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成語題?這是2005年北京語文高考題。回答完畢。 4. 成語考卷各種類型的都要有 一、成語部分(共24分) (一) 按要求寫出下列成語(8分) 1、含有動物名稱的: 葉公好龍、_虎假狐威、聞雞起舞、馬到成功、2、表示知識淵博的:才高八斗、博覽群書、博學多聞 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學富五車 、學貫中西 、博學多才 3、那么,高考語文成語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成語是高考語文的必考題型,相對于其他題型來說,成語題比較死板,只要記住成語,能夠理解成語的意思就能輕松拿到分數(shù),今天就來為大家匯總高考必考成語。
01
犬牙交錯:比喻情況復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日薄西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jīng)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如坐春風: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長輩或良師的懇切教誨。
入木三分: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含貶義。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棄生命,去尋求佛法。后比喻真理而不犧牲自己的生命。
甚囂塵土:形容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喧囂一時。
生靈涂炭: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若的境地。
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別人的理論,經(jīng)驗等。
02
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側(cè)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03
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學習、積累成語是為了使用。近幾年高考試卷“正確使用詞語”的考查中,重在考查成語的理解和運用。現(xiàn)將高考成語類試題的一些解題思路與方法整理歸納如下:
一、要切實理解成語的整體意義,不要望文生義。從成語的來源看,有的來自歷史故事、有的來自古詩文,是根據(jù)這些故事或古詩文的內(nèi)容掐頭去尾抽象概括出來的精髓,它包含著深刻的思想意義和教育意義。對這些成語我們絕不能簡單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義的理解。例如:
1.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釋為:小偷挖墻入室,把別人的東西偷得干干凈凈。如這樣理解就大錯而特錯了。而它的實際意思是:鑿開墻壁,借助鄰居的燈光讀書。此成語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后來就用“鑿壁偷光”來形容勤學苦讀。
2.文不加點——有的同學把它解釋為:寫文章不加標點。如果這樣按今天
常用的字面義,對“點”字進行望文生義地理解,是會貽笑大方的。而成語的實際意思是:指寫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此成語出自《文選·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此類容易望文生義的常見成語還有:差強人意、不刊之論、不易之論、首當其沖、萬人空巷、目無全牛、久假不歸、為之側(cè)目、從井救人、不贊一詞、口血未干、明日黃花、目不窺園、再作馮婦、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魚之患、不忘溝壑、悼心失圖、南州冠冕、一定不易、具體而微等。
成語題答題技巧(1)
高考語文中,成語的運用需確保成語與句子各方面的協(xié)調(diào),涉及成語的意思、范圍、程度、色彩與搭配是否與句子協(xié)調(diào)一致。使用成語時,應動態(tài)理解其意義,結(jié)合具體語境考察,準確掌握成語并全面分析語境。
正確使用成語有兩個前提:一是準確、全面地掌握成語,二是準確、全面地分析語境。語境由命題者強化設計,需詳審整體性與聯(lián)系性,找到語境暗示點,解題突破口。
歷年高考成語以常見且易錯者為主,復習時應特別留意常見易誤用的成語,積累效果更佳。
復習時需注意多義成語,避免因熟知一種含義而忽視其他含義導致判斷失誤。重復出現(xiàn)的成語或熟語仍是重要積累內(nèi)容。
成語題答題技巧(2)
把握成語需避免望文生義,理解其整體意義及生僻關鍵語素。成語源于典故,需參透本意,注意其結(jié)構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不是簡單疊加。
使用成語需看清對象,避免擴大或轉(zhuǎn)移范圍,注意個體與群體、人與物的差異,及特定使用場景。如“炙手可熱”僅用于形容權勢,不適用于題材。
成語感情色彩有別,褒貶需明確,避免誤用。如“想入非非”有兩面性,需根據(jù)語境正確使用。
使用成語時,需著眼語境,避免重復矛盾,注意語法屬性如搭配等。
成語題答題技巧(3)
高考成語運用需確保成語與句子各方面協(xié)調(diào)一致。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5.安土重遷:并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xiāng)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xiāng)住慣了,不愿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zhuǎn)化。易:變換。
7.安時處順: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xiàn)狀。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駒過隙:白駒:原指駿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
10.百身何贖: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后來表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贖:抵償。
11.百年樹人:培養(yǎng)人才是長遠之計,需要付出艱辛。(正:培育;誤:樹木)
1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于現(xiàn)有成就.繼續(xù)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績。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養(yǎng)的極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指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滾彈丸一樣,快地往下。形容事情發(fā)展很快。
15.鮑魚之肆:賣咸魚的鋪子。
1. 求高中語文考試中常考的四字成語及解釋
高中語文考試常考四字成語及解釋:
1、安步當車:從容地步行,就當乘車一般。
2、安土重遷: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
3、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4、百無聊賴: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么都沒有意思。
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動。里:內(nèi)部。指學習要切實。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
7、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xiàn)形容貧窮。
8、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17、側(cè)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認真細致。
以上就是高考語文成語題的全部內(nèi)容,4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A無所不為。B半斤八兩,各有千秋。C 首當其沖。D關于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