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時練電子版原書 七年級下冊語文配套練圖片 七年級下冊語文小黃本電子版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課練電子版 七年級下冊語文109頁圖片
1、泊秦淮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孝運冊人不起故園情。
4、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朝代】唐代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代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巧宏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 客
【作者】趙師秀 【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悄纖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1、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愛蓮說
【作者】周敦頤 【朝代】宋代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3、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山門圮(pǐ)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zho)數小舟,曳(y)鐵鈀(p),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4、賈生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5、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外古詩詞賞析題集
下學期附錄詩山中雜詩吳均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 (唐)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古詩:逢入京使】作者: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滁州西澗唐朝詩人: 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唐 杜甫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即《送靈澈》)劉長卿蒼蒼竹林寺,杳杳(yǎo yǎo)鐘聲晚。
荷(hè)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約客》南宋●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秀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目錄人教版: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 爸爸的花兒落了
3 丑小鴨
4 詩兩首
5 傷仲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目錄人教版:第二單元
6 黃河頌
7 最后一課
8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目錄人教版:第三單元
11 鄧稼先
12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3 音樂巨人貝多芬
14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 孫權勸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目錄人教版:第四單元
16 社戲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觀舞記──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
20 口技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戲曲大舞臺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目錄人教版:第五單元
21 偉大的悲劇
22 荒島余生
23 登上地球之巔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兩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目錄人教版:第六單元
26 珍珠鳥
27 斑羚飛渡
28 華南虎
29 馬
30 狼
綜合性學習·寫作沒漏·口語交際:馬的世界
課外古詩詞背誦
名著導讀 《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魯濱孫漂流記》: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附錄 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拓展資料
七年級語文古文知識歸納
《傷仲永》
1、出處:
選自《靈川先生文集》
2、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也被稱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www.61k.com)
3、內容理解:
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4、字詞句:
A字音:環謁[ye] 泯[min]然 稱[chen]夫[fu]
B詞義: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扳通“攀”,牽、引。
②賢于材人遠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嘗識書具: “嘗”同“曾”,曾經。
⑵、古今異義:
①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是:古義,與“自”組合意為“從此”;今為判斷詞。
②或以錢幣乞之 或:古義不定代詞,有的;今義為或許。
③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文理:古義是文采和道理;今表示文章內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⑶、一詞多義:
①自:a、自己 并自為其名; b、從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②聞:a、聽說 余聞之也久; b、名聲 不能稱前時之聞。
③其:a、這 其詩以養父母; b、他的 稍稍賓客其父。
④并:a、連詞,并且 并自為其名; b、副詞,全,都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⑤名:a、名詞,名字 并自為其名; b、動詞,說出 不能名其一處也。
⑥賓客:a、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 稍稍賓客其父;b、名詞,客人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⑦就:a、動詞,完成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b、動詞,從事,做 蒙乃始就學。
⑧然:a、代詞,這樣 父利其然也; b、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泯然眾人矣。
⑨于:a、介詞,此 賢于材人遠也; b、介詞,在 與廳事之東北角。
⑩為:a、動詞,作為 其讀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b、動詞,成為 卒之為眾人。
(11)夫:a、指示代詞,那些 今夫不受之天; b、名詞,丈夫 夫起大呼。
⑷、詞語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著,動詞作狀語。)
②父異焉(異,奇怪,形容詞作動詞。)
③賓客其父(賓客,名詞作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以……為有利可圖,作動詞。)
⑤日扳仲畝察斗永環謁于邑人(日,每天,作狀語;環謁,四處拜訪。)
⑸、重點詞語翻譯:
①世隸耕(隸,屬于。) ② 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③稱前時之聞(稱,相當。) ④通悟:通達聰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收,聚、團結。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賢于材人:勝過有才能的人;賢,超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判斷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全局表判斷。)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務農。
②省略句:
a、不使學。(即“不使之學”,省略賓語) 譯:不讓方仲永學迅磨習。
b、令作詩。(即“令其做詩”,省略賓語) 譯:(我)叫方仲永作詩。
c、還自揚州。(省略主語“我”) 譯:(我)從揚州回鄉。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 譯: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同鄉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幣求仲永題詩。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與邑人,不使學。
(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縣里的人,不讓他學習。
⑤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詩以養其父母,收族為意。
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
⑦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從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詩,他立即寫成。
⑧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叫他做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跟以前聽說的相當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那么,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難道之成為普通人就完了嗎?
參考資料:《七年級語文下冊》
1,《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云從窗里出。
2,《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巖嫌知, 明月來相照。
3,《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4,《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帶棗雹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5,《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6,《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7,《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8,《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9,《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10,《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蠢帆,各領風騷數百年。
1、泊秦淮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 【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 彈枯畝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4、逢入京使
【作者】岑參 【朝代】唐代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代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褲敗洞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 客
【作者】趙師秀 【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 【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臺歌
【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1、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愛蓮說
【作者】周敦頤 【朝代】宋代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胡枯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3、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山門圮(pǐ)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zho)數小舟,曳(y)鐵鈀(p),尋十余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4、賈生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15、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七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目錄第一單元
閱讀
2017版新版目錄
2017版新版目錄
1 鄧稼先/楊振寧
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回憶魯迅先生/蕭紅
4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寫作
寫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單元
閱讀
5 黃河頌/光未然
6 最后一課/都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蘭詩
寫作
學習抒情
綜合性學習
天下國家
第三單元
閱讀
9 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10 老王/楊絳
11* 臺階/李森祥
12 賣油翁/歐陽修
寫作
抓住細節
第一單元
閱讀
2017版新版目錄
2017版新版目錄
1 鄧稼先/楊振寧
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回憶魯迅先生/蕭紅
4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寫作
寫出人物的頃局精神
第二單元
閱讀
5 黃河頌/光未然
6 最后一課/都德
7* 土地的陸昌誓言/端木蕻良
8 木蘭詩
寫作
學習抒情
綜合性學習
天下國家
第三單元
閱讀
9 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10 老王/楊絳
11* 臺階/李森祥
12 賣油翁/歐陽修
寫作
抓住細節
名著導讀
《駱駝祥子》:圈點與批注
課外古詩詞誦讀
竹里館/王維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參
晚春/韓愈
第四單元
閱讀
13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張中行
14 驛路梨花/彭荊風
15* 最苦與最樂/梁啟超
16 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寫作
怎樣選材
綜合性學習
孝親敬老,從我做起
第五單元
閱讀
17 紫藤蘿瀑布/宗璞
18* 一棵小桃樹/賈平凹
19* 外國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
20 古代詩歌五首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飛來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陸游
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
寫作
文從字順
第六單元
閱讀
21 偉大的悲劇/茨早乎扒威格
22 太空一日/楊利偉
23* 帶上她的眼睛/劉慈欣
24 河中石獸/紀昀
寫作
語言簡明
綜合性學習
我的語文生活
名著導讀
《海底兩萬里》:快速閱讀
課外古詩詞誦讀
泊秦淮/杜牧
賈生/李商隱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楊萬里
約客/趙師秀
拓展資料:
《語文七年級下冊》是2016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訂出版的教科書,由教育部組織編寫,溫儒敏總主編 ,包括23篇課文、6組寫作、3篇綜合性學習、2篇名著導讀和8首課外古詩詞,供初一下學期使用。
參考語文七年級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