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歷史

三國歷史,三國的真實歷史簡介

  • 歷史
  • 2023-05-27
目錄
  • 三國歷史常識100題
  • 呂布死后誰占了貂蟬
  • 三國時期死得最慘的美女
  • 三國簡史一看就明白
  • 三國歷史文化

  • 三國歷史常識100題

    公元184年,黃巾起蔽逗義爆發,東漢朝廷涂崩瓦譽碧解,后來太監弄權,董卓入京,各地群起討伐,形成割劇,曹操官渡之戰統一北方,但赤壁之戰受挫,三國之勢逐漸宏虛賣形成,后司馬氏架空曹魏,吞并蜀漢,篡魏滅吳,建立晉,三國結束

    呂布死后誰占了貂蟬

    三國(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說),是中國歷史上東漢與西晉之間的分裂對峙時期,有曹魏(魏國)、蜀漢(蜀國)、東吳(吳國)三個政桐搜權。三國時代波瀾壯闊,充滿生局高歷機,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詩詞中有大量三國內容。元明清時期,三國事跡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常見話題。晉代陳壽所作史書《三國志》,頗有參考價值。明代羅貫中以三國歷史為藍本,編撰《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念遲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世界各地。

    三國時期死得最慘的美女

    指東漢后魏、蜀、吳三國。

    拓展資料

    一、魏國

    魏國(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旦圓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后世史家多稱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稱作“后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并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號為“魏”。

    二、蜀國

    蜀漢(221年5月15日[1]—263年),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云、貴,西達緬甸東部。

    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陜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笑遲孝歷二帝,四十三年。

    三、吳國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于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于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59年)。魏黃初年間,孫權名義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吳王。黃龍元年(229年)5月23日,孫權在武碰稿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隨后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三國簡史一看就明白

    黃巾之亂

    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之亂,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漢靈帝派皇甫嵩、盧植及朱儁等率中央軍壓制,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最后黃巾軍的主力雖然很快被擊潰,不過余部仍然散布各黃巾之亂

    地。隨著各地山賊土匪陸續出現,漢朝的中央軍精疲力竭,188年漢靈帝采納劉焉的建議,將負責監察各郡的刺史賦予兼有地方軍政權力,以加強對各郡的控管,并且將部分刺史升為州牧,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這措施使得州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雖有利于鎮壓各地叛亂,但當朝廷發生內亂后,掌握地方權力的州牧及刺史紛紛割據一方,不再受朝禪歲廷節制。例如益州牧劉焉為了割據巴蜀,借由五斗米道首領張魯占領漢中,切斷與關中朝廷的關系。東漢為解決黃巾之亂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不斷衰弱下,反而開啟群雄割據的局面。 188年漢靈帝駕崩,戚宦之爭又起?;鹿馘看T等意圖殺害外戚大將軍何進,改立太子劉辯弟陳留王劉協。漢少帝劉辯順利繼立后,何進又與袁紹等士大夫企圖去除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進還令涼州董卓、并州丁原帶兵增援?;鹿賯兿劝l制人,在董卓軍到達洛陽前殺死何進。而袁紹則以為何進報仇為名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雖然困擾東漢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爭就此終結,卻也方便了率軍入都城的董卓順勢奪取朝政大權。

    董卓亂政

    董卓為了奪權,開始鏟除反對者,手段殘暴,引起了諸多不滿。他促使呂布殺死掌管都城禁衛的丁原奪得其軍隊,袁紹及曹操等原先掌握過兵權的將領紛紛逃離首都洛陽。最后董卓廢除并殺死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190年,東郡太守橋瑁詐稱以京師三公之名向各地發檄文,陳述董卓的惡行,聯絡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討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軍加入,群雄并起,共推袁紹為盟主,史稱“關東軍”。董卓為了回避其鋒芒,于是挾持漢獻帝、強遷居民,遷都到長安,并火燒舊都洛陽。其間,關東聯軍只有孫堅、曹操二人真正出兵與董卓對戰,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關東軍也隨之解散。此后,群雄紛紛割據一方,互相攻擊。董卓遷都后,自封為太師,繼續掌控朝政。 192年董卓最后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呂布等合謀刺殺,其族人亦被屠滅殆盡。不久董卓屬下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長安,殺死王允,呂布兵敗逃亡,李傕等人挾持漢獻帝,專政四年。其間涼州馬騰與韓遂等也率軍逼近長安。李傕派郭汜、樊稠及侄子李利于長平觀擊敗馬騰等人。195年,由于李傕與郭汜等人內部不和,發生內斗,分別挾持獻帝與大臣,長安陷入一片戰亂。7月,漢獻帝離開長安,開始東歸洛陽。李傕與郭汜等人又聯合起來,追擊獻帝。而后漢獻帝派人與李傕、郭汜講和才停止追擊。196年獻帝輾轉流亡,回到已成廢墟的舊都洛陽,隨后被曹操迎奉到許都。隔年,郭汜被自己的部將伍習殺死。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領段煨等關中諸將討伐李傕,李傕被誅殺,至此關中初定。

    群雄割據

    討伐董卓之戰結束后,各地方軍閥對東漢皇帝政權已不加理會,轉而發展各自的勢力。原董卓部下張濟因軍中缺糧,途徑荊州南陽掠奪,在攻打穰城時戰死。其軍隊由侄子張繡繼承后,反被荊州牧劉表安置在宛城,聯手抵御曹操。孫堅在攻打劉表據有的襄陽時戰死,其子孫策投奔袁術后向他借兵,帶領孫堅舊部于196年到199年間在江東四處征戰。最后孫策獨領江東,與劉表對峙,并等待時機北上中原。197年袁術于壽春稱帝,國號“成”,最后被曹操及劉備攻滅。194年禪襲李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子劉璋接任,與漢中的張魯決裂,兩方對峙。馬騰、韓遂等人則于涼州、雍州一帶各自發展勢力。公孫瓚擊敗劉虞后雄踞幽州,最后被袁紹滅亡。東遷的呂布先是奪取曹操的兗州,被擊敗后先附劉備,接著奪其領地徐州,最后被曹操于下邳抓獲處死。劉備繼任病故的陶謙成為徐州牧,但先后因呂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不得不依附河北袁紹,后又逃到汝南試圖建立勢力。 此時期賀遲各勢力中成績最突出的是袁紹與曹操,袁紹先用計占據韓馥的冀州,繼而打敗田楷、臧洪、公孫瓚等人,掌握青、冀、幽、并四州,雄霸河北,氣勢強勁。曹操四處征戰,收編黃巾軍余部男女老少三十萬人,擇其精銳組成了著名的“青州軍”,幾經轉折,控制了兗州。曹操奉立東逃的獻帝于許昌后,借由朝廷名義來討伐各地群雄;先后破袁術、滅呂布、降張繡、逐劉備。勢力發展成兗、豫、徐三州、部分司隸、雍州等中原地區。由于袁曹雙方的勢力持續壯大,最后發生了決戰。公元200年曹操通過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又通過幾年時間,消滅了袁紹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的勢力。通過北征烏丸以及平定遼東公孫康,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三國鼎立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后,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于赤壁,迫使曹軍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用了很長時間,最終攻克南郡。孫權為向劉備示好,將其妹嫁給劉備。而孫權為拓展勢力,占據了交州。其后,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魯肅接替其位,并將南郡借給劉備。而曹操在南方戰爭失敗,轉移向西發展,曹操欲進攻漢中張魯,西涼諸軍閥疑其將攻擊自己,在211年起兵,共推馬超、韓遂為首領,曹操率軍鎮壓,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軍襲殺關羽,占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222年,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崩于白帝城。之后不久, 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263年,魏國丞相司馬昭派鐘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魏軍被擋于劍閣前,鄧艾避開姜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后主劉禪投降,蜀漢被魏所滅。

    三分歸晉

    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司馬炎稱帝后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羊祜廣施恩惠,采用“各保分界,無求細利”的方針,使荊州百姓的民心被動搖。然而,當西陵太守步闡叛降西晉、羊祜率軍南下支援之際,陸抗仍擊退晉軍并瓦解叛軍,成功的守住荊州地區。嶺南地區亦發生兩次叛亂,在264年孫皓即位后,交州(約今廣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后吳軍意圖奪回但被晉將毛炅擊敗。269年孫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陸海兩路會師合浦,至271年方奪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屬郭馬于廣州(約今廣東省及廣西?。┡炎?,孫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圍剿方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征,吳國岌岌可危。 孫吳重臣陸凱及陸抗相繼去世后,晉將羊祜提議伐吳,但遭賈充反對而作罷。279年西北之亂始平,王濬、杜預上書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荀勖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后司馬炎決定于該年十一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伷軍多路并進。280年一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孫震渡江抵御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十五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

    三國歷史文化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絕迅輪時期,分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昌枝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所統治地區居于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至此三國鼎立格局正式形成。

    此后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并信戰,蜀漢滅亡。兩年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

    公元280年5月1日,孫吳亡于西晉,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中國歷史進入晉朝時期。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无码激情做a爰片毛片AV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