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物理?劉叔物理 1、模型運用的困難。初中教材很少涉及使用物理模型,而一到高中學生面臨著使用大量的物理模型的問題。如質點、輕繩、輕桿、光滑面、分子模型、理想氣體、點電荷、電場線、等勢面、伏特表、安培表、磁感線、分子電流、光子、薄透鏡、盧瑟福模型等。2、矢量運算的困難。那么,劉叔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劉叔物理:www.myliushu.com
高中物理學什么?在這里說一下:
必修一必修二都是力與功和能,3-1電,3-2磁,3-5原子物理,以上是全國一卷必考,3-3熱學,3-4光學,機械振動,相對論
由于課時量的不同,數學的比例也比較重,難度也比較高,就我而言,我認為高中的數學重在基礎,一定要把該記的知識點都記住了,做題沒有問題,一部分還要靠智商,因為題比較活。所以高中數學學好了,就覺得簡單,應付一些中難度題還行,但是智商不行的話也考不了高分,因為很多思路大多數人往往想不到。
而物理就相對簡單了,但由于課時量沒有數學那么多,偏重點不在物理上,可能來不及鞏固,所以很容易遺忘,所謂熟能生巧嘛,不熟不多做題的話起碼有一半物理題是做得云里霧里靠猜靠人品。
但是如果用學數學的精力學物理的話,當然是物理更簡單咯,就一些公式和定理,很容易運用的。
但是現在高考政策好像調整了,所以很多高中可能在物理方面會加大課時量吧。
總之我是覺得物理比數學簡單,因為我記得當初物理都沒怎么認真學,考前把該弄懂的弄懂了,考試也就挺簡單的,并不難。
物理嘛,說得簡單點,重在悟理咯。
1.科學小知識大全(30字數)
生活中的科學小常識:
1、冰糕為什么會冒氣?
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2、向日葵為什么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 *** 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3、蟬為什么會蛻皮?
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4、蜜蜂怎樣釀蜜?
蜂先把采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進行調制,然后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后才釀成香甜的蜂蜜
5、掛在壁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于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科學小常識
6、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于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高中物理
公式
總結
物理
定理
、
定律
、公式表
一、
質點
的
運動
(1)------
直線運動
1)
勻變速直線運動
1.
平均速度
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
加速度
a=(Vt-Vo)/t
{以Vo為
正方向
,a與Vo同向(加速)a>0;
反向
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
物理量
及單位:
初速度
(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
單位換算
: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
矢量
;
(2)
物體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
量度
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
位移
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
速率
、
瞬時速度
〔見第一冊P24〕。
2)
自由落體
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
勻加速直線運動
,遵循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
(2)a=g=9.8m/s2≈10m/s2(
重力加速度
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
豎直
向下)。
劉叔物理
1、模型運用的困難。初中教材很少涉及使用物理模型,而一到高中學生面臨著使用大量的物理模型的問題。如質點、輕繩、輕桿、光滑面、分子模型、理想氣體、點電荷、電場線、等勢面、伏特表、安培表、磁感線、分子電流、光子、薄透鏡、盧瑟福模型等。
2、矢量運算的困難。進入高中物理教材的第一章是運動,第三、五節分別是速度和加速度,面對矢量的表達與運算,我們的很多學生明顯感覺到不適應。
3、圖像運用的困難。初中教材人教版教材上只出現過溫度——時間圖像(物態變化),而高中在研究物理規律,處理物理實驗數據時出現了大量的圖像:如位移——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像、加速度——時間圖像、力——時間圖像、力——位移圖像、振動圖像、波動圖像、壓強——體積圖像、壓強——溫度圖像、分子速率分布圖像、分子力——距離圖像、電壓——電流圖像、電流——電壓圖像、電磁振蕩圖像、交流電圖像、電磁波圖像、磁感強度——時間圖像、電場強度——時間圖像、磁通量——時間圖像、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入射光頻率圖像、平均結合能——核子數圖像、能級圖像等。
4、不確定性廣泛存在的困難。在高中物理中很多的情況如:彈力的計算、靜磨擦的計算、恒定電流實驗中儀器量程選擇、大量物理過程多種可能的分析、精確與近似等的不確定性。
以上就是劉叔物理的全部內容,一、力學: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中用科學推理論證重物體不會比輕物體下落得快;他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程序如下: 提出假說: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對時間均勻變化的最簡單的變速運動; 數學推理:由初速度為零、末速度為v的勻變速運動平均速度 和 得出 ;再應用 從上式中消去v,導出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