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拉馬努金黑洞公式解釋 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計算π 世界公認數學三大天才 拉馬努金真實水平 拉馬努金公式有錯誤的嗎
印度超級數學天才拉馬努金是不是一個可以超越愛因斯坦的神人?
印度的數學家拉馬努金與愛因斯坦不是一個級別的人,他僅僅只是印度人自己的自吹自擂一種意淫,是印度人心目中的神。而愛因斯坦是世界上公認的物理學巨匠,世紀偉人,現代物理學奠基人。【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國,畢業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自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之后,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量子力學毀派豎則改變了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人類認識到微觀世界不再呈現宏觀世界的準確性,而是變成了測不準原理。現如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已經誕生了一個多世紀,物理學卻再也沒有出現過“顛覆性”的理論。
1000年來印度人認為的最偉大的數學家,拉馬努金(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是印度 歷史 上最著名的數學家。
印度的拉馬努金,少年時期的拉馬努金讓人敬而遠之;拉馬努金的中學同學在回憶他時說:我們包括老師在內完全不能了解他。確實,當時拉馬努金的表現太不尋常了,他可以將圓周率π和自然指數e的小數點后上百位都背下來,考試只需一半的時間就交卷,校長在頒獎禮上介紹了拉馬努金時說,滿分根本不足以評判他的成績,對拉馬努金而言,數學符合是他最美的語音 ;為了證明5000個方程,在大學里除了數學以外,所有科目都不及格。人人都認定拉馬努金是天才,但是在冷酷制度下,這個天才卻無法在任何一所南印度大學里拿到學位。不僅拿不到獎學金,而且還被學校開除。
雖然未受過嚴格的數學訓練,他卻獨立發現了近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它他所遇見的數學命題,在后來有許多得到了證實;其直覺跳躍甚至令今天的數學家感到迷惑。一個未經過訓練的天才,成為了他的時代中最偉大數學天才之一;拉馬努金的數學成就,在后來的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數學和物理等許多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意義和影響。為了紀念拉馬努金對數學的貢獻,印度總理辛格宣布,其誕辰為“印度數學日”,印度人把他和圣雄甘地、詩人泰戈爾等等人稱作印度之子。
印度超級數學天才拉馬努金是不是一個可以超越愛因斯坦的神人?
在世界數學史上有一位近乎天才級別的印度數學家,但又英年早逝讓數學界扼腕嘆息,大家肯定猜到了,這就是被印度稱為一千年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拉馬努金!
他對數學幾乎就是無師自通,各種莫名其妙的神級公式睡一覺就直接能寫出來,假如大梵天主能保佑他長命百歲,他對科學界的貢獻能超越愛因斯坦嗎?
拉馬努金有哪些世界級的貢獻
1913年,就職于劍橋大學的頂尖數學家哈代收到了一封來自印度一位叫做拉馬努金給他的信件,他并不清楚寫這封信的是誰,而信中則列出一大堆已經被證明過公式,哈代本想隨手就丟棄,但當天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仔細的看了這封信的作者的證明過程!
這一仔細差點改變了世界,信中陳述了作者對素數分布的研究,并列出了120多條公式,盡管大部分已經被證明,但要獨立完成這些證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有其中部分,哈代自己要證明也絕非易事!哈代很快確信這拉馬努金不簡單,至少也是一個不可多得數學人才,因此他邀請拉馬努金來到英國!
拉馬努金其人
拉馬努金出生于1887年,印度南部庫姆巴科納姆的一座小城,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數學教育,除了數學之外,其他課程學得一塌糊涂,但他對數學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直覺,后來戈弗雷·哈代說拉馬努金是在“對現代歐洲數學家完全無知”中學習的!
也就是說他寫給哈代信中提到的公式,幾纖大乎都是他發現的,因為19世紀的印度南部小城,盡管東印度公司已經滲透到了印度 社會 的方方面面,但他們只是來賺錢的,拉馬努金距離正規的歐洲學術界是在有些遙遠!
哈代和拉馬努金
1913年拉馬努金就接到了哈代來自劍橋大學的邀請,但他作為婆羅門信徒,對離開印度感到非常抽搐,一直到1914年4月拉馬努金才動身前往英國!哈代發現,拉馬努金無知到可怕,由于偏科嚴重,中學未畢業,對現代歐洲數學一無所知,比如于變量的增量、柯西定理根本不熟悉,但他也同時發現,拉馬努金的對于數學有著異于常人的敏銳洞察力,對于數羨州值和組合、連分數、發散級數及積分、數的分拆、黎曼ξ函數和各種特殊級數卻有深度的理解。
在哈代和他好友李特爾伍德安排傾盡心血教授下,5年時間里拉馬努金發表了21篇頂尖的數學論文,在整數分拆問題作出了驚人的解決,首創了正整數n的分拆數p(n)的漸近公式!在素數分布、堆壘數論、廣義超幾何級數、橢圓函數、發散級數等領域都取得了突破!
拉馬努金去世
拉馬努金是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這導致他身材瘦小,哈代認為這和后來拉馬努金患上肺結核并且數年后去世有很大的關系,肺結核病人對營養的需求很大,比較適合營養豐富的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而拉馬努金的素食嚴重影響了營養攝入,這和他在1917年5月患病,1920年4月就去世有著很大的關系!拉馬努金這個天才,享年才33歲!
哈代和科學界對拉馬努金的評價
1936年哈代有一篇關于《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的演講,對其的評價也可以成為是數學界對拉馬努金的肯定!
數學家希爾伯特曾經回答過一個有趣的問題,1900年世界數學大會上列出了23個數學難題,有人問希爾伯特為什么不去解決這些問題?希爾伯特回答說他不會殺死這些下金蛋的鵝,為什么希爾伯特有這說法,這是因為無數的數學家研究與證明這些公式養活大半個數學界!
希爾伯特
拉馬努金就是這樣一個下了無數金蛋的鵝,拉馬努金除了發表的正式論文外,在他的手稿中留下了超過3000個莫名其妙的公式,而到現在為止大約只有200個被整理出來,而令人汗顏的是拉馬努金的部分公式居然在他去世后的半個世紀如火如荼開展研究的弦論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科學的發展需要數學理論的突破,數學從最初的解決現實問題,到后來解決物理前沿問題,再后來開始解決數學本身問題,因為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它們遲早將會被應用到各種物理前沿理論中去,比如歐拉β函數以及泊松括號和哈密頓函數就在量子力學中解決了大問題!
那么誰又能知道拉馬努金還未被發掘的金礦中,又有哪些公式可以應用到未來的暗物質、暗能量以及黑洞的構造與多維宇宙的秘密呢?
拉馬努金數學筆記中的兩頁
對拉馬努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馬特·布朗執導的拉馬努金傳記電影《知無涯者》。拉馬努金這顆神奇的腦袋去世得太早是最大的問題!
33歲以前,愛因斯坦完成了哪些科學成就?
愛因斯坦在成名以前,和拉馬努金一樣名不見經傳!不一樣的是愛因斯坦接受過正規的教育,而且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了,很多謠傳愛因斯坦小時候成績不好的朋友也可以閉嘴了,因為愛因斯坦的成績會讓大部分朋友汗顏!
愛因斯坦中學畢業成績單
1905年時,愛因斯坦結合眾多先行科學家的成果中提出了狹義相對論,這篇顛覆性的論文發表后立即在科學界引起了大討論,狹義相對論用到的數學不復雜,盡管它在主流科學界的接受需要一些時間,但并不影響它在科學家中如野草般的生長,因為狹義相對論揭示了宇宙的部分真相!
這一年愛因斯坦26歲!
如果到此為止愛因斯坦再無建樹其實也已經足夠了,但愛因斯坦顯然不滿足于此,因為狹義相對論是在理想的狀態下推導的結果,而整個宇宙顯然不是這種特例!在狹義相對論推出后十年的時間里,愛因斯坦將這種特例推廣到了任何條件下都適用的廣義相對論!
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1915年已經完成的廣義相對論,而引力場公式則在1915年底就在德國某次大學的演講時就已經發表了,廣相對于科學界的沖擊猶如一顆核彈,當然那會還沒有核彈這個東西!
要說狹義相對論,從經典力學時代走過來的傳統科學家還能稍稍理解一下的話,在廣相面前直接就昏迷不醒了,不管時間還是空間,再也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描述,宇宙也再也不是牛頓經典力學中平直宇宙,而是處處充滿陷阱,甚至連時間都不一致的宇宙!
這一年,愛因斯坦36歲!
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兩項成果,但可能各位不知道的是愛因斯坦在光電理論和分子運動以及統計力學和量子力學中都有著高山仰止的成就!這一點跟牛頓相比還真有些相似之處,局限于時代,牛頓是一位煉金術和神秘論主義的狂熱愛好者,他在煉金術上的筆記要比科學上的著作多得多,科學不過是牛頓的業余愛好而已!
而愛因斯坦則是四面開花,很多朋友可能詬病愛因斯坦在后來如火如荼發展的量子力學上成了絆腳石,但其實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給波爾的雞蛋里挑骨頭,相信量子力學的遠沒有現在那么完備!當然即使到現在量子力學仍然沒有完備!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愛因斯坦和拉馬努金完全沒有可比性,這一點愛因斯坦自己對于數學的理解上就可見一斑:
數學和其他科學性質上的不同,表明了兩者的互相不可替代性,更準確的說,愛因斯坦和拉馬努金根本就不能放在一起相比較!愛因斯坦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而拉馬努金則有無限的潛力,只是可惜,33歲就被濕婆召喚了!
兩個人都是神,但不是同一個類型的,最好不要硬比。
拉馬努金是印度數學家。在圓周率和一些計算數學(算數)領域有很大貢獻。但是其牛逼程度還比不上高斯、歐拉、希爾伯特、牛頓、伯努利家族等這些人。他在數學上有一席之地。
愛因斯坦則是物理學上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可以與之媲美的只有阿基米德和牛頓二人。這三人是開創性大神。
拉馬努金和愛因斯坦是不同領域的兩位仙。要論二人在各自領域的地位誰高,顯然是愛因斯坦高的多。如果用道教中的神來比擬,愛因斯坦相當于四方之神,幾乎是最高神了。而拉馬努金大約相當于某個地區的神仙,比方說類似于托塔李天王,守護著三江口,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諸多大神。這只是比喻,任何一位數學家都很厲害。
當然,愛因斯坦盡管地位很高,但他的數學似乎不太好,相對論需要一門數學分支叫“微分幾何學”,他大學時沒學好,這差點影響他獲得最后的相對論方程。愛因斯坦的牛在于“思想能力”,他幾乎用純粹思辨的方式,看透了物質、時空、運動的深邃真理。可以說,他透支了人類科學的幾百年發展成果。自他以后,人類幾乎再沒有取得什么像樣的科學理論成果。除了楊振寧的“宇稱破缺理論”,大約可以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理論成果。近百年取得的科學成果基本都僅僅是“技術成果”。
不是!
一)《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
2016.7.30
施里尼瓦薩·拉馬努金出生于印度南部一個偏僻小鎮(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 ,終年32歲死于肺結核病.)
2016年4月.俄羅斯著名投資人尤里·米爾納在自己家中舉行了一場小規模的晚宴,到場嘉賓包括Google CEO皮查伊,Google創始人布林,Facebook創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及其他數十位硅谷領袖.在晚宴上,米爾納放映了一部導演馬修·布朗最新拍攝的傳記體電影——《知無涯者》.影片講述了印度傳奇數學家拉馬努金的一生.
這位非凡的天才數學家施里尼瓦薩.拉馬努金(1887.12.22~1920.4.26)生命靈魂己經重回人間投胎成了極優秀的數學家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現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
所以他是為了上一世未曾完成的心愿而努力今生.前世的他缺少學院式的專業訓練,卻完成了影響人類文明發展的多項數學定理.而今世的他受過最嚴格的學院式正規訓練又一次成了著名數學家(還是地球人類專業數學家里大腦iq最高的人)再來挑戰新的數學高峰.
只是他尚未獲得大腦神經的超級進化,這從他現今的大腦神經運算最高速度只有1200次/秒即可知.故他將面臨著多項數學難題的挑戰而難以過關.這也算是他今世人生的進化攻關課題了.
如果什么事都容易的話,講進化生命也就是不存在的事了.
人生正是以挑戰看起來的不可能而達目標才是生命實現進化的真正證據.
人間古往今來,所有的卓越成就者都證明了此項規律.
所以不論是你還是我,或是陶哲軒都得在現實中真的做到這項法則,才是自已今世的生命進化得以實現.不然都最多只是自我安慰而已.
"做到原先看起來不可能做到的事"也是每位希望進化自已生命者此生的攻關難題.但是人間的正常人都一生進化幾乎看不出有什么長進的原因卻是---盡干一看就知道是容易做得到的事.例,就為了娶妻生兒女,買房買車再升個職加點工資什么的.這類沒難度更沒 科技 的事對靈魂智慧與光球智慧的成長都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卻是大量的人當成了自已一生奮斗的目標!所以與生命進化實在扯不上毛關系.難怪正常人的大腦顯意識智商從長大成人到退休時從未實現過1%的增長,事實上許多人到退體年齡時的大腦智商卻是全都倒退了.生命活成了---倒退模式.
還有那些富二代,富三代中的一些缺腦子的人,不知利用已有的優勢資源為自己生命進化提供幫助,卻盡干努力耗光自已財富的事,讓生命盡快終結了事,更愚癡的就投身到吸毒專業戶中奮斗終身去了.那位在33歲就被暴斃的大帥哥迪拜王子就是這種人的代表人物.
更不用說太多的人還沒到退休年齡其全身己被疾病糾上不離又不棄了.然后還自作聰明地將責任推卸給工作太累或家庭負擔太重才使身體患病這種連鬼都不信的理由.
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才是希望不做正常人的最應當擁有的人格特征.若缺少這種人格特征,那么講進化自已只能是水中抓月了.至少我是從沒見過水中可以抓到月的,抓魚卻是容易的事!
宇宙中還有一項法則:一切容易的事都是留給生命要退化的人!
否則世上哪來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流傳千古不衰?
更令人難以至信的卻是拉馬努金的靈魂曾經在前世投胎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天才數學家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
二)《天才數學家高斯的輪回》
2019.3.25
有人問數學家高斯的成就與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成就相比誰更大?
我是認為他們的成就完全相當,而且這是高斯與愛因斯坦各自在數學與物理領域最了不起的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均已載入史冊.
當然重點更是出人意料之外了-----高斯在1855年2月23日逝世之后其擁有的二位生命靈魂之一卻被導演精心安排而在1878年5月投胎成了愛因斯坦,然后他就于1879年3月14日在德國成功無誤地出生了!
高斯另一生命靈魂就被安排到印度投胎成了施里尼瓦薩·拉馬努金(出生于印度南部一個偏僻小鎮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
即:
高斯的二位生命靈魂=愛因斯坦+拉馬努金
這個等式在宇宙十維空間里的宇宙信息中心(宇宙數據庫)中就有十分詳細完整的記載了高斯生命靈魂在地球人間的輪回歷程.畢竟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學家耶.
不過另一更容易讓人不愿相信的事實卻是:愛因斯坦的生命靈魂又被導演安排重返人間做人了,只不過這次他是成功地做成了中國人!現今他就在北京的某高中做為十分優秀不凡的高中學生而已.
天才數學家施里尼瓦薩.拉馬努金(1887.12.22~1920.4.26)生命靈魂也己經被安排重返人間投胎成了極優秀的數學家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現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
并不是的,拉馬努金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天才是毋庸置疑的。他有著無與倫比的數學天賦。但是這個和愛因斯坦的成就相比,還差了幾個檔次的。
科學界公認的第一第二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
比如牛頓,不僅僅是在在數學方面提出了微積分。更是提出了牛頓力學一套自己完全獨立的全新的力學體系。以及其他非常多的具有開創性的成果。
愛因斯坦同樣也是,如果僅僅是因為光電效應獲得諾貝爾獎,那么愛因斯坦頂多算是個優秀的科學家。但是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他提出的全新的獨創的相對論理論。
同樣,作為牛頓和愛因斯坦統一級別的大佬,還有泡利,普朗克,等等開創了量子力學等偉大的科學家。包括中國的楊振寧先生他的舉世聞名也不是因為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恒理論,而是他的楊米爾斯規范場理論。這也是具有開創性指導性的理論體系。
再比如,我們中國人特別熟悉的偉大的黑洞理論物理學家霍金。他就比以上的大佬要低上一個層次,但是也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只不過相比于上面的大佬的開創性成果,他的很多理論,尤其是最著名的霍金輻射都是建立在了黑洞理論上。但是黑洞理論也不是霍金的成果。所以比上面的大佬就要差很多。
在說回拉馬努金。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但是他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天才,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如果真的要去比較是否厲害的,不如何費馬比一比。不過數學誰厲害,這個我是不太了解的。
各種古今天文學家;
多樣中外地理高人;
拉馬努金名世知少;
沒法超過愛因斯坦。
他是數學中專攻數論這類的人才
當我們仰望成功人士的時候,不免會有些失意,總覺得自己天資平凡,無法像他們一樣優秀。
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閃光點,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持之以恒的魄陪模力和善于利用天賦,從而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
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小時候是一個偏科嚴重的人,他的世界里只有數學,被很多人認為是“學渣”。
可他就是憑借著蘆陪緩數學,為自己打拼出了新天地,在數學的世界里展翅翱翔。他只活了32歲,卻留下3900個公式,被譽為印度之子。
天賦異稟的他被當成“學渣”難逃開除命運
拉馬努金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婆羅門家庭,母親是一個傳統的印度女性,育有5個孩子,父親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每個月的工資少的可憐,只有20盧比。可這20盧比居然要養活整家人。
在龐大的經濟壓力下,拉馬努金被送往祖母家生活,在那里他度過了整個童年,十歲那年才接受了正規的教育。
在上學之前,拉馬努金就十分的愛思考問題,在別的孩子還在思考吃喝玩樂的時候,他就開始思考天上星座之間的距離以及赤道的長度了。
不過自幼天賦異稟的他也遭受了不少他人的白眼,他這樣的小孩太奇怪,整天對著數學書念念有詞,拉馬努金在11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大學的數學知識,12歲時就已經開始研究等差數列了。
當亂納時的同學們并不喜歡他,老師也把他當成了空氣人,他們不能理解這么一個“怪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他的數學成績顯然不錯,可學校的其他科目他根本沒有時間顧及,所以,他在學校的綜合成績很爛。即使數學十分優秀,可還是被扣上了“學渣”的名號。
直到高中時期,他開始“均衡發展”。在他不懈努力下,拉馬努金考上了當地最著名的貢伯戈納姆學院。可大學里的他還是改不了偏科的毛病,他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數學研究上,導致其他科目不合格,最終被學校開除。
一年后,拉馬努金又被馬德拉斯的帕凱亞帕學院錄取,但他實在是太愛數學了,他的5門文科2次掛科,再次被勸退。
潦倒之中巧遇伯樂
沒有文憑就意味著沒有高薪的工作,拉馬努金找了一份抄寫員的工作,勉強維持生活,不過他還是會在閑暇之余去圖書館查閱數學相關的資料,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
按照印度傳統,拉馬努金也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他的父母給他找了一位九歲的新娘,在當時的印度這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可這在無形中又給拉馬努金身上的擔子加了碼,他有了一個家庭,和一個不具備任何勞動力的妻子。
他的日子一度非常窘迫,別說吃飯了,連演算數學的草稿紙都買不起,只能坐在石頭上計算數學。
即使這樣,他也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接濟,窮困潦倒的他終于在1911年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成功邁入了數學界。
可因為當時印度數學界整體的水平不高,他的論文大部分也是曲高和寡,他的命題和公式都極其簡略,根本沒有演算過程,鮮少有人能看懂。
在朋友的建議下,他鼓起勇氣向英國劍橋大學那邊寄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終于大洋彼岸的哈代看出了努爾馬金的與眾不同,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哈代給了努爾馬金極高的評價:“完全打敗了我……我從沒見過任何像這樣的東西……他是個數學方面的天才……”
隨后,哈代直接幫助努爾馬金這樣一個沒有文憑的人進入牛津大學和他一起研究數學,把他當做并肩而行的伙伴。
他們一起共事的五年間,發表大量論文,為數學界的發展與進步帶來了巨大的貢獻,獲得了很多榮譽,拉馬努金年僅31歲就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外籍會員。
天才隕落,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寶藏
拉馬努金是一個虔誠的婆羅門教徒,奉行絕對素食主義。他在英國生活的那段時間,所有的食物基本上都是自己煮的,而且常常因為研究數學忘記吃飯。
他天生就有一種神奇的“數感”,雖然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數學訓練,可他自己獨立發現了3900個數學公式。也許是他的虔誠感動了上天,他的夢里還會有位女神經常會給他一些不一樣的啟示,醒來就能有新的突破。
不過,長期缺乏營養的他再加上高強度的工作學習,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英國的冬天也十分的難熬,冷風在一點點蠶食著他的身體。1917年,拉馬努金被確診為肺結核。
身體垮了,他的精神也飽受折磨。拉馬努金在英國生活的時間越久,他就越思念他的故鄉。
可當時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紛飛,時局動蕩,他根本沒有辦法回到印度。在這段時間內,他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甚至試圖臥軌自殺。好在他堅持了下來,終于在1919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可回到故鄉的日子也并不愉快,病魔折磨著這位數學天才,1920年4月46日,他病逝于馬德拉斯,年僅32歲。
他給人們留下了豐厚的數學遺產和大量的手稿和推論,以及3900個數學公式,為現代數學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資料。很多人都被他的成就“嚇”到了,他的理念十分超前,就像穿越回去的人。
為了紀念拉馬努金留下的貢獻,印度總理在2012年還將他的生日定為“印度數學日”。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在以自己的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數學家,他的一生都在為數學燃燒生命。
他是“學渣”中的天才,天賦給了他閃耀的資本,他也憑借著汗水和努力成功的握住了通往成功的鑰匙。
是金子總會發光,只要你能投入足夠的熱愛。
推進數學的,主要是那些有卓越直覺的人,而不是以嚴格的證明方法見長的人。——克萊因(Klein)
新千年到來之際,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0世紀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特別提到了拉馬努金這位公認的一千年來印度最偉大的數學家。
斯里尼瓦薩·拉馬努金1887年出生于印度,是一位數學天才,與歐拉、高斯和雅各比齊名。專精于函數論與數論的研究,去世之后留下了近4000條數學公式。
從尼赫魯到英迪拉悔派·甘地,歷任印度首相都對拉馬努金予以褒揚。他被譽為“印度之子”, 與詩人泰戈爾并駕齊驅成為印度最受尊敬和愛戴的人物。 到1987年,即拉馬努金誕生一百周年之際,印度已拍攝了三部有關他生平的電影,美國佛羅里達州開始出版《拉馬努金雜志》,并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的拉馬努金數學會。在拉馬努金的故鄉馬德拉斯,當容納他最后一年心血的遺著《失散的筆記本》出版時,拉吉夫·甘地總理親自趕來祝賀并參加了首發式,足見其成就。
從中學到大學,拉馬努金對《匯編》越來越著迷。 “每證明一個數學公式,他就會發現好些其他公式,于是一本《數學筆記》便開始產生了。” 很多年以后,帶拉馬努金去英國的劍橋數學教授內維爾這樣寫道。好些時候,他一個人坐在家門口,看著鄰家孩子在街上玩耍,大人們說他眼里“空空的”,其實他租叢的內心像著了火似地熊熊燃燒,這便是數學之火。
以他為計算圓周率設計的無窮級數為例,第一項便可精確到小數點后八位,而早年萊布尼茨的級數五百項才能精確到小數點后三位,這個新級數為用計算機快速求取圓周率提供了方法。這部《數學筆記》最初是用一種很奇怪的綠色墨水書寫的,就像費馬的算術注記和高斯的數學日記一樣,里面充滿了奇思妙想。正是其中一小部分內容組成的一封書信,驚動了萬里之外的英國大數學家哈代。
1912年,世界各地的一流數學家收到了一封內容相同的信件,信中寫滿了非常復雜的公式。寄信人正是年僅23歲的斯里尼瓦薩·拉馬努金。他聲稱信中的公式是他利用業余時間研究出來的。 那些公式涉及從微積分到無窮級數等極為復雜的數學問題;就連名牌大學里的數學家們也感到束手無策。
后引起著名數論專家哈代的注意,在其的幫助下,拉馬努金來到劍橋。這時哈代才知道, 拉馬努詹通過獨自研究提出了高等數學領域的數千個定理。 其中一些定理已經為西方數學家們熟知,另一些定理則完全是錯誤的,但2/3是全新的定理。拉馬努詹與哈代展開協作研究,成為世界上最有碧型賀威望的皇家學會的成員。
或許是天妒英才,來到劍橋的
拉哈努金不久身體出現不適。32歲就英年早逝的他,卻給我們留下了一筆重要遺產。他提出的一些猜想像謎一般困擾著當代數學家, 直到今天,數學家才真正理解了他在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919年所寫下的一個神秘論斷,讓全世界數學家都艷羨和抓狂。
哈代在悼文中這樣說道
? Copyright
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是一個神奇的印度裔數學家,他在短暫的32歲人生中,寫下了3900多條數學公式,他說這些公式是他在睡夢中得到智慧女神的啟示寫下來的。
他的數學公式后來被數學研究員陸續證明,適用于黑洞的研究、弦理論的研究等等。卜塵
可是在當時,他作為一個從未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數學研究員,他甚至未能證明自己的公式的正確性,當時收到同行的巨大質疑。
把他推薦到劍橋大學的數學家哈代告訴他,你只要證明你一條公式就可以了。他用他的短暫的一生證明了他的整數分解公式,最終得到了皇家研究員的職位。可惜他患上了肺結核,加上他一直清貧的生活無逗隱力治病,在32歲時就離開了人世。
這樣一個在睡夢中看見智慧的故事,真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但是我們不了解,不等于它不存在。也許我們本來也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在某個靈性頻道可以接觸到大智慧,只是我們已經遠離這個頻道了,才以為它不存在。
斯里尼瓦瑟·拉馬努山弊廳金一生都在清貧中度過,他看見的數學公式能夠幫助后世解讀宇宙天體運行的問題,反觀我們很多人,腰纏萬貫或白發蒼蒼,卻也不過碌碌無為,遠離智慧。人的價值不是以金錢和長短來衡的,人的價值應是由他能夠帶給我們多少的智慧來衡量。
非常的牛,因為他的實力非常的強,他在滾談則數學領域方面非常大棚的有造詣侍雹,他是一個數學天才得到了很多人們的認可,對社會做出的貢獻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