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七年級上冊語文必考題 七年級數學上冊試卷 政治七年級上冊期末試卷 七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生物試卷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序號填入下面的方框內,每小題1分,共1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選項念前
1、十一長假,小聰參觀了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遺址,他去的是
A、陜西省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2、下列選項不屬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A、保留猿的特點 B、使用打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采集和狩獵
3、很多人愛吃米飯,水稻種植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下列哪個地方的居民最早吃到米飯
A、北京周口B、陜西半坡村C、山東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4、2005年,宋楚瑜先生率領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祭拜黃帝陵。與黃帝一起被奉為中華鄭渣民族“人文始祖”的傳說時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堯D、舜
5、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別是
A、啟、桀 B、桀、紂 C、湯、桀D、湯、紂
6、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反映了西周
A、實行禪讓制 B、實行分封制 C、確立世襲制D、推行郡縣制
7、在西周社會中,工匠屬于
A、國王 B、奴隸 C、平民D、貴族
8、“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時期的歷史現象
A、西周 B、春秋 C、戰國D、秦朝
9、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
A、煮鹽業的興盛 B、紡織業的進步
C、鐵器的廣泛應用 D、奴隸主轉化為奴隸
10、作家余秋雨曾寫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涓涓清流。“修筑”這個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B、李冰C、商鞅 D、漢武帝
11、氏族聚落時期人們最主要的生產活動是
A、狩獵B、采集C、農耕 D、游牧
12、禪讓制度的依據是
A、財產B、武力C、才能 D、門第
13、公元前16世紀比公元前21世紀( )
A、晚500年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14、郭沫若說:“一片甲骨驚天下。”主要因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15、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龍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國人善于想象 B、華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
C、中華民族的銳意進取精神 D、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傳統
16、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的起止時間是( )
A、公元前475年—公元前喊高悄221年B、公元前472年—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473年—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474年—公元前221年
二、非選擇題(17題13分、18題8分、19題13分)
17、(1)列舉春秋時五位著名霸主(5分)
(2)“退避三舍”表現了 信守諾言; 敢于問鼎中原,大有取代天子之勢; 不忘戰敗恥辱,臥薪嘗膽; 穩定內政之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他們最終成就各自的霸業。(4分)
(3)“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數量的變化是因為:戰國初年,國分裂為、 、三個國家。(4分)
18、某校初一年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受到諸子百家思想的影響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分別說出以下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張可能受到哪個學派的影響,并分別說出這些學派的代表人物。(8分)(1)張老師認為管理班級應該尊重學生的特點,順應自然,不可過多干涉學生的言行。
(2)王老師主張制定嚴厲的班規,然后學生絕對服從老師的管理和紀律的約束。
(3)李老師認為老師要愛惜學生,主張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來感化學生。
(4)趙老師認為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要互助互愛,反對同學中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行為。
19、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壞井田、開阡陌,準許土地自由買賣。”
引自《漢書》
材料二“努力種田織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戰爭中立下軍功的人按功勞大小封爵、授田、財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貴族的特權。”
引自岳麓書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商鞅變法的內容(不得照抄原文)和時間。(4分)
(2)在當時的背景下,秦國的貴族、新興地主階級、平民各自對商鞅變法持何種態度?請說明理由。(6分)
(3)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么?(3分)
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初一年級歷史期中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
1C 2C 3D 4A 5B 6B 7C 8C 9C 10B 11C
12C 13A 14C 15B 16A
二非選擇題
17(1)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5分)
(2)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齊桓公(4分)
(3)晉,韓趙魏(可顛倒)(4分)
18(1)道家,莊子(2)法家,韓非子
(3)儒家,孔子(4)墨家,墨子(各1分)
19(1)承認土地私有,獎勵生產,獎勵軍功,公元前356年(4分)
(2)貴族反對,因為變法廢除了貴族特權;新興地主階級支持,因為變法確立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土地私有權;平民擁護,因為變法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6分)
(3)成功的(1分)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后兼并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變法目的已達到,所以是成功的。(2分)
一、單項選擇題:請在正確答案下劃橫線
1、中國境內最早的居民是:
A山頂洞人 B北京人C藍田人D元謀人
2、下列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中,已經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C山頂洞人 D藍田人
3、下列關于北京人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A、生活在距今70-20萬年 B、會人工取火
C、過著群居生活D、能制造和使用
4、下列原始人類中,已經掌握磨制技術的是:
①北京人 ②元謀人 ③山頂洞人 ④河姆渡居民 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D、②③④⑤
5、下列朝代更替順序正確的是:
A、夏-商-東周-西周 B、夏-西周-東周-商
C、夏-商-西周-東周D、商-夏-西周-東周
6.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黃帝 C、蚩尤D、禹
7.武王伐紂中的“紂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B西周C東周D夏
8.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A禹傳位給伯益 B禹傳子,家天下
C舜傳位給禹 D啟打敗了有扈氏
9.商朝滅亡的原因是:
A紂王的殘暴B桀的殘暴C犬戎入侵D奴隸起義
10.以下人物與桀最為相似的是:
A禹 B周武王 C紂王 D湯
11.我國最早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立監獄是在:
A夏 B商 C西周 D東周
12.春秋時期,周天子依附諸侯,主要是因為:
A.諸侯的強大B.周天子不喜歡管理國家
C.周天子是由諸侯選舉產生的D.周天子喜歡依附諸侯
13.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中原的是:
A齊桓公 B宋襄公 C晉文公 D秦穆公
14.戰國初年,三家分晉,三家指的是:
A齊楚秦 B趙魏韓 C趙魏秦 D楚齊韓
15.經過變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是:
A楚 B秦 C齊 D魏
16.春秋戰國時期,影響最大的變法是:
A李悝變法B吳起變法C管仲變法D商鞅變法
17.春秋時明森期,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鐵器的使用B用牛耕作C大興水利D青銅器的使用
18.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提高軍隊戰斗力的是:
A獎勵耕戰B土地私有C建立縣制D獎勵軍功
19.甲骨文的書寫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筆寫C用鉛筆寫D用碳筆寫
20.下列哪一家的學說對戰國時期封建統治者最有用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21.對后世思想文化的影響最大的是
A孔子的學說B老子的學說C墨子的學說D韓非子的學說
22.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學說與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語出自
A孫武 B孫臏 C韓唯宏非子 D孟子
24.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為了
①造旅游景點②防洪③給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5.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廣東省 B廣西省 C四川省 D陜西省
26.秦統一后使用的貨幣是:
A刀幣B鏟形幣 C蟻鼻錢D圓形方孔錢
27.秦始皇統治時期,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的事件是:
A統一文字B焚書坑儒C統一度量衡 D修建長城
28秦朝修筑的萬里長城東西起止是:
A遼東----臨洮B遼東----隴西C南海----隴西D山東----臨洮
29靈渠連接的兩大水系是:
A長江和黃河B珠江和錢塘江 C長江和珠江 D黃河和淮河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指槐冊20分)
1.傳說時代的治水英雄是_________。
2.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大教育家__________,他的言論收集在__________一書。
3.我們今天的漢字是從商朝的_________發展而來的,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
青銅器是___________ 。
4.戰國時期出現的大型樂器__________,表明二千多年前我國的音樂已達到很高的
水平。戰國時期,秦國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
5.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是________,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________開始。
三、列舉題(13分)
1. 列舉夏、商、西周三朝的三個建立者和三個暴君。(6分)
2、列舉戰國七雄。(7分)
四、材料分析題(15分)
1. 閱讀下列材料(7分)
平王立,東遷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諸侯)。
——摘自《史記》
請回答
①上述材料說的是哪一時期的情況?(分)
② 根據材料,簡述當時的政治局勢。(2分)
③ 平王東遷洛邑是在哪一年?洛邑是今天什么地方?(2分)
④ 平王為什么辟(避)戎寇?(2分)
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閱讀材料回答: (8分)
①上述內容出自哪一作品? (1分)
②這一作品是誰創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時期的哪個國家? (3分)
③這兩句詩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情懷?(2分)
④我們應如何評價此人?(2分)
五、問答題(17分)
1.商鞅變法開始于哪一年?變法的內容和歷史意義如何。(9分)
2. 試簡述孔子在思想、教育上的貢獻。(8分)
3.簡述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和軍事上采取的措施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D A C B A D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D A A 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公元前2070禹夏朝陽城2.公元前1600 商湯盤庚殷 殷朝3. 周武王 周朝 鎬京4. 春秋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齊桓公 5. 戰國 韓、趙、魏 齊、楚、燕、秦
三、列舉題(13分)
1. 1. 建立者:夏禹商湯 周武王;
暴君:夏桀 商紂 周厲王。(一個1分,共計6分)
2. 齊、楚、燕、韓、趙、魏、秦(一個1分,共計7分)
四、材料分析題(15分)
1. ①春秋時期。(1分)②周王室衰微,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強大的諸侯。(2分)③公元前770年 洛陽(2分) ④因為公元前771年西周都城鎬京被犬戎攻破,西周滅亡。(2分)
2. ①《離騷》。(1分)②屈原,戰國時期的楚國。(3分)③同情人民生活的艱難。(2分)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詩人。(2分)
五、問答題 (17分)
1. 公元前356年(1分) 內容:①打破過去土地上的縱橫田界,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2分)②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戰爭中軍功越大,授予的爵位越高,賜給的田宅越多。貴族沒有軍功,就沒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權。(2分)③建立縣制。全國設置31個縣,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歷史意義: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的戰斗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后期是富強的國家。(2分)
2.①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的學說。(2分)②他的學說后來被封建統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2分)③創辦私學,打破官府壟斷教育的現狀。(1分)④注意“因材施教”。(1分)⑤教育學生要有好的學習態度。(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小題選出答案后,請將答案序號填在答題表中相對應的題號下面的空格內。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評卷人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著名的北京人遺址發現于
A.周口店B.元謀縣
C.大汶口D.河姆渡
2.右圖中器物的廣泛使用,說明人類已經進入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消卜乎青銅器時代
D.鐵器時代
3.很多同學平常愛吃米飯,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種植史。請你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我國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嘗香噴噴的米飯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4.《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這一描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襲制B.禪讓制
C.宗法制D.分封制
5.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
A.夏朝B.商朝
C.西周D.秦朝
6.下列事件發生在商朝的是
A.涿鹿之戰B.實行分封制
C.盤庚遷都D.實行禪讓制
7.下列制度在西周沒有實行過的是①禪讓制②郡縣制③世襲制④分封制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8.西周的最后一位國王是
A.周武王B.周文王
C.周平王D.周幽王
9.我們可愛的家鄉高密,在春秋時期屬齊國管轄。春秋時期最早稱霸的齊國國王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10.右圖是《戰國七雄形勢圖》,戰國時代效果最顯著的變法發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
11.著名學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筆,曾經給人們留下了一段優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馳,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田地輸送弊搏汨汨清流。”請從判斷,余秋雨筆下的“它” 是指
A.都江堰B.鄭國渠
C.大運河D.六輔渠
12.秦朝統一后,在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
C.小篆D.隸書
13.秦朝的都城是
A.鎬京B.咸陽
C.洛陽拿悉D.安陽
14.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
A.加強專制統治B.結束百家爭鳴
C.消滅讀書人D.弘揚儒家文化
15.秦始皇修長城是為了
A.抵御匈奴B.抵御鮮卑
C.抵御烏桓D.抵御月氏
16.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于
A.咸陽
B.周口店
C.巨鹿
D.大澤鄉
17.請根據右圖中王小丫的提示回答,她所說的歷史人物是
A.扁鵲
B.屈原
C.孔子
D.老子
18.李清照曾這樣贊美項羽“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下列事件跟項羽有關的是①大澤鄉起義②巨鹿之戰③楚漢戰爭④建立張楚政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人們為了說明一個深奧的道理,常用講故事的方式。仔細回憶一下“塞翁失馬”這一成語故事,想一想,它最能體現下列哪一學派的思想主張
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
20.下面四幅圖片,分別是中國古代典籍的封面,如果你要查閱有關法家的主張,你應該查閱的書籍是
論
語
道
德
經
韓
非
子
孫
子
兵
法
A
B
C
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小題16分,第22小題12分,第23小題10分,第24小題22分,共60分。要求:緊扣題意,條理清楚,邏輯嚴謹,書寫規范,否則扣分。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 《左傳》中記載:“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 “秦王掃六合(掃六合:指統一中國),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李白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回答,西周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2分)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為諸侯?(2分)這一制度起到了怎樣的作用?(6分)
(2)材料二中所說的“諸侯盡西來”發生在哪一年?(2分)根據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來判斷,“秦王”有沒有再分封諸侯?(2分)
(3)分封制和秦朝實行的制度雖然不同,但在當時都起到了鞏固統一的作用,從中你得到了怎樣的認識?(2分)
22.文化教育對于治國安邦有很大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但他建立的秦朝卻僅僅維持了15年的時間就滅亡了。他采取的哪項措施嚴重破壞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2分)
(2)漢武帝統治時期,西漢達到了鼎盛時期。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推動了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6分)
(3)你認為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發展文化教育事業?(4分)
23.“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一曲明快的《中國話》,表達出人們對祖國的美好祝愿。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歌詞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時期?(2分)他的主要貢獻有哪些?(4分)
(2)和孔夫子生活在同一時代的道家創始人是誰?(2分)他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什么?(2分)
24.政治制度有一定的連續性,開明的政治制度對鞏固國家的統治、穩定社會秩序有很大的作用。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2分)
(1)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8分)
①國家承認 。
② ,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的特權。
④回答完上述問題后,你認為商鞅變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6分)
(2)秦統一六國后,在制度方面進行了創新,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在中央設立哪三個主要官職?(3分)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3)通過對商鞅變法的學習,你得到了哪些認識?(3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D 4.B 5.A 6.C 7.A8.D9.A 10.D 11.A12.C13.B14.A15.A16.D17.A 18.C 19.B20.C
二、非選擇題
21. (1)分封制。(2分)周天子的親屬、功臣。(2分)開發了邊遠地區,(2分)加強了統治,(2分)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2分)
(2)公元前221年。(2分)沒有。(2分)
(3)國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據實際情況,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
A、喊晌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2、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人處于( )
A、松花江流域B、黃河流域C、長江流域D、淮河流域
3、下列原始人類中,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并且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謀人B、北京人
C、山頂洞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
4、居住于圖1所示房屋的居民是( )
A、北京人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圖1
5、在我國陜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發現的原始居民,他們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水稻B、粟C、豆類D、薯類
6、孫中山所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其中的‘軒轅’指的是( )
A、黃帝B、炎帝C、蚩尤D、伏羲
7、“禪讓”是我國原始社會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根據這一辦法傳承的順序是( )
A、舜—禹—堯B、堯—舜—禹
C、堯—禹—舜D、禹—堯—舜
8、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建立于( )
A、公元前3500年B、公元3500年
C、公元2070年D、公元前2070年
9、圖2所示的世界現存的青銅器是( )
A、毛公鼎B、龍虎尊
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 圖2
10、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和晉國能夠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發展生產B、訓練軍隊 C、整頓內政D、任用管仲為相
11、與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退避三舍”相關的戰役是( )
A、城濮之戰B、長平之戰C、馬陵之戰D、桂陵之戰
1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
13、中侍孝國歷出現了很多的醫學家,其中春秋戰國的是( )
A、孫思邈B、張仲景C、李時珍D、扁鵲
14、圖3的人物創作了千古傳誦的抒情長詩《離騷》,他是( )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15、毛澤東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下列古代工程中與此意思吻合的是( )
A、趙州橋B、都江堰C、長城D、故宮 圖3
16、下列與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相關的是( )
A、打制石器的使用B、磨制石器的使用
C、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D、電力的廣泛應用
17、 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秦朝封建制度的建立和鞏固起關鍵作用的是( )
A、獎勵耕戰B、建立縣制
C、承認土地私有D、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
18、我國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鄭談鋒的封建國家是( )
A、夏朝B、秦國C、秦朝D、清朝
19、有壓迫就有反抗。我國歷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 )
A、陳勝吳廣起義B、劉邦項羽起義
C、太平天國運動D、義和團運動
20、與“文景之治”繁榮景象的到來無關的是( )
A、加重農民的徭役、兵役B、注重發展農業
C、提倡節儉D、重視“以德化民”
二、改錯題(每題2分,共10分)
21、從對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的考古研究證實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22、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是由啟建立的。
23、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楚莊王。
24、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得益于秦朝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
25、人們用“伐無道,誅暴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來贊揚發生在西周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三、辨析題(指出錯誤2分,說明理由3分,共5分)
26、中國古代有著眾多的思想家,其中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應該是孔子。小云同學認為:“孔子提出‘仁’的學說,成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小亮同學說:“孔子作為大教育家,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學生”。你認為誰的說法有誤,請簡要說明理由。
四、材料解析題(第27題9分,第28題14分,共23分)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日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魯;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記?周本紀》
請回答:
(1)材料反應了什么制度?這一制度產生于什么朝代?(4分)
(2)當時的統治者采取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3)這一制度的實行具有怎樣的影響?(3分)
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毛澤東《沁園春?雪》
材料二:
圖4 圖5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皇漢武分別指誰?(4分)
(2)材料二的圖4和圖5分別是秦皇為鞏固統一而采取的哪些措施?(4分)
(3)秦皇、漢武在思想統治方面分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
(4)從對秦皇漢武的評價中你認識到評價歷史人物要注意什么?
(說明1點即可,2分)
五、綜合題(第29題10分,第30題12分,共22分)
29、縱觀社會歷史,任何一次社會變革都將對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1)列舉兩項商鞅變法的內容。(4分)
(2)在“商鞅變法的成敗論”中,你持怎樣的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3)從商鞅變法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2分)
30、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互相辯論,形成“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促進思想的進步。根據所學知識,補充以下表格。(每個序號的答案2分)
學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張
儒家 ① 提出‘仁’的學說;創辦私學,主張“因材施教”等
孟子 ②
③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
道家 ④ 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莊子 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法家 韓非 ⑤
兵家 ⑥ 著有《孫子兵法》,強調“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四、材料解析題(第27題8分,第28題14分,共23分)
27.(1)制度:、朝代:(4分)
(2)目的:(2分)
(3)影響:
(2分)
28、(1)秦皇: 、
漢武: (4分)
(2)圖4:、
圖5:(4分)
(3)思想統治方面分別采取的措施:、
(4分)
(4)評價歷史人物要注意:
(說明一點即可,2分)
五、綜合題(第29題10分,第30題12分,共22分)
29.(1)兩項內容:
(4分)
(2)觀點:(1分)
理由:
(3分)
(3)啟示:
(2分)
30.請把答案寫在對應序號所在的空格內。(每個序號的答案2分,共12分)
學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張
儒家 ① 提出‘仁’的學說;創辦私學,主張“因材施教”等
孟子 ②
③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
道家 ④ 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莊子 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法家 韓非 ⑤
兵家 ⑥ 著有《孫子兵法》,強調“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班級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在北京人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這說明北京人 A.已開始建造房屋定居 B.會使用天然火 C.會制造彩陶 D.已開始制造喚滑游 3.相傳,造出衣裳、舟車、宮室等,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礎的“人文初祖”是 A.黃帝 B.堯 C.舜 D.禹 4.傳說中大禹將全國劃為“九州”。請你想象一下,今天河南省的大部分應該屬于哪個州 A.青州 B.豫州 C.梁州 D.徐州 5.中國古代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右圖中反映的應該是 A.女媧補天 20頁 B.嫦娥奔月 C.精衛填海 D.夸父逐日6.安陽作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與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關讓碼 A.夏朝建立 B.商湯滅夏 C.盤庚遷都 D.武王伐紂 7.“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這句話主要指的是周朝統治者實行的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奴隸制 C.等級制 D.郡縣制 8.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盛行于哪一地區 A.西北地區 B.西南地區 C.東南地區 D.東北地區 9.公元前16世紀比公元前21世紀 A.早5000年 B.晚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年 10.齊桓公在建立霸權的過程中提出的重要口號是 A.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B.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C.尊王攘夷 D.挾天子以令諸侯 11.、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在() A、A黃帝時期、B 堯時期 C舜時期D禹時期12.戰國初年,分裂為韓、趙、魏三國的諸侯國是 A.晉國 B.齊國 C.楚國 D.宋國 13.四川灌縣二王廟有這樣一幅對聯:"六字炳千秋,十四縣民命食天,盡是 此公賜予;萬流歸一匯,八百里青城沃野,都從太守得來。”此聯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貢獻是 A.推官是用牛耕 B.修建靈渠 C.制造出鐵農具 D.修建都江堰 14.春秋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 A.國家眾多,分裂趨勢加劇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國 C.周王室中興,王權加強 D.周王室衰落,諸侯爭霸 15.商周時期能夠見到的文字是 ①金文 ②小篆 ③隸書 ④甲骨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清明節、端午節、和銷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都是按農歷計算確定的,這一歷法據說來源于A.黃帝時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7.“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一名句出自于 A.《憫農》 B.《秦中吟》 C.《離騷》 D.《春望》 18.下列選項中,最能代表老子李耳思想精華的是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C.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D.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19.秦長城的最西端是 A.隴西 B.函谷關 C.嘉峪關 D.臨洮 2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聯所涉及的歷史人物主要應該是 A.項羽和陳勝 B.勾踐和秦始皇 C.項羽和勾踐 D.陳勝和秦始皇 21.歷史上文景之治的局面出現在 A.戰國時期 B.西漢時期 C.秦朝時期 D.東晉時期 22.秦漢之際,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的少數民族是 A.匈奴族 B.鮮卑族 C.蒙古族 D.契丹族 23.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 )開始 A. 黃帝時期 B.夏朝時期C.商朝D.西周 24.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哪一地區正是歸屬中央統轄 A.西藏 B.新疆 C.寧夏 D.廣西 25. 結合所學有關絲綢之路的知識,你認為在下列示意圖的空白筐內應該填寫的內容是 A.大秦 B.安息 C.印度 D.日本 26.張仲景被后人尊稱為 A.“畫圣” B.“書圣” C.“詩圣” D.“醫圣” 27.下列人物在《史記》中沒有記載的是 A.孫權 B.孔子 C.屈原 D.漢武帝 28.下列關于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原因的的表述中,不準確的是 A.挾天子以令諸侯 B.得到諸葛亮等的輔佐 C.招賢納士,實行屯田 D.取得一系列戰爭的勝利 29.許多成語源自于歷史事件,請你為下列成語按時間先后排列次序 ①風聲鶴唳 ②三顧茅廬 ③約法三章 ④紙上談兵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30.下列改革中,直接起到了促進民族融合作用的是 A.管仲改革 B.吳起變法 C.商鞅變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共40分。 31.(6分)下圖分別是我國古代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 (1)最早建造這些房屋的分別是哪里的原始居民?(2分) (2)他們所建造房屋樣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作為我國原始農耕的代表之一,他們最早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分別是什么?(2分) 32.(9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深奧的學問)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材料二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 請回答: (1)材料一體現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方法? 材料二中,孔子要求學生在學習時應怎么做?(6分) (2)除了教育思想之外,孔子對我國古代教育還作出什么貢獻?(4分) (3)作為大思想家,孔子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對后世影響如何?(2分) 33.(7分)閱讀下列材料 凡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材料中董仲舒向哪位皇帝提出了怎樣的建議?(3分)(2)該皇帝為此采取了怎樣的措施?影響如何?(4分) 34.(5分)本學期我們學習過不少中國古代的著名戰役,請你任意舉出其中的5個。35.(7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區),地廣人希(稀),飯稻羹(gēng,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糊狀食物)魚,或火耕而水耒辱,……不待賈而足,……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材料二 (東晉建立后)百許年中,無風塵之警,區域之內,晏如也。……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禾念(豐收之年),則數郡忘饑。 ——《宋書》卷五十四 請回答: (1)分析比較以上兩則材料,說明江南地區從西漢到南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2)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3)從江南變化原因中,你認為對當地經濟發展有何啟示?(2分)
36.(6分)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七年級歷史(人教版)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A 2.B 3.A 4.B 5.B 6.C 7.A 8.B 9.D 10.C 11.C12.A 13.D 14.D 15.D 16.B 17.C 18.C 19.D 20.C 21.B 22.A 23.C 24.B 25.A 26.D 27.A 28.B 29.D 30.D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40分。 31.(6分)(1)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2分) (2)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或分別生活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2分) (3)A、粟。B、水稻。(2分) 32.(9分)(1)因材施教。(1分)學習知識要經常復習(溫故知新),學習要老老實實,要虛心向別人學習(答出2條即可)。(2分) (2)創辦私學,廣收門徒(有教無類)等。(2分) (3)主要內容:創立的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等(答出任意2點即可)。(2分)影響:他的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后世影響很大。(2分) 33.(7分)(1)漢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學說,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3分) (2)措施:任用精通儒家學說的人為官,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影響:儒家學說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延續了兩千多年。(4分) 34.(5分)牧野之戰,城濮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答出任意5個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35.(7分)(1)由荒涼、落后變為富庶。(2分) (2)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優越;北方人口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江南地區戰爭相對較少,南方戰亂較少,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社會秩序相對安定);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統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產
發展的措施等(答出任意3點火符合題意即可得分)。(3分) (3)保持安定的環境;引進人才;引進技術等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