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生活中用到數學小知識的事情 數學小知識100條 數學50個小知識 數學趣味小知識10篇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1. 生活中的數學常識
生活中的數學常識1.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后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表,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后,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鐘,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鐘,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么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鐘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鐘: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后,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迅明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后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鐘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算法是正確的??磥?,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2.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在生活中。
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后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表,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拆鋒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后,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
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鐘,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鐘,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么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鐘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鐘: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后,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后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鐘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算法是正確的??磥?,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
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
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3.淺談旅昌晌如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由此可見,讓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并且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是十分必要的.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我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把計算和解決問題相結合1.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性的一部分知識.但是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單純的計算枯燥無味,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我特別注意在進行計算教學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例如在教學了加減法時,我讓學生自己去收集生活中購物時的數據,結果學生在日常購物時特別用心,了解商品的價格,付錢時的情況.在課堂上出示學生自己搜集的素材編寫的應用題時,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在掌握了計算的同時,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身邊.。
4.【《數學日記》要生活中的要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數學日記一 6月28日 周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數學日記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數學日記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后,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數學日記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5.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運用你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
今天,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生活中的圓。 什么叫做生活中的圓,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關于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還有圓的對稱軸之類的東西,也就是圓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應用到圓的周長,只要認真觀察,就肯定能發現的。據我所知,車輪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時鐘的分針針尖走過的路線是鐘面的周長;圓形餐桌圍的花布邊的長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長;人們經常戴在手上的手鐲也含有圓的周長的知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圓面積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會觀察,圓桌的大小也就是圓桌的面積;時針掃過的面的大小也就是這個鐘的面積;還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見,那就是用繩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圍,也就是求圓的面積。 還有,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通過學習圓,更加地讓我了解了圓在生活中的用處,使我懂得了更多物品的計算方法,使我受益匪淺。
1. 0的由來:0雖然是第一個自然數,但是它的出現比“1、2、3、4、5”這些數晚得多,更不可思議的是,它從印度傳入歐洲時,一點兒也不受歡迎,羅馬教皇認為上帝創造的數字里沒有0這個怪物,于是,0便被羅馬教皇“封殺”了。但由于0在數學運算上的便利性,最終還是得到了廣泛傳播。
2.“猴年馬月”是何時?
“猴年馬月”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是一件事情遙遙無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實現,泛指不可知的年月。其實在干支紀年中,“猴年馬月”是一個確定的時間段,它每隔十二年出現一次,比如 2016 年和 2028 年的農歷五月都是“猴年馬月”。
3.身份證號碼的含意:身份證號碼的前 6 位數字代表我們戶口的所在地,其中第 1 位數字表示地區,比如 1 代表華北,2 代表東北等 ;第 2 位數字表示戶籍地所在的直轄市、省、自治區在該地區中的排位,比如在華北地區,1 代表北京市,2 代表天津市 ;第 3 ,4 位數字則為地市級政府的代碼 ;第 5 ,6 位數字為縣、區級政府的代碼。身份證號碼第 7 位到第 14 位數字表示出生的年(第 7 位到第10 位)、月(第 11,12 位)、日(第 13,14 位)。同一個區(縣),遇到同年同月同日生這種情況時,就用身份證號碼的第 15 位、第 16 位、第 17 位數字加以區分,我們稱之為順序碼。順序碼是對同一地區、相同生日的人編定的順序號。
4.為什么許多比賽計算成績的時候會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
這就聯系到關于平均數的問題。平均數是用來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但在個別背景下,它并不能真實地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人說自己“被平均”了,就屬于這種情形。比如,張村有10 戶人家,人螞鋒均資產100 萬。其實村里有個漏物鏈張千萬,剩下9 戶都是窮光蛋。這就是典型的“被平均”的例子。所以在很多比賽中,為了使參賽者的得分更加客觀、公正,一般是計算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之后的平均分,這樣做可以過濾掉較為極端的分數,更真實地反返孫映數據的集中趨勢。
以上內容摘自《數學真逗》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例子有如下:
1、桌子問題:一張方桌,砍掉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
2、切豆腐問題: 一塊豆腐切三消手刀,最多能切成幾塊。
3、切西瓜問題:一個西瓜用三刀切七份,吃完剩下八塊皮,如何做到。
4、竹竿問題:5米長的竹竿能不能通過一米高的門。
5、紙盒問題:邊長一米的方盒子能不能容下一米五的木棍。
6、時鐘問題:經過12小時,時鐘和分針重復多少次。
7、折紙問題:一張1毫米厚的紙,對折1000次,厚度有多高。
8、烙餅問題:烙一張餅用兩分鐘,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鐘,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么烙三汪指張餅最少用幾分鐘。
9、學校操場大約的面積,一件物體(一袋困橋配鹽、幾個蘋果、一瓶墨水等)大概的重量,估計人或物的高度等。
10、為室內裝修戶測量并計算鋪地面用多少地板磚,粉刷四壁和屋頂要購買多少涂料,需多少材料費。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如下:
一、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后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符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二、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于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伏昌神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F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三、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是一種拓撲學結構,它只有一個面和一個邊界??梢杂靡桓垪l扭轉成180度后,兩頭再粘接起來,就形成了莫比烏斯環。
莫缺虧比烏斯環沿著中線剪開,第一次,可以得到一個更大的環;第二次及以后,每次都會得到兩個互相嵌套的環。中間永遠不會斷迅掘開,這也是莫比烏斯環的神奇之處。
四、克萊因瓶
在1882年,著名數學家菲利克斯·克萊因發現了后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瓶子”:克萊因瓶??巳R因瓶就像是一個瓶子,但是它沒有瓶底,它的瓶頸被拉長,然后似乎是穿過了瓶壁,最后瓶頸和瓶底圈連在了一起。有趣的是,如果把克萊因瓶沿著它的對稱線切下去,竟會得到兩個莫比烏斯環。
五、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提出者是畢達哥拉斯。
有一次,畢達哥拉斯路過鐵匠作坊,被叮叮當當的打鐵聲迷住了。為了揭開這些聲音的秘密,他測量了鐵錘和鐵砧的尺寸,發現它們存在著十分和諧的比例關系?;丶液?,他取出一根線,分為兩段,反復比較,最后認定1:0.618的比例最為優美。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
1、風扇的扇葉繞著中心旋轉:過一點有無數條直線。
2、三角形的支架: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3、四邊形的推拉門: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
4、速度、時間、路程枝租三者的函數關系。
5、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6、買彩票是否能中獎,概率問題。
7、風箏飛翔平穩局搭蘆是軸對稱圖形桐帶的性質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