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數學關系的定義 數學概念同一關系舉例 數學里面的關系 各種關系式 10個關系式
數學六個關系式有:
1、一個加數者做漏=和—另一個加數
2、被減數=差胡改+減數
3、減數=被減數—差
4、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5、被除數=商×除數
6、除數=被除數÷商
運算性質
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除數不變,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
除數擴大(縮小)n倍,被除數不變,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除法的性質:被除數連續除以兩個除數,等于除以這兩個除數之積。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首爛運算。
例如:300÷25÷4=300÷(25×4)=300÷100=3。
數學的位置關系解釋如下:
一、位置關系是個相對的概念,物理意義上是指一個物體對于某參照物的相對位置,該物體和參照物的相對位置也就存在著一種位置關系。
二、數學上的位置關系有以下幾種:
1、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平行、相交、垂直、不相交。
2、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有:外離指嫌、外切、相交、內切、內含。
3、直線啟逗敏與圓的位置關系有:相交、相切、相離。
三、擴展資料:角的位置關系介紹
1、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時會產生一個交點,并產生以這個交點為頂點的四個角。稱其中不相鄰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2、同位角:
兩條直線a,b被第三條直線c所截悄枝,在截線c的同旁,被截兩直線a,b的同一方,我們把這種位置關系的角稱為同位角。
3、內錯角:
兩個角分別在截線的兩側,且在兩條被截直線之間,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叫做內錯角。
4、同旁內角:
兩個角都在截線的同一側,且在兩條被截線之間,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互為同旁內角。
常用的數量關系式
1、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友耐每份數。
2、1倍數×倍數=幾倍數,幾倍數÷1倍數=倍數,幾倍數÷倍數=1倍數。
3、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虛告旦速度。
4、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
6、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8、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商×除數=被除數。
拓展資料: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差擾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π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π=2×π×半徑 C=πd=2πr (2)面積=半徑×半徑×π。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變量關系、圓與圓的關系、函數畢森攔關系、位置關系春譽、圓與線的關系、平行線和相交線、坐標、手胡不等式組、三角形、分式、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邊形、弧長、概率、統計、函數、三視圖。嗯。我記得初中大概就是學了這些了。
數學概念之間的關系,有以下幾種,一是前者推導出后者。第二是兩者是互相平行的關系殲春轎。第三兩氏肆者是相互否定森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