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日月潭小學課本 日月潭是哪個年級的課文 二上日月潭課文 二年級日月潭課文原文圖片 日月潭課文講解
日月潭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4單元中的第10課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描繪了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日月潭是臺灣省的一個大湖。那里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作者從帆亮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頃轎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日月潭的景色非常美麗,在課文中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特別美,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包含了兩個“像”字的比喻句,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日潭和月壇潭的形狀,以及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中“點點燈光”“隱隱約約”讓我們感受到日月潭因薄霧而呈現的朦朧之美。
第四自然段雀察又寫了兩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蒙蒙細雨中的日月潭,而由此展開聯想。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市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山碧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
這個小島把湖面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們稱它為日月潭。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蘆唯悶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中外游人。
【二年級語文上冊《日月潭》教案】
教材分析:陪彎
《日月潭》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描繪了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日月潭是臺灣省的一個大湖。那里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作者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位置環境、名字由來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話,概括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 第二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的形狀,通過兩個形象的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寫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著,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細雨”、 “輕紗”、 “朦朧”幾個詞語點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贊美日月潭風光秀麗、是旅游勝地。
課文中配有一幅日月潭風景的照片,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
設計思路:
日月潭一課介紹的是我國寶島臺灣的美麗風景,根據教材特點,教師和學生均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有關日月潭的資料,如:日月潭的形成、日月潭景區的各個景點等。教師也要收集有關的.信息,制作相關的課件,及時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本文篇幅短小,但寫清了日月潭的位置環境、名稱的由來,描繪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文字優美,如詩如畫,讀來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學時可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課上,讓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感知。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將課文讀通讀順,能準確的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教師要進行相應的范讀,運用不同的方法,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不斷提高朗讀能力。除了引導學生積累課后所列詞語外,還可以仔細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充分利用好電教手段,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啟發學生的想象,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激發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會認“環”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我國臺灣省的日月潭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教學難點:
1、抓住景物的特征,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增強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和期盼祖國統一的意識。
教具準備:
課件(日月潭的文字資料、圖片;生字幻燈片等)、歌曲《七子之歌》
教學過程:
一、欣賞美景,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日月潭風景圖
2、你們喜歡旅游嗎?畫面上就是臺灣最美麗的地方,你們想不想去游玩?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到臺灣著名的景點日月潭去游覽一番,領略一下臺灣美麗的風景。我們先把游玩的地名記住,齊讀課題:日月潭
3、讀后解釋“潭”:水很深的池。結合自身情況在哪見過這個字。
二、檢查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情況
為了讓這次旅游更加順利,我們先來完成幾項準備工作。
1、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查閱有關臺灣和日月潭的資料,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小資料,把你了解到的知識告訴大家,并你是怎樣獲得這么多知識的?
2、、老師也查閱了臺灣和日月潭的部分圖片和資料,我們一塊來欣賞一下。(此時教師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和日月潭的圖片,讓學生感受一下臺灣的位置、大小和日月潭的美麗,然后出示臺灣和日月潭的小資料。)
三、多種形式識字
下面我們再認識一下旅游途中遇到的生字朋友
1、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借助課文中的生字拼音自行解決。
2、老師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幻燈片。師:哪位同學想帶領大家讀一遍?重點指導“繞、朧”的讀音。(找一兩個小老師領讀)
3、同學們拿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把認識的放到一起,不認識的擺到一邊,然后請教同桌,倆人互相幫助解決。(自主識字)。
4、老師再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幻燈片,檢查同學們的識字情況。可開火車領讀。師:同學們真聰明,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記住的嗎?
5、教師再次出示生字幻燈片,進一步鞏固識字。(搶讀,并組詞,鼓勵說一句話。)
四、朗讀感悟課文
現在同學們都成了識字大王,可以說為我們的旅游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買好了門票。下面我們就一起進入令人神往的日月潭。
1、初讀賞美
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大聲朗讀課文,你就會身臨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美麗。不信,試一試吧!
2、默讀品美
剛才同學們讀的非常好,到日月潭游覽了一遍,初步欣賞了日月潭的美,誰想用一個詞語概括出日月潭的美麗?(引導學生積累詞匯)誰能用一句話說一說日月潭的美麗?(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同學們想不想悄悄地慢慢地一個人好好欣賞日月潭的美麗?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最能體現日月潭美的句子或者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
3、精讀感悟
(1)哪位同學想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通過你的讀要能表現出日月潭的美。你能告訴大家為什么喜歡嗎?讀后大家評價,相機板書,評價后再指名讀。
重點指導三、四自然段,加強語氣方面和感情方面的指導。
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薄”,讀得聲音輕一點,慢一點。第二句要把“晨星”和“燈光”讀清晰,使人清楚地知道是什么景物,然后突出晨星和燈光倒映的特點“隱隱約約”,理解詞義,讀時語調虛一點,慢一點,讀出模糊不清時隱時現的感覺。
第四自然段,寫日月潭中午的兩種景象。第一句寫天氣晴朗時景物清晰的美,第二句寫下雨時景物朦朧的美。兩相對比,寫出景象變化的美。抓重點詞語“清晰、朦朧”理解。朗讀要突出晴天艷麗之美和雨天朦朧之美,注意音調和語速的指導,應把不同的意境表達出來。讀第一句應突出“太陽高照”和“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讀第二句應突出“蒙蒙細雨、像披上輕紗、一片朦朧”和“仙境”。
多種形式讀:如指名讀、齊讀、男女對讀、邊看圖邊讀,邊想象邊讀等。讀后大家評價,老師可范讀指導,學生再讀。(直到眼前出現美麗的畫面為止,可叫學生說一說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同學們用剛才學到的讀書方法,自己練讀其它自然段,同桌互相評價、幫助。
(3)反饋檢查同學們的朗讀情況。
4、回歸整體,體會情感
(1)指名讀。(要求:要懷著無限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讀出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之情。其他同學閉眼想象或看掛圖想象,在腦海中浮現出優美的畫面。)
(2)全班美讀。(要求:喜歡讀哪一段你就讀哪一段,充分展現自己,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五、創設情景,感情升華
1、日月潭這么美,難道你不想對它說些什么嗎?誰來夸夸它?(進一步感受日月潭的美麗,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2、對學生進行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情感的教育。
同學們,寶島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可現在卻有極少數人不承認,他們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你們說,他們這么做,我們能同意嗎?對,這是我們13億中國人絕對不能答應的,我們期盼臺灣早一天回到祖國的懷抱。
六、欣賞積累,課外延伸
1、讀一讀:這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文章,同學們從文中劃了很多好詞好句,老師也找了一些好詞好句,同學們看大屏幕,最后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遍。(指名美讀)
2、抄一抄:把我們今天劃的好詞好句抄到我們的摘抄本上。(背景音樂《七子只歌》)
3、背一背:背一背你喜歡的段落。
日月潭課文原文
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珠子嶼(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以下是我整理的關于日月潭課文原文,希望大蔽鎮家認真閱讀!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市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
這個小島把湖面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們稱它為日月潭。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中外游人。
《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二年級下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本課教學的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
導入課文時,我用簡筆畫展示日月潭的形狀,并講述有關日月潭的傳說,引起學生對日月潭的興趣。再由傳說過渡到課題,著重理解“潭”。
二、教學方式多樣
字詞教學中,我運用了小老師讀、全班齊讀、男女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通過詞語游戲來檢查鞏固生字詞。此外,我通過兩幅圖片向學生展示“朦朧”和“清晰”,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這組反義詞的意思。
三、每課一得
在課文教學中,我抓住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讓學生通過朗讀來對比不同句子的效果,體會形容詞的作用,學生也能更直觀地感受日月潭的“圓”與“彎”。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引導過多”等問題,在讓孩子主動認知方面還沒有真正放開。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薯衫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宏手粗”。教學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時的修煉,一如既往的去做,才會日提升。因此在以后教學中,我應多學習相關教育教學的文章,虛心求教,多聽聽別人怎么上課,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學行為。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讓棗《日月潭》課文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后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后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我在此整理了二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日月潭》課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日月潭》課文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化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余滑搜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豎歷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日月潭》課文生詞
【環繞】
〖理解〗
圍繞。
〖搭配〗
環繞著花圃,環繞著青山,樹木環繞,小溪環繞。
〖例句〗
這個療養院坐落在群山之中,那里溪水環繞,景色宜人。
【隱隱約約】
〖理解〗
看起來或者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是很明顯。本課指看起來不很清楚。
〖例句〗
我在睡夢中隱隱約約聽到有人喊我,睜眼一看,天已經大亮了。
【倒映】
〖理解〗
物體的形象倒著映射到另一物體上。
〖例句〗
岸邊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
【風光秀麗】
〖理解〗
風景、景象清秀美麗。
〖例句〗
風光秀麗的西湖從今天開始免費對游人開放了。
【名勝古跡】
〖理解〗
有優美風景和古代遺跡的出名的地方。
〖例句〗
南京是六朝古都,有許多的名勝古跡。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日月潭》課文教學
1、給學生濃濃的“情”:
記得李吉林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胡同。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雖有靈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靈魂和細膩情感相結合的生命才是豐富的。所以,作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個豐富的生命。在這節課中,我努力地給學生最濃的“情”。
這里的“情”首先指我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我對課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沒有我的拋磚引玉,又怎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
這里的“情”還具體指為學生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導入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精心創設了“乘飛機旅游,聽導游介紹”的場景。這個情境再現的是兒童生活中的場景,當學生進入了這個情境時,必然會激起情感,進而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于他們體會到課文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
這里的“情”還具體指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對日月潭之美的贊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贊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要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覺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線,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么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2、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里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贊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后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里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群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跡”也很美。并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群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范品讀意在情激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3、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為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⑴貼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開課導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⑵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系,讓他們繼續讀,直到能讀出來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著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并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并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于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通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動。
⑶為學生創造活動的時空,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要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四人小組無疑是較好的一種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實處。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將他們的學習任務制定為:成立一個四人導游小組,用自己的方式為“客人”介紹日月潭。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指導背誦的過程。最后讓他們上臺介紹時效果相當不錯。
【 #二年級#導語】《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知識點
字:湖、潭、薄
詞:附近、茂盛、碧綠、倒映、清晰、朦朧、風光秀麗、名勝古跡
重點句悶冊子:
1、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化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2、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3、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4、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
主要內容:
《日月潭》首先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接著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然后描繪了它在晨午時分、晴雨天氣的不同情狀,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贊美。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案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會認會寫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言引入課題: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三單元的課文,這組課文是圍繞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山河壯美。現在我要領你們去祖國的第一寶島臺灣,臺灣地理位置優越,物產豐富,同學們請看圖:這就是臺灣的日月潭。板書課題。你想知知罩團道那里到底怎樣嗎?那我們趕快去游覽那里好嗎?
二.師范讀課文,生看圖欣賞:
1.了解"潭"的意思?
2.聽后《日月潭》給你什么感覺?
三.自主初讀,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本課的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
2.師生交流,檢查初讀效果。
3.讀含有生字的詞語,鞏固生字。
例:群山環繞樹木茂盛隱隱約約一片朦朧
建筑仙境
4.變換語言環境識字。讀詞語,找出生字:
花環、五環旗、圍繞、茂密、筑路、環境、明晰
5.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識"朦、朧、境"。
6.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壞——環鏡——境
整體感知:你感覺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四.朗讀感悟:
1.自讀感悟,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理解感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
(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來的?讀讀有關段落。
(2)你最喜歡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多讀幾遍有關段落。
(3)讀課文,想想作者在這篇課文里想告訴我們什么?
2.合作交流,給小組同學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背自己喜歡的語句。
五.寫字指導:
1.鞏固讀音:
要求會寫的字中有六個翹舌音的字(展、紗、繞、勝、省、盛)
2.發現規律:
同結構:六個字是左右結構,三個上下結構,三個半包圍結構。
同偏旁:紗繞約
新舊聯系:島——鳥紗——沙繞——燒、澆
偏旁比較:建——邁迷跡追
3.示范搭橘講解,提示易寫錯的字。
隱茂展省
六.實踐活動:
查找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了解日月潭,爭做"小導游"。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里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贊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
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后看看圖和畫面,再來體會哪里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群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跡也很美。并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群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范品讀意在情激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
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湖,讓學生們想像究竟有一個什么樣的島,把湖分成了日潭和月潭呢?學生們經過嘗試后,雖不得其解,但卻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必竟還是小有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