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猶太人的歷史?猶太人被德國人迫害了一千多年。猶太民族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大概也是人類歷史上命運最悲慘的一個民族。世人知道二戰時希特勒屠殺600萬猶太人,但很少人知道在此之前猶太人已被迫害了一千多年,那么,德國和猶太人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要強調,我個人沒有在任何正式資料上看到過猶太人在一戰期間有組織地、成規模地背叛自己的所在國的事件。
其次,猶太人在一戰后的經濟大蕭條中,過得相當不錯。歷史上,在1938年德國搞過猶太人財富調查,德國+奧地利境內一共70萬猶太人,調查限度是5000馬克以下財產不統計,只有16%猶太人上報其財產,就這16%就是80億馬克。也就是說全第三帝國境內70萬猶太人一共享有500億馬克以上財富,人均7萬。同一時間,德國人均收入50馬克一個月,高收入奢侈稅起征點是200馬克一個月。當時全德國猶太人的財富,總價值估算在五百億馬克以上。(相當于600條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或者66萬輛黑豹坦克的價格)
所以,財富才是猶太被殺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因為猶太人出賣了德國。
一戰德國戰敗后,猶太人壓榨德國經濟讓德國90%的人都失業,還有10%的人雖然沒有失業,但還是被壓榨。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民族史,從誕生到發展再到強大,每一步都不可能完全順遂,有一些甚至要經歷沉痛的災難,比如猶太民族。他們發源于西亞的一個支脈,在公元前18世紀,他們遷徙至迦南地,后來為了躲避自然災害,又遷到了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東部。在他們千年的歷史里多次流亡、內斗、被迫害,即便是在現在相對和平的時期,也依然被很多人排斥,算是世界上最悲催的民族了。但要說哪一次的排斥和迫害最為我們所熟知,恐怕就要提到二戰時期,希特勒的屠殺了。
1933年德國納粹黨上臺執政,因為其執政主張里面帶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所以在德國民眾有猶太人致使德國一戰戰敗的情緒之后,納粹黨舉起了放大鏡,努力將這情緒無限放大。希特勒在成為了德國的實際控制人后,對內對外都展現了鐵腕的政策,尤其是在對待猶太人上,簡直就是令人發指。
在上臺的第一年,納粹黨在自己能夠絕對控制的政府,明確出臺政策,將在各級機構中剔除所謂的“蛀蟲”猶太人,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公務員因此淪為失業游民。當時規定猶太人不得隨意外出,不得經營賣賣,如果不從就會被抓,還會被強制勞動,他們整個群體像是被放進了一個隔離區,生活在高壓之下,完全和外界封閉。
此后隨著納粹黨在德國建立起越來越穩固的獨裁政權,猶太人從事工作的限制越來越多,截止1938年猶太人幾乎已經失去了所有在德國獲得一份體面工作的機會,只能去做普通德國人看不起,瞧不上的基礎工作。
不是的。這只是現代反猶主義者為納粹屠猶找借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因為納粹高層貪污斂財看上了猶太人的財富。就不準他們離境了,殺光所有猶太人搶走錢財
戰爭,摧毀許多美好的東西,卻使世人更加珍惜美好。
1933年,希特勒上臺,隨之緊張的反猶政治氣氛也在德國蔓延,兩年后,德國國會通過《紐倫堡法案》,禁止德國人與猶太人結婚。在當時的德國,有許多猶太人與德國人相戀,法案一出,注定會拆散無數熱戀男女,其中也包括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奧古斯特·蘭德梅塞與猶太姑娘伊爾瑪·耶克勒。他們本計劃登記結婚,但是被現實無情地潑了一盆冷水。
其實他們之間的愛情并不像梁山伯與祝英臺那樣轟轟烈烈,本來可以順利結婚,可以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時事不允許,他們也無情的"被分開"了。
既然國內不允許這樣的戀情出現,兩個年輕戀人準備逃到丹麥過他們的小日子去,剛到德國邊境,就被逮捕了。
審訊中,猶太姑娘表示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猶太人,最終審訊因證據不足將其兩人釋放,但兩人被嚴令警告不準踏出德國半步。
其實猶太人在德國生活多年,民族間的融合使得很難從長相區分他們是不是猶太人。
希特勒執政前期,還沒有發動二戰,也沒有喪心病狂的要屠殺猶太人,因此猶太姑娘伊爾瑪·耶克勒能夠以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猶太人為理由而過關。
到了后期,德國出臺了很嚴格的篩選制度,凡是猶太人幾乎都能被認出來,甚至有些德國人也被誤認為猶太人。
以上就是德國和猶太人的歷史的全部內容,德意志民族和猶太民族都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猶太人自稱“上帝的選民”,而德國人則領導了歐洲長達數世紀,德意志國王建立的“神圣羅馬帝國”(962—1806年)的歷代皇帝成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