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考成語?高考常見成語匯總 1、目無全牛:《莊子?養生主》中說,一個殺牛的人最初殺牛,眼睛看見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術純熟了,動刀時只看到皮骨間隙,而看不到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那么,高考語文常考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語文考試中涉及到的成語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
1. 安然無恙
2. 安步當車
3. 百發百中
4. 百年樹人
5. 百折不撓
6. 半途而廢
7. 包羅萬象
8. 不厭其煩
9. 不可偏廢
10. 不勞而獲
11. 不勝枚舉
12. 不同凡響
13. 不言而喻
14. 不遺余力
15. 不擇手段
16. 才高八斗
17. 財源廣進
18. 長虹貫日
19. 長驅直入
20. 長袖善舞
21. 乘風破浪
22. 出類拔萃
23. 春風得意
24. 初生牛犢不怕虎
25. 辭舊迎新
26. 大公無私
27. 大海撈針
28. 大器晚成
29. 大展宏圖
30. 德高望重
31. 獨善其身
32. 對牛彈琴
33. 多才多藝
34. 發揚光大
35. 翻山越嶺
36. 方興未艾
37. 放馬后炮
38. 放眼世界
39. 分道揚鑣
40. 奮發圖強
41. 奮發有為
42. 奮勇當先
43. 風光旖旎
44. 風華正茂
45. 豐功偉績
46. 敷衍塞責
47. 高瞻遠矚
48. 高枕無憂
49. 根深蒂固
50. 根據地
高考語文考試常涉及的成語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高考考點成語:
1. 毛遂自薦:自愿推薦自己去做某項任務或擔任某個職位。
2. 開門見山: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
1. 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 安土重還: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喂食。
5. 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 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10. 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11. 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謙虛說法。
12. 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3.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4. 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 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成語是高考語文的必考題型,相對于其他題型來說,成語題比較死板,只要記住成語,能夠理解成語的意思就能輕松拿到分數,今天就來為大家匯總高考必考成語。
01
犬牙交錯:比喻情況復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日薄西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如坐春風: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長輩或良師的懇切教誨。
入木三分: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含貶義。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棄生命,去尋求佛法。后比喻真理而不犧牲自己的生命。
甚囂塵土:形容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喧囂一時。
生靈涂炭: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若的境地。
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等。
02
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03
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高中語文備考知識點:常考成語及解釋
1、擢發難數:撥下頭發來數也難以數清。形容罪行極多,無法計數。
2、錙銖必較:一點一滴都計較。
3、罪不容誅:罪惡極大,處死都不能抵償。
4、坐而論道:坐著空談大道理。指口頭,不見行動。
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動。里:內部。指學習要切實。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
7、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
8、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17、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認真細致。
1 高考語文常考成語分類精編
(一)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1、 耿耿于懷:心事縈繞,不能忘懷。
2、 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
3、 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4、 目無全牛:比喻技藝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辦事精熟。
5、 差強人意:(1)還能振奮人們的意志。(2)大致上還能夠令人滿意。
6、 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7、 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災難。
8、 不足為訓:指不值得作為準則或典范。
9、 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誅:指殺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惡極。
11、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
12、萬人空巷: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
13、振聾發聵:比喻高超的言論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覺醒。
14、渙然冰釋:比喻疑慮、誤會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使人們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
17、身無長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窮。
18、不名一文:連一文錢都沒。形容極為貧窮。
19、慘淡經營:(1)形容極端艱苦地從事詩文創作。(2)形容苦心規劃和開拓某項事業。
20、側目而視: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以上就是高考語文常考成語的全部內容,高中語文備考知識點:常考成語及解釋 1、擢發難數:撥下頭發來數也難以數清。形容罪行極多,無法計數。2、錙銖必較:一點一滴都計較。3、罪不容誅:罪惡極大,處死都不能抵償。4、坐而論道:坐著空談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