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歷史簡介?1、晉朝(265—420年),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為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王朝之一,兩晉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其中東晉屬于六朝之一。2、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東吳,完成統一,那么,晉朝歷史簡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晉朝(265—420年),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為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王朝之一,兩晉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其中東晉屬于六朝之一。
2、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兆慶搏280年滅東吳,完成統一,后經歷“八王之亂”。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滅西晉,建立了十六個國家,史稱“五胡亂華”。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后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兩晉總歷時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劉裕建立宋,東晉滅亡。
3、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兩晉的文化走向多元發展,是一個文化差唯開創、沖突又融合的時代,由于儒教獨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學、文學、藝術、史學及科技紛紛出現革新,有些成為獨立的學問。當代思想有由本土發展的玄學、道教及由印度東傳的佛教,士大夫紛紛盛行清談。由于邊疆民族帶來草原文化,東晉則擁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雙方逐漸展開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4、漢代以前,政治主權完全在華夏族,漢代以后,政治主權不全在華夏族,邊疆民族帶來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
晉朝(266年~4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東晉則屬于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馬炎篡魏,建立政權,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后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3年,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西晉被匈奴人滅亡。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今江蘇省南京市)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后,東晉以少勝多,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大量生產力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1][2]
西晉承襲中原曹魏領土,統一后又占有孫吳疆域。東晉隨其疆域的變化而有增減,北界主要在秦嶺淮知仔河一線。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3]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礎。[4]晉朝時期的農業、商業、手工業等相比較三國時期也有了進一步發展。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兩晉的文化走向多元發展,是一個文化開創、沖突又融合的時代。
晉朝是中國最重要的朝代之一。隨著三國時代的終結,晉朝重新統一中國,在280年304年間締造了短暫的繁榮。但其間很多社會問題也在滋長,其中最緊迫的就是胡人部落內遷晉朝境內,到了在一些地區比漢族人還多的地步。
最終,這些胡人部落開始了五胡亂華,控制了北方、中原的大部分,將晉朝的控制范圍縮減到淮河以南,終結了晉朝早期的繁榮。此后的晉朝被稱為東晉。
東晉政府很大程度上由王敦、桓溫這樣的權勢將領主導。這些將軍常發起北伐意圖從五胡手中收復北方。但軍政的內部分歧和南方經濟的欠發達使得這些北伐多無功而返。383年,晉朝受到已一統北方的前秦的威脅,晉朝不是要為收復北方而戰,而是要為自身存活而戰了。
但在淝水之戰中,晉軍打敗了比自己規模大得多的秦軍,導致了北方前秦的崩潰。晉軍趁機先后在謝安、劉裕率領下發起一系列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領土即傳統意義上的中原地區。但晉朝最終于420年被劉裕推翻而滅亡。西晉國祚五十二年,東晉國祚一百零四年。
建國晉朝由三國中最強大的曹魏的顯赫家族司馬氏建立。250年后,司馬氏實際控制了曹魏軍權,成為政權的實際統治者。265年,魏末代皇帝曹奐禪位給司馬炎,司馬炎成為晉朝的開國皇帝晉武帝。
晉朝155年歷史。
歷史記載,晉朝是從265—420年,一共155年,歷經15個皇帝。晉朝,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它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于六朝之一。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數握建國號為晉,定陸做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后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
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薯悉慶前秦淝水之戰后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兩晉時期分為西晉與東晉。西元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晉武帝),國號曰晉,建都洛陽,史稱西晉。西元280年滅吳,統一全國,秦漢以來的分裂,至此再度統一。統治疆域東、南至海,西至蔥嶺,西南至云南、廣西,北至大漠,東至遼東。
但晉武帝死後不久,宗室之間爆發「八王之亂」,曹魏以來入徙塞內的游牧民族也乘機起兵稱帝,全國又陷入分裂混戰的局面。
匈奴人劉淵建立漢政權(後改國號曰趙,史稱前趙),西元316年,劉淵族子劉曜攻占長安,俘晉愍帝,西晉亡國,共歷四帝、52年,北方從此進入所謂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晉朝宗室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晉王朝,占有今長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於建康,史稱東晉。西元420年,劉裕代晉,改國號曰宋,東晉亡,共歷十一帝、104年。兩晉共歷十五帝、156年。
五胡十六國,自西元304年劉淵稱王起,北方各民族紛紛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國,直到西元439年被鮮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統一北方為止,共歷135年。在此期間,共有六個種族各自建立王國,包括.運、
匈奴、鮮卑、氐、羌、羯;這些王國的統治區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帶,共計有成漢(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連氏)、前趙(匈奴劉氏)、後趙(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後秦(羌族姚氏)、西秦(鮮卑族乞伏氏)、前燕(鮮卑族慕容氏)、後燕(鮮卑族慕容氏)、南燕(鮮卑族慕容氏)、北燕(漢族馮氏)、前涼(漢族張氏)、後涼 (氏族呂氏)、西涼(漢族李氏)、南涼(鮮卑族禿發氏)、北涼(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國。
以上就是晉朝歷史簡介的全部內容,1、晉朝(265年~4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東晉則屬于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2、266年司馬炎篡魏,建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