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劉伯溫? 那么,歷史人物劉伯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所謂斬盡龍脈之類都是小說家的寫法,不適宜作為評價歷史人物的憑據。
2. 諸葛亮投靠劉備時,劉備什么都沒有,若不是諸葛亮出山說服東吳聯盟抗曹,劉備很大可能已經被滅了。而劉伯溫投靠朱元璋時,朱元璋已經有一塊穩固的地盤了
3. 其次,劉備與朱元璋面臨的對手是不一樣的。劉備的對手:曹操、孫權都是千古英雄,為后世稱道,尤其曹操被后人認為是千古難逢的亂世奸雄。而朱元璋的對手:陳友諒、張士誠、元朝歷來評價都不怎么高,只有陳友諒大概能算得上是個梟雄,但是他的政治水平相對就差一大截。
4. 在赤壁之戰前,劉備無立錐之地,天下勢力眾多,魚龍混雜,而諸葛亮抱膝隆中卻看到了天下三分的未來,這都已經是半仙了。而劉伯溫除了在相關的人和事情上的預判比較準確之外,對于天下的走勢還沒有作出過超越隆中對這樣水平的論述。
5. 在諸葛亮隆中對之前,東吳的魯肅與孫權之間也有一段類似的對話,但是魯肅認為漢室沒有可能再次復興了,將來的天下是曹操與孫權之間的爭奪,就是二分天下,完全忽略了劉備的存在。而諸葛亮卻看到這個被忽略的劉備將來的可能,并以實際行動證實了這個可能,即漢室可能復興。事實上,在夷陵戰敗之前,劉備的實力也確有可能再次復興漢室,可惜這時的劉備犯下了這輩子最大的錯誤——伐吳。所謂“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應該是諸葛亮最終沒能復興漢室最重要的原因了。
6. 總結起來,也就是沒有諸葛亮,劉備什么都不是,而沒有劉伯溫,朱元璋依然會統一天下,不過是時間問題。
問問首頁 > 全部分類 > 社會人文 > 歷史話題 已解決問題關注 劉伯溫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是怎么輔助朱元璋得天下的? [ 朱元璋,劉伯溫,天下 ] 鐮刀大仙回答:4人氣:1解決時間:2008-07-03 20:31檢舉 相當于劉備身邊的諸葛亮,也是一位神機妙算的人 星際&狂∮人2008-07-01 23:56 檢舉劉伯溫(1311-1375年),名劉基,字伯溫,以字行。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天賦極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從小就好學深思,喜歡讀書,對儒家經典、諸子百家之書,都非常熟悉。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術數之類更是潛心研究,頗有心得。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而且文筆精彩,所寫文章非同凡俗。他14歲時入處州郡學讀《春秋》,17歲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宋明理學,同時積極準備科舉考試。天生的稟賦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輕的劉伯溫很快在當地脫穎而出,成為江浙一帶的大才子、大名士,開始受到世人的矚目。他的老師鄭復初就曾對劉伯溫祖父說:"他日這個孩子必定會光大你家門楣,振興劉氏家族!"西蜀名士趙天澤在品評江左人物時,將劉伯溫列為第一,將他與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與我象比了,說劉伯溫他日一定會成為濟時大器。
“斗轉星移,萬物乾坤”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亦缺”
“殘念/知天命,盡人事”
“誰言天命不可知”
“這就是天命”
“且慢,容我一算”
“惹不起,躲的起”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
“躺著也會中槍”
“這些我都知道”
“兩袖清風,自得其樂”
劉伯溫人物經歷
劉伯溫(1311年-1375年)字伯溫。謚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元末明初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天賦極高。最初,劉伯溫希望為元朝政府效力,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但是他的建議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納,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壓制。
擴展資料
《英雄殺》其他英雄臺詞
1、朱元璋
哈哈,柳暗花明
豈能無牌
朕,乃萬歲
來亦何哀,去亦何苦
哈哈,我的特權
嗯,朕也敢殺
大運昌隆,無道不公
萬事休矣
2、呂雉
以靜制動
謀定而動
汝今勢孤,命必絕矣
非盡族是, 天下不安
即刻斬首
天不助我呂氏
哀家不甘吶
苦酒自釀,害人害己
容我三思
愛是解藥,恨是毒藥
比我還狠
厚積而薄發
讓我幫你痛快一些
機關算盡,太聰明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元末明初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使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為諸葛亮。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1. 所謂斬盡龍脈之類都是小說家的寫法,不適宜作為評價歷史人物的憑據。
2. 諸葛亮投靠劉備時,劉備什么都沒有,若不是諸葛亮出山說服東吳聯盟抗曹,劉備很大可能已經被滅了。而劉伯溫投靠朱元璋時,朱元璋已經有一塊穩固的地盤了
3. 其次,劉備與朱元璋面臨的對手是不一樣的。劉備的對手:曹操、孫權都是千古英雄,為后世稱道,尤其曹操被后人認為是千古難逢的亂世奸雄。而朱元璋的對手:陳友諒、張士誠、元朝歷來評價都不怎么高,只有陳友諒大概能算得上是個梟雄,但是他的政治水平相對就差一大截。
4. 在赤壁之戰前,劉備無立錐之地,天下勢力眾多,魚龍混雜,而諸葛亮抱膝隆中卻看到了天下三分的未來,這都已經是半仙了。而劉伯溫除了在相關的人和事情上的預判比較準確之外,對于天下的走勢還沒有作出過超越隆中對這樣水平的論述。
5. 在諸葛亮隆中對之前,東吳的魯肅與孫權之間也有一段類似的對話,但是魯肅認為漢室沒有可能再次復興了,將來的天下是曹操與孫權之間的爭奪,就是二分天下,完全忽略了劉備的存在。而諸葛亮卻看到這個被忽略的劉備將來的可能,并以實際行動證實了這個可能,即漢室可能復興。事實上,在夷陵戰敗之前,劉備的實力也確有可能再次復興漢室,可惜這時的劉備犯下了這輩子最大的錯誤——伐吳。所謂“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應該是諸葛亮最終沒能復興漢室最重要的原因了。
6. 總結起來,也就是沒有諸葛亮,劉備什么都不是,而沒有劉伯溫,朱元璋依然會統一天下,不過是時間問題。
以上就是歷史人物劉伯溫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