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語文

四年級語文課文頤和園,四年級下冊語文《頤和園》

  • 語文
  • 2023-05-02
目錄
  • 四年級下冊語文《頤和園》
  •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頤和園
  • 頤和園四年級課本電子版
  • 頤和園課文筆記四年級
  • 四年級下冊語文頤和園課文

  • 四年級下冊語文《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全園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區面積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約慎攜悄占四分之三。以下是我整理的四年級上冊《頤和園》課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頤和園

    北京的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總面積約為2.9平方千米,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之一。1998年11月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的西山腳下,泉澤遍野,群峰疊翠,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里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6年慈禧(xǐ)太后重新修建,并命名為頤和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和庭院,就看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長廊蜿蜒于萬壽山南麓(lù),昆明湖北岸,將如畫的景點串聯成一線,為旖(yǐ)旎(nǐ)的風光鑲上畫框,使湖山的景色層次分明。長廊沿途穿花透樹,看山賞水,景隨步移,美不勝收。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共分成273間,是世界長廊之最。每一間的橫檻(jiàn)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這些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有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到長廊一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頤和園的主體建筑佛香閣。佛香閣建造在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閣高40米,有8個面,3層樓,4重屋檐。閣內有8根巨柱,結構復雜,為古典建筑精品。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眺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遠處煙波淼(miǎo)淼,近處的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fǎng)在隱宴湖面慢慢地蕩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西望群山起伏,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許多古老的城樓。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岸上栽著數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兒。這座石橋有17個橋洞,叫十七孔橋,造型十分優美。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也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這座橋既是通往湖中島的道路,也是一處叫人過目難忘的景點。

    頤和園到處是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頤和園集中國歷代造園藝術之精粹(cuì),以無比的藝術魅力傾倒了無數中外游客。

    《頤和園》知識點

    1.這篇文章是按(參觀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的。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2、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后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

    3、對句子的理解。

    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畫舫寬渣”是指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這句話運用(動態描寫),反襯出(昆明湖水的靜)。一個“滑”字,頗有情味,與前面一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4、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就是作者的游覽順序。(進了、繞過、走完、來到、登上、下來、走過”等記敘游覽過程的動詞,體現了移步換景)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頤和園》課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2、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賞美愛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2、介紹頤和園,自讀課文,初步了解順序。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讀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并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首先我們來看幾幅圖片(課件播放頤和園圖片)。你們知道這是哪里的美麗景色嗎?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頤和園》(請學生上臺寫課題,講解頤的寫法)。

    二、學習生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將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劃出來。

    2、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詞易寫錯的地方。

    3、請學生上臺聽寫,劃出錯的多的字,讓生注意。

    4、讓學生提出不懂之處,并講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聳立:高高地直立。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用詞語造句)

    三、初讀課文,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請去過的同學介紹頤和園。

    2、初讀課文

    (1)聽了他的介紹我真想去頤和園看看,同學們想去嗎?好咱們現在就出發(播放錄音朗讀)。注意哪里停頓哪里重讀,哪里語調輕柔,用筆在書上標出來。

    (2)怎么樣,游覽了頤和園后有什么感受。

    (3)師:想走進頤和園細細欣賞一番嗎?通過圖片感受到頤和園的美,需要一雙愛美的眼睛和一顆愛美的心,通過課文感受頤和園的美還要美的智慧,你們行嗎?相信同學們一定行。那好,咱們就來一次集體旅游。(請一個學生做導游朗讀課文,提醒學習錄音朗讀,讀出頤和園的美)

    3、指導朗讀,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讀完一二段,提出剛剛學習了神清氣爽,知道了神清氣爽的感覺,讓學生再讀這句,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我想問問同學們,導游剛才是帶我們游覽了什么地方?

    (3)好,繼續我們的行程,剛才那位導游介紹得很好,陪我們走了那么久,我想他累了,我想換一個導游,誰想來試試?好,游客們我們上路了,快跟上可不要掉隊。

    (4)讀完第三自然段后,問學生剛剛導游又帶我們游覽了哪里?

    (5)用換導游的方法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6)讀至“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停下

    師:我感覺導游這里介紹得非常好,我好像真的看到水平如鏡的昆明湖。來,我們都像小導游那樣把這句話讀一讀,看誰能超過這位小導游。

    (7)讀完第四自然段,哎呀,我一路只顧欣賞風景,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你能告訴我嗎?這兒可是站得高看得遠,你們都看到什么?

    (8)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9)問生游覽的順序。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分四大組查找頤和園資料。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頤和園

    介紹了頤碰弊鍵和園的景色

    課文寫的是中國著名皇家園林——頤和園。第1小節為文章的總起,概括地寫了“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最后一節又以“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笑巧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總結,前后呼應,結構完整。第2—卜枝5小節,以移步換景的方法,依次介紹了頤和園中的主要景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課文語言簡練、準確又不失生動,是一篇很好的寫景范文

    頤和園四年級課本電子版

    主要寫了對頤和園并敬銀美麗景色的描寫絕宴,稿攜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美好山河和贊美之情,也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頤和園課文筆記四年級

    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前身清漪園,頤和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4400畝),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甕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鄭備隆決定在甕山一帶動用巨額銀兩興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

    北京西郊的西山腳下海淀一帶,泉澤遍野,群峰疊翠,山光水色,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里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到800年后清朝結束時,園林總面積達到了1000多公頃,如此大面積的皇家園林世所罕見。

    在西山園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園”。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萬壽山。這三座山上分別有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再加上暢春園和圓明園,這就是所謂的五園。“三山五園”獨立成園,各具特色,但又相互連接,浩浩蕩蕩次第展開,如此集中的園林也為世所僅見。 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內的皇宮,因此,西山花園多為私家擁有。從清朝康熙帝開始,內城已無發展,皇家園林才開始涌向西山。現存的皇家園林多為清代中葉所建。

    最初,皇家園林只是帝后宮妃們的消閑避暑之處,政務、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內。清雍正帝繼位后,園林開始有了離宮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長期居段叢春住在西郊園林里,政務、讀書、游樂等都一并處理。園林成了政治的心臟。

    “三山五園”中的頤和園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總面積約290公頃 頤和園大約有四大景區。最東邊是東宮門區。這一帶原為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會大臣的仁壽殿和南北朝房、寢宮、大戲臺、庭院等。玉瀾堂是光緒皇帝的寢宮,后來又成為囚禁他的地方,現在還能看到當時修筑的封閉通道的高墻。

    中間高聳的萬壽山前山景區,建筑最多,也最華麗。整個景區由兩條垂直對襯的軸線統領,東西軸線就是著名的長廊,南北軸線從長廊中部起,依次為排云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等。佛香閣是全園的中心,周圍建筑對稱分布其間,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氣派相當宏偉。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區,盡管建筑較少,但林木蔥籠,山路曲折,優雅恬靜的風格和前山的華麗形成鮮明對比。一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街,布局緊湊,各有妙趣。 頤和園的水面占 全園面積的四分三,特別是南部的前湖區握耐,煙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樓閣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橋掩映其中;湖中3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橋橫臥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處叫人過目不忘的景點,造型十分優美。

    頤和園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筑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筑博物館。

    頤和園中的主體建筑是萬壽山上的佛香閣。佛香閣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閣高40米,有8個面、3層樓、4重屋檐;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復雜,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園林的常用形式。頤和園的長廊長約728米,為世界長廊之最。廊上繪有圖畫14000余幅,均為傳統故事或花鳥魚蟲。昆明湖東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國最大的。此外,萬壽山頂的無梁殿,全用磚石砌成拱頂,沒有一根支撐物,技術水平極高。

    頤和園體現出的鑄造雕刻技術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東岸的巨大鎮水鐵牛,形態逼真,背上還鑄有銘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畫棟,精彩無比。

    頤和園的建筑風格吸收了中國各地建筑的精華。東部的宮殿區和內廷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一個一個的封閉院落由游廊聯通;南部的湖泊區是典型杭州西湖風格,一道“蘇堤”把湖泊一分為二,十足的江南格調;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蘇州街,店鋪林立,水道縱通,是典型的水鄉風格

    [編輯本段]【頤和園簡介】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占地約290公頃。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4400 畝),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甕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筑物。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后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后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頤和園亭臺、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是集中國園林建筑藝術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有聲有色。

    頤和園景區規模宏大,占地面積2.97平方公里(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園內建筑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處,3555古建筑,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臺、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間。古樹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筑。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蕓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等組成的風景游覽區。也可分為萬壽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長廊沿線、后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后們澄懷散志、休閑娛樂的苑園游覽區。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筑群。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邊的云輝玉宇牌樓,經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碧波蕩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占全園面積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島,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著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瀠回,古松參天,環境清幽。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文化建園 ”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資恢復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耕織圖等景區,積極參與周邊環境改造,延續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設了國內園林內最先進的文昌院博物館。

    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優美的自然環境景觀,卓越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

    清漪園1860年被焚毀1866年重建,改名頤和園,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嚴重破壞,1902年再次修復。2005-2006年對佛香閣景區和長廊進行修復。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水面占全園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國園林藝術的精華,構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長達728米的長廊,長廊和廊中的繪畫本身就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另外她還起到了將園內各個景點有機地聯系起來的作用,烘托出園林整體的美。

    再一個設計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橋。西堤本是一條不寬的堤岸,沒有什么實際作用,可是設計者偏要將平坦的堤岸人為地斷開,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橋”,形成優美的“六橋煙柳”,景色絲毫不亞于杭州西湖的蘇堤,六座橋中最美的是玉帶橋。

    昆明湖的南邊是建園時有意保留下來的小島,人們也叫它龍王廟,用十七孔橋將它與湖的東岸連接起來。

    由十七孔橋、龍王廟和西堤將昆明湖裝點起來,又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借景手法,將遠處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納入游人的視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頤和園的第三個特色是她的后湖景區,依靠后湖使萬壽山形成三面環水的格局,后湖起到了觀賞、游覽和防火的三個功能,特別是將防火功能巧妙地與園林設計巧妙地相結合,其作用類似于城墻四周的護城河。

    乾隆御題石碑

    佛香閣是全園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頤和園的設計還集中了全國的主要名勝景區。如南湖島上的望蟾閣仿武昌的黃鶴樓,十七孔橋仿蘆溝橋,后山的蘇州街是仿蘇州的買賣街建的。

    對外賓旅游路線的建議:進東宮門參觀仁壽殿后——往北拐(右手)三百米,走10分鐘,經“紫氣東來”城關到諧趣園,諧趣園是仿無錫寄暢園修建的,是最能代理中國園林特點的,具有濃厚的江南園林特色,與頤和園皇家園林的整體特色也不同,因外賓對中國園林和江南園林了解很少,所以建議一定不要遺漏,外賓在此經常表示贊美。參觀諧趣園然后到昆明湖——玉蘭堂——樂壽堂——長廊——排支殿景區——石舫——為了節省時間緊可出北如意門,不要去蘇州街

    四年級下冊語文頤和園課文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廳絕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缺伏譽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伏段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免费又爽又高潮喷水的视频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午夜爽喷水无码成人18禁三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 男人av无码天堂|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国产av激情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久久版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