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歷史學院?350分。從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2年南大復試線已公布,其中歷史學復試線:總分350,第1門50,第2門50,第3門180。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前身溯源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師范學堂國史科。2014年12月撤銷歷史學系建制,那么,南大歷史學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個人背景介紹
首先先介紹一下我的個人情況:我本科專業(yè)為社會學,2020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2021年春決定報考南京大學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初試成績401分(其中政治73分,英語一77分,中國史基礎251分),排名第一。復試成績在近現(xiàn)代史方向排名第二,最終總成績在近現(xiàn)代史方向排名第一。
我其實是比同一屆的同學晚了兩屆參加考研的,這主要是因為在本科期間我計劃出國留學攻讀社會學或東亞研究方向,但因為疫情的原因(以及offer不滿意),最終放棄出國。
畢業(yè)之后我在南京一所教育培訓機構(gòu)工作了幾個月,雖然工作環(huán)境和工資都令人滿意,但我感覺自己還是更希望繼續(xù)讀書。權(quán)衡之下,我決定在國內(nèi)考研。
選擇南京大學的中國史方向主要是因為自己長久以來對歷史的興趣和對南大的向往。具體說來,歷史其實是我比較擅長的一門學科,在本科期間我也對歷史研究專著有簡單的涉獵(專著的入門應該是呂思勉的《中國通史》)。
而南大作為華五之一的頂尖985和中國史專業(yè)實力頂尖的高校,一直都是在隔壁南師的我的夢想。鑒于2021年南大中古史恐怖的錄取人數(shù)(只錄取3人,相比之下中近史錄了6人)和考試范圍(中國古代史+近代史一起考察,不再細分),我決定報考近現(xiàn)代史方向。
350分。
從知簡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2年南大復試線已公布,其中歷史學復試線:總分350,第1門50,第2門50,第3門180。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前身溯源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師范學堂國史科。2014年12月撤銷歷史學系建制,成立南京大學搭肢褲歷史學院,下設中國歷史系、饑李世界歷史系、考古文物系、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邊政研究所。
南京大學有南京大學文學院、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南京大學現(xiàn)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南京大學商學院、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京大學法學院。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南京大學環(huán)境學院、南京大學醫(yī)學院、南京大學學院、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南京大學大學外語部、南京大學體育部。
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南京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院、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南京大學能源科學研究院、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南京大學金緩纖孝陵學院等學院。
教學建設
南京大學曾經(jīng)首倡“教學法”,率先實行“學分豎源制”和“選科制”。首開“女禁”,實行“男女同校”,引領中國風氣之先。發(fā)起成立了中國最早的教師節(jié)。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yè)20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5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6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0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0人、國家十一五精品教材17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5個,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706項。
中國史是以探討中國社會進程及其規(guī)律為要旨的綜合性學科,它與哲學、政治學、民族學、考古學、社會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和經(jīng)濟學等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考研報考南京大學中國史的同學們初試和復試具體的備考方法是什么?下面跟隨獵考考研一起來詳細看一下吧~》》各院校中國史考研初試和復試備考方法詳細匯總
南京大學院校簡介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高校 [93] ,位列“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一)初試
1、中國史碩士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教育;(201)英語一/(203)日語/(202)俄語;(675)中國史基礎
2、中國史碩士研究方向以及招生人數(shù):
學院研究方向擬招生人數(shù)(010)歷史學院(01)先秦社會與歷史文化15 (02)秦漢史15 (03)魏晉南北朝史15 (04)民族學15 (05)元史15 (06)明清史15 (07)歷史地理與地名學15 (08)中外關系史15 (09)海洋史與海圖史15 (10)中國思想史15 (11)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史15 (12)中華民國史15 (13)中國近現(xiàn)代經(jīng)濟史15 (14)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史15 (15)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15 (16)當代中國研究15 (17)臺港澳事務153、中國史碩士分數(shù)線:
近幾年分數(shù)線匯總南京大學最棚斗侍新考研復試分數(shù)線查看詳情南京大學2021年考研復試分數(shù)線查看詳情南京大學2023年考研復試分數(shù)線查看詳情4、南京大學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關注南京大學中國史碩士考研報考條件、報考日程、聯(lián)系方式、銷返學制、費用 | 考研有哪些專業(yè)招生、各招多少人、考哪些科目等事項:詳見南京大學
5、南京大學考研大綱:
關注南京大學考試范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jié)構(gòu)等信息:詳見南京大學
(二)復試
1.復試公告
考研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jié)考鏈吵研考點內(nèi)容、不清楚考研報名當?shù)卣撸c擊底部咨詢,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一、學校歷史
南京枝舉李大學創(chuàng)始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jīng)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猛遲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與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
二、師資力量
南京大學擁有一支高素質(zhì)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家級領軍人才327人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8人。
三、學術研究
截至2023年4月,南京大學擁有1個國家實驗室(籌備中),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1個國家應用數(shù)學中心,1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答差研究站,2個國家級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以上就是南大歷史學院的全部內(nèi)容,可以招收。李玉,1968年生,山西省山陰縣人,歷史學博士。2000年4月被評為副教授,2007年12月被聘為教授,2008年5月被評為博士生導師可以招收博士學生。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前身為1902年建立的三江師范學堂國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