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1.庫侖定律電荷力,萬有引力引場力,好像是孿生兄弟,kQq與r平方比。2.電荷周圍有電場,F比q定義場強。KQ比r2點電荷,U比d是勻強電場。電場強度是矢量,正電荷受力定方向。描繪電場用場線,疏密表示弱和強。那么,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的內容比較多,但涉及的層次都比較淺,屬于物理學知識的初級階段。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有哪些知識點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覺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給更多人哦!
高中物理知識點
1、運動的描述
1.物體模型用質點,忽略形狀和大小;地球公轉當質點,地球自轉要大小。物體位置的變化,準確描述用位移,運動快慢S比t ,a用Δv與t 比。
2.運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簡法,中間時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幾何圖像法,求解運動好方法。自由落體是實例,初速為零a等g.豎直上拋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數,飛行時間上下回,整個過程勻減速。中心時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數;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決定物體動,速度加速度虛昌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減,垂直拐彎莫前沖。
2、力
1.解力學題堡壘堅,受力分析是關鍵;分析受力性質力,根據效果來處理。
2.分析受力要仔細,定量計算七種力;重力有無看提示,根據狀態定彈力;先有彈力后摩擦,相對運動是依據;萬有引力在萬物,電場力存在定無疑; 洛侖茲力安培力,二者實質是統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無力要切記。
3.同一直線定方向,計算結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計算結果給指明;兩力合力小和大,兩個力成q角夾 ,平行四邊形定法;合力大小隨q變 ,只在最大最小間,多力合力合另邊。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高中物理的確難,實用口訣能幫忙。物理公式、規律主要通過理解和運用來記憶,本口訣也要通過理解,發揮韻調特點,能對高中物理重要知識記憶起輔助作用。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
一、運動的`描述
1、物體模型用質點,忽略形狀和大小;地球公轉當質點,地球自轉猛寬要大小。物體位置的變化,準確描述用位移,運動快慢S比t,a用Δv與t比。
2、運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簡法,中間時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幾何圖像法,求解運動好方法。自由落體是實例,初速為零a等g、豎直上拋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數,飛行時間上下回,整個過程勻減速。中心時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數;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決定物體動,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減,垂直拐彎莫前沖。
二、力
1、解力學題堡壘堅,受力分析是關鍵;分析受力性質力,根據效果來處理。
2、分析受力要仔細,定量計算七種力;重力有無看提示,根據狀態定彈力;先有彈力后摩擦,相對運動是依據;萬有引力在萬物,電場力存在定無疑;洛侖茲力安培力,二者實質是統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無力要切記。
高中物理對學生來說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只有對高一高二所學的物理基礎知識牢固掌握和記憶,在高三的總復習階段才能提高物理分數。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租吵薯1
一、質點的運動
(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不外乎要掌握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基礎物理公式,符號定理的掌握。第二個條件是運算能力的快速準確性,而第三個條件便是邏輯思維的鍛煉,學生能夠快速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著自己的思路。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物理的知識點1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質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b.重力的擾備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敗李嫌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只有具有規則幾何外形、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才是其幾何中心;
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作用力;
a.產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生形變產生彈力;
b.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子的收縮方向;
d.在彈性限度內彈力跟形變量成正比;F=Kx
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a.產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或察手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體發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
合力、分力: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為臨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動量、沖量)
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時間、速率、功、功率、路程、電流、磁通量、能量)
直線運動
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者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
(2)在N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則任意第N個力與(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在任意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為零;
高中物理的知識點2
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一物體相對其它物體的位置變化。
高中物理包括哪些知識點?常用的物理公式有哪些?下文我給大家歸納整理的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和公式,供參考!
高中物理知識點及公式總結
一、質點的運動------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豎直上拋運動
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二、質點的運動----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亂宏液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1 沖量與動量(物體的受力與動量的變化)1.動量:p=mv {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 {I:沖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