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初中數學教學大綱,初中數學教學大綱目錄

  • 數學
  • 2023-05-15
目錄
  • 初中數學大綱內容
  • 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大致提綱
  • 人教版初中數學目錄大綱
  • 初中數學教學大綱目錄
  • 1~6年級數學重點知識歸納圖

  • 初中數學大綱內容

    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內容。下面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一

    勾股定理

    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學生在已經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關性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非常重要的性質,是幾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個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數量關系,它可以解決直角三角形中的計算問題,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據之一,在實際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編寫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際分析、拼圖等活動,使學生獲得較為直觀的印象;通過聯系和比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確的進行運用。

    據此,制定腔伍教學目標如下: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證明。2、能夠靈活地運用勾股定理及其計算。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4、通過介紹中國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與熱愛祖國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鉆研精神。

    二、教學重點:勾股定理的證明和應用。

    三、教學難點:勾股定理的證明。

    四、教法和學法: 教法和學法是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本課的教法和學法體現如下特點:

    以自學輔導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組織學生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

    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操作、歸納,理解定理,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演示實物,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分析、證明,使學生得到獲得新知的成功感受,從而激發學生鉆研新知的欲望。

    五、教學程序:本節內容的教學主要體現在學生動手、動腦御圓培方面,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心理,教學程序設計如下:

    (一)創設情境以古引新

    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個叫商高的人對周公說,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兩端連接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這樣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這個性質呢?教師要善于激疑,使學生進入樂學狀態。

    3、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二)初步感知理解教材

    教師指導學生自學教材,通過自學感悟理解新知,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煉學生主動探究知識,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三)質疑解難討論歸納:1、教師設疑或學生提疑。如:怎樣證明勾股定理?學生通過自學,中等以上的學生基本掌握,這時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2、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要求進行拼圖,觀察并分析;

    (1)這兩個圖形有什么特點?(2)你能寫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嗎?

    (3)如何運用勾股定理?是否還有其他形式?

    這時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人人參與的效果,接著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組代表發言,說明本組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組作評價和補充。教師及時進行富有啟發性的點撥,最后,師生共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最終解決疑難。

    (四)鞏固練習強化提高

    1、出示練習,學生分組解答,并由學生總結解題規律。課堂教學中動靜結合,以免引起學生的疲勞。

    2、出示例1學生試解,師生共同評價,以加深對例題的理解與運用。針對例題再次出現鞏固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對練習中出現的情況可采取互評、互議鎮唯的形式,在互評互議中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全班討論的形式予以解決,以此突出教學重點。

    (五)歸納總結練習反饋

    引導學生對知識要點進行總結,梳理學習思路。分發自我反饋練習,學生獨立完成。

    本課意在創設愉悅和諧的樂學氣氛,優化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間的合作,營造一種學生敢想、感說、感問的課堂氣氛,讓全體學生都能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教學活動,在學習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二

    《平行四邊形》

    一、 說教材:這節課主要是通過測量操作活動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并掌握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概念,初步會畫出平行四邊形底上的高。

    說教法:新教材的引入方法與以往的不同,是采用兩條等寬色帶進行交疊后產生的四邊形來引入平行四邊形的。首先突出的是平行四邊形“面”的形象,然后再到“邊”(面的邊緣)。 教學分兩兩個環節。第一步是認識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觀察兩條互相平行的透明色帶交疊出的四邊形,進而觀察這些四邊形的特點。學生通過操作、比較、思考后發現:這些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然后引導學生小結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并給出數學記號。讓學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的例子,一方面可以豐富對平行四邊形的表象,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認識。

    第二步是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平行四邊形的任何一條邊都可以為底邊,那么從底邊的對邊上的一點出發做底邊的垂線,該點與垂足之間的線段就是該底邊上的高。然而“高”的概念對學生來說不容易建立,以為學生在生活經驗中的高,往往是身高、樹高、塔高等,指的是直立于地面上的對象的高度,隱含著垂直的定義。因此教材中,我從垂線這一概念引入,再通過垂線段建立起高的概念,同時進行操作觀察,這些高的位置與關系。從中得出:同一底邊上可以畫出無數條高,這些高的長度都相等,但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只要作一條高就可以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如形外高的操作,或者底不是水平方向的怎樣操作高等,從而拓寬了學生對平面圖形中“高”的認識。

    19.1平行四邊形

    [知識與能力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行四邊形。 2、掌握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概念,并初步會畫出平行四邊形底上對應的高。

    [過程與方法]

    [情感目標]: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會畫出平行四邊形底上對應的高。【教學難點】:會畫出平行四邊形底上對應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認識了哪些幾何圖形?這些幾何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出示 發現什么? ------出現了一個新的四邊形

    這個四邊形有什么特殊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板書:平行四邊形

    二、新課探究

    1、師:根據你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請你選擇小棒擺一個平行四邊形。 指名學生用實投展示,組織學生評價。

    2、師:打開學具袋,從中找到平行四邊形。

    3、問:請你們將學習小組找到的平行四邊形放在一起,觀察一下,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提出要求:四人一組,充分利用學具,開動腦筋,想辦法,共同探討。 小組匯報,集體交流。 歸納概括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問:我們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那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呢?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小結: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4、出示圖片圖上的物體都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推拉鐵門、欄桿、標志、花窗。 這些物體中都隱藏著平行四邊形,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5、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你認為關鍵是什么?

    三、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高

    行四邊形的底與高

    1、學生在作業紙上自己試畫平行四邊形的高。

    2、教師指導板書畫高的方法。

    問:通過畫高,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1)平行四邊形有4條底,每一條邊都可以作為底。

    (2)同一條底上有無數條高,每條高都相等。

    3、識別、提高。

    (1)投影出示:畫在平行四邊形外邊的高,讓學生識別認識。

    小結: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的可以畫在平行四邊形的里邊,有的可以畫在平行四邊形的外邊,不管畫在哪兒都要注意底和高的對應關系.

    4、畫高練習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案三

    認識平行四邊形說課稿

    【說教材】

    一、說課內容: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43~45頁。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認識平行和相交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并掌握其特征。通過這節課深入的學習,使學生為今后進一步學平行四邊行面積計算打下基礎。教材中第一個例題,首先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找出一些常見物體上的平行四邊形,再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的生活經驗舉例,充分感知平行四邊形;接著讓學生做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并相互交流,初步感受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抽象出平行四邊形的圖形讓學生認識,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第二個例題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并揭示高和底的意義。“試一試”讓學生動手測量幾個平行四邊形指定底邊上的高及相應的底,進一步感受高與底的意義。

    三、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會畫高。

    (3)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口表達,動腦思考等方式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學會用不同方法做出一個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樂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利用材料做平行四邊形并發現其特征;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教學難點:是學生在做平行四邊形的過程中體會其特征。

    五、說教具和學具準備

    教具:三角板、平行四邊形紙片、長方形活動框、小黑板等。

    學具:三角板、平行四邊形紙片、量角器。

    【說學情】

    四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喜歡動手、動腦。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學中我抓住這些特點讓他們通過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分析歸納等來理解所學知識。

    【說教法和學法】

    這節課教師要注重以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為主線,通過教師提問、演示、指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等方法來完成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新知。我們認為在本課教學中應體現以下幾點

    一、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理念之一。教學時應先讓學生從生活場景圖中找平行四邊形,再尋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最后舉例說明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數學課堂回歸到生活世界。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在教學中通過學生做平行四邊形、相互交流,從中感受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中通過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動,讓學生感受不同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

    三、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本課教學安排了兩次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之前我都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獨立思考,這樣在合作交流時才有話可說,思維才能碰撞。

    【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1、介紹七巧板

    師:你們玩過七巧板嗎?你知道七巧板是由哪些不同的圖形組成的嗎?

    一千多年前,中國人發明了七巧板。七巧板是由七塊圖形組成的,它可以拼出豐富的圖案來。外國人管它叫“中國魔板”,在他們看來,沒有哪一種智力玩具比它更神奇的了。

    2、導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其中的一個圖形—平行四邊形。(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以學生喜愛的“七巧板”為切入點,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嘗試探索 建立模型

    (一)認一認 形成表象

    師:老師這兒的圖形就是平行四邊形。改變方向后問:它還是平行四邊形嗎?

    不管平行四邊形的方向怎樣變化,它都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圖貼在黑板上)

    (二)找一找 感知特征

    1、在例題圖中找平行四邊形

    師:老師這有幾幅圖,你能在這上面找到平行四邊形嗎?

    2、尋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

    師:其實在我們周圍也有平行四邊形,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平行四邊形?(可相機出示:活動衣架)

    (三)做一做 探究特征

    1、剛才我們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平行四邊形,現在你能利用手邊的材料做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2、在小組里交流你是怎么做的并選代表在班級里匯報。

    3、剛才同學們成功的做出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在做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現或收獲嗎?你是怎樣發現的?(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師小結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并且相等;對角相等;內角和是360度。)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體驗性學習,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腦子去想,而且還要用眼睛看,用耳去聽,用嘴去說,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里通過認平行四邊形、找平行四邊形和做平行四邊形,使學生經歷由表象到抽象的過程。在一系列的活動中,讓學生感悟到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四)練一練 鞏固表象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五)畫一畫 認識高、底

    1、出示例題,你能量出平行四邊形兩條紅線間的距離嗎?(學生在自制的圖上畫)你是怎么量的?

    2、師:剛才你們畫的這條垂直線段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

    3、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底書上是怎么說的呢?(學生看書)

    4、這樣的高能畫多少條呢?為什么?你能畫出另一組對邊上的高,并量一量嗎?(機動)

    5、教學“試一試”。(學生各自量,交流時強調底與高的對應關系)

    6、畫高(想想做做第5題)(提醒學生畫上直角標記)

    三、動手操作 鞏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3、4題

    第3題:拼一拼、移一移,怎樣移的?

    第4題引入:木匠張師傅想把一塊平行四邊形的木板鋸成兩部分,拼成一張長方形桌面,假如你是張師傅,該怎么鋸呢?想試試嗎?找一張平行四邊形的紙試一試。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課前做好,課上活動。)

    (1)師拿出自做的長方形,捏住對角相反方向拉一拉,看你發現了什么?師做生觀察,互相交流。

    (2)判斷: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嗎?小組交流然后再說理由,此時老師可問學生長方形是什么樣的平行四邊形?(特殊)特殊在哪了?

    (3)得出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師再捏住平行四邊形的對角向里推。看你發現了什么?

    師: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覺得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性呢?(不穩定性、容易變形)

    (4)特性的應用

    師: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你能舉些例子嗎?(學生舉例后閱讀教科書P45“你知道嗎?”)

    【設計意圖:】

    四、暢談收獲 拓展延伸

    1、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2、用你手中的七巧板拼我們學過的圖形。

    3、尋找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設計意圖:擴展課堂教學的有限空間,課內課外密切結合。課結束時,布置實踐作業,要學生尋找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后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課堂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體驗到生活中時時處處離不開數學,增強數學學習的親切感和實用性。

    猜你喜歡:

    1. 初中數學教案模板有哪些

    2. 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案有哪些

    3. 初中七年級數學教案有哪些

    4. 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有哪些

    5. 初中整式教學設計

    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大致提綱

    人教歲慶版塵型初中數學教科書目錄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乎兄握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1.2 有理數(數軸|

    人教版初中數學目錄大綱

    人教版初中數學教科書目錄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1.2 有理數(數軸|相反數|絕對值)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1.5 有理數的乘方(科學計數法)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減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類項與移項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號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圖形

    4.2 直線、射線、線段知穗慧

    4.3 角

    4.4 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七年級下冊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垂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5.2 平行線及其判定(鄰補角)

    5.3 平行線的性質(命題|定理)

    5.4 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6.1 平面直角坐標系

    6.2 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第七章三角形★

    7.1 三角形有關的線段(高|中線|角平分線)

    7.2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穩定性|外角)

    7.3 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4 課題學習 鑲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8.1 二元一次方程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8.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8.4 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法舉例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 不等式

    9.2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族鬧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第十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10.1 統計調查

    10.2 直方圖

    八年級上冊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1.3 角的平分線的性質

    第十二章軸對稱

    12.1 軸對稱

    12.2 作軸對稱圖形

    12.3 等腰三角形

    第十三章實數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實數

    第十四章一次函數★

    14.1 變量與函數

    14.2 一次函數

    14.3 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八年級下冊

    第十六章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運算

    16.3 分式方程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

    17.1 反比例函數

    17.2 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邊形★

    19.1 平行四邊形(性質|判定|中位線定理)

    19.2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9.3 梯形

    19.4 課題學習 重心

    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

    20.1 數據的代表

    20.2 數據的波動

    九年級上冊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減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3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

    第搭答二十三章旋轉

    23.1 圖形的旋轉

    23.2 中心對稱

    第二十四章圓★

    24.1圓

    24.2點、直線、圓和圓的位置關系

    24.3正多邊形和圓

    24.4弧長和扇形面積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隨機事件與概率

    25.2用列舉法求概率

    25.3用頻率估計概率

    九年級下冊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數★

    26.1二次函數及其圖像

    26.2用函數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圖形的相似

    27.2相似三角形

    27.3位似

    第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

    28.1銳角三角函數

    28.2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

    29.1投影

    29.2三視圖

    初中數學教學大綱目錄

    初一年級

    教學主要為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于負數

    1.2有理數

    1.3有理數的加減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5有理數的乘方

    第旦啟消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整式

    2.2整式的加旁巧減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從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類項與移項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模知號于去分母

    3.4解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

    4.1多姿多彩的圖形

    4.2直線.射線.線段

    4.3角

    1~6年級數學重點知識歸納圖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閱讀與思考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1.2有理數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思考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2.1整式 閱讀與思考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方程”史話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號與去分母

    3.4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圖形 閱讀與思考幾何學的起源

    4.2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長度的測量

    4.3角

    4.4課題學習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4

    部分中英文詞匯索引

    七年級下冊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2平行線

    5.扒沒3平行線的性質

    5.4平移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5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6

    第七章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4課題學習鑲嵌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7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8.2消元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數學活動

    坦雀小結復習題8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9.4課題學習利用不等關系分析比賽(1)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9

    第十章實數

    10.1平方根

    10.2立方根

    10.3實數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0

    部分中英文詞匯索引

    八年級上冊

    第十一章一次函數

    11.1變量與函數

    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畫函數圖象

    11.2一次函數

    閱讀與思考科學家如何測算地球的讓此早年齡

    11.3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1

    第十二章數據的描述

    12.1幾種常見的統計圖表

    12.2用圖表描述數據

    信息技術應用利用計算機畫統計圖

    閱讀與思考作者可能是誰

    12.3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2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13.1全等三角形

    13.2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閱讀與思考為什么要證明

    13.3角的平分線的性質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3

    第十四章軸對稱

    14.1軸對稱

    14.2軸對稱變換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軸對稱的性質

    14.3等腰三角形

    實驗與探究三角形中邊與角之間的不等關系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4

    第十五章整式

    15.1整式的加減

    15.2整式的乘法

    15.3乘法公式

    閱讀與思考楊輝三角

    15.4整式的除法

    15.5因式分解

    觀察與猜想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5

    八年級下冊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分式的運算

    閱讀與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嗎

    16.1分式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6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

    17.1反比例函數

    17.1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

    閱讀與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關系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7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8

    第十九章四邊形

    19.1平行四邊形

    19.1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實驗與探究巧拼正方形

    19.1梯形

    觀察與猜想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特殊四邊形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19

    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

    20.1數據的代表

    20.2數據的波動

    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求幾種統計量

    閱讀與思考數據波動的幾種度量

    20.3課題學習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0

    九年級上冊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1.1二次根式

    21.2二次根式乘除

    閱讀與思考海倫──秦九韶公式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1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2.1一元二次方程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閱讀與思考黃金分割數

    22.3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

    觀察與猜想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2

    第二十三章旋轉

    23.1圖形的旋轉

    23.2中心對稱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旋轉的性質

    23.3課題學習圖案設計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3

    第二十四章圓

    24.1圓

    24.2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

    24.3正多邊形和圓

    閱讀與思考圓周率π

    24.4弧長和扇形面積

    實驗與研究設計跑道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4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概率

    25.2用列舉法求概率

    閱讀與思考概率與中獎

    25.3利用頻率估計概率

    閱讀與思考布豐投針實驗

    25.4課題學習鍵盤上字母的排列規律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5

    九年級下冊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數

    26.1二次函數

    實驗與探究推測植物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

    26.2用函數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二次函數的性質

    26.3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6

    第二十四章相似

    27.1圖形的相似

    27.2相似三角形

    觀察與猜想奇妙的分形圖形

    27.3位似

    信息技術應用探索位似的性質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7

    第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

    28.1銳角三角函數

    閱讀與思考一張古老的三角函數

    28.2解直角三角形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8

    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

    29.1投影

    29.2三視圖

    閱讀與思考視圖的產生與應用

    29.3課題學習制作立體模型

    數學活動

    小結復習題29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 | 无码av无码天堂资源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桃色AV无码|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无码中文在线二区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