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資料?1.《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本詩的作者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讓我們認識了活潑頑皮的花牛。2.《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詩人劉大白。該詩描繪了秋天(季節)黃昏(時間)江邊(地點)的美麗景色,流露出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3.著名詩人劉大白的《秋晚的江上》,短短七句詩,描繪了鳥兒、斜陽、蘆葦等景物,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那么,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資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背景:《觀潮》課文全文描寫了農歷八月十八觀潮日錢塘江觀潮的壯觀場面。
作者:觀潮課文內容選自趙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錢塘潮》。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擴展資料:
《觀潮》在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形容、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情狀和聲威,還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了大潮的奇特。這樣直接描寫和間接烘托將錢塘秋潮這一天下奇觀,生動形象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觀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經典作品,節選自《武林舊事》第三卷。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將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織在一起,用十分精練的筆墨,分四段描繪出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的英姿颯爽和觀潮人群的驚嘆不已,使讀者身歷其境。
層次結構:
第一段寫海潮的雄偉壯觀。
第二段寫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
第三段寫弄潮健兒的英姿。
第四段寫觀潮人數之多。
《觀潮》的內容及語言描寫的特點:
本文雖只有二百多字,卻寫出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術以及觀潮的盛況,自然美、人情美交織在一起,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人受到美的陶冶。
作者是趙宗成、朱明元。
背景是寫作者興致勃勃地來到錢塘江邊,他被眼前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的場面深深震撼著,他仿佛看到了大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巧妙結合...觀潮結束后。
他回想起洶涌的潮水發出滔天巨響、岸邊的看潮的人群齊聲驚嘆,他的內心以為那震撼人心的場景深深觸動......終于,他再也不能忍受內心的平靜,一定要把這壯觀場面記錄下來!于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觀潮》
作品別名 《喜看今日錢塘潮》
創作年代 現代
作品出處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作者趙宗成、朱明元
課文原文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農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鎮海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此文講的是作者與朋友們在“鳥的天堂”,看了數不清的鳥,心里戀戀不舍,在此文中,作者以清新流暢之筆,發掘和描繪了自然勝景之美,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情思,創造出一種清麗悠遠的意境。
擴展資料:
一、準確傳神,生動形象
巴金善于運用確切的詞語,描繪事物的性質、狀貌,恰到好處地抒情表意。在表現榕樹生命力之美時,這樣寫道“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里如果去掉“似乎”變成寫實,就顯得不真實了;如果換成“我覺得”就把感覺和景物截然分開,語氣平淡。
第二次去看榕樹,寫群鳥嬉戲,“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極言場面之廣大。從聽覺寫“聲”,從視覺寫“影”,寫影比寫鳥本身更能體現當時的熱鬧紛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撲翅膀”。充分寫出形態的多種多樣,生動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二、節奏明快,情深意厚
《鳥的天堂》全文節奏鮮明,聲音鏗鏘,自然流暢,瑯瑯上口。課文開頭多用短句,簡潔明快,令人漸入佳境。寫靜態的榕樹,情深意厚,耐人尋味。寫群鳥嬉戲,以詞為句,長短錯落,生動熱鬧,給人以急促的動感。
主要內容是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游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美麗的大榕樹和群鳥歡鬧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贊美。
《鳥的天堂》是現代作家巴金于1933年創作的散文。此文講的是作者與朋友們在“鳥的天堂”,看了數不清的鳥,心里戀戀不舍,在此文中,作者以清新流暢之筆,發掘和描繪了自然勝景之美,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情思,創造出一種清麗悠遠的意境。
擴展資料:
鳥的天堂主題思想
在這篇散文中,作者以精巧縝密的藝術構思和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奇特幽美、別具洞天的“鳥的天堂”的畫卷。同時,此文細膩的描繪中,透露出一種濃郁的自然氣息,抒發著一顆寧靜悠遠的心,使人讀了有一種感情上的解放。三十年代初,人心趨向返歸自然。遠離市聲,獨處幽境的鳥兒,正是作者一種熱愛自然的心境寫照。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鳥的天堂
四年級上冊語文書第24課延安我把你追尋的資料:
作者介紹:
祁念曾,出生于1946年12月,筆名祁星,漢族,河南洛陽人,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共黨員。
曾任《紅旗》雜志社記者,陜西某高校中文系副教授,《惠州晚報》總編輯,現任深圳商報社新聞研究室主任、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學生時代,曾以《大學生進行曲》、《校園的路》等詩歌作品傳誦一時。
近年來,出版詩集《人生之戀》、《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紅燭之歌》、《藝術家的腳步》,長篇報告文學《千秋業》,論文集《新時期文學》、《新聞探索與實踐》等。
作品曾多次獲獎,并入選《中國新詩選》、《朗誦詩選》、《新時期詩歌選萃》《名家欣賞》和全國統編的語文課本。其中,《 延安,我把你追尋》入選2009年長春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與鄂教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
1963年至1968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生,1969年至1980年陜西省寶雞鏟車廠新聞干事,1981年至1991年陜西省寶雞教育學院副教授,1992年至1993年廣東惠州晚報總編輯,1993年至1996年深圳市深圳晚報總編室主任,1996年至2002年深圳市深圳商報新聞研究室主任,高級編輯、教授。
以上就是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資料的全部內容,一、四年級語言上冊內容 1、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2、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