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語文

語文文學常識高中,高中語文文學常識最全匯總

  • 語文
  • 2023-04-29
目錄
  • 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歸納總結
  • 高中學生必背100個文學常識
  •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必考大全
  • 高考常考文化常識50個
  •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積累

  • 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歸納總結

    高中語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學常識匯編第一冊 1、毛澤東, 2、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夢鷗。中國現代派詩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獲“雨巷詩人”的稱號。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公開反對革命和無產階級文學運動。作品有《志摩的詩》《猛虎集》《云游集》。代表作《再別康橋》。 3、艾青, 4、《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歷史散文。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記敘了春秋時期(東周前期)240多年的史事。 5、《戰國策》,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33篇。記事上起于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和有關的謀議或辭說。標志著我國古代散文發展到一個新高度。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和文學家。 6、司馬遷,約前145-前90,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別稱太史公,簡稱史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與司司馬光并稱為“史界兩司馬”,與班固并稱“班馬”。司馬遷撰有《史記》《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 7、《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歷史散文,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公元前91年完成,開創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信史”, 魯迅曾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學“雙璧輪燃”臘檔虛(《史記》《資治通鑒》)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記蠢棗載了自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三千多年間的歷史,共一百三十篇,分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其人物傳記開我國史傳文學先河,對后世史學影響深遠。 8、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一篇白話《狂人日記》。1921年發表《阿Q正傳》成功地塑造了阿Q之一典型形象,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不朽名著。1923年寫成集《吶喊》,為現實主義奠定了基礎。 作品:集:《吶喊》《彷徨》 歷史集:《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散文詩集:《野草》 雜文集:《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自 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9、 巴金, 10、梁實秋, 11、夏衍,第二冊 1、朱自清,1898-1948,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學生時代即創作新詩,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22年發表長詩《毀滅》(當時被稱為一流的作品,是一部足以令詩壇安慰的作品)。詩集《蹤跡》、散文集《歐游雜記》《背影》,散文名篇:《背影》《綠》《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價格--七毛錢》等。其散文被稱為“至情之文”,“至美之文”。1948年8月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因貧病在北平逝世。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2、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1921年6月,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等人醞釀成立了新文學團體創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集《沉淪》問世。另有《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薄奠》,文藝論著《淪》、《戲劇論》。1928年加入太陽社。1930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憲兵隊殺害于蘇門答臘。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3、陸蠡, 4、《詩經》,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先秦統稱為“《詩三百》”“《詩》”,西漢時成為官定儒家經典之一,故稱《詩經》。一般認為是孔子刪定的。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開創了我國文學現實主義傳統。“風”又叫“國風”,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這是《詩經》的精華;“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內容主要是歌功頌德的;“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多是祭祀用的樂歌舞曲。詩歌的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 5、 “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6、“楚辭體”,興起于戰國,以屈原為代表所創作的詩歌樣式,具有楚國的地方特色,是繼《詩經》以后出現的一種新詩體。因楚辭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離騷》,故后人也稱“楚辭體”為“騷體”。 7、《楚辭》,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西漢劉向將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和漢代人仿寫的作品匯編成集,為《楚辭》,故“楚辭”又成為作品集名。其中《離騷》是其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種《詩經》中的國風并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8、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人,名平,字原,號靈均,出身貴族,曾任左徒、三閭大夫。我國第一個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楚辭體,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意大利的但丁)。農歷五月初五是他投汩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9、“樂府”,原是西漢的一個官署的名稱,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包括文人樂府和樂府民歌兩部分)。其特點是繼承了《詩經》的寫實傳統,敘事成分增加,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體和騷體,形成了在我國詩壇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雜言詩和五言詩。 10、《玉臺新詠》,總集名,南朝陳代徐陵(507-583)編,共10卷,書成于梁代,是《詩經》《楚辭》之后一部很有影響的古詩總集。代表篇目有《孔雀東南飛》。 11、《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為“樂府雙璧”。 12、文化常識:五更夜間時辰 五夜 五更 時間黃昏 甲夜 一更 19-21 人定 乙夜 二更 21-23 夜半 丙夜 三更 23-1 雞鳴 丁夜 四更 1-3 平旦 戊夜 五更 3-5 13、《古詩十九首》,南朝梁明太子蕭統在《文選》中所輯十九首“古詩”,題為《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的選輯,主要抒寫游子矢志無成和思婦離別相思之情,真實反映了東漢后期動蕩黑暗的社會生活,抒發了對命運、人生的悲哀之情。 14、建安文學,建安(196-220),漢獻帝的年號,建安時期,政治、思想和文學諸方面都產生急劇變化,呈現出新的面貌。特別是詩歌,打破了西漢辭賦獨盛和文人詩沉寂的局面,“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創作出一大批作品,形成了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個文人詩的創作高潮。成為魏晉南北朝文學的開端。 15、建安風骨:(1)風,指思想上反映當時社會的離亂和人民疾苦,表達詩人建功立業的要求。(2)骨,指藝術上意境宏大,筆調明朗,抒情直接,形成一種悲涼慷慨、剛健有力的風格。 16、“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17、“七子”:孔融、王粲、劉楨、陳琳、阮瑀,應玚、徐干 18、曹操,155-220,小名阿瞞,字孟德,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至丞相,后被封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短歌行》等篇。 19、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謚靖節,因此世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潯陽柴桑(江西九江)人。我國第一位杰出的四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20、王羲之, 303-361,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后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王會稽”,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為“書圣”。與他的兒子王獻之并稱為"二王"。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 21、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文學家。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同為唐宋八大家,后人稱之為“三蘇”。散文、詩詞、書法,都獨具風格,自成一家。詩詞開豪放一派。與韓愈并譽為“韓潮蘇海”。生前以功業節操獲封“魯郡開國公”,身后被追封為“司徒”,謚號“文忠”,世稱“顏魯公”。宋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曾官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等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時曾受重用,然因新舊黨爭,屢遭貶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詩“訕謗朝政”(烏臺詩案),被人構陷入獄。出獄后貶黃州。此后幾經起落,再貶惠州、瓊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從此隨緣自適,過著讀書作畫的晚年生活。他的書畫同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著有《東坡》《東坡樂府》。 22、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23、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現為撫州東鄉縣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后,隱居,病死于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謚文。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 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詩歌,大致可以罷相(1076年左右)劃界而分為前、后期,前期的詩歌長于說理,傾向性十分鮮明,涉及許多重大而尖銳的社會,問題注意到下層人民的痛苦,替他們發出了不平之聲,后期隱居,流連、陶醉于山水田園中,題材內容比較狹窄,大量的寫景詩、詠物詩取代了前期政治詩的位置,抒發一種閑恬的情趣。》)。《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通過描寫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壯景及懷古,揭露六朝統治階級“繁華競逐”的腐朽生活,豪縱沉郁,被贊為詠古絕唱。它同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一詞,開了蘇東坡豪放的先聲,給后來詞壇以良好的影響。 24、蔡元培, 25、馬丁?路德?金,

    高中學生必背100個文學常識

    1. 高中文言文文學常識

    1、從中國上古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期間的文學,叫先秦文學。

    2、神話產生在文字發明以前。神話中充滿了豐富的想象,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3、在中國流傳最廣的神話是“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總集,相傳曾經由孔子編選。

    5、《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廟樂章共305首。

    6、《楚辭》為西漢劉向所輯,收有屈原、宋玉寫的賦,因具楚地方聲,故稱《楚辭》,對后代文學創作有深遠影響。

    7、屈原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屈原《離騷》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類。《左傳》和《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論語》、《孟子》、《墨子》、《莊子》是先秦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歷史著作,在歷史、文學和語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學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學生寫成。這部儒家經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從遠方來是值得高興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應該讓別人去做),這是孔子《論語》里的名言。

    詳情見:/link?url=vFBR9KHGRycr1U382f_ckEyjBhohjhNCQmz34kpUtLTw_5ZU3pTtfa6DekQpTTszjmOvF3mjCHctcgHaV9WAfiR9Lia7VHuL2WoJHgWD3V_

    2. 高中古文基本知識越詳細越好

    高中文言文專題復習——18虛詞 一、【而】 (一)用作連詞。

    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1、表示并列關系。

    一般不譯,有旁洞時可譯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者也。

    (《師說》) ⑤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登泰山記》) 2、表示遞進關系。

    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①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

    (《鴻門宴》) ②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阿房宮賦》) 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勸學》) ④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⑤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

    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升斗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勸學》) ③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⑤因人之力而敝喊閉之,不仁。

    (《燭之武退秦師》)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運滲枯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③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左傳?襄公三十年》)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譯為“地”“著”或不譯。 ①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國也》) ④夜縋而出(《燭之武退秦師》) ⑤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關系,可譯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可譯成“以”“以此”“來”。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

    (《察今》) 【而已】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后】譯為“才”,“方才”,表示時間的副詞。

    ①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傳》)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后)出師表》) ③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送東陽馬生序》)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之意。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而況石乎!(《石鐘山記》)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一般可譯為“不久”,“一會兒”“后來”。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二、【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后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④權曰:“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戰》)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里”“什么”。 用于賓語前置句中“何”要后置(疑問句中,若賓語是疑問代詞,這個疑問代詞放在動詞前)。

    ①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④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3、作定語,可譯為“這”“那““什么”。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③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孔雀東南飛》)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哪里”。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3.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從西周到春秋的詩歌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

    用賦、比、興等表現手法:賦,即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詩經》中的詩多為四言詩,章法多用重疊(疊唱)。

    《關雎》是《詩經》中的第一首詩,我們讀過《詩經》中的《蒹葭》、《采薇》等詩。《詩經》與《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合稱“五經”。

    《楚辭》是繼《詩經》之后又一部詩歌總集,收屈原等人的詩歌作品。屈原是我國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

    《離騷》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魯迅在他的集《彷徨》扉頁上題寫了該詩中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讀過屈原的詩《國殤》、《涉江》等。

    《詩經》中的“(國)風”與《楚辭》中的“離騷”并稱“ *** ”。它們分別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先秦歷史散文中,《尚書》是我國第一部散文集,它是商周時期的歷史文告的匯編。《春秋》是我過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它記載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

    而解釋這本“經”書的“傳”《左傳》則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所作,我們讀過書中的《曹劌論戰》、《秦晉崤之戰》等。《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別體史書,它記載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我們讀過書中的《邵公諫厲王弭謗》。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它記載戰國時期的歷史;我們讀過書中的《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荊軻刺秦王》等。先秦諸子散文中,《論語》、《孟子》、《荀子》等是儒家著作,《老子》、《莊子》、《列子》等是道家著作,《墨子》是墨家著作,《韓非子》是法家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軻,字子輿;莊子,名周;荀子,名況。依次寫出《論語》、《孟子》、《莊子》、《荀子》中的一篇課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魚我所欲也》、《秋水》、《勸學》。

    《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賈誼是西漢初年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品有《過秦論》、《論積貯疏》等。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代3000年歷史,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書和表共五個部分。魯迅贊譽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字子長,他是我國西漢歷史家、文學家。教材中有《史記》的選文《垓下之圍》、《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李將軍列傳》等。

    《史記》和《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后三部書的作者分別是東漢的班固、南朝的范曄、晉朝的陳壽。“樂府”,原指漢代國家設立的音樂機關,負責搜集整理民歌。

    后來稱這種民歌及文人仿作的詩為“樂府”。《孔雀東南飛》是漢代樂府詩發展的高峰,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這首詩的男女主人公是焦仲卿、劉蘭芝。

    它與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合稱“樂府雙壁”。漢代的文人詩是在樂府民歌的影響下產生和發展的,現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是班固的《詠史》;所謂“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文人寫作的五言詩,這些詩全為無名氏所作。

    曹操,字孟德,東漢建安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他擅長以古題樂府寫時事。

    他的詩氣韻沉雄,代表作有《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篙里行》等。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并稱“三曹”;后人稱以“三曹”為核心的文壇所體現的文風“建安風骨”。

    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七言詩。曹植是當時最負盛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詩《白馬篇》、賦《洛神賦》等。

    諸葛亮,字孔明,他的《出師表》是名篇。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人,田園詩派的開創者,陶淵明的詩“清新自然”,代表作有《飲酒》、《歸園田居》等,他也有書寫豪情和憤懣的詩,如《讀山海經》、《詠荊軻》。

    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者。我國第一部闡述文學理論的著作是《文心雕龍》,作者是南朝的劉勰。

    我國現存最早的“志怪”是晉朝干包的《搜神記》,“志人”(又叫“逸事”)是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

    其中王勃,字子安,駢體文《滕王閣序》和詩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的代表作。在初唐詩壇開一帶詩風的詩人是陳子昂,字伯玉,他的《登幽州臺歌》一詩很有名。

    此間,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名詩。盛唐“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并稱,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別董大》、《白雪歌頌武判官歸京》;盛唐“邊塞詩人”還有王昌齡、王之渙、崔顥,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芙蓉樓送辛漸》、《涼州詞》、《黃鶴樓》。

    盛唐“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和王維并稱,王維,字摩詰,他擅長繪畫,在描寫山水的詩里,創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境,他的代表作有《終南山》、《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等;孟浩然的代表作有《過故人莊》、《晚泊潯陽望廬山》、《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

    4. 高中文言文基礎知識

    文言文基礎知識

    (一)高中文言文閱讀能力要求

    1.應達到的要求

    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②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④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2)分析綜合 C

    ①篩選文中的信息

    ②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3)鑒賞評價 E

    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2.應熟練掌握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1)重點掌握常見文言實詞

    愛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誠 除 辭 從 殆 當 道 得

    度 非 復 負 蓋 故 顧 固 歸 國

    過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間 見 解 就 舉 絕 堪 克 類

    憐 彌 莫 乃 內 期 奇 遷 請 窮

    去 勸 卻 如 若 善 少 涉 勝 識

    使 是 適 書 孰 屬 數 率 說 私

    素 湯 涕 徒 亡 王 望 惡 微 悉

    相 謝 信 興 行 幸 修 徐 許 陽

    要 宜 遺 貽 易 陰 右 再 造 知

    致 質 治 諸 賊 族 卒 走 左 坐

    (2)重點掌握常見文言虛詞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5. 【高中語文文言文該怎樣學

    怎樣巧學文言文?一、精解字詞,儲備足量的文言知識逐字落實文言文課文中的每一個字的意義和用途,務必準確無誤.因為只有積累了一定量的文言字詞,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二、巧記巧學.讓文言文學習的輕松愉快成語,是頗有生命力的古代詞語的遺存,借助成語學習文言文,將古代和現代的詞語溝通起來,使得文言文知識不那么枯燥,也不那么嚇人,變得易記而淺顯;還能夠一石而二鳥,文言文和成語的學習同時經行.相得益彰.這是個輕便而俏皮的巧學方法.比如.【張】如果理解成語“賬目結舌”中“張”是“睜開,睜大”意,就不難記住課文《童趣》中“張目結對日”中“張”的“睜開,睜大”意義.字形,尤其古文字字形,比如甲骨文、金文、篆文,都隱藏著漢字的意義密碼.探員其本字的古代寫法,一眼就能洞察其意義,這樣,即印象深刻有妙趣橫生.這是個直觀而形象的巧學方法.例如.【于】小篆字形()像兩手相與之形.由此可見“予”本義:授予.給予,給.三、歸納拓展,由“聞一”而“知十”掌握了文言文的規律,就等于拿到了打開文言文知識的鑰匙.文言文學習總是有章可循的,見到“陳勝者,陽城人也”,歸納為“者……也”判斷句,進而歸納“乃、必、即、皆”等+謂語判斷句;見到“吾誰與歸”,歸納得出“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的規律;見到“僵臥孤村不自哀”,歸鈉得出“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的規律;見到“何陋只有”“唯利是圖”,歸納得出“之是褆賓”的規律;……這樣,在課本上學的是“一個”,而你收獲的卻是“一類”,學起文言文來就游刃有余了.四、知識遷移,由課堂延伸到考場把每一篇文言文課文都當成考場上的文言文閱讀的材料,或設置題目作答,或比對已考過的的考題,即深入理解了課文,又從中培養語感,培養知識遷移能力和考場的應變能力.例如,《送東陽馬升序》第二段描寫宋濂成人后求實。

    6.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出生于江蘇東海。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 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 *** 稱贊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 概”。

    2.《采蓮賦》:南朝皇帝蕭統著。 3.《西洲曲》:南朝樂府中的詩。

    4.周瘦鵑:現代作家,翻譯家,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文學流派)代表作家。 5.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的主將,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

    主要作品有: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 集《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 的寫照。

    6.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自號五柳先生。東晉末年著名詩人,也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等。“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巨著,作者為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

    8.金圣嘆:名人瑞,字圣嘆,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曾把《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傳》與《西廂》合稱“六才子書”,并對后兩種進行 批改。

    其批改《水滸》,成書于崇禎末期,將七十一回以后關于受招安、征方臘等內容刪去,增入盧俊義夢見梁山頭領全部被殺死情節,以結束全書。批語中頗有獨 到之見,也表現了反對農民起義的立場。

    9.顧炎武:號亭林,字寧人,江蘇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著有《日知錄》。 10.汪曾祺:江蘇高郵人,現當代作家,“京派”代表。

    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等。 11.列夫?托爾斯泰:俄國偉大作家,代表作有長篇《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12.喬治?桑:法國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康素愛蘿》、《安吉堡的磨工》。 13.《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魯國國君的 世系紀年,記載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許多史料。也稱《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是 優秀的歷史散文著作。

    14.《勾踐滅吳》節選自《國語》。《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記載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貞定王十六年間的史實。

    15.《戰國策》是記載西周、東周及各諸侯國歷史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經西漢劉向整理,共33篇。

    16.《論語》是記載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二十篇,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為語錄體。

    《論語》是有關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17.孟軻(約前372—前289),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儒學大師,有“亞圣”之稱。

    《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共七篇,內容涉及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教育、倫理。孟子的主要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

    認為“人性本善”。(見第五冊) 18.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時趙國人,著名思想家。

    主張“法后王”“性惡論”。《荀子》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莊周(約前369-前286),戰國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代表人之一。《莊子》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學性強,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與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合稱“老莊”。 20.賈誼:西漢洛陽人,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賈生。

    著作有《新書》、《吊屈原賦》等。 21.司馬遷(約前145-約前87),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包括12本紀(帝王傳 記)、30世家(諸侯傳記)、70列傳(著名人物傳記)、10表、8書,共130篇。它與《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

    魯迅稱贊《史記》是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關于《史記》見第六冊)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東晉瑯玡臨沂(現在山東省臨沂)人。

    他是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其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有“書圣” 之稱。王羲之胸懷曠達,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簡凈,韻味悠長,顯示了他的文學功底。

    因他作過右軍將軍,后人又稱他為王右軍。《蘭亭集序》即蘭亭會詩 集的序言。

    23.《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人被釋奴隸伊索所編,搜集有古希臘民間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4.錢鐘書(1910――1998):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

    代表作品有:兩部著名的學。

    7. 高中文言文語法

    文言文語法知識點

    一、句子成分的劃分

    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

    1、主語和謂語在句子中,陳述的對象和陳述的內容都是句子的成分,陳述的對象叫主語,回答“誰”或“什么”的問題,陳述的內容叫謂語,回答“怎么樣”的問題。(主謂之間用“”分開)。

    例如:①語文老師正在點名 ②今天天氣非常暖和 ③鄰國之民不加少

    2、當謂語的中心詞是動詞時,在動詞后面被支配的那部分叫賓語。(賓語用“﹏ ﹏”劃起來)。

    例:①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

    ②我們需要創新精神。

    ③古之學者必有師。

    ④吾師道也。

    3、定語:在句子中起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詞的作用。(定語用()標出)。

    例:①(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

    ②(這樣龐大而復雜)的結構,該是(一項多么艱巨)的工程啊!

    ③(秦)東割(膏腴)之地。 ④ 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4、狀語是修飾、限制用動詞或形容詞充當謂語中心語的句子成分。(狀語用“〔 〕”標出)。狀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代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例:①〔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眾一萬多人〔在南京路上〕舉行(反帝國主義)大示威。

    ②吾〔嘗終日〕而思矣。

    ③(蚓)〔上〕食埃土。

    總之,一般的句式是:〔時間或地點狀語〕,(定語)主語〔狀語〕謂語(定語)賓語 二、文言文種特殊句式

    (一)、賓語前置句

    1、否定句中賓語前置 這類賓前的句子,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末”“毋”“莫”等否定詞表示。

    例: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作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②“而今安在哉?”(《赤壁賦》)

    3、介詞賓語前置

    現代漢語中,介詞后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于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現象。

    例:①“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②“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4、普通賓語前置

    有時候為了強調賓語,通過一定語法手段將賓語放在動詞之前,稱之為普通賓語前置。 例:①唯利是圖、惟命是從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二)定語后置句

    在現代漢語語法中,定語是修飾主語或賓語的中心詞的,一般放在中心詞前面。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突出主語或賓語中心詞的意思,或是為了使語氣更流暢,把定語放在中心詞的后面,這種現象叫做定語后置。

    例:①“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②“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過秦論》)

    注意:有時候中心詞語與后置定語之間會用一個“之”字,即“中心詞+之+后置定語”,這時候這個“之”字就是定語后置的標志。

    例: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三)狀語后置句

    現代漢語中,狀語會置于謂語之前。在文言文中,狀語若置于謂語之后,就叫做狀語后置。

    例:①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赤壁賦》

    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勸學》

    ③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鴻門宴》

    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寡人之于國也》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必考大全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從西周到春秋的詩歌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用賦、比、興等表現手法:賦,即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詩經》中的詩多為四言詩,章法多用重疊(疊唱)。《關雎》是《詩經》中的第一首詩,我們讀過《詩經》中的《蒹葭》、《采薇》等詩。《詩經》與《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合稱“五經”。

    《楚辭》是繼《詩經》之后又一部詩歌總集,收屈原等人的詩歌作品。屈原是我國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離騷》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魯迅在他的集《彷徨》扉頁上題寫了該詩中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虧念讀過屈原的詩《國殤》、《涉江》等。《詩經》中的“(國)風”與《楚辭》中的“離騷”并稱“風騷”。它們分別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先秦歷史散文中,《尚書》是我國第一部散文集,它是商周時期的歷史文告的匯編。《春秋》是我過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它記載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而解釋這本“經”書的“傳”《左傳》則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所作,我們讀過書中的《曹劌論戰》、《秦晉崤之戰》等。《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別體史書,它記載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我們讀過書中的《邵公諫厲王弭謗》。《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它記載戰國時期的歷史;我們讀過書中的《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荊軻刺手喊秦王》等。

    先秦諸子散文中,《論語》、《孟子》、《荀子》等是儒家著作,《老子》、《莊子》、《列子》等是道家著作,《墨子》是墨家著作,《韓非子》是法家著作。孔子,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軻,字子輿;莊子,名周;荀子,名況。依次寫出《論語》、《孟子》、《莊子》、《荀子》中的一篇課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魚我所欲也》、《秋水》、《勸學》。《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賈誼是西漢初年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品有《過秦論》、《論積貯疏》等。《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代3000年歷史,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書和表共五個部分。魯迅贊譽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字子長,他是我國西漢歷史家、文學家。教材中有《史記》的選文《垓下之圍》、《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李將軍列傳》等。《史記》和《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后三部書的作者分別是東漢的班固、南朝的范曄、晉朝的陳壽。

    “樂府”,原指漢代國家設立的音樂機關,負責搜集整理民歌。后來稱這種民歌及文人仿作的詩為“樂府”。《孔雀東南飛》是漢代樂府詩發展的高峰,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這首詩的男女主人公是焦仲卿、劉蘭芝。它與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合稱“樂府雙壁”。漢代的文人詩是在樂府民歌的影響下產生和發展的,現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是班固的《詠銷薯困史》;所謂“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文人寫作的五言詩,這些詩全為無名氏所作。

    曹操,字孟德,東漢建安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他擅長以古題樂府寫時事。他的詩氣韻沉雄,代表作有《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篙里行》等。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并稱“三曹”;后人稱以“三曹”為核心的文壇所體現的文風“建安風骨”。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七言詩。曹植是當時最負盛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詩《白馬篇》、賦《洛神賦》等。諸葛亮,字孔明,他的《出師表》是名篇。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人,田園詩派的開創者,陶淵明的詩“清新自然”,代表作有《飲酒》、《歸園田居》等,他也有書寫豪情和憤懣的詩,如《讀山海經》、《詠荊軻》。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者。我國第一部闡述文學理論的著作是《文心雕龍》,作者是南朝的劉勰。我國現存最早的“志怪”是晉朝干包的《搜神記》,“志人”(又叫“逸事”)是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其中王勃,字子安,駢體文《滕王閣序》和詩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的代表作。在初唐詩壇開一帶詩風的詩人是陳子昂,字伯玉,他的《登幽州臺歌》一詩很有名。此間,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名詩。

    盛唐“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并稱,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別董大》、《白雪歌頌武判官歸京》;盛唐“邊塞詩人”還有王昌齡、王之渙、崔顥,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芙蓉樓送辛漸》、《涼州詞》、《黃鶴樓》。盛唐“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和王維并稱,王維,字摩詰,他擅長繪畫,在描寫山水的詩里,創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境,他的代表作有《終南山》、《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等;孟浩然的代表作有《過故人莊》、《晚泊潯陽望廬山》、《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

    高考常考文化常識50個

    1、戴望舒,浙江杭縣(今余杭)人,中國現代派詩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獲“雨巷詩人”的稱號。

    2、《再別康昌猜橋》作者徐志摩,浙江海纖迅源寧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詩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華人,現代詩人。

    4、《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

    5、《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定的,共33篇,屬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國時代謀臣策士縱毀態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

    6、《史記》,西漢司馬遷著,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記載了黃帝到漢武帝時長達三千年的歷史,其人物傳記開我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史記》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豐碑,給后人以無盡的啟示和深遠的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與司司馬光并稱為“史界兩司馬”,與班固并稱“班馬”。司馬遷另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其堅毅之品質為歷代傳頌。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積累

    代表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詩人是“李杜”。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后人譽之為“詩仙”,他的代表作有《夢游天姥吟留別》、《獨坐敬亭山》、《把酒問月》、《登金陵鳳凰臺》等。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后人譽其人為“詩圣”,譽其詩為“詩史”,他的代表作有《登樓》、《旅夜抒懷》、《江南逢李龜年》等。后人概括他們的詩風,稱李白的詩雄起豪放,杜甫的詩沉郁頓挫。

    中唐詩人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他的代表做有《琵琶行》、《長恨歌》、《賣炭翁》等。劉禹錫,字夢得,我們讀過他的銘文《陋室銘》、詩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晚唐以號稱“小李杜”的兩位詩人最為著名。“小杜”即杜牧,字牧之,代表作有詩作《九日齊山登高》、賦作《阿房宮賦》等。“小李”,即李商隱,字義山,代表作有《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安定城樓》等。

    韓愈,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他的代表作有《師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東人,他的代表作有《小石潭記》、《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等。二人并稱“韓柳”,一起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載道。”他們與宋朝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他的代表作有散文《岳陽樓記》、詞《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他的代表作有《伶官傳序》、《秋聲賦》、《醉翁亭記》等。王安石,字介甫,宋朝臨川人,代表作有詩歌《泊船瓜州》、散文《游褒禪山記》等。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的詩是北宋最大一家,詞開創豪放詞派,散文也成就很高,他的詩、詞、文代表作分別有《惠崇〈春江晚景〉》、《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賦》、《石鐘山記》等。蘇軾和歐陽修并稱“歐蘇”,他們是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蘇軾又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我們讀過他父親的《六國論》、他弟弟的《上蔽巖樞密韓太尉書》。

    南宋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她的詞集是《漱玉詞》,代表作有《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聲聲慢?尋尋覓覓》等。詩人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他的代表作有《關山月》、《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等。詞人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他的代表作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等。岳飛,宏清御字鵬舉,他的詞《滿江紅》是名作。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他的代表作有詩《過零丁洋》等。在歐陽修、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四人中,“婉約派”詞人有歐陽修和李清照,宋朝最有名的“婉約派”詞人還有柳永、姜夔。

    《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編年體正攜史書,它記載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書名的意思是鑒于往事以資于治道,主編者是司馬光,字君實,課文中有《訓儉示康》、《淝水之戰》、《赤壁之戰》是其作品。《夢溪筆談》是一部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的科學著作,作者沈括,字存中。課文中有出自該書的《采草藥》、《雁蕩山》等。

    元雜劇的代表作有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等。元散曲的有名作品有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等。明清傳奇的代表作有明朝湯顯祖的《牡丹亭(還魂記)》和清朝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其中傳奇《長生殿》與雜劇《梧桐雨》題材相同。

    明清四大杰出,是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游記》和曹雪芹的《紅樓夢》。明清六大杰出,是指這四部加上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六大中《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集,另五部是白話章回。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紅樓夢》主要寫寶、黛的愛情悲劇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變遷。晚清四大“譴責”是指李伯元(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鐵云)的《老殘游記》和曾樸(孟樸)的《孽海花》。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明朝“唐宋派”散文家,推崇唐宋散文,提倡文從字順。課文《項脊軒志》是他的代表作。方苞,字鳳九,又字靈皋,號望溪,與姚鼐、劉大櫆等人同為清朝“桐城派”散文家,提倡寫文章注重“義法”,“義”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課文《左忠毅公逸事》是他的代表作。袁枚,字子才,號簡齋,自號隨園主人,清朝文學家創“性靈說”,其核心是抒寫真情實感,《祭妹文》是他的代表作。龔自珍,晚清詩人,他的代表作有組詩《乙亥雜詩》、散文《病梅館記》等。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aⅴ|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