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歷史上知名的人物有?1、春秋時期有:齊國大夫晏嬰;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孔子;他的學生曾子;兵家孫武。2、戰國時期有:名醫扁鵲;哲學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建筑工匠魯班;圍棋名手弈秋;孫臏;思想家、那么,齊國歷史上知名的人物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齊國:
今山東省東北部,面臨大海,是周王朝開國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國。都城設在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1管仲(本人不是齊國人,在齊國做官,衛國人)
管仲( ?-公元前645年衫帆),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潁上縣人。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
2晏嬰,又稱晏子,字仲,謚平,春秋時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生年不詳,卒于公元前500年。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是繼管仲之后,齊國的名相,也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3越石父不領贖身情
越石父:春秋時齊國人。是個賢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開乘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室,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說:“我即使說不上善良寬厚,也總算幫助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您為什么這么快就要求絕交呢?”越石父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會得到伸張。當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受到感動而醒悟,把我贖買出來,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還不如在囚禁之中”。
1、管仲拜相
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為支持糾繼位,管仲曾以箭射小白,小白詐死,提前回國繼位,成為歷史上赫赫鋒察有名的齊桓公。小白做了國君,鮑叔牙舉薦管仲。
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
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齊國的霸業,而齊桓公也成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個霸主。
2、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銀豎茄大軍去救燕國。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
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么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
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纖悶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里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3、田忌賽馬
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勸說齊國使者。
1、二桃殺三士這個成語來源于《晏子春秋.諫下二》,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 有一天,晏子從他們身旁經過時,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這三個人卻不起來,對晏子非常失禮。對此,缺行晏子極為生氣,便去進見景公,說:“我聽說,賢能的君王蓄養的勇士,對內可以禁止暴亂,對外可以威懾敵人,上面贊揚他們的功勞,下面佩服他們的勇氣,所以使他們有尊貴的地位,優厚的奉祿。而現在君王所蓄養的勇士,對上沒有君臣之禮,對下也不講究長幼之倫,對內不能禁止暴亂,對外不能威懾敵人,這些是禍國殃民之人,不如趕快除掉他們。”景公說:“這三個人力氣大,與他們硬拼,恐怕拼不過他們,暗中刺殺,恐怕又刺不中。”晏子說:“這些人雖然力大好斗,不懼強敵,但不講究長幼之禮。”于是便乘機請景公派人賞賜他們兩個桃子,對他們說道:“你們三個人就按功勞大小去分吃這兩個桃子吧!” 公孫接仰天長嘆說:“晏子果真是位聰明人。他讓景公叫我們按功勞大小分配桃子。我們不接受桃子,就是不勇敢;可接受桃子,卻又人多桃少,這就只有按功勞大小來分吃桃子。我第一次打敗了野豬,第二次又打敗了母老虎。像我這樣功勞,可以吃桃子,而不用和別人共吃一個。”于是,他拿起了一個桃子站起來了。
1、春秋時期有:齊國大夫晏嬰;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孔子;他的學生曾子;兵家孫武。
2、戰國時期有:名醫扁鵲;哲學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建筑工匠魯班;圍棋名手弈秋;帆差纖孫臏;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學孟子;思想家梁赤。
3、漢代有:醫學家淳于意,其女兒使廢肉刑的緹縈;水利家寬;西漢今文《尚書》的最早傳授者伏生;文學家東方朔;韋玄成;孔融;王粲;劉楨;經學家匡衡;鄭玄;農學家汜勝之;哲學家仲長統;天文學家劉洪。
4、三國時期有:政治家諸葛亮;經學家、訓詁學家、鄭玄弟子孫炎。
5、晉代有:數學家張邱建;文學家羊祜;左思;玄學家王弼;書法家王羲之。
6、南北朝有:無神論思想家、天文學家何承天;詩人顏延之;文學家鮑照;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文學家溫子升;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顏之推;名醫徐叔向;醫學家王叔和;史學有崔鴻;農學家賈思勰。
7、隋朝有:畫家展子虔。
8、唐朝有:天文歷算學家崔善為;詩人儲光羲;文學家段成式。
9、宋朝有:學者胡旦;文學家王禹;晁補之;學者、文學家石介;醫學家錢乙;成無己;女詞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
10、金代有:歷算學家張行簡;水利家王居卿;圍棋名手劉仲甫;古代建橋工程專家王辟之;畫家張擇端;金石學家趙明誠;畫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處機;金末史學家孔元措;金代史學家、書法家黨懷英;詞人、學者周密。
孔子、孟子,墨子,晏嬰,姜太公,管仲,孫武,孫臏,諸葛亮,戚繼光,蒲松齡,范仲淹,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王羲之,王獻之,鄭板橋,顏真卿,劉墉,劉統勛,扁鵲,賈思勰,魯班,閔子騫,董永,季羨林,臧克家,老舍,孔繁森,鄧恩銘,王盡美,丁肇中。
晏嬰是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空伍手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于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善于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敘錄斗嫌,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論。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 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以上就是齊國歷史上知名的人物有的全部內容,1、齊桓公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與晉文公并稱“齊桓晉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齊桓公時代國力富庶強盛,當時的人們為更好的紀念太公望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