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數學的作品大全?生活中的數學10個例子有如下:1、桌子問題:一張方桌,砍掉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2、切豆腐問題: 一塊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成幾塊。3、切西瓜問題:一個西瓜用三刀切七份,吃完剩下八塊皮,如何做到。4、那么,生活與數學的作品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實際生活中用數學的例子很多,例如:
1.自家計算每月電費、孝汪水費。
2.為室內裝修戶測量并計算信慎銷鋪地面用多少地板磚,粉刷四壁和屋頂要購買多少涂料,需多少材料費。
3.植樹節活動中,根據種植面積和樹苗棵數,計算行距、株距。
4.學滑游校操場大約的面積,一件物體(一袋鹽、幾個蘋果、一瓶墨水等)大概的重量,估計人或物的高度等。
5.幫助爸媽計算銀行存款利息
6.外出旅行,幫爸媽設計旅行路線,并計算時間。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學小故事四年級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活中的數學小故事四年級作文 篇1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和媽媽去西緣浴室洗澡,當洗完澡時我們在照鏡子媽媽突然對我說:“女兒,我來考你一個數學問題,看看你會不會?”我張口就說:“好的,沒問題。”媽媽說:“你看到鏡子里面有一面時鐘嗎?現在鏡子里面的時鐘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現在是下午幾時幾分嗎?”
我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我做不出來。”當我回頭看一下掛在墻上的時鐘,現在是下午4:45。媽媽問我現在能分析一下怎么研究這個問題了嗎?媽媽提醒了我一下,鏡子里的鐘面時針與分針和掛在墻上鐘面時針與分針有什么關系呢?這個時候我立即反應過來了,它們是呈左右軸對稱,這正是我最近學習的內容。
洗完澡回到家后,我要求媽媽再出幾個給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為3:30,第二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為9:40。我立即動手在紙上采用對稱法的方法做出了這兩道題目的答案:8:30和2:20。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與生活作文,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篇一:數學與生活作文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在我的數學啟蒙老師鄭征的靈活教導下,我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
其實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與數學息息相關。例如:你去文具店買6本練習本,每本5角錢,一共要用多少錢?42位師生去游樂場游玩,門票每人5元,帶300元夠不夠?家里要裝修估算要用多少塊兒瓷磚?
我在學習了米、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后,就學會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測量身高。我給自己量的身高是146厘米,也可用學過的小數的知識表示為1。46米。我還給爸爸、媽媽量身高,分別量出的數據為175厘米(或1。75米)和165厘米(或1。65米)。我還通過測量我的一步長度,學會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戶外某個運動場的面積。長=一步長度(0。4米)×步數,寬=一步長度(0。4米)×步數,運動場的面積=長×寬。看到家里的正方形地板磚,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邊長是80厘米。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有很多。
1、老家種菜地,需要用鐵絲圍一個長方形,要多長的鐵絲?
這個用的數學實例:長方形周長=(長+寬)x2
量出菜地的長和寬,用數學公式求出周長,就是需要鐵絲的長度。
2、家里面裝修,需要準備多少塊地板磚?
用到的數學實例:家中的地面面積以及一塊地板磚的面積
算出家中的實際用地面積,然后算出地板磚的面積,用家中地面面積除以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就是需要購買的地板磚的塊數。
3、超市的抽獎活動。
用到的數學實例:數學中的概率問題。
通過對概率的計算,超市店家可以自主設置一等獎多少名,二等獎多少名宴拍。
4、去菜市場買菜的問題。
買了一堆東西,結賬的時候,孫蘆往往會遇到找錢這個事情,數學計算能力好的人,可以很快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錢。
5、上學放學路線問題。
用到的數學原型: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問題。雖然很簡單,但也是最則祥帶常見的數學問題。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巧困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后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表,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搜寬局,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后,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鐘,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鐘,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么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鐘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鐘: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后,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后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鐘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算法世讓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以上就是生活與數學的作品大全的全部內容,4、在白色圓紙板上抹上膠水,將粉色圓紙板與之粘牢,作為表盤。5、接著利用彩紙剪出彩色的指針,將其與硬紙板的指針粘牢。6、然后剪出黑色的12個數字,將其與小圓圈紙板粘牢。7、再將12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