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二年級優(yōu)秀數學日記200字 二年級下冊數學日記100字 二年級數學日記10篇簡短 二年級的數學日記50字 二年級數學日記超級簡單
數學日記二年級例文如下:
1.二年級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
今天,爺爺拿出來一張弄臟了的日歷,有些日期看不清了,讓我?guī)退銖澫鹨幌拢?7號是星期幾,因為那天是奶奶的生日。我看了一眼那張日歷,太簡單了,22號是埋畢旁星期六,那么27-22=5,27號不就是星期四,這時爸爸說對了,讓我再用其它的方法試試。
于是我又動起了小腦筋想:2號是星期天,與27號相差了27-2=25天,而一個星期是7天,25÷7=3(周)……4(天),這樣也能得出27號是星期四,對了,爸爸笑了笑說:“你真棒!用任何一個能看清的數字都能推算得出來,生活中的數學隨處可見。”
2.二年級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
今天,老師教了我們“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差不多,都是比的前項與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可不是空穴來風!
16:4的比值是4,那4:1的比值也是4,再仔細觀察一下兩組數。16到4是除以了4,4到1是除以了4,也就是說“16:4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了4”,比值依然是4,那么反過來看4到16是乘了4,1到4是也是乘了4,就說明4:1的前項和后項同時成了4,比值依然是4。
從這一個例子中就可見一斑了,所以,我們才得出了論”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2,0除外,比值不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是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如果前項先乘,后項再乘那就不行了;也一定要是“相同的數”,如果不是相同的數,一個乘3,一個乘4,那就更不行了;當然,0就要除外了!
3.二年級小學生數學日記范文
今天上午第一節(jié)課是數學課,老師要給我們講除法算式。
一位同學在黑板上演示,“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式,她講解了一段時間以后。有一個地方我沒聽懂,于是就舉手站了起來問:”為什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有的時候商是兩位數,有的時候商卻是三位數呢?
這是有一位同學舉手站起來解答:“因為百位上的數比除數小時,商就是兩位數,如果百位上的數比除數大時或者和除數相等時,商就是三位數。
剛開始我和那個同學為此不停得在爭辯著。直到后來,他在黑板上演示了幾個算式,才把我說的心服口服。雖然我輸了,但我弄明白了一個數學問題,也明白了除法算式數陵其中的奧妙了。
【 #二年級#導語】數學日記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了解一些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內容,并根據自己的理解以數學日記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不僅能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而且能發(fā)展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250字六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250字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姑媽一塊逛超市。我一出門先買了1個棒棒糖,大約有2克,付了一元錢,我邊吃邊往大潤發(fā)超市走去。
進了超市,里面真是琳瑯滿目。我要了兩瓶腰果。一瓶320克,兩瓶2×320=640克;我還要了兩袋開心果,一袋200克一袋320克,兩袋共200+320=520克。媽媽還買了好多其他東西、比如:石榴、牙刷、牙膏、紙巾、毛巾、梨、南瓜、哈密瓜、茄子……到收銀臺那一算,哇!你猜多少錢?600多元!沒想到吧!
在回家的路上,姑媽對我說:“琪琪,你現(xiàn)在要好好學習,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問題,只要你用心去琢磨,就會有驚奇的發(fā)現(xiàn)。”我說:“知道了,原來生活真奇妙!”
2.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250字
五一這天,我們去了古城西安。來到西安的東城門,我分辨不清東西南北了。導游姐姐指著我們的影子說:“看看我們的影子,不就可以分辨出方向了嗎?現(xiàn)在是上午,我們的影子應該沖著西面,那哪邊是北面呢?”我心想:影子沖著西,那我就讓我的左手對著西面,那我的前方就是北面,右手方就是東面,我的后面就是南方了!我指著北面對導游姐姐說:“那就是北!對嗎?”導游姐姐說:“真聰明!對了!”接著,導游姐姐講了城墻西面是城里,東面是城外,還講城墻有13.47千米,非常非常的長。另外還給我們講了很多的歷史故事和典故。不知不覺就到了13點10分,我們都忘了吃午飯了!
我們身邊有很多的數學知識,這些知識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數學,并且要好好利用它,讓數學知識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3.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250字
今天,爸爸和我去超市買東西。爸爸給我100元錢,讓我自己買東西。我一聽,高興極了。蘋果一斤三塊錢,爸爸買了4斤,爸爸問‘’多少元。‘'3乘4等于12元。我回答。走到梨那里,我看見上面寫著一斤2塊錢,我買了2斤:2乘2等于4元。我來到奶制品區(qū),一眼看見了我最愛的奶酪。寫著:9元一盒。我想既然來了就買多一點。我拿走了5盒。5乘9等于45元呀。忘了算花了多少錢了。我算了算:12+4+45等于61元。先算12+4等于16元再算16+45等于61元。爸爸聽了說'’呦,算術還可以嘛。‘''’那
當然了。‘’我說。我又到蔬菜區(qū),買了一斤空心菜。2元錢,又買了三斤胡蘿卜3元錢。走到飲品區(qū),我買了一瓶大可樂,一瓶大雪碧,一瓶5元錢2乘5等于10元。好了,我要算算多少錢。61+2+3+10等于76元。還剩幾元。哈哈,我可以去零食區(qū)買零食了。買完零食后,不多不少,正好100元。我一邊吃一邊說‘’這次買東西真有意思。‘'
4.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250字
今天,媽媽帶我去超市購物。
到了超市,媽媽允許我去挑選兩樣我喜歡的玩具,哇!架子上的玩具琳瑯滿目,我都好喜歡呀!但是,我還是選擇了我自己最喜歡的兩樣玩具:一輛坦克和一個變形金剛,一輛坦克的價錢是42元,一個變形金剛的價錢是51元,媽媽給我了100元錢,然后,我拿給售貨員阿姨,阿姨問我應該找多少元?我想了一下,說:“100減42減51等于7元”。阿姨夸我真聰明!媽媽在一旁開心的笑了!
我高興地拿著心愛的玩具回家了!
5.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250字
今天,我和爸爸外出買回來一只飛鏢。回到家里,爸爸把飛鏢掛在墻上,和我一邊玩,一邊教我記分的方法。
這個飛鏢是圓形的,沿著半徑方向分為四個圓圈。中心紅圓圈是100分,第二個綠圓圈是40分,第三個紅綠相間的圓圈是3倍的計分區(qū),第四個紅綠相間的圓圈是2倍的計分區(qū)。最外邊由黑白相間的20個小格組成,每個小格上都對應著一個分數。黑白紅綠四種顏色加上不銹鋼隔條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
飛鏢有六支,一開始,我們并不按照比賽規(guī)則進行,而是每人分別投3支,看誰投的分數最多,從而決定輸贏。爸爸第一支打了20分,第二支打了7分的3倍區(qū),第三支打了18分,怎樣算呢?就是7×3+20+18=59分。玩飛鏢不僅鍛煉了我的口算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還給我?guī)砹嗽S多快樂。我喜歡玩飛鏢。
6.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250字
今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道題:一個九宮格,在里面填上1至9,使九宮格橫、豎、斜加起來都要等于15。一開始,我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只要7、8、9不碰面,5永遠在中間。我又用這個訣竅做了題,果然好做多了,我一下子就做了出來。我是這么做的:先在最中間填上5,在5的上面填9,左面填7;右下角填8;然后我算了算,在5的下面填1,右邊填3;我再在左上角填2,左下角填6;最后在右上角填4,就完成了。我又檢查了一遍,確定我做對了。
這道題看似挺簡單,做起來卻有些難,真有趣呀!
`二義a嘿嘿嘿嘿嘿哈嘿嘿嘿嘿嘿哈,嘿嘿哈哈哈哈哈族巖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嘿哈嘿哈,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嘿嘿嘿嘿嘿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兆或吼吼吼吼吼吼吼棗橋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后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到家后,媽媽吃了棒棒糖的1/4,賣扮塵爸爸吃了棒中禪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還剩下一根,我送給了隔壁的小強哥哥吃。缺唯
6月28日 周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蘆伏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滲嘩帶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日記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數學日記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后,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fā)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叢蘆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數學日記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fā)現(xiàn)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參考資料:我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