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二年級下冊數學書內容:1、數據收集整理。2、表內除法(一)。3、圖形的運動(一)。4、表內除法(二)。5、混合運算。6、有余數的除法。7、萬以內數的認識。8、克和千克。9、數學廣角──推理。10、總復習。那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各單扮虛元知識點篇一
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1、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
2、用統計圖表來表示數據的情況。
3、根據統計圖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斷。
4、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后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于,其他讀法不變。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就被除數,除號后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的被除數。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沒陪方法:
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除數=被除數÷商、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內容:
1、數據收集整理。
2、表內除法(一)。
3、圖形的運動(一)。
4、表內除法(二)。
5、混合運算。
6、有余數的除法。
7、萬以內數的認識。
8、克和千克。
9、數學廣角──推理。
10、總復習。
主要學習:
表內乘法和除法,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不進位、退位)含有加、減、乘、除的兩步計算題和括號的認識,也就是簡單的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指睜喚的法則。
簡單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其它的還有統計和初早態步認識,能用一個方格表示5個或10,圖形的簡單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重量單位千克和克等計量單位的簡單認識,所學內容比較簡單。
重點要注意乘法口訣的記憶和應用乘法口訣做簡單唯凱的表內乘除法,兩步計算的運算法則和簡單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篇1
1.平均分的含義:每份分得同樣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來解決平均分問題的。
2.平均分里有兩種情況:
(1)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總數÷份數=每份數
例:24本練習本,平均分給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2)包含除(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幾)把一個數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幾份;用除法計算,總數÷每份數=份數
例:24本練習本,每人4本, 能分給多少人?
列式:
3、除法算式的讀法:從左到右的順序讀,“÷”讀作以,“=”讀作等于,其他數字不變。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被除數÷除數=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數),7是( ),6是( );這個算式讀作( )。
5.一句口訣可以寫四個算式。(乘數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這句口訣解決的算式是( )
A、24÷6= B、4×6=
C、24÷3= D、24÷4=
6、用乘法口訣求商,想:除數×商=被除數。
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
1、軸對稱圖形:沿一悔饑粗條直線對折,兩邊完全重合。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
成軸對稱圖形的漢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豐,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畫,傘,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畝,目,山,單,殺,美,春,品,工,天,網,回,喜,莫,罪,夫,黑,里,亞。
【 #二年級#導語】數學可以訓練你的思維能力,思維方式。當然最重要的是與自己能在社會上生活有關,你想找到好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數學都是有關系的。因此從小的學習十分有必要。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二年級下冊
知識點概括總結
1.表內除法的知識點:
(1)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會根據搜跡型表內乘法,計算簡單的除法。
(2)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3)根據乘除法的意*決一些簡單的乘除法應用題。
(4)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除數×商=被除數
2.除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那幾個數的乘積,就是除法的性質。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數÷除數=商
(2)被除數÷商=除數
(3)除數×商=被除數
5.被除數
除法運算中被另一個數所除的數,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數
6.除數: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后面的數叫做除數。
例:8÷2=4則世猜2為除數。8為被除數。除數不能為0,否則沒有意義。
7.商:在一個除法算式里,被除數÷除數=商+余數,進而推導得出: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并從中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等。以下是我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氏纖橘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后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于,
其他讀法不變。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就被除數,除號后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
三、用 2~6 的乘法口訣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的被除數。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
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除數=被除數÷商、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以上就是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的全部內容,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 1、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2、用統計圖表來表示數據的情況。3、根據統計圖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斷。4、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表格。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一、平均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