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1、目錄:第二單元“快樂讀書吧”改為“快樂讀書吧:小故事大道理”。2、《古詩三首》:刪除會寫字“短”。3、《荷花》:詞語表刪除“花骨朵兒”。4、《昆蟲備忘錄》:文中刪除“寸、態”的注音。5、那么,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課文漏講了一只老虎和一個賊去偷吃驢,結果反而被戶主老婆婆說的“漏”嚇得摔暈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干壞事,否則就會自食惡果的道理
道理:平時少做虧心事,不然就會做賊心虛。
課文漏講一只老虎和一個賊去偷吃驢,結果被戶主老婆婆說的“漏”嚇得摔暈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干壞事,否則就會自食惡果的道理
啟示: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不要總是循規蹈矩地去做一件事情,并且要敢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擴展資料:
這是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7課課文。講述一個賊和一只老虎不約而同去偷一戶人家的驢,聽到戶主說“漏”,以為對方就是厲害的“漏”,因而互相驚嚇逃跑,最后雙雙摔暈過去。
殊不知戶主說的“漏”其實指的是“漏雨”罷了,賊和老虎卻以為是怪獸。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課文原文閱讀
一身烏黑的羽毛,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輕風微微地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由天上灑落著,千萬條的柔柳,紅的黃的白的花,青的草,綠的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這時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光彩奪目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生趣。
小燕子帶了它那雙剪刀似的尾巴,在陽光滿地時,斜飛于曠亮無比的天空,嘰的一聲,已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下了。
另幾只卻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橫掠著,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那邊還有飛倦了的幾對,閑散地在纖細的電線上休憩——嫩藍的春天,幾枝木桿,幾痕細線連與桿與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圖畫呀!
壞人。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下雨的夜晚,心懷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來到老公公老婆婆家,一個想偷驢,一個想吃驢,他們誤認為老婆婆口中的“漏”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東西,嚇得落荒而逃。逃跑中,老虎和賊都誤把對方當成了“漏”,結果嚇昏了過去。
故事諷刺了老虎和賊的愚蠢和貪婪,告訴人們:做賊心虛,做壞事沒有好下場,終將自食其果。
這則民間故事幽默風趣,情節生動,口語化,想象奇特豐富,十分吸引人。故事通過一連串的“誤會”,巧妙地懲罰了壞人:想吃驢的老虎和相偷驢的賊都落到了嚇昏過去的下場。
文學賞析:
1、找出故事中地點的變化,并排序:
老公公老婆婆家、屋外、路上、樹根前、山坡下、老公公老婆婆家。
要點:梳理地點不遺漏,順序與文章一致。
2、了解故事人物——老公公、老婆婆是一家人,老虎和賊來偷驢。
3、揭開懸念人物。在老虎和賊的心目中,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這個人物是故事的懸念人物——神秘的“漏”。
4、故事比較長,可引導孩子們填空,復述故事主要內容:
這個故事講述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在屋里說(“漏”),嚇跑了(虎和賊)?;ⅲW著)賊,賊也(騎著)虎,一路上,虎(甩掉)賊,賊(躥上)樹。虎和賊不甘心,于是返回,虎和賊樹下相遇,(撞在)一起,(滾下)山坡。
課文漏講了一只老虎和一個賊去偷吃驢,結果反而被戶主老婆婆說的“漏”嚇得摔暈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干壞事,否則就會自食惡果的道理。
以上就是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的全部內容,課文《漏》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平時少做虧心事,不然就會做賊心虛?!堵肥遣烤幇嫒昙壵Z文下冊第27課課文。文章講述了一個賊和一只老虎不約而同去偷一戶人家的驢,聽到戶主說“漏”,以為對方就是厲害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