
2、 早晨,芳芳面向太陽。左手在( 北 )面,右手在( 南),后面是(西)面,那么,他的影子在(西 )面。
3、 紅紅放學向東走,學校在她家的( 西面)面。
4、( 西面 )面和( 東面 )面相對,(北面 )面和(南面)面相對,( 西北面 )面和( 東南面 )面相對,(東北面)面和( 西南面 )面相對。
5、上為(北),下為(南),左為(西),右為(洞租東),左上角為(西北),左下角為(東南),右下角為(東南),右上角為(東北)。
二、寫一寫。(18分)
1.學校大門在南面,體育館在西面,圖書館在東面,操場在中間,教學樓在北面,西北面是食堂,東北面是多功能廳。
2.其他的自己設計。
(食堂)(教學樓)(多功能廳)
(體育管)(操場)(圖書管)
(泳池)(大門)(廁所)
三、 動物園。(44分)
獅子10米老虎217米魚
120米五十米280米321米102米
大門鴿子鳥館大象蛇
149米214米105米184米
長頸鹿178米193米猴子熊貓
如果要參觀完所有的動物,參觀完后出大門,應該怎么走?(10分)大門-獅子-老虎-魚-蛇-熊貓-猴子-大象-鴿子-長頸鹿-大門
1. 老虎館在大門的什么位置?從大門出發(fā)應該怎么走?(十分)
答:老虎館在大門東北面
2. 芳芳從大門出發(fā),怎樣到熊貓館?要走幾米?(十分)
答:大門-長頸鹿-猴子-熊貓。
149+214+178=641
要走641米
3.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6分)
大象館在老虎管的什么方向? 答:大象館在老虎管南面
5、小明如果站在大象館,他要出大門,應該怎么走?(3分)
大象-鴿子-大門
6.填空。(6分)
老虎的東南面是(魚館,西南面是(鴿子)。蛇的西面是(大象),(魚)蛇的的北面,大門的東北面是(獅子),鴿子在大門的(東面)。
7.如果還有一個鳥館,它在獅子的東南面,在鴿子的東面,在老虎的西南面,在大象的西面,請在圖上畫出它在什么位置,并從大門出發(fā)怎樣到鳥館。(5分)
從大門向東50米經鴿子管再向東140米到鳥館
四、這是1路車行車路線圖。(15分)
汽車站 人民公園學校
花鳥市場街心花園動物園
明中路 商店
游樂場
醫(yī)院
1. 1路車的行車路線。(5分)
汽車站向東南到花鳥市場;掘絕再向東南 到明中路;繼續(xù)到東南到游樂場,再西北到街心花園;然后向東北到人民公園,向西點到學校 ,向東南到動物園;向西南到商店;向東到醫(yī)院
2. 小明在明中路下車,他從出發(fā)站坐了4站,他從哪里上車?并他的行車路線。(10分)
答:從學校上車;學校-人民公園-街心花園-游樂場-明中路
四、 生活中還有什么能告訴我們方向?請說一說。(至少說兩樣)(8分)
例:太陽從東邊升起,早上太陽出來的地方就是東方。
答:1。指南針所指就是南方;2。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
因為大得太快了,可能會有一些是錯的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試題
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性的科學,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特別是孩子,更要去學數(shù)學,并且以此來構架我們的思維體系。學習數(shù)學就是在學一種思維體系,在平時教會孩子的過程中也要著重這一點。以下是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試題》有關資料,期望幫到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試題
一、填空:
1、7個500連加的乘法算式是()。
2、最小的三位數(shù)乘的一位數(shù),積是()。
3、銷腔125×4的積是()位數(shù),末尾有()個0。
4、17個百乘3是()個百,是()。
5、一頭牛一天吃草16千克,9頭牛一周吃草()千克。
二、選擇
1、203×4的積的中間有()個0。
A、1B、2C、0
2、右面算式中()的結果在400~500之間。
A、66×8B、48×8C、68×7
3、一個因數(shù)是394,另一個因數(shù)是7,積的近似數(shù)是()。
A、2800B、2100C、2400
4、一篇文章有500字,每分鐘打82個字,6分鐘()打完。
A、能B、不可以C、沒辦法計算
三、計算
1、直接寫得數(shù):
70×4=0×307=8×40=600×8=900×5=
125×8=209×3≈7×999≈7×7+7=200×4=400×0=
60×5=27×3≈300×6=90×8-120=230×2+50=
(8+42)×5=78-16×0=
2、列豎式計算:
108×3=450×6=860×8=359×7=740×3=
304×6=263×4=527×5=82×6=352×5=
3、脫式計算:
75×4×8(87-14)×8308×4-840525+25×4
四、找出規(guī)律再計算
78+78+78+78+78+78+78=
51+52+53+54+55+56+57=
六、解決問題。
1、小花的集郵冊里,每頁能插4行郵票,每行插12枚,8頁一共插了多少枚?
2、動物園成人門票12元/名,兒童門票9元/名,實驗小學3名教師帶40名學兄枯生去參觀,用400元錢買門票夠嗎?
3、一輛汽車一次可以運280箱蘋果,照如此計算,有1800箱蘋果,一輛汽車運了5次后還剩多少箱?
4、帶魚加工廠每小時加工118箱帶魚,9小時加工多少箱?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試題
一、判斷題。
1、量物體的長度用噸作單位。()
2、1小瓶洗頭液重250克。()
3、1厘米有10毫米。()
4、10個100千克是1噸。()
二、單選題。
1、蠟筆長約[]
A、6分米B、6厘米C、6千克
2、課桌高約[]
A、7厘米B、7分米C、7米
3、汽車重約[]
A、3克B、3千克C、3噸
4、跳繩長約[]
A、2厘米B、2分米C、2米
三、填空題
1、1噸=()千克11噸=()千克
2、1米=()分米5米=()分米
3、1米=()毫米9米=()毫米
4、1千米=()米4千米=()米
5、1米=()厘米10米=()厘米
6、1分米=()毫米8分米=()毫米
7、1噸+500千克=()千克
8、1米-3分米=()分米
9、21毫米+29毫米=()毫米=()厘米
10、47厘米-17厘米=()厘米=()分米
11、1分米=()厘米6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7厘米=()毫米
12、在○里填上或=。
4米○1400毫米910克○1千克
3噸○4500千克5時○300分
四、口算題。
(1)80÷4=(2)12÷6=(3)4000÷8=(4)96÷3=(5)150÷3=
(6)300÷5=(7)420÷6=(8)21÷7=(9)630÷7÷3=(10)15÷5×6=
五、文字敘述題。
1、虧塵衫多少噸的3倍是150噸?
2、120分米是6分米的`多少倍?
六、應用題。
1、在3千米長的公路一邊,每隔5米種一棵樹,一共要分多少段?
2、小明從家到學校要走200米長的路,假如他來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試題
一、口算。
58+17=75+35=43+47=84-30=
78-35=80-61=93-53=72-49=
87-36=87-38=35+42=50+130=
500+900=1400-700=800+500=1200-500=
2500+700=6400-800=85-6×6=780+30=
52-18=47+39=1000+990=200+800=
670+300=7800-700=1000-990=58+72÷8=
2000-200=7000-4000=500+4300=1000-800=
400+500=5300+1000=320+600=700-40=
200+300=1500-500=400-200=600+2000=
440-60=80+70=600+70=510-500=
74-47=90+60=90-65=53-42=
32+24=83-26=55-37=52+26=
84-59=56+25=36+48=84-39=
49÷7=8×5=34-27=61+38=
二、填空。
1、2米-7分米=()分米8000米+5000米=()千米
2、四邊形有()條邊,()個角。
3、伸縮門是運用了平行四邊形的()特質。
4、一只枕套長6分米,寬4分米,假如在它的四周鑲上花邊,至少需要()分米的花邊。
5、繞著一個邊長為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的路程是()米,合()千米。
6、周長是36厘米的正方形,邊長是()厘米。
三、判斷題。
1、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它四條邊長度的和。()
2、假如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0厘米,它的邊長就是10厘米。()
3、用同一條鐵絲先圍成一個的正方形,再圍成一個的長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相等。()
四、計算并驗算。
904-556=478+293=530-87=786+497=
五、實踐操作。
畫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
六、解決問題。
1、學校操場是一個長130米,寬40米的近似的長方形,在它的四周栽上綠化帶,綠化帶長至少多少米?
2、一塊長方形菜地的寬是20米,比長少5米,這塊菜地的周長是多少米?
3、一塊正方形的草地,邊長是7米,這塊草地的周長是多少米?
4、一個長方形鏡框長2米,寬1米。用一條長7米的花邊能繞鏡框一周嗎?多多少米?
閱讀已結束
打開APP獲取全文
?
限免
導長圖
轉存到網盤
發(fā)送至微信
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專屬歸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第 1 頁
?
?
?
為您精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會員文檔100篇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試卷
1000人閱讀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試題
2999人閱讀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1000人閱讀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1050人閱讀
獲取全部文檔8609人在看
基于你的瀏覽為你整理資料合集
?
三年級的上冊100頁數(shù)學第三題怎么說
文件夾
?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 百度文庫
4.6分
1084閱讀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試題-第三單元測試卷 北師大版(含答案) - 百度文庫
4.1分
1264閱讀
85%用戶都在看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測試題 - 百度文庫
2.9分
2297閱讀
熱度TOP
剩余21篇精選文檔
?
前往APP一鍵獲取全部合集
相關文檔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試卷
免費獲取全文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試題
免費獲取全文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免費獲取全文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免費獲取全文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測試卷
8822人已閱讀
行業(yè)好評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測試卷
2806人已閱讀
寶藏文檔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練習題
1013人已閱讀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試題
1000人已閱讀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試題
1810人已閱讀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測試題
2306人已閱讀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測試題
1000人已閱讀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1592人已閱讀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1000人已閱讀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2582人已閱讀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2093人已閱讀
查看更多
APP打開
推薦文檔集(32篇)
全 冊 教 材 分 析
一.教 學 內 容
領 域慶帆 分 類
內 容
數(shù)
與
代
數(shù)
知識與技能
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
富饒的大海——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風箏廠見聞——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一)
奇妙的變化——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解決問題
學習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有關知識;了解并能正確使用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千克、噸;初步認識分數(shù);會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空
間
與
圖
形
知識與技能
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換
美化校園——圖形的周長
解決問題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初步知道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進一步了解圖形的有關知識,并能計算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常見圖形的周長。
統(tǒng)
計
與
概
率
知識與技能
摸名片——統(tǒng)計與可能性
解決問題
能按照要求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知道一件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實踐與
活動
實踐活動——變化的影子
實踐活動——變廢為寶
二.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shù)與代數(shù)
學習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有關知識;了解并能正確使用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千克、噸;初步認識分數(shù);會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空間
與
圖形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初步知道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進一步了解圖形的有關知識,伍念并能計算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常見圖形的周長。
統(tǒng)計
與
概率
能按照要求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知道一件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實踐
與
活動
能運用所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2.數(shù)學思考方面
1、學習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有關知識,會運用其解決相關問題。會進行混合運算。
2、知道并能正確使用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千克、譽橘雹噸。
3、初步認識分數(shù),了解分數(shù)的意義。
4、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初步知道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
5、能按照要求進行相關的統(tǒng)計,知道一件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解決問題方面
1、學習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有關知識,會運用其解決相關問題。會進行混合運算。
2、能根據(jù)提供的條件,計算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常見圖形的周長。
3、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識。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喜歡學習數(shù)學,養(yǎng)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2、在數(shù)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知道數(shù)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會與別人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