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劉郁白歷史原型 古代李重光是誰 秦少白歷史原型 李重光是指誰 李重光歷史人物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最后一位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相傳生于天祚三年(937年)七月初七[1] ,為南唐元正鬧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與其父李璟并稱“南唐二主”,俱為五代著名詞人。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蘇南京),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八日于京師里穗清襲第臥疾而卒[2] ,一說是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精于政治,但其藝術才華非凡: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猜兄高,有《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 獨上西樓》等。被譽為“千古詞帝”。
李玉堂確有其空悔人
張鳴稱,孫中山在香港長年求學,加上這里是屬英國管轄,清廷勢力無法直接干預,因此和上海、漢口租界一樣,香港是革命黨活動比較多的地方。在香港孫中山和盟友的活動當然會受到港英政府的限制,但只要不過于公開,港英警察是不會去管的。
張鳴認為孫中山當時的號召力僅限于一部分知識分子,留洋學生和新軍士兵。因此片中三教九流不認識孫中山是相當正常的。三教九流之所以主動保護孫中山,電影中表沖禪現的是李玉堂的號召力。事實上,張鳴稱當年孫中山和哥老會、洪門這樣的“第三社會”組織一直有來往,因此各種人才會來幫助孫中山。
王學圻扮演的商人李玉堂有原型。李玉堂原型為李煜堂(1851年-1936年),原籍廣東省臺山市,是廣東實業家、香港富商、廣東實業集斗判正團董事。在1902年,先后創立多間保險公司:聯益、康年,聯泰、羊城、聯保等,分店遍布中國口岸及南洋諸島。民國前六年,李煜堂曾經集資及贊助《中國日報》渡過難關。
十月圍城里的人物都有歷史人物原型的,具體人物原型如下:
1、楊衢云
影片以首任興中會會長楊衢云(張學友飾)被暗殺開場。
楊衢云(1861-1901年),福建海澄人。1892年秋,與孫中山相識,彼此志同道合,相見恨晚。1895年2月,香港興中會成立,楊衢云被推舉為首任會長。
1900年惠州起義失敗后,清政府閉雹曾懸賞三萬大洋,發誓要“割羊(楊)頭”,取楊衢云的首級。他表示寧愿繼續在港教書,也不在逃亡路上耗費革命經費。
1901年元月10日午后6時許,楊衢云正在寓所備課,清廷派出的殺手沖入室內,舉槍直發。未加防備的楊衢云,急拿案上的厚英文字典擋阻,一發子彈穿透字典,貫入其前額后穿出撞射墻角。楊衢云擎身邊的自衛手槍欲反擊時,已有另兩發子彈射入其胸膛。自小習武、體質強壯的楊衢云,因傷情過重,失血太多,溘然長逝,年僅40歲。
2、陳少白
歷史中的陳少白(梁家輝飾),因與孫中山、尤列、楊鶴齡主張反清逐滿、倡言革命、鼓吹共和而時稱“四大寇”。
陳少白(1869-1934年)是最早追隨孫中山參加民主革命的。1900年1月25日他在香港創辦了《中國日報》,因此被稱作是“中國民主革命報業第一人”。陳少白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得力助手,當時重大軍事行動的策劃和指揮,興中會內部的經費使用和籌集以及報社的經營管理,都由陳少白負責。
他更是一位風度翩翩的才子,通曉音律并且能編寫劇本,經常以戲劇形式宣傳革命。
在數十年革命生涯中,陳少白曾多次身陷險境。有一次,陳少白在廣州海幢寺附近被清政府偵緝發現,他急忙避入海幢寺,躲在廚房的一只大鐵鍋中,請和尚蓋上鍋蓋,作燒火煮粥狀。偵緝入寺遍搜不獲,只好走了。辛亥革命后,陳少白征得海幢寺住持同意,將該大鍋搬回新會外海的家中,建了一座“粥鍋亭”,以留紀念。
革命勝利后,陳少白堅持“只做事,不做官”,開始興辦實業救國。晚年辭官后回到故里,為建設家鄉盡心盡力,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物。
但是,因為《十月圍城》著重表現歷史中的無名英雄,因此影片對于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遠沒有史實那樣精彩。
3、李煜堂
影片中李玉堂(王學圻飾)的主要原型是香港金利源藥材行老板李煜堂。
李煜堂(1851-1936年),廣東臺山人。他1868年隨父兄出洋經商,后返回香港,創辦金利源、水利源藥材行。1902年起經營保險業,時人以“保險大王”稱之。
李煜堂熱心革命事業,1905年,與其子李自重、女婿馮自由一同加入同盟會,入會儀式就是由孫先生親自主持的。1906年《中國日報》因受保皇黨人控訴,幾次險些停業,李煜堂斥資承購,并支持該報經費直到辛亥革命成功。
1911年9月,廣州光復,李煜堂隨胡漢民到廣州,任廣東財政司長。次年辭職,在港創設廣東銀行。后來的討袁之役、護法之役及北伐之役,銀旁他均聯絡港商,籌集餉糈(xǔ),為孫中山之助。1923年4月,孫中山任命李煜堂為中央財政委員會委員,在職僅6個月,即潔身而退。此后專心致力于公益事業,1936年在香港病逝。
與影片中的李玉堂堅決反對兒子參加革命不同,李煜堂先生曾特命他的兒子李自重東渡日本求學,伺機晉見孫先生并加入同盟會。那時李自重只有18歲。
擴展資料
電影《十月圍城》由陳德森導演,陳可辛監制,甄子丹、謝霆鋒、王學圻、梁家輝、李宇春、范冰冰、黎明等主演 。
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夫、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影片于2009年12月18日上映。
電影劇情
該片講述了1905年,香港中環。革命志士慘遭暗殺。知悉孫中山(張涵予飾)即將抵港,清廷遂派遣將軍閻孝國(胡軍飾)前來剿殺。他收買賭徒沈重陽(甄子丹飾)作密探。適逢商人李玉堂(王學圻飾)之子李重光(王柏杰飾)考學慶典,沈重陽見前妻月茹(范冰冰飾)與幼女已成他人家眷,黯然離去。
為護孫鋒態橡,《中國日報》社長陳少白(梁家輝飾)邀戲班班主(任達華飾)出手,令其慘遭滅門,其女方紅(李宇春飾)僥幸生還。陳少白被擒,與閻孝國相見,師生決裂。獨子游行好友被擒等變故,使李玉堂投身革命,引得探長史密夫(曾志偉飾)查封報館。
其間,李玉堂幫車夫阿四(謝霆鋒飾)與戀人阿純(周韻飾)訂婚。月茹夜會沈重陽,要他棄暗投明。打女方紅、小販王復明(巴特爾飾)、乞丐劉郁白(黎明飾)等人也先后加入護孫行列。一場驚心動魄的全城追殺由此展開。
參考資料來源:-十月圍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十月圍城》中主要人物的歷史原型
李自重,原名李炳星。電影、電視《十月圍城》中的商人李玉堂之子李重光的原型。
李重光電視劇《十月圍城》中的人物,牛津大學留學歸來的革命義士,李家二公子(其父李玉堂),因做孫中山替伍局饑身命喪朝廷鷹犬鐵山之手,死在阿四的黃包車上。而后李家為瞞天過海逃避追查李玉堂只得以長相酷似兒子的車夫阿四頂替重光,開始新的生活。
李重光原型李自重的一生:
李自重,生于1882年,是李煜堂的長子。少年讀于私塾,1900年赴日本留學。1901年聞清廷有割讓廣東與法國之說,與馮自由等在橫濱組織廣東獨立協會。1903年在孫中山所創辦的革命軍事學校學習。
1904年加入同盟會,旋與馮自由等奉命返香港設立同盟會分會。期間曾於九龍創辦光漢學校,以軍事臘芹教育為主,受其影響,全港習武之風極盛,他亦因此而被驅逐出境。辛亥廣腔返東光復,嘗與李海云在新寧城起義。
民國政府成立后脫離政界,任香港廣東銀行副司理。1937年改任上海聯保水火險有限公司總司理。同時在香港社會團體及各行商業均任要職。信奉基督教。卒年不詳。
公元978年8月13日(農歷七夕),當李煜在其42歲生日那天與后妃們聚會,寫出膾炙罩答絕人口的《虞美人》時,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賜毒酒毒死李煜,又虛情假意舉者封李煜為吳王,以王禮物姿厚葬于洛陽邙山。并請原南唐舊臣為李煜寫了墓志銘,自己也特詔輟朝三日,以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