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語文古詩?.那么,七下語文古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滁洲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七年級下冊的古詩詞有:
木蘭詩、
《山中雜詩》吳均
《竹里館》王維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參
《滁州西澗》韋應物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約客》趙師秀
《論詩》趙翼
具體需要哪首詩的默寫呢?
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解說】這四句寫景的小詩,自成一種格調。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氣連讀,在我們眼前,就會展現出一幅絕妙的圖畫,就會響起一曲優美的樂章。杜甫《絕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放眼四望,觸處生情,將不同的景物組合起來,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評析】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質樸,音韻流暢。詩從“峨眉山月”寫起,說明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季。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正應了秋高氣爽,月色皎潔的自然規律,月只“半輪”,使人進入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次句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第三句中的青年, 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是一首情意綿長的思鄉曲。詩人自己積淀于心中的故園之思是深沉的,被笛聲中的樂曲一觸發,便更是不可收拾,廣漠無際地延伸開來,仿佛充塞於整個洛陽城,洛城便成了思鄉的愁城。這是李白所特有浪漫的夸張手法,藝術的感人力量是強烈的,也是真切的。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簡析】: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評析】:這是寫景詩的名篇,描寫春游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后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評析】詩是感傷世態炎涼的。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遠歸。
【評析】即景抒情,構思精致,語言精練,樸素秀美。前二句點明時間,后二句寫歸去情景。有一種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畫。鐘聲觸動思緒,歸影勾起歸意,詩人形象隱于詩外,表露寄托詩人不遇而閑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構成一種閑淡的意境。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解說】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燈花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朵……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賞析】:詩的前兩句以李白、杜甫的詩為例來說理:“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李白、杜甫的詩歌萬古流傳,無人能與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偉大的詩篇,至今也覺得不新鮮了。可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國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現,他們各自的影響也不過幾百年而已。作者認為詩歌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上應求變創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趨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周禮軍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古詩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①,竹中窺落日②。
鳥向檐③上飛,云從窗里出。
注釋
①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②窺(kuì):從縫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譯文:
山邊飄來的煙靄,從竹林的縫隙里看到落日。
鳥兒向屋檐上飛著,遠遠看去天邊的云氣好象是從窗里流出來的一樣
題解:
本篇是《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是寫山居環境的幽靜,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沈德潛說它”四句寫景,自成一格”。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詞注釋: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館》
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
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
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
以上就是七下語文古詩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