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最權威的明朝歷史書 明史推薦三十本書 明代歷史書籍 明朝有哪些書 研究明朝歷史看哪些書
永樂大典,明朝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金瓶梅》等
1.
《水滸傳》《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作者是施耐庵。這本書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2.《西游記》《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家吳承恩所完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漢族長篇神魔。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3.
《金瓶梅》我國明代長篇世情章回,成書約在隆慶至萬歷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作品通過描寫西門慶的一生及其家庭從發跡到敗落的興衰史
有《明史》、《細說明朝》、《正說明朝十六帝》、《明朝那些事兒》、《萬歷十五年》等。
1、《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團鉛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
2、《細說明朝》
本書由旅美著名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撰寫。它敘述了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滅亡期間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作者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變、奪門之變、明末三大案等歷史事件族滲,以及陳友諒、張士誠、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方孝孺、張居正等歷史人物。
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識的評點。本書所采用的“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編亂造,是別具風采的史學著作。
有什么介紹明朝歷史的書籍?
有獎勵寫回答共7個回答
牙牙的弟弟
高能答主
最想被夸「你懂的真多」
聊聊
關注
成為第12712位粉絲
有《明史》、《細說明朝》、《正說明朝十六帝》、《明朝那些事兒》、《萬歷十五年》等。
1、《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
2、《細說明朝》
本書由旅美著名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撰寫。它敘述了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滅亡期間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作者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變、奪門之變、明末三大案等歷史事件,以及陳友諒、張士誠、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兆或脊方孝孺、張居正等歷史人物。
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識的評點。本書所采用的“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編亂造,是別具風采的史學著作。
3、《正說明朝十六帝》
《正說明朝十六帝》是閻崇年先生著《正說清朝十二帝》的姊妹篇,整體風格基本不變。
也是以人物(明朝皇帝)為經、以歷史事件(重大政治事件和個人命運)為緯,以正說歷史為號召,以解說歷史疑案為重點,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揭示。 選配精美圖片200余幅。
總的字數在17萬字左右。 每個章節后面有“個人小檔案”、“相關閱讀書目推薦”等欄目,附錄有“明代帝王世系”。
永樂大典,明朝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金瓶梅》等
1.
《水滸傳》《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作者是施耐庵。這本書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肆槐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源雹虧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2.
《西游記》《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家吳承恩所完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漢族長篇神魔。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雹神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3.
《金瓶梅》我國明代長篇世情章回,成書約在隆慶至萬歷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作品通過描寫西門慶的一生及其家庭從發跡到敗落的興衰史
明代四大奇書有人回答液迅了,還有一些比晌埋差較出名的,比如馮夢龍凌濛初的三言二拍,《東周列國志》、鐘山逸叟許仲琳《封神宴皮演義》,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等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儒林外史、 封神演義、金瓶梅、《喻汪賀世明言》(一名《古今》)、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喊陵知奇
本草綱目、徐霞客游記、農政全書鄭消、天工開物
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幾種介紹如下:
1、《明實錄》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頭,臺灣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抄本???,共計正文133冊,校勘記29冊,附錄21冊,共183冊,經過校勘之后的這套書依然是影印本的,沒有標點。市面上也買不到的。最近線裝書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實錄》,定價過萬元。
2、《明史》,二十四史之橋枝一,有中華書局點校本,清朝編撰的明代正史,共28冊。常見,也容易閱讀。
3、《國榷》,有中華書局斷句本,六冊,私修的紀傳體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刪改,故保留了不少滿洲人早期與明朝關系的史料;
4、《明史紀事本末》,紀喚消戚事本末體明史,成書在《明史》之前,有中華書局的點校本,史料價值較高,也因冊數少(4冊),最便閱讀。
5、《明通鑒》,編年體正史,有考異。岳麓書社的點校簡體字本,冊數僅3冊,便于閱讀。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冊本為影印本。
6、《明會典》,官修之政書,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書為必讀。但建國后未有整理本面世。
7、《南疆逸史》、《小腆紀年附考》、《小腆紀傳》則為南明史料中最為詳備者,中華書局版本因出版較早,又無重印,故不易得。
8、《國朝典匯》為崇禎年間編訂,明代人研究本朝歷史(太祖直至穆宗)的著作,在清代為禁書,有較多的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資料。目前,市面上有書目文獻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
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書,和陵是《明史》的史料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