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怎么教幼兒10以內數學 幼兒早教兒歌 幼兒早教數學小課堂 寶寶拼音字母教學 幼兒數學啟蒙教育
兒童學數學的游戲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那么家長該怎么選擇呢?下面推薦的幾種游戲,對于寶寶在數學學習上有很大的幫助。
1、倒述數字
倒述數字要求兒童將大人口授的一串數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來,如口授123時倒述為321。在倒述數字時不容許看寫出來的數字,或自己用毛將口授的數字用筆寫下來。這要求兒童十分注意聽,馬上將數字記憶,同時要用心去想即是通過逆向思維將數字的次序倒著背出來。1987年調查中發現有8.5%的4歲兒童和72.5%的5歲兒童中能倒述2位數;有7.4%的5歲兒童,有74.5%的70個月兒童,有98.5%的76個月時能倒述3位數。1995年發現4歲時有82%人能倒述2位數,有25%人能倒述3位數,還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數。比內L-M量表要求7歲倒述3位,9歲倒述4位,12歲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數。韋氏1950年指出,復述和倒述數字是一種測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會復述5位數和倒述3位數,有90%的可能性診斷為智力低下和記憶缺陷,叢鋒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來完成任何艱苦的工作。
2、倒數察旁數
倒數數就是從大到小倒著數數,如54321。學過用兒歌倒數的兒童從3歲半就能倒數10-1。兒歌押韻,順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學會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數的關鍵在10-9上,如重點練習100-99,90-89,70-69……,經過練習的兒童都能從自己背數的數倒數到1。1987年普查未經訓練的兒童,在44個月時有7.4%的兒童,在54個月時有75.6%的兒童能倒數5-1。在46個月時有10.5的兒童,64個月時有76.4%的兒童能倒數10-1。在48個月時有7.2%的兒童,74個月時有25.6%的兒童、80個月時有95.6%的兒童能倒數20-1。4歲兒童中有5.4%的孩子能倒數30-1,76個月時則有72.3%的孩子能倒數30-1。66個月時有8.2%的人會倒數50-1,其中有4.8的人會從100倒數到1。比內1916年量表將20倒數到1安排到8歲,國外許多專家認為7歲之前不可能從20倒數到1。
比內L-M1972年量表將此項取消,作者認為中國兒童之所以能倒數數因為中文數字是單音,易于學習和背誦。尤其從11-20沒有規則的變化,所以較容易學會倒數數
3、分左右
我國兒童學會分清左右是因為早拿筷子,幾乎所有會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個別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從26個月就認識自己的右手了。家長經常同孩子在鏡前做游戲,孩子就會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夾肢窩,左肘等部位。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個月,多數是33個月,僅有個別獨立能力被剝奪者才拖到52個月。國外無論比內量表或格塞爾量表都認為兒童應在6歲時才能分清左右,連1978年麥卡錫的兒童游戲量表也規定5歲才作分左右的游戲測試。
分左右是認識空間方位的感知覺。住在北京和其他古老的有城墻的城市,孩子比較容易分清東南西北,幾乎4歲就分清楚了。在殖民地城市如廣州、上海、天津等地,即使許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分清東南西北。所以空間方位的認知受地域的影響。
4、知道自己幾歲
從10個月起,如果大人問“你幾歲?”時,寶寶會豎起食回答,到15個月時就會自己說“1歲”。說話較遲的寶寶到28個月時就會自己說“兩歲”。但是比內量表和格塞爾量表都認為應當5歲才能正確回答自己折年齡。
5、畫正方形
3歲左右的兒童畫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個是直角。我國兒童從30個月就可以學會畫下方形,較遲的也在44個月學會了。因為許多漢字是正方形的,孩子們從閱讀中看慣了正方形文字,有些家長也讓兩歲半前后的寶寶學寫漢字,所以畫正方形對我國兒童來說,比較容易。學畫正方形的年齡比內量表規定為5歲,格塞爾規定為4歲半,平時篩查用的DSST量表(旨蘭克伯格1967)定為4-5歲。
6、認識硬幣和找錢
在50個月時有74.6%的兒童會認3種硬幣,到53個月時有76.8%的兒童會用1和2分湊成5分,或1角,5角湊成1元。有78.2%的5-6歲兒童學會滲沒晌用硬幣做買賣的游戲。
比內規定6歲時能認4種硬幣,美國有1分,5分,1角,25分四種。比內L-M量表規定在9歲時學會找錢,即從35分之內找錢。我國錢幣10進制,可能較容易,不過提前3-4年也很可觀了。
兒童數學能力培養——從 游戲 中學數學
3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
1、 會按生活習慣看鐘;
2、 分清長短、高矮、大小、多少、厚薄、粗細等,會利用重疊法或一對一的排隊法區分清楚;
3、 記住家庭樓號、門號和電話號碼。經過練習能學會按鍵打電話,記住2-3組8位數電話號碼;
4、 通過贏大小的 游戲 理解數字順序的大小,會用卡片玩1-5或1-10的贏大小 游戲 ;
5、 基本上會寫10個阿拉伯數字,但不時會發生方向或筆順的錯誤。未學習的孩子能看懂1、8、7、4等數字。
6、 看到兩個并排的數字,能讀出幾十幾的兩位數;
7、 分清自己身體部位的左右,分清鞋的左右。理解上街若去的方向是向右轉,回來的方向應當是向左轉;
8、 可背數到50,點數到12-13,能拿取4-8件東西,5以內的加減可以理解;
9、 會拼合上圖,正方和三角形的1/2,1/3和1/4。也能將圓、正方形和談塵悉三角形切分為兩份、三份和四份;
10、通過擺10學會了10的組成,知道1+9,2+8,3+7,4+6,5+5都等于10。個別孩子利用10的組成學會心算3-4個數的連加,快速說出答案。
4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
1、 畫正方形至少有3個直角;
2、 迅速找適合的兩個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長方形和菱形;
3、 會讀三位數,會做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
4、 點數與背數基本相等,少數達到80-100。約有1/3人能從點數最大數兄擾到1;
5、 懂得單數及雙數,會用雙數擺成5排以快速數數;
6、 會做5以下的連加,少部分孩子會做10以下的連加;
7、 會做10以下的減數,約有1/3的孩子能用倒數數法做20以下的減數;
8、 會倒述兩位數,約半數能倒述三位數;
9、 會看圖或實物算出看不到的積木塊數;
10、會正確敲兒歌的節拍,僅有少數個別孩子能說出歌曲的拍數。
5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
1、 會切分圓形為相等的6-12份;
2、 認識1元、5角、1角硬幣,學會湊夠硬幣付錢;
3、 認識量尺,會用量尺畫正方形及長方形;
4、 認識量液體的刻度,會量出所要求數量的液體;
5、 學會看鐘表,能正確讀出時間;
6、 會用一定的長度作半徑畫圓形;
7、 會計算人數,按人數及不同年齡優惠計算付車票及門票的錢數(簡單整數的票);
8、 懂得公斤、市斤、兩的含義;
9、 會買小食物,懂得付錢;
10.會玩數字接龍等輪流的 游戲 。
6周歲時兒童的數學能力
1、 認識紙幣,會兌換,會找錢;
2、 能倒數4位數;
3、 會畫菱形及五角星;
4、 會用量尺畫立體圖;
5、 會看日歷,能分清今日是哪年、哪月、哪日、星期幾;
6、 會記帳,將收入和支出算清楚;
7、 會做5以內十張卡片的連加;
8、 會用一定數量的錢按計劃購物;
9、 會讀出算盤上珠子所表達的4位數;
10、分清東南西北,會看本市地圖,找出家庭的位置。
2-3歲兒童數學能力培養方案
1、 走幾步跳幾步
練習“走三步跳兩下”或“走兩步跳一下”先從2和3之內變化,熟練后作4以內的變化。
音樂律動,如放4拍音樂時走三步跳一下,一來練習數腳步,二來練習合節拍。如果幾個孩子一起玩可以拉大圈,大人和孩子一起一面數一面向右邊跳,到樂曲的含乎一段終結時大家一面數一面向左邊跳。
2、 記電話號碼
可以先背熟前4位數,再加后面4位數
3、 排數字
可把掛歷上的數字單個剪下來,或數字卡,讓寶寶一面按順序慢慢背數,一面逐個把數字擺成一列。擺錯了要反復取下錯的,補上對的,反復擺。大人可記時記分,開始可能要十幾分鐘,后來變成幾分鐘。
4、 分左右
如從左邊數起,1放左邊,2放1的右邊,3放2的右邊,或相反。學會分左右是學最基本的方位感覺,為以后學習位數提供方便。
5、 看鐘
2歲孩子會看兩個指針的位置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關健是家庭生活要有規律。
6、 串珠數數
可要求按數串珠,如穿一個紅的,再穿兩個白的,間隔著穿。或穿一個紅,一個黑再穿兩個白,等等。
7、 十位數
先擺10,在零處拿掉0,擺上1讀11,拿掉1,擺上2讀12……擺到20。一直擺到50。大人隨便拿起兩上數字擺在一起如47,請寶寶讀出來,多練習。一直擺到100。
8、 比較哪一盒積木多
一塊對一塊地比一比,不見得大盒子裝的就多,如果它每塊都很大,反而裝得少哩。
9、 比誰個子高
10、 學寫數字
2歲時會寫1和畫個圈,能寫出3個數字,即0-1-8,兩歲半會畫拐彎,先拐純彎,如3和2,多練習后學會拐尖角,學會寫7和4,也想寫5,但寫不像。寶寶寫字常在畫畫時偶然出現,如寫3常在畫鳥兒飛時被大人發現了告訴他寫豎一點就成3了,有時畫畫時畫出個小尖角,大人馬上鼓勵說“這不是7嗎”寶寶高興就會多寫幾個,就學會了。要在偶然中抓住時機。第二天要復習。
11、贏大小
寶寶難以理解為什么2比1大,3比2大,因為卡片上的字都有是一樣大的。最直觀的方法是用套碗玩贏大小的 游戲 。誰拿的大就把對方的扣住,因為碗底有數字,寶寶看清楚是5扣3,被扣的一對就不能再玩。寶寶逐漸看出9扣8,8扣7……碗的大小和底面的數漸漸被記住了。玩熟后可用卡片代替,甚至用撲克。
12、能拿幾個
3歲前后寶寶最多雙手一次拿6個,可作加減法 游戲 ??呻S意拿走幾個問剩幾個,又隨意放進1-2個,數共幾個,5以內的加減基本沒問題。拿的多的能做8以內的加減。
13、組合
(紅片,藍片、圓的、方的)的,聽指揮拿取。
14、聽數按鍵
除按電話外,可畫大圈當鍵,讓寶寶用腳來練習,圈的排列要同電話鍵排法相同。
15、切分一半
練習裁紙:將方形紙兩邊對折,邊對齊,把紙邊壓直后用小刀伸入紙縫裁開,成兩個長方形。再把長方形紙的短邊對折,切分成小正方形。
用另一張方形紙,將兩個對角對齊,紙邊壓好,裁成兩個三角形。再把兩個銳角對齊,裁成兩個小三角形。
一張圓,裁成兩張半圓,再裁,成四分之一個圓。
一張方形紙,先對邊折裁開成長方形。大人把兩個上長邊對折,用尺子畫好長邊中點到短邊中點的四條連線,剪成菱形。請寶寶把菱形銳角合攏對齊,裁開,切分成兩個正三角形。也可將三角形的兩個底邊對折裁開成兩個三角形。寶寶學會將紙分開一半的最好辦法是將對邊或對角對齊,壓好紙邊,用小刀裁開就可分為兩邊一樣的一半。
16、擺十
大人用硬紙裁制成6條相等長度的條,從中間分開一半標出5和5;另一條截取短條的2/5,分成一條為7,另一條為3。截取短條的3/5,分成一條為8,另一條為2。截取短條的1/5為1,另一條為9。最后一條與其他兩條合起來長度相等作為10,用紙盒裝好。讓寶寶將每兩條合走來,使它與10一樣長,碼放整齊擺入紙盒內。寶寶起初只是練習擺齊,但經過若干次之后,他就記得標上5的兩條擺在一起相當于10,6和4可擺成10,7和3,8和2,9和1都能擺成10。用擺10的方法使寶寶學會10的組合。必須要在寶寶完全分清楚10個數字后玩,否則光練習擺長短而不記數字就失去練習10的組合的作用。
19點、線和圈
如在圈內點芝麻,不要點到外面,或線上線下等。
20、往左轉還是往右轉
比如回家,去和回是反著的。
21、背數和點數
數數器和小算盤對孩子練習此有好處,上排有一個珠子的日本算盤最好用。數到5時撥動上排珠子,下排4個小珠;數到10時左邊撥上一粒退回上珠,數到20時左邊撥上兩粒,隨時可以知道自己數到幾。使用權手、腦、口并用。算盤十分形象,便于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同步。
22、量水和沙
用套碗中最小的1號小碗量水兩碗倒入3號碗內;再將3號量水兩碗倒入5號內都是剛剛倒滿。如果用1號要量幾碗水才能使5號裝滿?讓寶寶自己先試,然后再回答。再用1號舀沙,把碗口刮平,然后倒入3號,看看幾碗才能裝滿,刮平倒入5號內,再舀一碗刮平倒入5號看是否倒滿還是高出來一些。讓寶寶試用小碗自己舀沙土直接倒入5號,看要用幾碗。這個 游戲 可以讓寶寶學會用碗去量水、沙等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學會用容量去比多少。
23、拼上1/2、1/3和1/4
將硬紙制成四個圈形,四個正方形和四個三角形。將每個形狀留一個整體,其余依次分為1/2、1/3、1/4。將碎片取出,讓寶寶自己將各個形狀拼好。寶寶拿起半圓、半個正方形和半個三角形時告訴他這是一半,那是1/2。拿起1/3圓,1/3長方形和1/3三角形時告訴他是1/3,要用三塊才能拼成整體。這些1/2、1/3、1/4的片塊會在寶寶腦中留下深刻印象,每當拿起任意的片塊都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幾分之一。
24、分類
A.蘋果,鴨梨、桃子、桌子、柚子;b。背心、帽子、娃娃、毛衣、大衣;c。刀子、剪子、瓜子、夾子、勺子;d、火車、卡車、救護車、救火車、風車;e。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炸蛋
歸類原屬認知范疇,但分析綜合的思維方法與算術中的應用題相似。3歲前雖然還不會做算術應用題,但學會分析綜合對解決問題極有幫助。
25、方位
拼圖。拼圖不屬于算術范圍,但準確的方位感對以后學習圖像思維的幾何和三角都很有幫助。
3-4歲兒童數學能力培養方案
一、 學畫正方形
可以練習用鉛筆沿著一個方形小盒畫出正方形,轉角時拐成有角的形狀,不要畫圓角。之后可學寫口、日、白、田、回、國等。
二、 用三角形拼成四角形
三、 誰最大,按大小排隊
四、 學讀三位數
五、 試做三位數不進位的加法
可擺數字練習。將結果用現成數字擺出來。例如:
126 417 539 648 457 +253 +262 +340 +231 +532
六、 擺單數雙數
用珠子或花生排開兩行,單數下面是單個的,雙數是齊頭的。孩子拿取時常一手拿兩個,遇雙數時可完全放手,遇單數時只能放下一個,孩子很容易找出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平時數東西時可以一手拿兩個,用2,4,6,8,10去數,比一個個數要快些。
七、 數樓層
寶寶知道每層樓一定要有窗戶,在樓前數窗戶的豎排就可知道層數。
八、 學習圓輪
在長方形木板上插上5根活動的木棍,最長一根穿5個紅色圓輪,第二根穿4個黃色的,第三根穿3個藍色,第四根穿2個綠色,第五根穿1個黑色。學習圓輪主要學習五以內的加減。
九、 倒數數
倒數數是培養逆向思維的開始,在解決困難時十分有用。
十、 算盤練習加法
十一、 點數與背數
用數數器或算盤,有實物比空口背數容易,所以點數優于背數。
十二、實物相加
用實物練習數數可以加強視和觸覺的協同。
十三、數手指相加
3歲孩子都喜歡舉起手指練習加法。超過10個怎么辦呢?可以看數的大小,心中記住大數,手指只舉起小數。例如7+5=?只舉起5個就夠了,數數時從7開始,8,9,10,11,12,點著手指去數,得出結果是12。這種方法很方便,但要求寶寶可以隨時從一列數的當中開始往上數。
十四、自制七巧板
用硬紙板剪出半徑3厘米的圓形4個,其中兩個從半徑剪開成4個半圓形。再制3cm*3cm的正方形4個,其中兩個沿斜邊剪開成4個三角形。再制3cm*4cm的長方形2個,底邊為4cm,高和頂邊都是3cm的梯形2個。再制四個各為3cm,橫對角線也是3cm的菱形2個,一共有七種形狀,自己染色或貼上色紙。讓寶寶先按圖從易到難去擺出各種形狀,然后自己再創造出更好看的圖形。
七巧板是圖象思維練習的簡易方法。圖形也是數學當中的一種。
十五、畫地圖
畫地圖顯示了方向性,也是一種數學思維。
十六、逢雙擺數
學會一手拿2個逢雙數數法。5雙排成一行。寶寶一共排了六行還剩下4個,媽媽一看說64個。寶寶先數一行,原來5雙正好是10個。一共有6行,逐行去數10,20,30,40,50,60加上4個,果然是64個。以后寶寶懂得要數許多東西時,先用雙數排5成為10個1行,以后數行就知道有幾十,加上零頭就是幾十幾了。
十七、從中間起倒數數
先從6起倒數到1,再從15起倒數到10,從32倒4個數,31,30,29,28。從28起倒數5個數到23,也可從23順數7個數再倒數5個數,等等。
十八、數手指學減法
16-7=?寶寶豎起7個指頭,從16志倒數到9,得到9作為答案。這個辦法比先借10過來,減7得3,用3加上6得9簡單一些,寶寶也感到倒數比借位方便多。所以先練習倒數,再學減法理方便。一年級學20以內的加減法,寶寶提前用倒數法就學會了。
十九、實物學減法
如5顆糖,爸爸一個,媽一個,寶寶一個,還剩幾塊。
盤子里共有雜糖20塊,媽挑3塊水果糖,爸選奶糖2塊,寶寶挑酥糖4塊,請寶寶計算雜糖共剩幾塊?有兩個辦法,若寶寶會加法,先將3人拿去的加起來,即3+2+4=9,用20倒數9到11,計算得出答案11。也可用連續倒數法,先舉3個手指,數19,18,17。再舉起2個手指數16,15,再舉起4個手指,數14,13,12,11,也得出11。
二十、 連加 法
選擇撲克1-5四套,或字卡1-5四套。大人和寶寶各隨意取10張,各人都同時打出一張,誰馬上加得快喊出得數就可以贏。
第二步玩10張連加法,只選1-5兩套牌,每人分5張。出牌后快速算出得數,牌面向上。再出手不但要算出兩張牌加起來的得分,還要加上上次兩張牌的得分。二人共出牌5次,共加起來為30分。
如果寶寶連連得勝,可以將4套牌共20張加起來,每人分10張,連加得60。
連加法要求寶寶快速記住上次加起來的分值,又要馬上算出來當時出牌二個牌面的分值,馬上相加。記錯了或算錯了都不能得分,這是練習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的十分有用的 游戲 。玩時不要急于求成,要先讓寶寶記住上次的分值,二人同時大聲說一遍,將桌面上相加分值也大聲說一遍,然后搶答加起來的數。如果有異議,可爭論或提出重算。提出來十分好算:5,4,3,2,1,1,2,3,4,5一共是5個6,總數為30,兩套牌為30,四套為60,經過反復連加,會提高寶寶計算的興趣和能力,受益終生。對計算能力慢的寶寶,許可一面擺,一面算。會擺會算都要受表揚。
二十一、擺餐具
大人要經常表揚寶寶怎樣學會省事,不必跑來跑去一氣呵成的工作方法。
二十二、大棗換核桃
如“五個棗換一個核桃”。寶寶將大棗擺成5個一行,擺對了就換一個核桃放在前面。寶寶將棗全擺上,換了8個核桃還剩3個棗,一起用核桃算出一共有幾個棗。
大人讓寶寶將核桃排成雙數,一共有四對,寶寶馬上說出一共有43顆。
現在寶寶又多學了一種數數方法,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一百。大人用核桃代表五,寶寶可以排成雙數直接算出40,也可一五,一十地逐個數出四十,再加上零頭即可。
二十三、共有幾塊積木
寶寶自己用方積木或方盒子照圖的樣子砌積木。先看圖,估計要用幾塊,然后砌起來,從前到后從上到下都要數一下看它共有幾塊。通過數和砌,發現有些積木從前面看不見,從第4塊起到第7塊都有一塊被壓信。第8堆壓住2塊,第9和第10堆各壓住3塊。寶寶經過自己動手砌和數,才能發現只看不動手就會少數了一些積木。
二十四、用幾塊積木來砌多層金字塔
寶寶會用3塊來砌橋,在橋旁邊加3塊就成金字塔。砌3層用6塊,砌4層5層要用幾塊?然后6、7層呢?在3層的基礎上在旁邊添上底面4塊的金字塔,每層都要在邊上添1塊,加上尖頂上一塊就是4塊,加上原來3層用的6塊共用10塊。5層是15塊(10+5),6層是21塊(15+6),7層28塊(21+7)。
二十五、用幾塊積木來搭幾層樓梯
搭2級用3塊,3級、4級呢?寶寶算過上題后已增長了經驗,加上看圖而不必動手就學會了用計算的方法知道擺更多級要用多少積木了。在2級樓梯右邊擺上豎砌的三塊就成3級了(3+3=6);在3級樓梯右邊豎砌4塊就成4級樓梯了(6+4=10)……
二十六、小天平
練習這種擺法和組成用處很大。
二十七、倒述2-3位數
大人伸出食指和中指,指食指說2,指中指說7,讓寶寶先從中指起念,把二位數27倒述為72,再任意說兩個數先讓寶寶記信,然后請他從中指說起,把兩個數倒著背述出來。用手指的辦法使孩子能記住數的位置,便于倒述。熟練后可要求練習倒述3位數。這種練習開頭可以用手指幫助記數,熟練后不必再用,寶寶可以記住大人所述三位數,然后倒著順序背出來。倒述三位數是一種重要的智力測試法,有記憶及逆向思維兩個步驟,是日常必需的智力結構。孩子從3歲半開始練習倒述兩位數,到四歲時多數能倒述3位數。
二十八、穿、脫衣服的數學
睡覺時先脫外衣,再脫罩褲,再脫毛衣,按順序放置,穿衣時先內后外,提供方便。按先后次序擺放東西的辦法十分有用。養成習慣后無論做什么事都先作巧安排,用數學的方法,把事情一二三四排列起來。
二十九、搞衛生時的數學
準備清掃屋頂時,先要事先收拾桌面和柜面上的東西,并蓋起不能藏起來的東西。爸爸清掃客廳時,媽媽和寶寶要去收拾臥室和其他房間。清掃完畢要擦玻璃,寶寶負責遞干凈抹布、換水等。然后收去蓋布擦凈桌面等,最后將東西放回原位,從屋角開始掃地。如果次序反了,先掃地后掃房頂,又會使地面變臟。用合適的步驟去安排就能提高效率,這也是數學的范疇。
三十、唱歌敲節拍
三十一、旋律的遞增和遞減
4-5歲兒童數學能力培養方案
一、 將圓切分6份、8、10、12份
二、 認識硬幣
先從形態上能分辨清楚1元、五角和一角以及分幣。
第二步練習湊錢。如用5個1角換1個5角,等。最后將6種硬幣合攏,練習付錢。如付1元6角4分。
三、 認讀4-5位數
四、 認讀漢字數字的大寫
五、 畫手印分左右
孩子很快會看出小指與大拇指不同,但紙上的手印不能說明它一定是左手的手印,因為如果右手手心向上也能畫出同樣的手印來。這個問題留給寶寶自己去想。
大人可以畫一只左手的兩個手印,一個在每個指尖畫上指甲,另一個在手掌心畫上幾道手紋,這時兩只手印馬上變得左右分明了。
六、 按扣子
取10枚放桌上,大人隨便按住幾個,讓寶寶看桌上的余數去猜大人手中有幾個扣子。猜對了就讓寶寶按,大人猜。玩熟了10個扣子后,可變成9個、8、7、6個。玩熟后可試變成11、12到15個。到6歲時可發展到玩15-20個。
七、 值日生
八、 分餅干
30人,每包餅干有20塊,每人分一塊要領1包半,如果每人聽兩塊要領幾包?有剩余嗎?
這個問題孩子回答得出奇順利,他們不需用大人的乘除法,而是用圖形猜想法很快能答出來。這種思維方式是右腦型解題法。
九、 認量尺、看刻度
量一量書有多長寬,布娃娃的高等。學會了使用尺子量東西,大東西用皮尺比直尺方便。
十、試用量尺來畫正方形
要求寶寶學會用尺子畫一個3cm*3cm或4cm*4cm的正方形來。
十一、用皮尺量身高
十二、用走步量距離
十三、用量尺畫長方形
畫一個4cm*2cm的長方形
十四、買小食物
寶寶學會用硬幣湊錢,可以用存錢盒中的硬幣試買一種小食品。
十五、買鞋
公分=厘米
十六、六面積木拼圖
十七、方積木搭炮樓
十八、方積木搭高樓
十九、開飯鋪
二十、用帶刻度的器具量水
用有刻度的量杯往套碗里注水,可量出每個套碗的容量。可以量一下水杯裝滿時的容量是多少,寶寶每次喝一杯,一天3次,算一算一天能喝多少毫升水。
21、看鐘
第一步先認幾點鐘;第二步認幾點半;第三步認一刻;第四步認三刻;第五步,在寶寶快5歲時開始練習,如1點過5分,差5分到1點1刻等,因為每走1個數字就是走過5分鐘,鐘上也可看到5個小格子,先要會背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五三十,三五四十,四五五十,五五六十,最好5歲前學會看鐘表。
二十二、記生日
二十三、記住圓周率
24、學畫圓圈
用一顆石子,一條結實的草桿就可畫圈。寶寶可以拿草桿在圓周上比,果然圓周比草桿的6倍多出一小點?,F在寶寶理解圓周率是什么意思,原來是指圓周比直徑(兩個半徑)的三倍又多一小點。會懂得圓周、圓心、半徑、直徑。
25、學畫橢圓
26、正方形與長方形的不同
27、有幾個正方形
28、有幾個長方形
29、買門票
30、數字接龍
要求兩邊都有0-6個點不等, 游戲 要求接上6。是練習加法的好 游戲 ,適合4-5歲孩子,3-7人玩。
31、圖形接龍
32、排五子
33、斤和兩
34、稱體重(分市斤和公斤)
對于學齡前孩子學數學,其實是一件挺難的事情,對于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可能稍微講一講就會了,我家大寶就是這種情況,對于他在這一塊我還是比較輕松的,可對于思維并不是那么活躍的孩子,其實挺難,你跟他講他好像不知道你在講什么?那我們怎么幫助這樣的孩子學習呢?
一、寓教于樂
如何孩子學習數學呢?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復雜的,因為孩子們,他們對很多事情都只是保持三分鐘熱度。想要讓他們堅持做一件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想要讓孩子一直保持對數學的熱愛堅持,不斷地學數學,家長一定要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學習。比歷侍歷如說我們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數學類益智游戲。孩子對于游戲的好奇心,顯然比對于學習的好奇心更重。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與孩子做數學類益智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數學,相信很多孩子也更愿意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學習。
二、讓孩子使用一些計算類。
什么叫做計算類呢?也就是小棒,算盤等。雖然說以后孩子在讀中學時,他們不會用到這些,但是在孩子還讀幼兒園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家長是有必要給孩子買一些計算類的,如小棒,算盤等。家長在空閑的時候可以手把手的教孩子使用小棒,使用算盤,相信孩子對這些東西會更感興趣,再加上家長肢搜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孩子就會更愿意學習數學。
三、在生活中教孩子學習數學。
很多時候會有意識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去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會給孩子報一些早教班,其實我們的這種做法無可厚非。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是每個中國家長都有的。但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應這種教學模式,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孩子的性格特點,去尋找適合教育孩子的談皮方式。有一個通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比如在帶孩子買菜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助自己計算今天買菜花了多錢,相信孩子也非常愿意幫家我們分憂這些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學習數學,也就是將數學貫穿于他們的整個生活。
四、給孩子觀看數學類動畫片。
可以給孩子觀看一些數學類動畫片。孩子都是比較喜歡看動畫片的,這個時候我們不能什么動畫片都給他們看。一些動畫片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選擇一些合適他們的動畫片,比如數學類益智動畫片,語文類益智動畫片。這些動畫片都是適合孩子看的,如果想要教會孩子學習數學,那么,我們就要有意識的給孩子找一些數學類的動畫片,孩子看動畫片非常有熱情,如果動畫片里面在有一些數學知識,那么相信孩子接收知識也會更快一些,所以,我們可以適當的給孩子放一些數學類益智類動畫片。
【篇一】什么是啟蒙教育
什么是啟蒙教育?簡而言之,啟蒙教育就是讓孩子對周圍事物有大概了解而不需要深入了解的一種教育方慎春法。
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論的人特別是兒童,不具備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時,只能簡單使他們記住結果而應用科學知識,這種忽略證明過程的教育方法叫啟蒙教育。啟蒙教育常用的說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啟蒙者已知的類似常識,來說明道理,而不是講述科學證明過程。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注重啟蒙教育,一般把自己的啟蒙學校稱為母校,看見其地位之高。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更是不缺乏優秀的啟蒙讀物,其中最為優秀的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等等。但是中國古代的啟蒙教育只能算是貴族教育,神孝伍一般家庭的孩子都無法接受正規的啟蒙教育。解放后,我國的教育制度逐漸完善,學前班幼兒園等正規的啟蒙教育成為我國教育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啟蒙教育的過程當中,如果幼兒向我們提出問題,我們應耐心傾聽,幫助幼兒解答問題,而且有意表揚愛提問的幼兒,鼓勵幼兒大膽質疑,積極去觀察,發現,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樣就能激起他們的探索愿望,培養他們對科學探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篇二】嬰幼兒啟蒙教育
對于還沒上學的嬰幼兒來說,家長們在家也可以給寶寶做簡單的嬰幼兒啟蒙教育。
1、視覺啟蒙。對于嬰兒的視覺啟蒙,我們可以拿著紅色游或或黑白色的玩具,在嬰兒面前20-30公分的放,慢慢擺來擺去,讓嬰兒的眼睛跟著我們的玩具走動。例如左右、上下、圓圈、斜線、遠近,這樣可以刺激嬰兒眼部的發育,從而發展眼球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聽覺啟蒙。媽媽們可以用說話或者是發生玩具在寶寶旁邊發出聲音,讓寶寶尋找,從兒訓練寶寶對于聲音的判斷能力。一般來說,媽媽的聲音是嬰兒聽的聲音,媽媽用親切、愉快、溫柔的語調給寶寶說話,讓寶寶注意到成人發音的口型、動作、表情等,從而誘發寶寶良好的情緒和發聲的欲望。
3、觸覺啟蒙。因為嬰兒的面部、手部、腳步、嘴巴等都對觸壓敏感,我們可以用手、玩具、或者絲巾、布料、梳子等來刺激嬰兒的身體各各部位,從而訓練嬰兒的觸覺能力。
4、嗅覺和味覺、溫度啟蒙。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把菜湯用筷子沾一下,放到嬰兒嘴里面。吃蘋果時候放到嬰兒鼻子前,讓嬰兒聞一聞。給嬰兒喝奶粉時候,讓嬰兒的手摸一摸。這些簡單的舉動都可以鍛煉嬰兒的感覺能力。
【篇三】幼兒數學啟蒙教育
數學可以鍛煉到孩子邏輯思維,那么幼兒數學啟蒙教育要如何進行呢?
首先,幼兒數學啟蒙是在輕松的環境下進行,換句話說,要給孩子玩著學的感覺,家長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不是用大人的方式去教孩子,然后就可以開始幼兒數學啟蒙了。第一步,最基礎的數字,包括了數數、認寫數字、唱數等。這些關于數的這些基礎知識都是孩子們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孩子們的數學啟蒙教育,就是從這些數的教育開始。孩子們對數有一定的認識之后,下一步接觸的就是關于量的知識,比如,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面積、體積、容積、時間、單位,這些所有和量有關的知識,不必讓孩子們全都懂,但是,必須讓孩子們做到的那就是初步了解。接著家長可以開始增加難度,即認識圖形,例如基本平面圖形、基本立體圖形、空間位置、圖案組成等。一般建議家長在教孩子認識圖案時要結合實物,不然小孩比較難理解。最后一步,邏輯關系概念。這是幼兒數學教育的最后一個內容,也是最難的部分,需要孩子們打好前面的基礎之后,才能夠學習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有相關位置、分類、部分與全體、前后順序等,當然,如果是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育,同樣是非常簡單的。
2--3歲
2--3歲的寶寶有了簡單的數學能力,會數簡單的數字。在生活中,只要你愿意做一個用心的媽媽,不論是和寶寶一起用餐、 游戲 ,還是帶寶寶外出、 旅游 ,你都可以利用這些機會隨時隨地來對寶寶進行數學智能的訓練。
1、數一數樓梯上的臺階
對于孩子來說,長長的樓梯有時會讓孩子感到疲憊而無味,但是倘若家長能有一些有趣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寶寶的數學智能有所提升,而且也會增加寶寶上樓梯的樂趣。媽媽可以故作神秘地問寶寶:“你知道這段樓梯有多少臺階嗎?”“咱們數一數,看誰數得對?”這樣寶寶的好奇心一下子調動起來了,他就會興致盎然的一步一步的邊走邊數樓梯的臺階。
2、寶寶買東西
寶寶往往固執地要去做而大人不愿讓他們做的事情,其實,家長何嘗不可放手一下,也讓寶寶過一下癮呢;增加寶寶的各種體驗,讓寶寶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呢。這樣還能為寶寶以后的生活能力打下良好旁孝的基礎哦。
推薦小 游戲 :寶寶逛超市
第一步,家長把家里的玩具、娃娃、寶寶的小衣服等小東西擺放好,貼上標簽,標上價格。
第二步,媽媽扮售貨員,寶寶扮顧客。
第三步,寶寶看上了一樣物品(如價值2元),寶寶付錢5元,媽媽找錢2元。如果寶寶沒發現錯時,媽媽提醒一下,直到寶寶做出正確的回答,如此反復。也可以讓寶寶做售貨員,媽媽做顧客。
小提醒:標注價格時不要標注太大、太難的數字;做對了,及時給寶寶以鼓勵;當寶寶出錯了,萬不可粗暴的打擊和不合時宜的干涉。
3--5歲
這個時期寶寶逐步開始掌握數學概胡簡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的時期。所以,根據寶寶這個時期的特點開創新的、又能引起寶寶興趣的 游戲 。家長按照數學智能開發原則,高效地培養寶寶的數學智能。
數學智能開發原則:教育性原則,從幼兒的認知思維特點出發;興趣性原則,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家長要善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展性原則, 游戲 等活動的設計對寶寶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為過于簡單或太難的 游戲 都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
1、量一量房間有多大
方法一:家長和寶寶一起從這邊的墻走到那邊的墻壁,看看房間有幾“腳”寬。看看媽媽量的“腳”數和寶寶的一樣嗎?為什么?
方法褲啟褲二:用再手臂量一量房間有多長。
詢問寶寶這次量出的和上次量出的一樣嗎?為什么?最后引導寶寶知道衡量的單位不一樣,量出的結果是不一樣。
小提醒:量東西其實不一定要用尺子,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一個度量單位,在 游戲 的過程中也可以引導寶寶思考:還可以用什么來量房間的長度;引導孩子擴大眼光,再量一量其它物體的長度,如沙發、電視機等。
2、寶寶切蛋糕
游戲 目的:讓寶寶了解分數。
第一步,引導寶寶數一數,看看今天家里有幾位人。
第二步,引導寶寶知道蛋糕要分成幾份呢?應該如何分呢?
第三步,不失時機的詢問寶寶:“你看現在還剩下多少?”或者媽媽引導寶寶:“把蛋糕給了你六塊中的一塊,給媽媽六塊中的另一塊,給奶奶六塊中的一塊,那么現在還剩下六塊中的三塊”。
在 游戲 中,寶寶很容易就明白了分數的概念。這種形象的講解會為寶寶以后的學習分數打下良好的基礎。
3、寶寶擺碗筷
游戲 目的:讓寶寶在生活 游戲 中理解乘法和除法。
第一步,寶寶數一數家里有幾口人。
第二步,讓寶寶說出應該擺幾雙筷子幾個碗。
第三步,進一步引導寶寶:“寶寶,我們現在要擺上三雙筷子三只碗,那么我們要拿出來幾只碗和幾根筷子呢?”媽媽也可以提示寶寶:“我們每個人要用兩根筷子才能吃飯哦!”不知不覺的就延伸到乘與除的概念。
第四步,鼓勵寶寶來擺碗和筷子。即使寶寶沒有拿對筷子的個數,但在擺的過程中,寶寶自然會有一個自我糾正的過程。把多的筷子去掉,或者不夠的補上,讓寶寶再數一數筷子的個數。
在這種有趣簡單,而又不用太花時間的小 游戲 中,寶寶會輕松的學會數學知識,而且即使忘了,也會很容易再想起來。家長在教育寶寶時要寓教于樂,結合寶寶的興趣,同時鼓勵寶寶多問、多 探索 。
5--6歲
5--6歲的寶寶在前幾個階段的基礎上,數學智能有了相對較大的發展,寶寶的數學智能大開發成了可能。
家長鼓勵寶寶多閱讀一些數學家與科學家的故事,培養他對數學和科學的好奇心與追根究底的精神,為數學智能的進一步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數學中有許多符號與公式都是屬于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多多培養寶寶的語言與閱讀能力,才能更好的提高他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
另外,讓這個時期的寶寶學習一定的心算與珠算,這樣能增加他對于數字計算的敏銳度。
這個時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由于數學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精確性的特點,即使是粗淺的數學內容也需要經過一番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智力----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
家長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寶寶的以上各種能力。培養觀察力是幼兒數學智能的基礎。
在興趣中,玩中學是培養幼兒數學智能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培養注意力是幼兒數學智能的保證,數學是抽象的,幼兒又最喜愛 游戲 ,借助 游戲 活動,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記的快樂自主中,建構數學智能;
培養記憶力是幼兒數學智能的關鍵,記憶在幼兒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培養思維力、想象力是幼兒數學智能的發展,在興趣中,圖畫中學是培養幼兒想象力的最佳方式。
總的來講,數學智能對幼兒以后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根據幼兒的特點,使數學智能的培養達到最好的效果。
1、以 游戲 的方式激發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因為數學本身具有的高度抽象、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這對于幼兒來講是枯燥無味的,只靠父母語言的教導,孩子們是很難理解的。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只有對所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達到學會的目的, 游戲 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家長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興趣,進行不同的 游戲 ,在 游戲 中培養寶寶的數學智能。
2、以動手操作的方式培養幼兒數學邏輯能力。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兒童數學概念最初來源于對客體的具體操作活動,是主體從作用于客體動作的相互協調中抽象出來的”“數學,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動作。”可見,幼兒動手操作的學習方法應是幼兒學習的有效方式,也是培養幼兒數學思維的最佳途徑。
通過讓幼兒操作相應的教具或有教育意義的玩具,使幼兒既學會了數字知識,又學會了思維的方法;同時,也能提高幼兒計算速度的準確性,發展了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如:幼兒學習數的組成加減法時,讓幼兒操作相對應的物體(如蘋果、香蕉等),幼兒通過親自操作,主動發現數的組成規律和加減法的運算規律。
3、生活是蘊藏無窮無盡寶藏的源泉。
很多家長常常忙于工作,和孩子互動的時間很有限。其實,只要你抓住生活中瑣碎的片段時間,在每天日常作息活動中,稍加用心,就能隨時隨地給孩子進行潛能開發,讓孩子從生活中獲益。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幼兒數學智能開發的動力,日常生活是數學智能發展的源泉,只要家長善于根據幼兒的興趣,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抓住機會教育幼兒,所有的幼兒都能夠擁有優秀的數學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