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機器人的發展歷史,世界機器人發展史的四個階段

  • 歷史
  • 2023-06-06
目錄
  • 機器人發展史簡介
  • 機器人的發展史200字
  • 機器人三代發展史
  • 世界機器人發展史的四個階段
  • 機器人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美好變化

  • 機器人發展史簡介

    歷史:

    1920年,捷克作家卡羅·凱佩克(Karel Capek): 《羅素姆的萬能勞工(Rossum’s UniversalRobots) 》

    第一次提出“Robot”,中文譯做“機器人”。

    40年代,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制出搬運核原料的遙控式主從機械手。

    50年代初,美國MIT發展的數控技術為機器人在控制方面做了準備。

    1961年Unimation公司生產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取名為“Unimate”。

    1962年美國機械與鑄造公司(AMF)試制出“沃薩特蘭(Versatran)”工業機器人,意思是多用途搬運機器人。

    60年代到70年代:機器人技術獲得巨大發展。

    80年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使機器人的應用達到了新的水平。

    90年代,由于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和傳感器科學的迅速發展,使得機器人的研究在高水平上進行。

    進入21世紀,未來的機器人技術將向著具有行走能力、對環境自主性強、具有多種感覺能力的智能機器人的方向發展。

    機器人學

    機器人學是關于機器人技術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包括力學、機械學、規劃、控制論、傳感技術、計算機學、電子學以及人工智能。

    美國機器人專家W·E·Snyder曾對工科大學生說磨滲:“盡管只有少數人能成為機器人的設計者,但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成為機器人的使用者,其中很多人將作出購買和應用機器人的決策。”

    前景:

    雖然形形色色的機器人在各種場合有條不紊地明罩做著不同的工作目前還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但是,隨著近年來實用型家庭機器人研究的不斷深入,有人預言,若干年后,此類機器人將如同現在的個人電腦一樣普及。人們可以利用它們來處理家庭中繁重、瑣碎和重復性的工作,比如打掃衛生、修剪草坪等等。

    擦玻璃窗這個活兒,恐怕沒有多少人愿意干。巴西圣保羅市著名的阿涅比會展中心,其主展館是一個鋼架結構建筑,為了加強采光效果,建筑師將拱形房頂設計成全玻璃結構。如此一來,要想保持總面積近2萬平米玻璃屋頂的清潔,可成了一件令人頭痛的問題。每逢雷雨過后,會展中心工程部就不得不聘請7、8名專業清潔工干上一周時間,費時費力。今年初,工程部特地從德國訂購了兩個專業清潔機器人,代替工人來完成這項麻煩的工作。這兩個擦玻璃自動機懸吊在房脊上激游鬧,沿著房頂的一根根鋼架靈巧地上下穿梭,獨立作業,僅用一天時間就能完成全部清潔工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布魯克斯教授認為,若干年后,機器人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將會類似于今天的計算機。他在專業雜志《技術評論》上撰文:“我堅信,機器人今天所處的發展位置就像計算機1978年所處的位置一樣,不久的將來,家用型機器人就會進入普通百姓家,它們會幫助主人打掃房間、清潔地板、修理草坪,需要時還可以當門衛看家。”巴西圣保羅大學自動化研究所負責人卡洛斯也表示,大約10年之內,兼多種任務于一身的家用全能機器人就將開發成熟,投入成批生產。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快,家用型機器人將來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照顧老人。德國一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家用機器人。它不光可以幫主人做簡單的家務,如準備餐具、打掃衛生等,而且可以攙扶主人走路,提醒主人按時服藥,并能把掉到地上的物體揀拾起來。

    對此,卡洛斯表示:“此類機器人具有的傳遞物體的功能可以幫助某些人,比如說老年人或者殘疾人保持生活自理能力,但機器人絕對不會完全替代真人進行護理工作。”他指出,目前所設計出來的機器人只能通過預先設定好的程序進行工作,面對復雜情況,它們不具備識別能力,更不會相應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目前,全世界工程師和科學家仍在深入研究機器人。位于加利福尼亞的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試驗所遙控機器研究和應用小組的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致力于開發有關程序,使機器人具備與人類思維過程相類似的人工智能。

    項目負責人尤因博士指出,目前,操控機器人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方法:“協商控制”和“反應控制”。相對來說,前者是一種傳統的具有優勢的控制方式,它以數學精度來構建路線和行為樣式,使機器人的行動形成一整套步驟。依次執行這些步驟,機器人就能達到活動的目的。這就好像是蒙著眼睛的海盜在尋找埋藏的寶藏:從A點出發,向北走36步,然后向東走12步,再往東北方向走4步到達X點,找到寶藏。

    但這種方式的缺陷是,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干擾了機器人的進程(比如說,路線錯誤或者缺少行動細節),機器人就必須被迫停止,接受路線和行為計劃的重新編訂。“重訂計劃”如果多次反復進行,其花費將是相當昂貴的。此外,如果機器人在行進過程中碰到不可預料的障礙,如巖石或者洞坑,為了保證機器人的安全,還需要調入備用程序來取消本次行動。

    “靈活控制”方式則擺脫掉路線和計劃編排,將重點放在現場周圍環境的觀察上,就好比是這樣:如果前方有巖石,那么減速;如果發現地里有某一物體X,那么挖尋。

    同時,尤因博士還一直關注研究“行為基礎控制”。這是一種與“反應控制”相一致的控制方式。“行為基礎控制”允許機器人在實時觀察不可預料的、不斷變化環境的同時,仍能遵循計劃編排。它允許機器人有很大的靈活性,像人一樣通過改變計劃去適應變化著的環境。在宇宙空間探索中,這種控制方式顯示出了許多優勢,比如減少由于從地球上操作遠距離機器人所產生的通訊遲滯。

    在談到機器人的明天時,尤因博士說,今天我們所做的一切,并不意味著不遠的將來機器人就能像人一樣思考,但通過人工智能的研究,它們能夠變得更容易溝通、更具獨立性、更加高效。

    機器人的發展史200字

    什么是機器人,并它的發展經歷了幾代?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執行預先編排的程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筑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智慧型機器人是最復雜的機器人,也是人類最渴望能夠早日制造出來的機器朋友。然而要制造出一臺智慧機器人并不容易,僅僅是讓機器模擬人類的行走動作,科學家們就要付出了數十甚至上百年的努力。

    索尼公司QRIO機器人

    191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物前搭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中,根據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造出“機器人”這個詞。

    1911年 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制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它由電纜控制,可以行走,會說77個字,甚至可以抽菸,不過離真正干家務活還差得遠。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憧憬變得更加具體。

    1912年 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雖然這只是科幻里的創造,但后來成為學術界預設的研發原則。

    1913年 諾伯特·維納出版《控制論——關于在動物和機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闡述了機器中的通訊和控制機能與人的神經、感覺機能的共同規律,率先提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自動化工廠。

    1914年 美國人喬治·德沃爾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可程式設計的機器人(即世界上第一臺真正的機器人),并注冊了專利。這種機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式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

    1915年 在達特茅斯會議上,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對智慧機器的看法:智慧機器“能夠建立周圍環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問題,能夠從抽象模型中尋罩拿找解決方法”。這個定義影響到以后30年智慧機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9年 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制造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隨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制造工廠——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宣傳,他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

    索尼公司AIBO機器人

    1962年 美國AMF公司生產出“VERSTRAN”(意思是萬能搬運),與Unimation公司生產的Unimate一樣成為真正商業化的工業機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國,掀起了全世界對機器人和機器人研究的熱潮。

    1962年-1963年 感測器的應用提高了機器人的可操作性。人們試著在機器人上安裝各種各樣的感測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觸覺感測器,托莫維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靈巧手”上用到了壓力感測器,而麥卡錫1963年則開始在機器人中加入視覺感測,并在1964年,幫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帶有視覺感測器,能識別并定位積木的機器人。

    1965年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制出Beast機器人。Beast已經能通過聲吶、光電管等裝置,根據環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陸續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美國興起研究第二代帶感測器、“有感覺”的機器人,并向人工智慧進發。

    1968年 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們研發成功的機器人Shakey。它帶有視覺感測器,能根據人的指令發現并抓取積木,不過控制它的計算機有一個房間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臺智慧機器人,拉開了第三代機器人研發的序幕。

    1969年 日本早稻田大學加藤一郎實驗室研發出第一臺以雙腳走路的機器人。加藤一郎長期致力于研究仿人機器人,被譽為“仿人機器人之父”。日本專家一向以研發仿人機器人和娛樂機器人的技術見長,后來更進一步,催生出本田公司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

    1973年 世界上第一次機器人和小型計算機攜手合作,就誕生了美國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機器人T3。

    1978年 美國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業機器人PUMA,這標志著工業機器人技術已經完全成熟。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廠第一線。

    1984年 英格伯格再推機器人Helpmate,這種機器人能在醫院里為病人送飯、送藥、送郵件。同年,他還預言:“我要讓機器人擦地板,悔雹做飯,出去幫我洗車,檢查安全”。

    模擬交際機器人

    1990年 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論機器人》一文中預言: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奈米機器人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勞動和生活方式。

    1998年 丹麥樂高公司推出機器人(Mind-storms)套件,讓機器人制造變得跟搭積木一樣,相對簡單又能任意拼裝,使機器人開始走入個人世界。

    1999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機器人愛寶(AIBO),當即銷售一空,從此娛樂機器人成為機器人邁進普通家庭的途徑之一。

    2002年 美國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塵器機器人Roomba,它能避開障礙,自動設計行進路線,還能在電量不足時,自動駛向充電座。Roomba是目前世界上銷量最大、最商業化的家用機器人。iRobot公司北京區授權代理商:北京微網智巨集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 6月,微軟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機器人模組化、統一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爾·蓋茨預言,家用機器人很快將席卷全球。

    打火機的發展經歷了幾代

    1按燃料:打火機經歷了火絨、火繩、硫磺、磷(紅磷、白磷)、石蠟、煤油、酒精/香水、氫氣、甲烷、煤氣到汽油、丁烷:

    2按材料原理:火石鋼輪、壓電陶瓷、磁感應、電池、太陽能、微電腦、液態氣體、氣態

    3按裝置方法:后混式、前混式、一次性、可重復充氣、充電、充能、充油

    4按火力調節:可調節、不可調節、可自動調節、自我熄滅、非自我熄滅

    5按聲音:有聲、無聲

    你可以度娘:打火機

    打火機中的化學

    打火機的歷史

    cpu的發展經歷了哪幾代

    很多代 說不清

    打火機發展經歷了幾代

    打火機主要部件是發火機構和貯氣箱,發火機構動作時,迸發出火花射向燃氣區,將燃氣引燃。發火機構是打火機演變中最活躍的部分,也是結構較復雜的部分。根據發火機構的特點,打火機可分為火石鋼輪打火機、壓電陶瓷打火機、磁感應打火機、電池打火機、太陽能打火機、微電腦打火機6種。

    希望能夠幫到您!

    第一臺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幾代?

    第一代(1946~1958):電子管數字計算機

    第二代(1958~1964):電晶體數字計算機

    第三代(1964~1971):中小規模積體電路數字計算機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規模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數字計算機

    瓷器的發展經歷了幾大階段

    1、陶器階段

    用黏土制成毛坯,經過高溫(~1000 °C) 燒結而成,是原始人類制成的最重要的物品之一

    2、瓷器階段

    發明了釉、發現并使用高鋁質瓷土、高溫技術的發展(>1200 °C )

    3、現代先進陶瓷階段

    原料純化——從天然礦物原料為主發展到高純人工合成原料為主

    新工藝層出不窮——成型新工藝:等靜壓成型、熱壓成型、離心注漿成型、壓力注漿成型、 流延成型等

    燒結新工藝:熱壓燒結、熱壓等靜壓燒結、反應燒結、快速燒結、微波 燒結、等離子體燒結、自蔓燃燒結等

    理論日趨成熟——從經驗操作發展到科學控制、特定材料設計、工藝—結構—性質—使用效能

    分析技術進步——顯微結構分析技術如X射線衍射儀、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特殊效能測試儀器等

    相鄰學科發展——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固體化學、配位化學、結晶化學、量子化學、半導體、微電子等

    4、奈米陶瓷階段

    原料奈米化、陶瓷內部晶粒奈米化、效能高,度優化、正在深入研究,預期將引起重要

    變化.

    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幾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是什么?

    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時代,從1946--1958年左右。這代計算機因采用電子管而體積大,耗電多,運算速度低,儲存容量小,可靠性差; 主要用于科學,軍事和財務等方面的計算;

    第二代是電晶體時代,約為1958--1964年。這代計算機比第一代計算機的效能提高了數10倍,軟體配置開始出現,一些高階程式設計語言相繼問世,外圍裝置也由幾種增加到數十種。除科學計算而外,開始了資料處理和工業控制等應用;

    第三代是積體電路(IC)計算機時代。約從1964--1970年。主要由中、小規模積體電路組成。其電路器件是在一塊幾平方毫米的晶片上集成了幾十個到幾百個電子元件,使計算機的體積和耗電顯著減少,計算速度、儲存容量、可靠性有較大的提高,有了作業,機種多樣化、系列化并和通訊技術結合,使計算機應用進入許多科學技術領域;

    第四代便是大規模(LSI)電路計算機時代。從70年代到現在。大規模積體電路是在一塊幾平方毫米的半導體晶片上可以整合上千萬到十萬個電子元件,使得計算機體積更小,耗電更少,運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幾百萬次,計算機可靠性也進一步提高。

    目前計算機技術已經在巨型化、微型化、網路化和人工智慧化等幾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發展階段:1946-1956年電子管計算機的時代。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問世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它由馮·諾依曼設計的。占地170平方 ,150KW。運算速度慢還沒有人快。是計算機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稱叫“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

    第二個發展階段:1956-1964年電晶體的計算機時代:作業。

    第三個發展階段:1964-1970年積體電路與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個發展階段:1970-現在: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什么是機器人,機器人的發展主要經歷哪幾個歷史階段

    機器人發展至今已出現了三代。

    第一代機器人是簡單的示教再現型機器人,這類機器人需要使用者事先教給它們動作順序和運動路徑,再不斷地重復這些動作。目前在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自動線上大量使用的就是這類機器人。它們基本上沒有感覺也不會思考。

    第二代機器人是低階智慧機器人,或稱感覺機器人。和第一代機器人相比,低階智慧機器人具有一定的感覺,能獲取外界環境和操作物件的簡單資訊,可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做出簡單的判斷并相應調整自己的動作,以減少工作出錯、產品報廢。因此這類機器人又被稱為自適應機器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生產企業中這類機器人的臺數正逐年增加。

    第三代機器人是高階智慧機器人。它不但有第二代機器人的感覺功能和簡單的自適應能力,而且能充分識別工作物件和工作環境,并能根據人給的指令和它自身的判斷結果自動確定與之相適應的動作。這類機器人目前尚處于實驗室研究探索階段。

    電腦的發展經歷了幾個時代?

    電腦的發展歷史

    電腦的英文名稱為 Computer,直譯的意思是計算機。電腦由早期的機械式電腦發展到現在所使用的個人電腦,經過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最早的計算機得追溯到西元 1942年由法國數學加巴斯卡所發明的巴斯卡機,這臺機器是由許多的齒輪與杠桿所組成的。

    一般我們對電腦世代的分類是以制造電腦所使用的元件不同來劃分,共分為四個世代:

    第一代(西元1946年~西元1958年):使用真空管制造。

    第二代(西元1959年~西元1964年):使用電晶體制造。

    第三代(西元1965年~西元1970年):使用積體電路制造。第四代(西元1970年~至今) :使用超大型積體電路制造。

    第一代電腦:真空管時代:使用真空管為材料以打孔卡片作為外部儲存媒體以磁鼓作為內部儲存媒體程式語言為機器語言及組合語言。

    第二代電腦:電晶體時代使用電晶體為材料開始使用磁帶磁碟的發明以磁蕊作為內部儲存媒體硬體的模組化高階語言的出現。

    第三代電腦:積體電路的時代使用積體電路向上相容的概念作業的出現 軟體的快速發展 迷你電腦的出現。

    第四代電腦:超大型積體電路的時代微處理機的出現以半導體作為內部儲存媒體微電腦的流行套裝軟體的發展。注:西元即是公元。

    KIKC的發展經歷了些什么?

    從男裝發展可以窺視到KIKC服裝整體動向。KIKC已經完成從最早的男裝,發展到服裝全品類及更多市場的覆蓋,風格也應潮流發生演變。

    機器人三代發展史

    答:歷史:

    1920年,捷克作家卡羅·凱佩克(Karel Capek): 《羅素姆的萬能勞工(Rossum’s UniversalRobots) 》

    第一次提出“Robot”,中文譯做“羨跡機器人”。

    40年代,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制出搬運核原料的遙控式主從機械手。

    50年代初,美國MIT發展的數控技術為機器人在控制方面做了準備。

    1961年Unimation公司生產第一臺工業機器陪此人,取名為“Unimate”。

    1962年美國機械與鑄造公司(AMF)試制出“沃薩特蘭(Versatran)”工業機器人,意思是多用途搬運機器人。

    60年代到70年代:機器人技術獲得巨大發展。

    80年兄亂并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使機器人的應用達到了新的水平。

    90年代,由于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和傳感器科學的迅速發展,使得機器人的研究在高水平上進行。

    世界機器人發展史的四個階段

    中國機器人技術的驕傲

    ——1985年海洋機器人的誕生中國機器人研究起步較晚。1973年,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蔣新松與另兩位同事正式提出開展機器人研究時,不少人不理解,認為中國人多,就業問題尚且解決不了,還搞什么機器人?經過自動化領域專家的調研與論證,我國確定,主要開發3種類型的機器人,即特殊環境下作業的機器人,水下無纜機器人和高精度裝配機器人,以解決我國海上石油開發、海搏凱洋調查和國防急需。

    經過科技人員的頑強拼搏,在不太長的時間內,中國的智能機器人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其中海洋機器人的研究在90年代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海上救撈或石油開采,潛水員在水下工作時,20米以下很難看清目標,50米以下便被永恒的黑暗所籠罩;而且,從生理上講,深水域作業極易造成人體傷害,潛水員水下呼吸所需費用,有時1分鐘相當于1克黃金。

    在幾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鼎力支持下,蔣新松獲得中科院100余萬元撥款,開始“海人1號”100米水下機器人的研制。1985年12月,蔣新松任總設計師的中國第一臺水下機器人樣機首航成功,1986年深潛基敬喚成功。

    隨后,蔣新松又將引進的中型無人遙控水下機器人技術轉化為產品。到1998年夏天為止,他們生產的8套中型水下機器人,3套銷往美國,3套在中國南海出租,2套裝備我國海軍。這些機器人不僅在國內沉船探測、救撈、大壩檢測等領域屢建奇功,而且也獲得美國用戶的高度稱贊。

    1990年夏天,一艘日本輪船在中國領海被英國船撞沉。中國海軍要求把沉船清除出中國領海,外國保險公司希望派水下機器人深潛,在12天內探測沉船位置及地貌等情況,以便救撈,開價是每天1000多美元,進行招標。蔣新松任所長的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決定攬下這活,給中國人爭口氣。

    中國的ROV(水下機器人)能行嗎?外方人士對此將信將疑。“這樣吧,讓它下去抓把土上來,看看海底是沙還是泥。”中國科技人員說話保持低調。

    中國的“ROV”慢慢潛入海底,不僅抓了土,并且第一天就準確測定了沉船方位,第二天探測出船蝕程度,第三天摸清了地貌,探查任務完成得既迅速又漂亮。這時,英國人由衷地佩服和驚奇,連連稱贊中國的“OK,ROV”。

    90年代初,蔣新松等人研制成功6000米水下機器人,使我國水下機器人水平稿判連上兩個臺階,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此項技術的國家。這一成果,使我國具有除了海溝以外的全球97%海域的探測能力,因此,人們把6000米水下機器人試驗成功,看作是“返回式海洋衛星”發射成功。

    水下機器人在6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指甲蓋大的面積,要承受6噸的壓力;其導航定位,由于受海水和海流的影響,比空中飛行難度更大;由于電磁波在水中衰減很快,因此不能用電磁波進行無線通訊,只能用聲納聯絡;海水對材料的腐蝕力很強,因此水下機器人必須采用抗腐蝕的特殊材料制作。科技人員為完成這項科研任務,所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

    1997年5月20日到6月27日,“CR-01”6000米水下機器人進行的深海考察表明,它已完全達到深潛、遙控、自主航行等指標;它拍攝的錄像帶和照片,為大洋調查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資料。因此,兩院院士評選1997年十大科技進展時,“CR-01”榜上有名。

    1997年“CB-01”的深海考察,是在夏威夷東1000海里的深水海域進行的。在這里,聯合國分給中國一塊15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由中國自行普查其中的資源,可以留下一半富含稀有礦藏的地域,另一半還給聯合國。因此,水下機器人這次出海,學術上的使命和價值也非同小可,它深潛成功引起的震動,確實不亞于成功發射返回式衛星。

    蔣新松雖然1997年初就與世長辭,但由于他在中國最先致力于機器人研究,為中國機器人的發展屢建奇功,因此被尊為“中國機器人之父”。

    機器人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美好變化

    智能型機器人是最復雜的機器人,也是人類最渴望能夠早日制造出來的機器朋友。然而要制造出一臺智能機器人并不容易,僅僅是讓機器模擬人類的行走動作,科學家們就要付出了數十甚至上百年的努力。

    192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中,根據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造出“機器人”這個詞。

    1939年 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制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它由電纜控制,可以行走,會說77個字,甚至可以抽煙,不過離真正干家務活還差得遠。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憧憬變得更加具體。

    1942年 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雖然這只是科幻里的創造,但后來成為學術界默認的研發原則。

    1948年 諾伯特·維納出版《控制論——關于在動物和機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闡述了機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機能與人的神經、感覺機能的共同規律,率先提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自動化工廠。

    1954年 在達特茅斯會議上,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對智能機器的看法:智能機器“能夠創建周圍環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問題,能夠從抽象模型中尋找解決方法”。這個定義影響到以后30年智能機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6年 美國人喬治·德沃爾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的機器人,并注冊了專利。這種機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

    1959年 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制造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隨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制造工廠——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宣傳,他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

    1962年 美國AMF公司生產出“VERSTRAN”(意思是萬能搬運),與Unimation公司生產的Unimate一樣成為真正商業化的工業機器人,并出口到蠢旦世界各國,掀起了全世界對機器人和機器人研究的熱潮。

    1962年-1963年 傳感器的應用提高了機器人的可操作性。人們試著在機器人上安裝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觸覺傳感器,托莫帶伍擾維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靈巧手”上用到了壓力傳感器,而麥卡錫1963年則開始在機器人中加入視覺傳感,并在1964年,幫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帶有視覺傳感器,能識別并定位積木的機器人。

    1965年 約翰橘梁·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制出Beast機器人。Beast已經能通過聲吶、光電管等裝置,根據環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陸續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美國興起研究第二代帶傳感器、“有感覺”的機器人,并向人工智能進發。

    1968年 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們研發成功的機器人Shakey。它帶有視覺傳感器,能根據人的指令發現并抓取積木,不過控制它的計算機有一個房間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臺智能機器人,拉開了第三代機器人研發的序幕。

    1969年 日本早稻田大學加藤一郎實驗室研發出第一臺以雙腳走路的機器人。加藤一郎長期致力于研究仿人機器人,被譽為“仿人機器人之父”。日本專家一向以研發仿人機器人和娛樂機器人的技術見長,后來更進一步,催生出本田公司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

    1973年 世界上第一次機器人和小型計算機攜手合作,就誕生了美國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機器人T3。

    1978年 美國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業機器人PUMA,這標志著工業機器人技術已經完全成熟。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廠第一線。

    1984年 英格伯格再推機器人Helpmate,這種機器人能在醫院里為病人送飯、送藥、送郵件。同年,他還預言:“我要讓機器人擦地板,做飯,出去幫我洗車,檢查安全”。

    1990年 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論機器人》一文中預言:到二十一世紀中葉,納米機器人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勞動和生活方式。

    1998年 丹麥樂高公司推出機器人(Mind-storms)套件,讓機器人制造變得跟搭積木一樣,相對簡單又能任意拼裝,使機器人開始走入個人世界。

    1999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機器人愛寶(AIBO),當即銷售一空,從此娛樂機器人成為機器人邁進普通家庭的途徑之一。

    2002年 美國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塵器機器人Roomba,它能避開障礙,自動設計行進路線,還能在電量不足時,自動駛向充電座。Roomba是目前世界上銷量最大、最商業化的家用機器人。iRobot公司北京區授權代理商:北京微網智宏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 6月,微軟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機器人模塊化、統一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爾·蓋茨預言,家用機器人很快將席卷全球。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