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1)正確選定直角坐標系。通常選共點力的作用點為坐標原點,坐標軸方向的選擇則應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原則是使坐標軸與盡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兩坐標軸分解的力盡可能少。(2)分別將各個力投影到坐標軸上。那么,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1.什么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合是N。1牛頓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5.實驗室測力的是:彈簧測力計。
6.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彈簧測力計的用法:(1)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2)認清最小刻度和測量范圍;(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測量時彈簧測力計內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⑸觀察讀數(shù)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6)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具體的畫法是:
(1)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有時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學習物理這門課程的時候需要經(jīng)常進行總結并歸納,能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識點。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力學重要知識點總結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初中物理力學重要知識點總結大全
常見的物理量
1、質量:
中學生:50kg;一個雞蛋:50g;一個硬幣5g;
一個蘋果:200g;物理課本:300g;一枚郵票:50mg;
熱水瓶中的水:2Kg;一桶純凈水:19Kg;大象的質量:2~6t;
教室空氣的質量:200Kg。
2、重力:
中學生:500N;雞蛋:0.5N;物理課本重:3N;蘋果:2N。(g=9.8N/kg≈10N/kg)。
3、長度、高度:
中學生身高:1.60m;課桌的高:70~80cm;樓層的高:3m;
大姆指的寬:1cm;鉛筆圓珠筆的長:16cm;一張紙的厚度:70~80μm。
學生步距:50cm;成人正常兩步間距:1.5m;窗玻璃厚度:幾mm。
一元硬幣厚:1mm;課桌長度:60cm;乒乓球直徑:4cm。
4、溫度:
室溫:25℃;夏天室外溫度:37~40℃;洗澡水的溫度:40℃;
人體正常體溫:37℃;鎢的熔點:3400℃。
三、力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
導語: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效果。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參考。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機械運動
1、 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3、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分類:(根據(jù)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 ⑵直線運動
Ⅰ 勻速直線運動:
A、 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
Ⅱ 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