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親子游戲?3.數字縱橫格 玩法:選擇一張游戲卡插入格子板,找到同時滿足顏色、數字二維表格的游戲片,放到對應的位置上。可以幫助孩子理解顏色和數量的二維特征。4.紙箱算盤 玩法:紙箱的橫向鏈接珠子,這是一款極具創意的.算盤,那么,數學親子游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于寶寶而言,游戲不僅是放松,也是娛樂,也是成長,那么家長們要把握好寶寶的游戲環節以及在這個期間對于寶寶的培養。
1、2、3、4、5、6、7、8、9、10。好多寶寶到2歲就已經能很流利地從1數到10了,但這只是爸媽們的一個錯覺,我們讓寶寶從1背到10很容易,但在他們面前擺10個物體,叫他一個個數,孩子卻常常數不上來。其實,寶寶并不是真正學會了數數,而是在朗朗上口地背數字。這是因為數學是研究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寶寶數學概念的發展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過程,寶寶在沒有真正理解數概念之前,是無法真正學會數數的。 寶寶的數學智能是指他認識和學習利用各種數量關系、形狀和空間概念的能力。嬰幼兒期是人類數學智能開始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寶寶0-3歲時,就應該引導和啟發他們接近數學、喜歡數學、學習數學了,因為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正是從這樣一些基本的“細胞”開始的。
0-1歲
初為人母,可愛的小寶寶可能會讓媽媽們手忙腳亂。媽媽們可千萬別以為這些小寶寶只會吃喝拉撒,其實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寶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正是感知覺發展迅速的時期,眼睛喜歡看顏色鮮艷的事物,耳朵喜歡聽發出響聲的物品,小手喜歡去摸各種各樣質地的東西。
這篇《一年級數學親子游戲:手指游戲》,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手指游哪盯戲
游戲目的:培養孩子良好的數感,能正確地對10以內的數量做出快速的反應,對以后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學習有較大的幫助。
游戲方法:
1、家長任意報一個10以內的數字,孩子聽到數字后,立刻伸出相應的手指數,一個手指代表1,報6就要伸出六個手指,報8就要伸出八個手指,不能用拇指和食指代表數字八。鼓勵孩子用多種方法表示同一個數字。
2、孩子報數,家長伸手指,讓孩子來評評家長做的對不對,家長偶爾要出錯一兩次,檢查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
備注:在正確的基礎銷緩改上要求孩子越做越快,記錄一分鐘能做的次數,每次虧判做三到五分鐘。
寶寶一出生,甚至還是胎兒的時候,就可以教他認知這個形形色色的世界。當他開始對周圍物質產生好奇,到開始思考,并試圖改變,這就是他在進行數學思維的過程。如果抓住機會,結合生活的各個環節幫助孩子感知數學,那么,對以后寶寶以后的數學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
1.給東西:比大小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的大小不一,可以先拿兩個大小相差比較大的球(比如乒乓球和棒球)讓他玩。他玩的時候,要經常跟他說:這個大,這個小。同時會結合手勢說:爸爸的手大,寶貝的手小。說得多了,他就有了大小的概念。
2.分點心:知道1和許多的纖瞎概念
將點心分成2堆,一邊是一個,另一邊是許多個。指著單獨的一個說:這是一個,你先把這個吃了,這邊還有許多。吃完一個后,再從那一堆里拿一個出來,說同樣的話。一直到后來,只剩下一個的時候,跟他說:只剩下一個了!吃完就沒有啦!很快他就知道了,一個和許多的概念。毀檔空
3.爬樓梯:學數數
寶寶一邊爬樓梯,一邊一起數數.或是在走路的時候,都可以拉著寶寶的手,一邊走,一邊數。一邊讓寶寶知道數字的概念,一邊還增加了活動的樂趣。
4.吃餅干:認形狀
吃餅干的時候,先問寶寶,要吃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還是圓形的啊?讓寶寶自己選擇,然后給他相應的餅干。
兒童學數學的游戲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那么家長該怎么選擇呢?下面推薦的幾種游戲,對于寶寶在數學學習上有很大的幫助。
1、倒述數字
倒述數字要求兒童將大人口授的一串數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來,如口授123時倒述為321。在倒述數字時不容許看寫出來的數字,或自己用毛將口授的數字用筆寫下來。這要求兒童十分注意聽,馬上將數字記憶,同時要用心去想即是通過逆向思維將數字的次序倒著背出來。1987年調查中發現有8.5%的4歲兒童和72.5%的5歲兒童中能倒述2位數;有7.4%的5歲兒童,有74.5%的70個月兒童,有98.5%的76個月時能倒述3位數。1995年發現4歲時有82%人能倒述2位數,有25%人能倒述3位數,還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數。比內L-M量表要求7歲倒述3位,9歲倒述4位,12歲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數。韋氏1950年指出,復述和倒述數字是一種測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會復述5位數和倒述3位數,有90%的可能性診斷為智力低下和記憶缺陷,叢鋒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來完成任何艱苦的工作。
2、倒數察旁數
倒數數就是從大到小倒著數數,如54321。學過用兒歌倒數的兒童從3歲半就能倒數10-1。
難度系數最高的親子游戲-數獨
去年夏天我們有一段隔離時光,無聊塌悄之中我帶孩子玩起數獨,他先是在一旁看,后來也團滲渣要求參與。1-4的組合解題方法過于簡單,因為解題步驟通常只有1—2步,我們直接跳過玩更高難度的1-9組合。
作為一種具有邏輯性的數字填充游戲,數獨只需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輕松玩起來。要求數字在盤面的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宮都不重復。每個數獨的謎底只有唯一答案,題目以及解題的方法卻變幻無窮, 讓人忍不住想不斷深挖其中奧秘。
5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從喊敬1-4的組合玩起,家長可以先講講規則,難度根據孩子的狀態自我調節,家長不需要干涉,到后期還可以親子PK。
網上有很多數獨模板,可以自行打印,但也難免會枯燥,后來我還買了趣味性更強的數獨桌游。
對于6、7歲的孩子來說,解決數獨問題的時間并不重要,數獨對鍛煉大腦幫助太大了,除了專注度、觀察力、推理能力外,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技巧——假設鏈(AIC),表面看上去是“試數”的過程,像是在猜答案,但其實它是一種快速高效的解題思路練習,高中數學的“命題和邏輯”里會用到。
以上就是數學親子游戲的全部內容,1.給東西:比大小 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的大小不一,可以先拿兩個大小相差比較大的球(比如乒乓球和棒球)讓他玩。他玩的時候,要經常跟他說:這個大,這個小。同時會結合手勢說:爸爸的手大,寶貝的手小。說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