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物理?物體在平面鏡里成的像是 像。 2、物理學中把能呈現在光屏上的像稱為 像,例如:___、___不能在光屏上呈現,只能用眼睛子直接看到像稱成為 像,例如:___、___。 3、平面鏡的作用有:(1)___;(2)___。那么,初二上冊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 考 網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大全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1.長度測量的基本是: ,常見的單位是: ;測量時間的基本是: ,常見的單位是: 。
2.正確使用刻度尺:(1)選:根據測量要求,選擇適當 及 的尺子;觀察零刻度線是否 ;(2)放:刻度尺要與被測物 ;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零刻線與被測一端對齊;(3)看:視線正對刻度尺刻線,不要斜視;(4)讀:讀數時要 到 ;(5)記:記錄測量結果要有 、 和 。
3.為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刻度尺讀書時應估讀到 的下一位。
4. 與 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誤差只能 ,不能 。減小誤差的方法有: 和 。
二、運動的描述
1.物理學里把物體 叫做機械運動。
2.我們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說物體正在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另外哪個物體做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 。我們一般選擇 為參照物。
3.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的 ,所以宏亮鄭運動是的 。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跟選擇的 有關,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 。
三、運動的快慢
1.速度是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速度大小、方向都不變的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叫做 。
2.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 內通過的 。
物理八年級上冊公式如下: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橘灶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杠桿禪纖平衡條件:F1·L1=F2·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輪:F=G/n
9、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0、功:W=FS=Gh (把物賀伍仿體舉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機
13、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4、機械效率:η=W有/W總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 物理上冊知識點復習提綱第一章機械運動
常考點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键c)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扮御程;公式:v=s/t
單位:m/s、km/h;關系:1m/s=3.6km/h;1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v=s/t
:刻度尺、秒表
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象
第二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键c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許多同學想了解初二物理上冊的知識點,那么初二物理上冊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是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
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2)使用時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
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凱前單位組成
(1) 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
(2) 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以下是 考 網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一章 聲現象 基礎知識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生
重點定義:
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振動可以發聲
要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發生物體的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
疑點:
1拆橡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產生聲音。
2 “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動停止,發生也消失”。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聲,但是原來所發出的聲音還會存在并繼續向外傳播。
二:聲音的傳播
重點定義:
1 聲的傳播需要介質
2 聲以波的形式傳播,這種波叫聲波
要點:
1 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
2 聲音的介質有:固體,氣體,液體
3 真空不能傳聲
重點:
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因為物體的振動,物體兩側的空氣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就是聲波
三:聲速和回聲
重點定義:
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
要點:
1 聲音在單位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2 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3 聲速與節制的溫度有關。
以上就是初二上冊物理的全部內容,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總結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