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語文?2022年語文高考必背篇目整理大全如下:高中部分: 《勸學》:荀子所著,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及方法。 《逍遙游》:莊子作品,探討人生的自由與超脫。 《師說》:韓愈所著,闡述教師的作用及為師之道。 《阿房宮賦》:杜牧所作,通過阿房宮的興廢,諷刺秦朝的奢靡。 《赤壁賦》:蘇軾作品,那么,2022高考語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2高考語文標點符號題主要考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句號、問號、嘆號、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專名號等標點的使用,盡管標點符號很多,容易用混,但只要理解好下面所講的使用方法,就能做對標點符號類題目。
1、頓號是句子內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并列的詞或短語之間(分句之間不能用頓號)。但并列性的謂語、補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如:這個省今年的水利建設,任務重,工程難,規模大。你要不斷地進步,識字,生產。他的故事講得真實,感人。
2、帶語氣詞的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如: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熟悉的。
3、并列詞語中已使用連詞“和、或、及、與”等,不能再用頓號。
如:我國科學、文化、衛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有了很大發展。(一般情況下,并列詞語的最后兩項使用連詞而不用頓號)
4、相鄰的數字表示約數,不用頓號。 如:他已經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區別于表示兩種并列的情況。如:國內的大學要求學生在一、二年級時都必須選修一門外語。
5、集體詞語之間關系緊密,不用頓號分隔。如:公安干警、中小學生、大專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號、書名號之間不用頓號,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號。
2022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翻譯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替換法核心:將文言詞語替換成現代詞語,特別是將單音節詞替換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 注意:要根據句意選擇恰當的意思進行替換,避免文白夾雜或盲目替換造成錯解詞義。
2. 對譯法核心:按照原文的詞語、詞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翻譯。 適用:一般句式的翻譯。 注意:確保不遺漏需要翻譯的詞語,以免造成成分殘缺、語脈不通。
3. 添加法核心:在翻譯時添加原文省略的必要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 適用:文言文省略句的翻譯。 注意:添加的內容因為原文字面沒有體現,因此要求加上括號,以示區別。
4. 調整法核心:調整譯文的語序,以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2022語文核心素養四個方面: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
相關內容
1、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傳承。語文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學習中,學生通過了解中華文化的歷史、傳統和精髓,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更加自信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2、語言運用
語言運用是指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流、表達的能力。語文核心素養中的語言運用包括規范使用漢語陸顫迅、熟練運用語言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閱讀理解等能力。
通過語文學早此習,學生能夠掌握語言運用的基本規律和技巧,提高語言的敏感性和表達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3、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分析、判斷、推理、歸納等思維能力。語文核心素養中的思維能力主要包括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等。通過語文學習,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從而更好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
本期為大家整理2022高考北京卷語文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2022高考北京卷語文真題及答案解析吧,包括2022北京高考語文作文。
2022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卷由本市自己命題,考生使用試卷為北京卷。
一. 2022高考北京卷語文真題及解析
21.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
(1)校學生會成立新社團“悅讀會”,要擬一則招新啟事。請你圍繞“閱讀帶來審美愉悅”這一宗旨,為啟事寫一段話。要求:語言簡練,有吸引力。
(2)核酸檢測排隊時需要兩米安全距離,一些社區為兩米間隔線設置了安全貼心、形式多樣的標志,有的是撐起的晴雨傘,有的是貼在地上的古詩詞圖片。請你選擇一個檢測點,依據其環境特點,設計兩米間隔線標志,并寫出設計理由。要求:語言簡明,條理清晰。
(3)請以“像一道閃電”為題目,寫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詩。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
22.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
(1)古人說,“學不可以已”,重視學習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當代中國,人們對學習的理解與古人有相同之處,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請以“學習今說”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大部分省份高考滿分是750分,語數外各150分,文綜300分。文綜中的政治100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江蘇高考滿分是485分,語文200分、文數160分、英語120分、小高考最多加5分。北京、天津文綜中的政治100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其余分數跟全國卷一樣。
語文題型及分值
150滿分,92分及格。
高考語文考題由“必考題”與“選考題”兩部分構成。全卷題量在20—23題左右。
必考題:合計占分125分:現代文閱讀1篇,題量3道,占分10分,以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為文體考查范圍;文言文閱讀1篇,題量4道,占分20分;古代詩歌閱讀1篇,題量2道,占分10分;名句名篇默寫,題量5道,占分5分;語言文字運用,題量4道,占分20分;寫作,題量1道,占分60分。
選考題:合計占分25分:文學類文本閱讀1篇,題量4道,占分25分,以中、外文學作品鑒賞、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為文本考查范圍;實用性文本閱讀1篇,4題,占分25分,以傳記、新聞稿件、報告、科技說明文為文本考查范圍。
2022年高考的考試科目
隨著新高考的實行,不同的考試地區有不同的考試科目。新高考改革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3+3模式及3+1+2模式。
以上就是2022高考語文的全部內容,2022年全國新高考1卷語文真題解析 新高考1卷語文真題,適用于山東、福建、湖北、江蘇、廣東、湖南和河北等省份,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限150分鐘。現代文閱讀(35分)共分為兩部分:現代文閱讀I(17分)關注傳統文化與現代融合。文章如魯迅的觀點支持材料一,提倡內外兼修,如“己所不欲,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